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4a第3冊 第二十四卷.A面P.239

上日下常老和尚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第3册 第二十四卷.A面P.239

00'03"
【《芝苑》云:「问:此与菩萨戒体为同为异?答:体同缘异。言缘异者,大则三归四弘请师问遮三番羯磨诸余法式,与今小宗两途迥别。言体同者,以缘为旁助,心是正因,缘疏因亲,体从因发,前既心发上品,故知今体即大乘。】

这个一段一段地来解释、来说明。他又问一下,前面尽管已经说过了,但是对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善巧明白,弄得非常清楚。所以说那么义通,既然义通的话,这个戒体本来,戒体本身应该是内涵来说,所以说,那么这个现在我们发的戒跟菩萨戒的戒体是同异呢?他这个回答很有意思──体是同,缘是异。说明了这个文,我来再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体同」,不必解释了;「缘异」的话,看看啊,大乘那个作法,大乘的作法跟小乘的作法很不一样,不要说到了发大菩提心差别,三归依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所以「大则」,这大乘的作法,「三归」,三归依的时候就跟小乘的这个三归依不太一样,那么所以「三归、四弘、请师、问遮、三番羯磨、诸余法式」,与现在的小宗完全不一样。它那个三归当中讲一个四弘,这个有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在。

01'36"P.240
  那我想这个是我们平常极大部分的在座的,大家都归依过,归依过。第一个请师,然后所谓迎圣这样,那么完了以后忏悔,忏悔了以后的归依,三归、三结,三归三结了下面有一个发愿,发愿的发什么愿呢?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等等,就是这样。那么实际上那个四弘誓愿也就是四谛,苦、集、灭、道这个四谛,就这样。欸,但是它不一样,这是现在我们用的仪轨,究实如果说你真正地去检查当年印度用的仪轨的话,那个仪轨本身就很不一样、很不一样。不仅仅是如此,一开头的时候那个三归的仪轨,大小乘就有绝大的差别。不过这个大乘的仪轨在这里因为平常我们并没有用,所以我这里不介绍。如果将来有因缘,我很乐意地跟大家介绍一下,喏,这个大乘的这个三归依,是有它的很大的差别在。尤其是我们前面说,得到这个三归体的功效,如果真的从这一方面去看的话,那这个大乘的三归不仅仅是说,说一说那个四弘誓愿就罢了。

03'04"
  不过至少这个地方我们明白,为什么上次说的,三归了以后有这样的这个殊胜的功德在。因为从三归开始,发了这个无作以后,这个无作不仅仅是个种子,而且这个种子必然现行,这个才叫无作喔!这个才叫体呀!那么这个体的必然的行相是什么呢?就是随便对境的时候,它在现行作用当中。所以任何一个境对,然后呢这个内心当中一看:哎!我是归依了三宝的人。既然归依了三宝,你的行为应该怎么办哪?一切行为一定依法而行。依法而行,好的境界现起的时候,你贪不贪哪?不会贪!就算现在这个缘非常强,又引动了,你马上感觉到;马上虽然不感觉到,回来觉得了,啊!马上去忏悔,忏悔了又得清净。好的境界不贪,坏的境界不瞋,而能够一切时处这么明白,正知见现起──不痴。哪!归依了以后就有这样的大的力量在,所以自然你得到了归依以后,保证不失人天的根本原因。

04'24"
  那么为什么只是不失人天,而不能超出轮回呢?这个里边就是刚才讲过的,这个三品──下、中、上,因为下品他只见到因果的这个业果愚,所以他只看见这个业果方面,而并不了解。而佛的真正的原意不在这个上头,佛的真正的原意什么?哪,要看到另外的更深远的地方去,更深远的地方去。那么这个是就要谈到什么?就要谈到智慧,说业果愚,还有第一义愚。

05'03"
  那这里我们不用这个来解释,用另外一个方式。我们不妨说:小乘,我们大小二乘的判别,小乘是什么?三法印,大家听说过吗?大乘一实相。你究实说来的话,三法印的深远的内涵就是一实相,这个我们暂时先不谈。那么三法印是什么?第一个说「诸行无常」,第二个「诸法无我」,第三个「涅盘寂静」。有的这个里边再加一个「有为皆苦」,变成四法印。这个三、四就是部派的不同,究实说来这个内涵是一样,就是分得深细一点,如此而已。对我们来说,好像那个三法印只是些名词,实际上不然,我们真正地能不能认识佛法,真正地能不能发出离心都在这个上头。这个今天晚上简单地也跟大家介绍一下,了解了这个,那个戒的真正的内涵才能够显出来。

06'19"P.242
  涅盘寂静──这是求的结果,求的结果。换句话说,四谛当中不是苦、集、灭、道吗?就是前面呢,一个是世俗的因果,后面这是出世的因果;世俗的因果是苦,出世的因果才是究竟圆满的乐。所以那涅盘寂静就表示你只有前面的,对不起,你注定非苦!你不是要把苦都彻底地去掉,要乐究竟圆满吗?哪!那么这后面的──灭、道二谛。这个灭、道二谛的真实的内涵是涅盘寂静,达到了这个,那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那么所以这个当你了解了前面这个苦、集,你必然会走到后面的,所以这是引发我们这两个的对比。

07'10"
  那么前面这个里边就说两样东西──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平常我们真正的问题根本在哪里?都不了解这「我」的特征,所以都把它看成功「我」,有个执,实际上说没有你这个东西耶!这是这样。那么但是对一般人来说,他要忙这个,你不大可能,所以特别地告诉我们一个特点,什么呢?就是无常,无常所以是苦,既然无常的话,眼前你不能保任它呀!万一不够怎么办呢?更深地告诉我们「有为皆苦」,你凡是有作为都苦。这一点哪,我们到这里为止,还是不一定很清楚,那么再下面我更比较仔细一点地解释。

08'01"
  在我们修学了佛法以后,渐渐地了解,所有的一切事情不离因果,不离因果。说这个苦乐,凡夫只看见已现起的果报现象上面,所以凡夫为凡夫也。他虽然想解决痛苦得到快乐,因为不认识苦乐的真相,永远没办法解决。这个是可怜哪!无明。实际上真正的问题,你了解了以后,从因地上解决,那就对!

08'36"
  那么,于是这个时候告诉我们什么?凡是有为的这个是苦因,所以有的地方我们真正要去观察这个,不是从有为观察,叫作什么?「有漏皆苦」。这个因是一个漏之因,你怎么可能得到这个乐的果呢?那么什么是「漏」呢?这个漏的另外一个叫作烦恼。所以假定说,我们能够很正确地了解了这个苦乐之因,那么在这种状态当中,你不想解决这个苦乐问题罢了,你要想解决那个苦乐问题,你必然找到苦乐之因何在。而苦乐之因在哪里呢?在「漏」,这个漏的另外一个名字叫作烦恼,那么这个以前在业里边说得很清楚。所以上个礼拜六、礼拜天两天的解释这个,清楚不清楚,大家记得不记得?如果不太清楚,回过头去再去观察一下。

09'40"P.244
  当你真正地把这个概念,在这地方能够了解了以后,欸,那这个就很清楚了,自然而然到那时候,你会策发厌离心。修行真正重要的──厌离心,等到一有这个厌离心的话,那个就佛法的真正的意趣就出来了。平常我们说只求人天果报,到那时候从厌离心开始的话,那个得出的一定是声、缘果报;换句话是个究竟胜,不一定是圆满,但是一定是究竟胜;圆满的是佛果。那么从这个地方啊,我们再进一步,进一步说,嗯,既然要这样的话,然后再进一步去观察,然后呢把那个四谛就推广到极限,这个就是它四弘。所以这个三归的四弘,就是从三归开始。看看喔!这个并不是要说得很高深,到了菩萨戒才谈那个问题喔!这个在哪里呀?在三归开始的时候就谈这个问题。所以换句话说,这是我们因地当中,下脚第一步就应该了解这个特征。

10'52"
  把上面这些话,重新再简单扼要地说一说。说你要解决苦吗?对!要找到苦的因。你要得到乐吗?你要找到乐的因。那么苦的因是什么呢?有漏之因必然感苦果。也许你觉得,哎呀,这个道理是懂,可是你忙不过来。告诉你,你所以忙不过来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你要解决苦乐问题,结果你忙了半天,问题不但不能解决,是越缠越死、越缠越紧。想了,最后必然会产生──正因为现在要找这个问题,你会走到只有修行一途。所以现在我常常说,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教法不行,教法不行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忙,并不是因为我们事情多。假定我们正确地了解了这个事实真相的话,我们现在真正要忙的就这么一件事情,除了修行没有第二件事情好忙了。说起来这是很有趣的事情,大家想想对是不对?所以在这地方呢,我简单地再重新说一下。不过这个地方现在这最主要的就是讲大小的差别。那么所以说,这个「缘」哪,换句话说外面的这两个是完全不一样。

12'22"
  那么「言体同」呢,下面说缘是旁边的旁助,心才是正因,缘是疏,因是亲,这个体是从因发,所以前面心既然发上品了,说体是大乘。这个,像关于这个发体什么等等,大家容或不太清楚,等到我说完了以后,我想多举几个比喻,让大家更正确定地了解一下,现在我们先看文。

12'56"
【问:体若同者,持犯立忏诸余行相如何分别?答:体虽约圆,行必依受。既受从当教,故行相无差。】

那又问了:既然你那个体同了,那么对不起,后面的持啊、犯呢?持犯就是说,得到了这个戒体以后,下面真正的随行,随行本身主要的就是持戒,万一做得不对就是犯,那么犯了以后要忏悔,那么下面有一大堆的事情,那到底怎么办?他之所以问这个的话,因为大小二乘,持犯讲的戒相,以及忏悔的方式等等也不一样。所以他的回答,说:体虽然是圆,这个行还是根据你所受的。既然你受的时候从当分,当分就是小乘教,所以这个行相还是根据那个当分的小乘。那么他又问:

13'55"P.246
【若尔,持犯既依教限,出体何必约圆?】

既然你现在行持的时候依着当分的小乘,那你讲那个体的时候,你又何必讲那个圆教呢?

14'07"
【答:体既多途故须圆会,律仪不异故得就宗。】

说:要晓得这个体可以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去看,所以原则上面,你一定要把这最究竟圆满的给你。可是呢,在仪轨的行持当中那就不能错,所以还是用当宗所限。

14'31"
【又依教奉持则受随相应,约圆开解使域心于处。既开显大解,依小律仪即成大行。岂须弃舍方曰大乎。故疏云: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等。」】

把文先消一下。说这个如果是依着教,慢慢地下面去认真去持,说「受随相应」,「受」就是受戒的时候,前面是作,发的无作戒体,这个受就是指得到戒体而言;「随」呢,就是得到了戒体以后,依体起行的随行,这个随行一定根据我们所受的体,所以依体起行啊,这个两个一定相应的。所以说,在这个时候你的行持约圆教,为什么呢?欸,「使域心于处」,那个时候我们晓得这个心情应该怎么,意乐如何。在前面呢,曾经说过一切苦乐的原因决定于什么?决定于业,而业最重要的关键在哪里?意乐。这个前面已经交代得很清楚,就这样。所以在这个体上面,他为什么要这样说明的原因是这样。

15'56"
  同样地,在我们看那个大乘的经论上面,说行六波罗蜜,做任何一件事情,缘──所缘的对象,实际上就你所缘的境来说,也许在这个地方看见个蚂蚁,一脚踩下去了,马上「哎哟,小心!不要踩死牠。」就对境来说,小得像一个蚂蚁一样;可是就你能缘的心来说,学大乘行者是怎么样的心情啊?他不管对任何境,他觉得所对的是法界众生,以跟法界众生相应之量,来处理任何一件微小的事情。因此这个意乐这么广大,所以不管这境的大小如何,产生的功效都是无边地广大。

16'46"P.248
  在《广论》上面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说我们求增上生的时候,这个增上生有八个殊胜的条件。那么要达到这个八个殊胜的条件,因地当中要八种因,这个八因后面还有一个三缘。关于这个「三缘」,今天这里要大家重新温习一下,八因不细讲,八因不细讲。那个在哪里呢?在业果的最后那一部分,在一四一,一百四十一页。这个三缘对我们非常有价值,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那看一百四十一页倒数第五行,「如是八因」,这个八因就是得到这个增上生,换句话说我们现在人身当中最好的,最好的、修行最好的这个异熟体,需要这样的八个因。那么这个八个因,说「若具三缘,能感最胜诸异熟果」,你具足这个三个条件以后,将来我们一切时处可以得到最好的异熟。

18'11"
  这个三缘这里看一下喔,很有意思!一个叫心清净,这个三缘的名字我先说一下,第二呢加行清净,第三个呢境清净。实际上这个三个清净,就是《金刚经》说三轮体空,就这样。那么这个三轮呢,通常第一个是能对的──我,现在不是讲我,讲意乐、讲心;然后呢,所对的境是任何一个境,这个无限的;然后当我对这个境的时候,采取种种行为叫加行。这个三样东西,他现在谈的这个问题。

18'50"
  那么看:第一个呢,是自己的心要清净,这个清净当中,说要分出两个来,「待自有二,待他有二」。这里我不想细讲,换句话说你做任何一件事情,最主要的是你自己内在的意乐,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这样做的话,心就清净,心就清净。那么其次呢,加行,就是由于这种心里面,你采取行为的时候,同样地要跟它相应清净。

19'29"
  最后一个──境,妙极了!这个最后一行叫田清净,这个田清净就是三轮当中所谓境。「田清净者」,今天主要的解释这几句话,「谓由彼二意乐加行,能与众多微妙果故,等同妙田。」这个田哪,不谈了!这个田清净是要外境清净,如果要田清净的话,我们所有一切一定要菩萨都不找,找佛,唯一佛才是清净的。但是实际上呢?不!我们要布施、要持戒的话,偏偏要对众生而不是对佛。对了佛还要你布施啊、还要你去持戒啊、还要你忍辱啊?那不是糟糕吗?欸,他这里讲不谈。为什么不谈哪?说由于前面这两样东西──意乐清净了、加行清净了,这个清净的话,能够给你各式各样的最圆满、微妙的果,就等于遇见了清净的妙田一样。所以真正说来,真正重要的,这个三轮当中,它对方面,这个说境清净,不谈。实际上呢,的的确确也无从谈起,你如果心清净了自然清净,加行清净了自然清净。否则的话,你就是对了佛,我说:「哎呀!这个佛有功德我去拜拜他、供养他。」对不起!你这个佛虽然是佛,你得到的功德就是个有限的。清楚不清楚?这个概念就很清楚、很明白地告诉我们。

21'07"P.250
  因此尽管他现在的行持的方式,所当教奉持的形式,这个仪轨、境界、什么等等,是,看起来是小的,可是他为什么要告诉我们这个圆体?后面有一句话,如果开了个圆解的话,「使域心于处」,换句话说,我们的用心该如何用法,晓得怎么用。哪!这个祖师的这用意是良深哪,我们要了解啊!这真正的重点在这个地方,重点在这地方。

21'42"
  所以他下面告诉我们,这个体是因,这个因是亲,缘是疏;那么在这个三缘当中告诉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心。由于这个心相应的这个行,这个心是什么?就是戒体;随行呢?又因为有了这个心,所以自然而然身口相应,这个叫作加行。否则我说:欸,我心可是好的呀!但是呢对不起,一有了这个好东西的话往自己袋里面揣,你说这个心好不好啊?真正要心好的话,伸出手去帮别人哪!这样。所以真正地如果心相应的话,心跟加行一定是相应的,田就不管它了。这个所谓「域心于处」,真正的重要的内涵,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理解。

22'32"
  而更进一步来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例外的,都是这样的,因为他的心清净、加行清净,是等同妙田。所以这个《藏经》里面有这么一段公案,我现在忘记掉了这个在哪一个经典,可是确定这样。有一次佛去布施,那个是佛在菩萨因地当中,他已经非常高了,所以他非常清净。然后呢去布施的对象是婆罗门,那个婆罗门现出来的形相是非常清净,可是内在实际上是非常地染污。所以这个护法诸天觉得:「嗯!你佛陀这么清净,那些婆罗门不够条件,不应该来受你这个供养。」

23'23"
  所以以佛这样的这个清净的心去的话,去供养。结果这个印度人的习惯,第一件事情一定要拿着这个净水瓶,叫军持瓶,给他洗洗干净,然后下面再供养他东西。结果他倒水的时候,那个诸天的护法觉得:「嗯!这个菩萨行布施那些人,布施那些人的外面装的,里面像秽螺一样。」所以不让他,倒了半天倒不出来!倒了半天就倒不出来!佛自己晓得,所以说:「现在这个并不是因为他们清净不清净,是我目标要供养一切!」然后呢,他心里面这么一个祝愿,诸天说,喔,既然佛陀这主要的是你那一边,它那个水就马上出来了。喏!就是这个样。

24'15"
  所以对好的人,反过来呢,不管是上至诸佛下至提婆达多。我们要了解喔!佛之所以成佛,佛只告诉他方法,真正满他愿的不是佛,佛没办法满他愿的,是提婆达多。否则的话,一个道理就是一个道理,行持非要靠这个,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24'37"
  所以这个地方让我们这个开圆解,晓得怎么用功,真正的内涵在这里。所以讲理论的话一定要「开显大解」,你了解了,「依小律仪即成大行」,一点都没错!不管你做最细微的事情,哪怕一只蚂蚁,你所缘的是遍法界,这样。不管对方的垢、净如何,你内心当中的心、加行一定是如此。所以他说「岂须弃舍方曰大乎」,绝对不在那个行相上面。但是行相有没有关系?有!那后面再讲。所以这个疏啊,《羯磨疏》上面说「常思此行」,你呀,经常思惟这个行的话,那就是同样的大小都包含在里头。

25'33"P.252
  所以这个「常思此行」,注意喔!就是上一次说的,这个戒律上面告诉我们的,叫要「常勤观察」。真正受了戒以后,一方面固然它自己任运能够酬果,一方面我们还要常勤观察。这任运酬果是指说你受戒的时候,经过前面这个如理如量的作法以后,生的这个无作,这个无作之体本身它是一个现行。但是呢,虽然是现行,所对的境本身,以及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性,这个习性非常地强烈,不小心的话又被境牵去了。所以尽管这个无作是任运能酬果,可是被境牵去的时候你会破戒,所以我们内在还是要常勤观察,这样的话,里应外合才能够得到这个戒的圆满的功德。继续下去:

26'36"
【《事钞》云:「如是发戒缘境及心有增上。此之二途,必受前时,智者提授。使心心相续,见境明净。不得临时方言发心。 若约临时师授,法相尚自虚浮,岂能令受者得上品耶。或全不发,岂非大事。」】

这个是我们应该很仔细、仔细来检查的,来仔细检查的。下面看那解释:

27'13"
【《资持》释云:「牒上二科诫令早示。使下二句即上心境。心须念念无间,境必法法无昧。毫差即失,可不慎乎。今时昧教,但知学语。岂非宿业所追,致使此生虚丧。深须责己,期遂将来。虚浮者以临事仓卒,多容舛谬故。」】

解释,说先看那个《资持》的解释,看完了以后再解释这个文的内涵,因为这个内涵对我们很重要。「牒上」就是紧跟着,上面的紧跟着是来。上面的这两段要警诫我们,警诫我们,这样,所以使得我们早一点先了解。上面「使下二句」是,就是在这个前面「使心心相续,见境明净」这一段话。这个就是说,这个两句当中,上面的话,说「二句即上心境」,心是怎么办呢?「心心相续」,境呢?要「见境明白」。所以「心须念念无间,境必法法无昧」,这样才行,稍微错一点点的话,那就不行。所以,啊!要好好地谨慎啊!

28'38"
  而现在的一般是什么?「昧教」,对于所讲的道理,我们根本不了解。「但知学语」,哦,反正人家怎么说,也跟着他念一遍,到临时受归依,乃至于受戒,老师下面说一遍就跟着他念一遍。「岂非宿业」啊!这两句话很有意思喔,不要指责怪人家。通常我们听见了以后往往不自己反省,我们说:「是嘛!现在你看,那些师父们

不给我好好地开导。」错了!错了!碰到这种地方自己要反省──为什么我感得这个?这个祖师的用意啊,真深远哪!这是我们宿生没有造善净之业,所以今天被宿业所追,现在感那个果报。所以啊「此生虚丧」,固然不信佛法,没有进入佛门的,固然是空空地浪费掉。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