查看原文
其他

23a第3冊 第二十三卷.A面P.205

上日下常老和尚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第3册 第二十三卷.A面P.205

00'03"
  大家翻开《南山律在家备览.宗体篇.戒法门》,翻到二十四页。那么,这个关于上一次这个讲的,上次讲的那个,尤其是礼拜六、礼拜天讲的这个概念,对我们是绝端重要。容或在这个里边还没说清楚,你们必须要仔细地再思惟、观察,说礼拜六、礼拜天讲──归戒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威力。如果这个不清楚的话,那所有的戒法就无从讲起;你这个清楚了以后才懂得戒法的意义,乃至于我们整个的修行为什么一定从戒开始,这样。所以后面还会把那个问题更深细地把它说明。

01'11"
  那么今天呢,我们再看第三支,第三支,「依境发心」。现在我们晓得所受的法体是什么;然后这个法体啊,说为什么要还要从境上面,发戒的境是什么、量是什么;了解了这个,进一步才可以依这个境来发那个心。那么,最后一行,上次讲到倒数第二行。最后一行:

01'51"P.206
【《事钞》云:「《毗跋律》曰:发心我今求道。当救一切众生,众生皆惜寿命。以此事受,是下品心,虽得佛戒犹非上胜。」】

这个《资持记》的解释我们看一下:

02'21"
【《资持》释云:「下品中。言求道者所期果也。救众生者所修行也。 然虽救生,行有深浅。一不害彼命,二以法开导,三令得究竟度。前不得后,后必兼前。 约义推之。初但护命,不令得脱,即二乘心,前云求道正据小果。中品所修,以法开解自他两利,度非究竟,即小菩萨,虽期佛果,行处中间,望前虽胜比后犹劣。上品引导令至涅盘,同归佛道,即大菩萨行。准〈沙弥篇〉三位配之,恰然符合。学者至此,宜须明辨三心所期行果分齐。」】

那么现在呢,我们把这个文来消一消,这个内涵说一说。《毗跋律》是律当中的一本律,说这个求道的人这样说:我现在发心求道。那么真实来说的话,这个道啊就是,我们中国人习惯叫求道,佛法来说应该说求灭谛的涅盘之果,涅盘之果。因为要求这个涅盘的这个果,所以现在呢我照着如理去行,这个叫修道。所以四谛当中叫灭谛,我们要去证得、要去求得。然后呢,怎么样才能够得到这个灭谛的果呢?要了解了行持,这个是道谛所摄。

04'27"
  那么他发这个心怎么办呢?要救一切众生。为什么?因为众生都爱惜寿命。所以这个里边说,救众生那是所修的行,然后呢所期的道果;究竟那个道果如何,要看他修的行、所发的心。像这种情况所发的心,那个是「下品软心」,这个情况之下,他是可以得到佛戒,但是并不是最上的,并不是殊胜的。究实说来,佛的真正的本意不在此地,佛的真正的本意在上品心。那么上一次说过,下面我们还会继续地谈,这个上中下三品彼此间的关系。

05'28"
  看这个二十五页《资持》的解释,第一行已经说过了。「然虽救生,行有深浅」,同样地讲救生,这个救生有很大的差别。第一呢不害他的性命,这样,只是不伤害他;第二「以法开导」,开导他、还帮忙他;第三个「令得究竟」,这个是究竟圆满了。所以说「前不得后,后必兼前」,单单救他、不害生命那么只是如此,如果你要以法开导的话,当然你一定不会害,害他还要开导吗?如果要令他究竟的话,是这样。一方面固然是说「后必兼前」,还有这个里边说明一个什么?必然的次第。这个必然的次第啊,对我们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修学佛法一个最大的缺陷,往往是不了解次第,不依循次第,如果真正了解的是必然依循着次第去做。

06'43"P.208
  那么下面呢「约义推之」,为什么叫约义呢?因为在文上面并没有很明白地说明。这个祖师来教导我们佛法的时候──这个地方也看得出来,他是非常慎重──这个里边内涵确实如此,但是文上面并没有说明,他就不会就是说应该怎么、怎么,他就说:「以义推之。」这个对我们来说,认真想学的人很重要的一个意义。所以他上面这种地方啊,乃至于这个地方圈几圈,它有它的特点,一方面表示我们慎重,一方面我们要深入它的内涵,就这样,这有两重特别意义。

07'35"
  第一个呢「护命」,是保护他,并没有让他得到解脱,这个只是二乘心,二乘之心。二乘要什么?自己急着去求道,急着自己去解脱,不会忙别人的,这个是他的个特例。「前云求道正据小果」,所以前面所说的那个以义来推的话是小果。中品呢?这「以法开解自他二利」,但是这个并不究竟,是小菩萨。所以说「虽期佛果」啊,在中间,比之前面是好一点,那比之后面的还不行。「上品引导令至涅盘,同归佛道」,那是大菩萨,这个文字容易懂。

08'19"
  那么后面〈沙弥篇〉这个在最后,虽然是在家律仪,它是在家律本身……不是!现在这个律不是在家律,可是我们弘一大师引的是引在家律,他也就是一步一步引到上面。就是在家的做好了,希望你将来有这个因缘,能出家固然好,不出家,种下来一个出家之因,所以在后面把这个沙弥律仪放在里头,这第一个。第二个呢,沙弥律仪讲的真正的内涵,实际上就大比丘的事情,因此这么一来,我们能够把整个的教法的全貌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那么〈沙弥篇〉部分摆在最后,所以我们这里暂时不提。所以这个说,这个上面所说的三种类型──下、中、上,喏!它是有它的根据的。所以说正是向后面〈沙弥篇〉,沙弥是正式开始要进入这个佛门当中认真修持了,那么这详细地说明这个三类,所以这里暂时不说。所以到这里告诉我们,要明辨这个三种不同的心相,那么它行为──因,以及所证的果,彼此间有不同。继续看下去:

  • 下品

  • 中品

    • 初明期果须约佛乘

    • 二期行明兼两利

  • 上品

09'51"
【《事钞》续云:「余二就义明之。云何中品?若言我今正心向道。解众生疑,我为一切作津梁,亦能自利复利他人受持正戒。」  《资持》释云:「中品中,初明期果须约佛乘,解下期行明兼两利。津梁是喻。众生堕疑故受生死,能为开解令彼得度。生死如津,我身如梁,法喻可见。」】

上面那个《毗跋律》当中,只说这个下品的,其他的没有说。因此我们的祖师啊,还是同样地「就义」──这个意义,它虽然没明白地说出来,那么举他所了解的义,来一一加以说明。所以下面是说就是啊,这是祖师告诉我们的。什么是中品呢?说「我今正心向道」,他这个向道是什么?解众生的疑,不仅仅是我要求道,要解决众生的疑。如果不疑了是什么呢?觉,换句话说使一切众生能够达到最圆满的究竟的状态,我要作他的津梁。这样又可以自利、又是利人,这样而受戒的,这样而受戒的。

11'28"P.210
  那么下面这个《资持》的解释容易,说初明所期的果是约佛乘;那么为了达到这个果,然后呢因行──这个「因行」啊,就是说自己修的行,这个作为因地当中,啊!也可以自利也可以利人。那么「津梁」呢,这是解释前面「我为一切众生作津梁」。这个也简单地说一下,是个比喻:那么众生呢在生死,「如津」就是河啦,所以呢现在「梁」就是渡过那个生死大河的那个桥梁,所以这个喻就是说明这个法。

12'15"
  这里有人容或会问:「欸,我自利也要利他人,为什么这个是小菩萨不是大菩萨呢?」这我想简单地说一下。真正的大菩提的行者,他并不是说「我也要自利也要利他」,真正的大菩提行者,只倾整个地想到利他,整个地只想到利他,这样,这个才是!实际上呢,你全部能够想到利他的话,结果是才真正究竟圆满的自利。这个道理这里不细说,在《广论》上面有非常详细的说明。

12'55"
  关于这一点,真正重要不在哪一个难易,在我们了解的深浅。如果我们真的了解了以后,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例外的,一定都只想走最大的。在我们现在看起来觉得最难走的,实际上不一定是难走,你从特别的角度去看的话,说不定这个反而是最好走的路。我说特别的角度,这有不同的、不同的这个角度喔!这里暂时不去细谈它,不去细谈它,如果大家想正式了解的话呢,那么《广论》上面有简单的介绍。再下面:

  • 下品

  • 中品

  • 上品

    • 初明自利行

    • 二明利他行

    • 三明护法行

13'42"
【《事钞》续云:「云何上品?】

什么是上品呢?

13'46"
【若言我今发心受戒。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脱门。正求泥洹果。 又以此法引导众生令至涅盘。令法久住。」】

分成这个三段。那么通常啊,在《广论》上面它特别说,大菩提心这个愿是什么?为利有情愿成佛。刚才我们不是说过的,为求自己解决问题,这个不好;那么为什么你还要说──为利有情罢了,你为什么还要为利有情「愿成佛」呢?这个地方简单地也说一下。真正的最上乘的行者,他发了这个大菩提心以后,一心一意想救别人。现在问题来了:你有救人之心,单单这个心够不够?答案是肯定的,不够!

14'48"
  我说一个很简单的比喻:现在看见那些人都是文盲,看见那些人都是病人,说:啊!我要发心救他们!结果呢,你自己也是个文盲,你自己也同样地对医学是一点常识都没有,你能够把他们能够教成功一个学者吗?你能够治他们的病苦吗?当然不行!如果说你真的想解决他这个文字上的障碍、知见上的障碍,那你要救他的时候,发了这个心以后,并不是马上教他去。你不认识,好,你要得念书啊!解决他的生病,你要解决他的病苦,发了这个心以后,你同样得去念书啊!所以说你要想解决一切众生究竟成佛,你还非成佛不可!所以你的心目当中是在满足成佛之愿,可是你的心目当中只有一个想法──要帮他忙、要帮他忙!你没想到这个自己,这个才是真的究竟圆满的。

15'54"
  那么这个为什么这样呢?当然这个理由很深细,我在这里说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大家这个是容易体会得到的,深细的地方我们先不谈。真正讲修行来说,对我们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妙不可言──我!大家以前在前面或者是已经有认识,或者至少在我们前面也介绍过,特别是《广论》上面。生死的根本什么?是烦恼,是惑,而惑除了这个惑的行相我们认识以外,惑的根本在什么地方?惑的根本在「我」这样东西上头,这个是根本问题。这里《广论》上面不叫我,叫什么?叫萨迦耶见,这个是个根本,这样。现在呢你要去救人、也要救我自己,当你想到我的话,欸,毛病就来了,不知不觉会受这个我的影响,它会减低真正地去修行的这个推动的力量。所以当你把我完全忘掉,全部精神想着别人的话,这个发挥的功效发挥到最极致,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应该了解的。

17'21"
  但是它一定有它的方法,你如果没有方法的话,对不起,这条路也绝对行不通!所以说虽然想学佛,学了半天学我的,是没有用!因此在这个情况之下,环境许可、条件许可,绝对要走这个路,否则的话宁愿念佛,这个是它的真正的重心所在,重心所在。就是至少这两条路你都是很安全,否则的话,中间的话不上不下,弄了半天这个很麻烦,这个我们要了解的。

17'53"P.214
  然后不管是上、下也好,固然你要走后者,那非戒不可!没有戒根本不谈。上一次已经说过了,上两堂就是告诉我们,真正我们要求增上生的,唯一的、也是最佳的保任就是这个戒。什么理由?后面有机会我还会仔细地,到讲到那个内涵的时候,相关部分我会说明。其次我们说,哎,既然这条路走不上,最好念佛,而要想念佛保证得去的话,最好的、最佳的,什么?保险──戒,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而这个理由也是上一次,就是礼拜六、礼拜天,从皈依到戒为什么产生这个威力,这是我们简单地我说一下。哪!同样地说中品也利他,然后呢上品同样地利他,加进去了「我」,就会有这样大的影响。那么现在我们继续看那个文啊,这个《资持》来解释。《资持》释云:「上品中三,

19'00"
  上品中分三,分三段。那么这个三段当中分哪个呢?第一个是自利,第二个是利他,然后第三个呢,令正法久住,这个大纲是这个样。那么自利我们了解,也可以说求自利,实际上呢你真正要想帮人家,自己如果没有这个帮人的能耐,不行!所以这个求大菩提是完全为了帮别人,你非要使你达到这样的量;当你达到这量,因为你愿心如此,自然而然到那时候你专门帮忙,全部精神去帮助别人。那么这样的话,第二个帮助别人就可以了?欸,第二个这是就广度,这是就广度来说;还有下面令正法久住呢,是深度。实际上,真正就我们所对的世间来说,这个深广分不开的,深广根本分不开的!你要想广也要深,要想深还非广不可,所以我们来这个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分这个三点。比如我们先看:

20'18"
【初明自利行,又下明利他行,令法下明护法行。】

「护法行」实际上,就是使得这个广度无穷无尽地,尽未来际延续下去,那么这个广是真的广。

20'33"
【初中。为成下明远期也。(我想先把这个文字念完了再解释喔!)上二句大乘三学即因行也。下句求大涅盘即圆果也。 三聚戒者出《璎珞经》。聚即总摄为义。菩萨 律仪禁恶,结业烦恼 世出世间大小修证三聚,摄行斯尽。一摄律仪戒(律仪禁恶,结业烦恼,究竟断故,即止行也)二摄善法戒(世出世间大小修证,究竟修故,即作行也)三摄众生(一切含识究竟度故,即四摄行。亦名饶益有情戒。)三解脱者虽是观慧,非定不发,即定慧二学。绝缚证真由此得戒摄行。亦名饶益有情戒。(即性空也),故号三解脱门。然名通小教,今对三聚须局大乘。一空解脱门(即性空也)二无相解脱门(即相空也)唯识也三无作解脱门。(即唯识也,亦名无愿)〈忏篇〉三观别配三位,此明大行须约圆修。泥洹果者名亦通小,取大可知。 问:今此所受,为即三聚,为非三聚?若云即者,后须更受菩萨戒否,又复大小混乱如何分别?若云非者,戒从心发,既发此心那非此戒?大见错解。故特提示,使自求之。 次明利他。此法即上因行。涅盘即上果德。三护法中。自利利人传传相续佛种不断故得久住。 深虑词繁,略示梗概。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自非经远,优柔积习浅识粗心何由可解。余广如疏。」】

那么这里解释一下,分三部分,上面已经说这个是自利、利他、护法。那么现在我们说「为成下」,就是「我今发心受戒,为成」下面这些,这个是自利,这个就是说,说明什么?所期远大,所期远大。那么上面两句呢,是说「大乘三学,即因行也」;「下句」呢,是「求大涅盘即圆果也」。上面哪两句呢?「三聚戒故」,他发心受戒为什么呀?要受这个三聚戒,要「趣三解脱门」,这个是因;然后呢所求的是什么?「正求泥洹」是大涅盘,就是究竟圆满的。

23'23"
  那么下面是解释,三聚戒这个有它……平常我们说三聚、三聚,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典故出在什么?《璎珞经》上面。「聚」是种类,聚在一块儿的。这个「菩萨三聚」啊,把所有我们该作的,「摄行斯尽」,这个行就是说菩萨修行要作的内涵,全部包含了。哪三聚?这个三聚就是三个大纲,第一个呢叫「摄律仪戒」,这个摄律仪戒主要的呢止恶,就是「止行」,换句话这个基础,这个基础整个地要建立得非常稳固。然后「摄善法戒」,有了这个基础才广行善法。第三个呢,「摄众生戒」,广行了善法,然后再广度众生,广度众生。这是它所谓「三聚」的这个内涵,平常我想我们也大家都了解了。

24'25"
  「三解脱」呢,这个解脱是观慧、观慧,这个就是正破烦恼的这个元勋。但是这个慧一定要定才发,所以说三解脱就是「定慧二学」。那么这个定慧二学才是真正重要的「绝缚」──把我们烦恼、业死死捆住的,透过这个来解开,能够真正地证入那个真实的状态,都从这个地方进去,这个叫作三解脱,有这样的才能够得到解脱门。那么这个名字呢,通常这个是小乘,实际上,虽然是小乘可是通大,看你发什么心、用什么行。那么这个下面是解脱,三解脱,一个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那么下面又说在〈忏悔〉里边,它又「别配三位」,那这个是以后再说。所以说这个现在所以用小乘的名通大的话,因为大行是约圆满的,就是「圆修」就是这个。「泥洹果」亦是通小,同样地这个泥洹果三乘都是,现在呢这是指大的。

25'49"
  下面有一个问,说:现在我们受的这个三聚戒,是就是三聚还是非三聚?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若云即者」,既然说这个三聚净戒,我们现在就是圆满的因行,那么当然这个就是一个菩萨心啰!如果既然这样的话,那么后面还要不要受菩萨戒呢?就是这样。假定说不要受了,那么不是大小混乱了吗?而现在这个是说小,可是又通大的,假定说……这个两个东西,不是混乱了,怎么办呢?说它是,不对!说它不对的话呢,那么既然戒从心里发,现在我发大心,那到那个时候你怎么又可以说不是呢?这个不管横说也不好,或竖说也不好,所以这个地方啊特别「提示」。

26'46"P.218
  提示是提示了,下面有句话很有意思:「使自求之」,欸,让你自己去找,这个答案不给我们,不给我们。这个里边有它的一个特别的条件,有它的一个特别的原因。实际上给不给?给了!但这个地方就偏说:先提示给你,让你自己去求。什么原因要这样去作呢?就是让我们遇见这种问题,好好地思惟、观察一下。否则的话,我们听过去的,囫囵吞枣,结果弄得不好的话,往往说一片模糊;被人一提的话,或者是到那时候执在那一边、执在那一边,都产生了种种的误会。现在不直说,让我们自己去求,于是我们用尽脑筋去想,想了半天然后后面继续下去的,他随便一提示、一拨,我们就恍然大悟、恍然大悟,这是它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27'56"
  那么关于这一段,就解释这个所谓「自利行」。三品当中说什么是上品呢?我发心为成就三聚,趣三解脱门,所以求泥洹果,求这个大果,那是名相的解释。其次第二段,「明利他行」,那么利他行呢,就是上面我们看的,说「又以此法引导众生,令至涅盘」,就是这个。那么这个里边呢引导众生,这个是因行;引导一切众生,使得大家到涅盘果,这是希望所达到的一个果。

28'44"
  最后令正法久住呢?「护法」,说「自利利人传传相续佛种不断」,能够这样的话呢,能够正法的久住。现在这里同样地说自利利人,为什么你这个自利利人是上品,前面这个自利利人是中品呢?这个道理刚才已经说过了,前面那个自利利人说,啊,我自己要解决也帮忙别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往往受「我」的影响;现在呢,全部精神只为帮忙别人,因为要帮忙别人你是必须要透澈帮忙,于是自己努力去学。结果学了半天,自己受用!实际上呢,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例外,他都是要帮一切众生解决,结果帮了半天哪,众生还是众生,他成了佛了!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