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1a第6冊 第四十一卷.A面P.3

上日下常老和尚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第6册 第四十一卷.A面P.3

00'03"
  所以说现在我们透过了祖师这样地一层一层地深入告诉我们,记得不记得,前面曾经说过,这个是「超越生死,万劫未闻」,所谓「若非究我祖乘,须信投心无地」(编者按:54页第四行)的那一段话。如果不是祖师这样地精研抉择出来的话,那我们就是含含糊糊,所以这地方他「点小为大」。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现在这个行人就不是以前,有它完全不一样的地方。以前或者是随遇而安或者急求解脱,现在就是要依圆心,然后受这个圆戒、修圆行,这样的做法。就这个「圆」,有一部分还留在下面讲,我们上面到这地方了解一点点基本概念了!

01'14"
  那么这个时候,只要能够恒常把握住这个,这一个念头在的话,现在离染方面就是摄律仪戒,这个就是成就法身佛。实际上呢你真正做圆满的话,从离染那个角度去看是法身佛;从方便那个上面去看,那个就是报身佛;然后从度生那一方面去看,那就是应身佛,就是这样!所以:

01'44"P.4
【《智论》以《八十诵》即尸罗波罗蜜,】

这个《智论》就是《大智度论》,《大智度论》我们大家了解的,这个是解释,所谓这个解释──释经论,解释《大般若》,《大般若》是佛陀所谓真正说明这个出世的意趣,使得大家有了善根了,告诉我们成佛的这个整个的路程。那个《八十诵律》呢?这个《八十诵律》就是律,这个五百结集第一次结出来这个律就是《八十诵》,因为它分八十次。所以《智论》上面说《八十诵》,也告诉我们,《八十诵》平常我们看起来说这个小乘的戒律,小乘的戒在大乘当中不能成为持戒波罗蜜的,但是他说:「嗯,这个就是!」这个有它很重要的这个意义,现在我们就了解了,「点大为小」就在这里,所以《大智度论》上面告诉我们:哪!你了解了,那么就是小乘的那个别解脱律仪就是我们大乘的尸罗波罗蜜。那么《胜鬘》也是,《胜鬘》这都是大乘经,

03'21"
【《胜鬘》谓毗尼即大乘学,须得此意(这个我们应该了解的),可通彼文。律仪禁恶,止业破惑彻至究竟。清净心者即法身体。】

这个这几句话就是说明上面这个道理,说上面《智论》告诉我们《八十诵》就是尸罗波罗蜜,《胜鬘》说毗尼即大乘,喔!我们就了解可以会通,可以会通。然后呢,所以这个律仪是断恶,然后能够止息我们的业行,而能够破惑达到究竟圆满,那是显发我们本有法身这个清净之心。那么这一段就是摄律仪当中的这个所谓「初标因果」。下面:

04'25"P.5
【以下次明所以二,】

这因果那怎么办呢?说「明所以二」,

04'30"
【初二句叙昔迷。不明净者贪染所障,失本净故。】

我们前面看这个文,说因为「妄覆」所以「不令明净」,所以要怎么办呢?要修,所以需要修持来净化,使本来清净的,恢复、显发它的明净。那这个结果呢,就是显出法身佛,就这个意思。那么了解了,下面这几个字解释一下就行了,「初二句叙昔迷」即「以妄覆真」这两句话,那么「不明净者贪染所障」,失本来清净。

05'19"
【次二句】

说「故须修显……」,就是这两句话。

05'24"
【显今悟。须修显者禀戒破障即能显之因,法身即所显之果。」】

这很容易了解。那么这一段呢那就是列举这个三聚戒当中的第一个摄律仪戒。下面呢,第二个摄善法戒,继续看文。

05'53"P.6
【《业疏》续云:「以妄覆真,绝于智用。 故勤观察,大智由生,即摄善法,名报身佛。」】

这个是《业疏》。下面的解释:

06'08"
【《济缘》释云:「二摄善法戒二,初二句叙迷。】

这个摄善法戒有两部分,「初二句叙迷」,下面「显悟」。那么初二句叙迷是什么呢?

06'21"
【绝智用者愚痴所障,遗本明故。】

我们看前面的文,说这个摄善法戒分成两部分,第一个先迷,怎么迷呢?「以妄覆真,绝于智用。」这个前面是──我们看一看前面,「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用为法佛清净心也」;同样地,也可以说,「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善法戒,用为报佛方便智慧」,这样,这个要清楚。所以下面就是为什么得不到呢?因为我们以妄覆真,因为既然妄覆真了,所以他的智慧的德用显不出来,这个是前面以前不了解之前的状态。那现在要怎么办呢?所以

07'28"
【故下显悟。】

下面呢,现在我们了解了,怎么样能够反转来,反转来就是说,「勤观察者修善破障,此即是因」;修了这个因,「报佛是果」。所以现在我们了解了,应该怎么办呢?「故勤观察」。这个昨天讲随行的时候已经说过了,真正修行的话要勤!这个勤是勤精进,精进在哪里──思惟、观察、抉择,这个智慧就从这里生起来的,这样!那么这一部分就叫作「摄善法戒」,将来成就果就是「报身佛」,这个对我们非常重要,对我们绝端重要!我们整个的问题在哪里?无明。要想净除无明,唯一的正对治,你除了这个没别的了,就是智慧;要想智慧,必须勤观察。

08'32"
  所以现在我们修行人往往是非弄不清楚,我们说不要分别,为什么?智慧叫无分别智。这是我们一个绝大、绝大的误解!我最早的时候也是这样,我就想起一个很好笑的事情来,这件事情离开现在快三十年了,现在那些老人大概一个都不在了。那时候在台北,台北有一个在家居士办了一个莲友念佛团,在──那个时候叫作松山,那时还是个乡下,现在究竟怎么样我不知道。那么那时候我刚出家的时候,也那时候跑到那个莲友念佛团,哎呀,念得好起劲。本来这个莲友念佛团的团长,是一个李什么老居士,他往生净土的。哦,那个老居士非常精采,走的时候非常好,就在礼拜天跟大家念佛,念完了以后说:「那我要走了。」然后就到那房间里,然后房间里面……大家觉得:欸!老居士今天那个时候,先他说要走了,以为回去了。结果想不到他那个走,不是回到娑婆世界的家,要回到极乐世界的家。「哎呀,这快来、快来!」结果跑进去他老居士,围着他绕,他就在这儿坐在椅子上就走了,就这样!他叫李……一下名字我都记不起来了,那报纸还注销来这个,那就是他老人家创办的。

09'58"P.8
  我那时候去的,在那个地方已经一心一意要准备出家去了,所以空下来总归在那地方。有一天早晨,那个都是在家居士喔,那时候我因为也没有出家啦,就是莲友们。那么好像我前一天晚上总之也不晓得什么因缘,就住在他那地方。反正弄晚了,大家说……刚发心的时候总是很热心,那时候年纪又轻,帮他这个忙、帮他那个忙。他说:「你住在这里吧!晚上还有一点事情。」我也觉得很乐意。那早晨起来,我印象就作早课,作完了早课以后,他那个佛台上面供桌上面,法器下面垫的那个,木鱼跟那个大磬下面不是有个垫的吗?那个垫的那东西很旧了、破烂了。那么就有一个居士说:「这个很旧了,破烂了,那我们就换一个吧!」那另外一个告诉他:「你换它干什么?你不要去分别嘛!你这个不对、不对!」就这样。当时我也想:「对呀!那我们不要去分别,佛就告诉我们无分别智,你一天到晚忙这个干什么?」我们以前专门在这个地方去想,然后叫你去好好地用功,「啊,你不要去分别!」就这样,自觉得还很得意。我现在想起来,始终觉得又惭愧、又后悔。

11'17"P.9
  那你说,难道这个佛说的无分别智说错了吗?佛当然不会错,佛讲的无分别智是我们这样无分别吗?我想现在你们在座的每一位都知道,绝不会像我当年的幼稚啊!我当年就这么幼稚,把这个跟痴相应的这种无记,那无记心完全是当作是无分别智。那这样一来的话,这个佛法还用你来修吗?这个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你只要这样成功的话,那这样的话,你还要去修佛的话,还要去照他的办法去修的话,也未免太笨了!你只要当下就无分别了,他要弄了三大阿僧祇劫才得到的话,这个话怎么讲啊?但是我们偏偏不会去仔细去观察一下,就会这么胡里胡涂的话会这样去弄。

12'12"
  它这个无分别要什么?善巧思惟、抉择,然后呢以善巧地认识清楚了──这个叫正确的认识或者正知见、正分别──然后了解哪一个错、哪一个对;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把错误的净除了,到最后得到的这个,这个才是!那个要分别,说真正的本性──空性,它空性没有你所分别的这个本体在,当你「观」看到这个的时候,那个叫得无分别智。那大乘要到见道位,哪我们说「现在不要去管了」,这叫无分别!要想得到,前面一直在什么?勤观察、思惟、抉择当中。所以我们现在的整个的伤,毁就毁在这个上头。因地当中修了这个,将来果位上面就得到这个。这个是对我们绝端重要的一个概念!那么这里随便说一说,随便说一说。

13'16"P.10
  现在我们说的无分别智变成功什么?变成功我们懒惰的最好的借口。他本来要去弄这个东西,「太麻烦了,哎呀,你不要去分别了!」那最好怎么办呢?这样,当时的很多修行人就是这个心情:「啊,什么都不要管了,反正这样。好、好、好,你何必……。」还要找一个最美的借口。然后呢,最后这个美的借口就把佛法毁掉了。这是我们哪,我觉得我当年自己一直在这错误当中。现在所以我也只能说,我把我错误的经验告诉大家,这个是值得我们很认真警惕。所以这个修行不管是大、小,哪一个祖师,哪一乘、哪一派,精进必不可少;我们现在用了这种名字作为一个借口,为自己的懒惰作为一个最好的掩饰,这是我们的致命伤!又保护了懒惰,然后呢,又伤害了自己,又损害了教法。因此我在这个地方特别说一下,喏!祖师没有一个例外,都告诉我们要勤加精进、思惟观察,这个时候智慧──小,这小的智慧;大,大的智慧。

14'31"
  不过说到这里,要有一点哦!这个要想这样上去是要闻思修没有错,可是这个闻思修有个特征,他这个闻思修的真正的重心在得到智慧;现在我们弄得不对了,又在那儿说「好、好,大家努力。」然后呢经书弄了一大堆,在文字上面钻研,到那时候佛又在这儿叫冤了。佛说什么?「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他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啊!所以这个经论上面的确不是那么容易学,一个不小心,走到那里,错了;说「啊!那跑到那边。」跑到那边那样,又跑错掉了,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15'11"
  学《广论》一开头的时候就告诉我们:「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于修要。」现在讲修行的人都不要,寡闻──就是真正听闻必须要的,他不要的;那么反过来他要的呢,广闻的人是不善于修要,闻了以后要去修的呀,那个修行他也不要了。所以这个大师、宗喀巴大师,也是文殊师利菩萨示现,实际上呢真正重要的不是他大菩萨来示现,而是那个地方的众生的根性。如果我们现在努力的话,我确信的,或者观世音菩萨、或者文殊师利菩萨,他一定还会应我们的机跑得来。所以这个地方我顺便策励诸位同修:大家共同努力,那些大菩萨、佛一定会再来的!那么这是第二段,再下面一段呢,「摄众生戒」。

16'13"
【《业疏》续云:「以妄覆真,】

同样地,我们「行人常思此行」,就是这样,那么这个就是持戒。反过来,为什么原因呢?

16'30"P.12
【以妄覆真,妄缘憎爱,故有彼我生死轮转。】

它本来平等的,偏偏由于这个无明妄想所覆盖,所以有了「彼」──是非等等的话,于是「妄缘憎爱」,所以有人、我,有了这个,生死轮回就转。到这地方大家想一想,烦恼生起次第,记得不记得?这个对我们非常重要,所以说论不清楚,像这种地方我们不会了解的。这个烦恼总相是什么?别相是什么?生起的真正的次第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有两种说法:有一个就在这个补特伽罗上面不了解他的真相,执着有一个我在,这个叫萨迦耶见;有一派说这样不是无明。那么这个无明那没关系,由于不了解,所以在这个绳上面误认以为蛇。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个是烦恼生起。

17'43"
  当这个执着一生起了,对不起,那么我爱、憎他。是──爱我,贪;憎他,受障碍的是瞋,种种就跟着上面来了。所以它那个烦恼的根本一覆了,自然有彼我;有了彼我,种种烦恼生;有了烦恼生,生死轮回陷,对不对?所以你从那个烦恼上面来去看,第一个;然后呢从那个憎爱来上面看,第三个;从它的不了解它的内涵,有没有智慧、有没有方便,是第二个,是不是一件事情?可是以前我们不了解,把它分开来一段一段地修,实际上,明明它的内涵就是当下一个。

18'29"P.13
  所以说到最后一个,我们重新回过头来,假定论上面这个烦恼的真相不清楚的话,尽管我们在这儿念,念了你能不能真实地了解这个内涵哪?就是不了解!不了解你去修,怎么修呢?说是圆修,圆了半天,喏,就是一片混沌。现在圆修,正确的有它的真实的内涵,的的确确是这个样。你只要把它弄好了,从那一面看是清净,从那一方面是方便智慧,从那一方面去看的话,哪,它就是平等。所以现在了解了,了解了要

19'08"
【今返妄源,知生心起。不妄违恼,将护前生。是则名为摄众生戒。】

啊!错了、错了。现在返回来,找它的根源,所以晓得彼我,这个一切众生、人我是非,还是从我们的妄想错误而生起的,于是不随着妄源违恼。于是怎么办呢?「将护前生」,要晓得将护前生就是将护自心喔!所以在这个地方回头我们细说,这个就是叫摄众生戒。然后下面就

19'49"
【生通无量,心护亦尔。】

这个众生是无量,遍法界是,所以我们的心保护也是。

19'57"P.14
【能熏藏本,为化身佛。】

欸,熏习的结果啊,因为你要将护一切众生,所以成佛的时候,你在一切众生现出来这个行相,就是你的化身,他是人道你就现个人,他是天道现个天,他是三恶道……你现任何一道,主要的就是因地当中这个「因」。

20'20"
【随彼心起无往不应,】

哪!因地当中既然的,当然,只要众生在,自然有这个无往不应的这个功能,这个因果必然相关。

20'29".犹如水月任机大小。」
  这个就很清楚了,这因果之间的关系那么分明、那么清楚!

20'38"
  下面解释一下,这个前面的文字懂了,下面的解释很容易。有的时候呢,我从解释的文字上面来说前面的文;有的时候,说了前面的文,再看解释的后面的解释,这个只要你们仔细地随便去两个对照一下都清楚。下面看《济缘》的解释:

21'00"P.15
【《济缘》释云:「三摄众生戒二,】

也分两部分,一个是叙迷,一个是显悟。初叙迷。憎爱即障,忘本平等故。

21'07"
  「叙迷」呢,憎爱。说就是「以妄覆真,妄缘憎爱」,这个憎爱就是障,忘本来平等。所以「由有彼我分别,故受生死杂报。」今下显悟二,初修因三,

21'23"
  现在呢,下面「今返妄源」,这是「显悟」。这个又分二,「初修因」分三,这个三部分叫:

21'34"
【初二句开平等解。】

平等解是什么?「知生心起。不妄违恼」,这了解了,了解了以后,这个就不会违恼。实际上我们也不妨说一下,假定我们现在,到现在为止我们了解,我们看见、眼里面任何看见一样东西,这个东西是不在内、不在外,也可以说亦在内、亦在外。而是什么?唯识上面说是我们心现的,中观上面说,这个是当我们根境识所生起的一个空缘起相。所以这个生起来的一定有什么?一定有它的能看的,就是说,我现在能见的识──意根,这个,然后所见的这个对象的产生,这一切无非在这地方转。所以分那个「高下」本身,就是说你的无明去看,分这样;然后智慧去看,显得那样。真正的将护的,也可以说将护你的心,换句话说,你缘境之心随顺着无明,这样走,现在了解了依着正知见,是不是还是将护自己的心啊?你了解了这一点,中观、唯识之辨,对我们修行上面不是个重要的,清楚不清楚?我这里随便一提。那么下面继续下去,说:

23'07"P.16
【知生心起亦唯识变,】

不管它中观也好、唯识也好,「彼我同体无高下故」。

23'18"
【次二句修平等行。】

所以下面就是「将护前生。是则名为摄生」等等。

23'25"
【将护之言通含四弘誓四等心四摄行。】

这个四弘誓愿我们都了解;四等心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摄呢,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个四摄行。那这地方顺便一说哦!四摄当中有一个布施,六度当中也有一个布施,这个六度的布施啊,纯粹是,不是纯粹,主要的从自利那一方面,把自己的内心的贪染,彻底地透过这个布施解决;然后有了这个,到四摄的时候,这个布施纯粹是站在帮人家忙的这个概念上面。这两个稍有差别,到下面会在那个论当中说明。

24'20"P.17
【是下二句结名。】

这个了解。

24'24"
【生通下次感果三,】

最后一个,「生通无量,心护亦尔……」,感得的这个果有三,

24'31"
【初二句心境相应。次二句慈熏成果。次四句明随缘起应。如水月者水喻机感,月喻垂应,月不入水,水不溷月,随器大小波澄影现,慈善根力感应难思。」】

这个文字容易了解,那么在这里我们把这个三戒都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戒文字了解,我不是刚才说这个圆心发,在这里我们用一个随便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真正发那个圆心,受那个圆戒一定是什么?发了菩提心以后。这个菩提心我们进去的时候有两条路,有一条路,就是在《广论》上面告诉我们,这个传承是金洲大师,这个通常唯识上面用的。所以金洲大师是唯识一系的,是印度当年,这个在印度佛法最后快毁灭的时候的,那个时候的最了不起的大师之一,他是一个唯识的一个大学者,大成就者也是。另外呢,有一个寂天菩萨所传的自他换,那个《广论》上面都告诉我们的。那么这个金洲大师「七因果」,主要的以启发慈悲为主;这个寂天菩萨的「自他换」以智能为主。所以真正的菩提心,有一句话──为利有情愿成佛。这个在论上面说得很清楚,你必须两个条件:第一个要利益一切众生,还要呢要成佛,这个自、他俱利。

26'28"P.18
  其实我们真正了解了以后,你从三个角度任何一个角度去看的话,你只要看得圆满,它一定是三样东西都包含在里头。现在我们随便来说,或者就自利来说,或者就利人来说。现在我们想,假定自己被烦恼困在这个地方,那你能不能帮人忙?不能帮人忙,所以你必须先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反过来说,你完全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要解决问题,请问:自己的问题要彻底解决,你能不能只管你自己不管别人?一步一步细说下去,简单、但是把重要的地方仔细地说,就很了解了。

27'16"P.19
  比如说,我现在晓得真正的痛苦为什么呢?就是内心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妄缘无明、妄生憎爱,叫它作烦恼,你要把它净化它,是不是?是!这一部分。那么你要净化它,是不是你要思惟、观察、抉择,认识它,对不对?那个什么?岂不是智慧!而透过你的智慧抉择,你才能够离染。所以就离染那一方面来说的话,叫离染行,得到的是清净的;就你的思惟抉择那一方面是什么?岂不是方便行,得到是不是智慧呀!请问:分得开、分不开?分得开、分不开,你们说呢?你要离染,你不经过思惟抉择,你连它的染、净都分不开,你能离得开吗?所以你绝对不能少掉这个思惟抉择之心。可是思惟抉择,如果不在这个上面,你思惟抉择些什么东西啊?这是佛法吗?也不是!是不是两个分不开?第一个,这两个分不开。

28'26"
  现在我们看,烦恼,烦恼怎么来的?假如说你一个人,没有众生的话,你会不会有烦恼啊?实际上,如果没有众生就没有你耶!很简单哪!这个道理就这么简单。所以我们所有的烦恼都是这样地彼此建立起来的,你也许只看见自己那一方面,实际上呢,自己的烦恼,尽管你自己烦烦恼恼,是不是跟外面有关系的?你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请问你能离得开外面这个引发你的烦恼的根因吗?如果说引发你里边烦恼这个因解决不了的话,你这个烦恼能解决吗?如果解决,能解决的话,那就不叫因果,因为这个因你没有解决,居然这个果上你解决得了,这个是佛法吗?哪!我们不要很深的理智去看,是不是这样?对不对?

29'20"P.20
  所以假定我们真正懂得了道理,在很肤浅地方,你就观察得到:要解决这个问题,欸!三样东西都同时具足──你要思惟观察,这个是什么?现在我们修的,修成功了,这个叫作什么?智德。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