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5b第6冊 第四十五卷.B面P.163

上日下常老和尚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第6册 第四十五卷.B面P.163

00'12"
  那么下面「立两所以」,为什么?这个有个原因的,下面立两所以的话,就说明这两者当中「二法相藉」,是含摄无尽,文字上面只说这个话。说这个「作」完了以后,一定留下那个「无作」,还有呢,一定要靠这个无作才满这个作,这样。所以真正地要圆满你的愿,要靠无作,但这个无作非要假借这个作才能够安立,所以这两者当中有它的这个内涵。哦!那么前面告诉我们,由这两样东西可以含摄无遗,这样。怎么含摄法呢?在这个下面的解释当中你就很清楚了。

01'07"
  了解了这个,然后来正式地讨论这个戒体,可是讨论戒体的时候,由于各宗所计不同,所以依照着各宗所根据的论典,是「依论出体」。那么这个依论出体,一方面是说明各宗各派它的内涵;而更重要的说明:喏!这个佛出世的究竟意趣是在这里,但是由于众生根性不同,所以一定要照着这个次序层层深入。所以这样一来的话,不但不会产生各宗各派的你是、我非的互相对立,而正因为如此,说明了佛出世的真正善巧方便,必须依照着深浅程度的不同而层层深入。这么一来,尤其是对我们,了解了这个,要想真正深入你必须要这样,你自己修行必须步步上升;其次,你要想究竟圆满,我们必须要帮助一切人,那么对不起,帮助那些人是借用这一部分──小的小学、中的中学、大的大学。所以这个依论出体是这样。

02'30"P.164
  那么以前祖师所立的,前面所谓第三是依论出体,都是说明前面实法、假名二宗。现在祖师才是根据《法华》、《涅盘》开权显实,这个最重要的就在这个地方,整个的南山的精华就在这里,我想大家还很清楚地记得。我们尤其高兴的,以前看那个文,大家说看了人人懂,以后等到自己研阅了,啊!才晓得这个里边是其美无穷!那个时候才知道,看了这个,才真正《广论》上面的了解了;反过来,有了这个,使《广论》上真正的意义才彻底地显发;同样地,《法华》、《涅盘》的真精神,到这里整个地出现。所以它彼此间经、律、论三者,也是互相相辅相成,你就不能少,少掉了就是弄不好!

03'31"
  那么下面呢,有了这个「显立正义」以后,然后「先后相生」,这个先后相生就是正解释「立两解名」。前面是解了名字了,解了名字以后,但是真正这个功效怎么来的呢?哪、哪!要经过这样的。而这个先后相生,在后面行持的时候,还要详细地说明它,还要详细地说明它;否则的话,前面所说的愿变成个虚愿,这个愿之所以能够成满的话,必须要后面的随行,这样。这里我们称它为戒,叫作受戒的戒体或者叫愿体,后面叫随行或者叫戒行;在别的地方名词不同、内涵一个。

04'27"
  我举一个比喻,先发出离心,后来再修出离行,这是二乘;大乘呢?先发菩提心,后修菩萨行,然后呢因圆果满,是不是这样?那么发的心是什么?愿体嘛!修的行是什么?随行嘛!就是这样。这两者,正因为你发了心,所以才跟着后面的行来,而你前面的心如果没有后面的行,对不起,这个是虚的,彼此间有这样的互相凭借的关系,这个先后相生先点出这个道理来。所以在这个表上面,我就说了几句话,说「并示作与无作相藉而立,作是因,无作是为果,戒功斯立。」互为因果,这样的,这个戒的功效。所以这个戒,是我们说五分法身的根本,也就是三无漏学从这里说起的。

05'41"
  「无作多少」,那么就是标举大纲,这个说明业相,我们从戒、从相上面,然后呢从业、从心上面,两样东西正反交合,整个地了解了业体。所发的业体就是这样。说清楚了!

第二章 受随同异

  • 受随同异中分为二节

    • 一释两名

    • 二辨同异

06'03"P.166
  戒体的相状弄清楚了以后,下面第二,那就是我们现在的六十八页上面,叫「受随同异」。这个名字,什么叫受随同异呢?一个受就是受的戒体;随呢?后面由此而来的、跟来的叫随行,或者叫戒行,这样。那么这两个当中有什么差别,有什么差别?这里我们看文。受随同异分两节,一个呢「释两名」,来解释两个名字,第二呢「辨同异」,辨别差别何在。

06'52"
第一节 释两名

《业疏》云:「问曰:何名受随?」

这个直截了当地问。

  • 初释受名

    • 初释受义

    • 二示戒义

    • 三结断分齐

  • 二释随名

06'59"
【《业疏》续云:「答曰:】

回答说。

07'02"
【言受戒者。】

先解释受,后来呢再解释随戒。什么叫「受戒」呢?

07'09"
【创发要期,缘集成具,纳法在心,名之为受。 即此受体能防非义,故名为戒。谓坛场起愿,许欲摄持。未有行也。」】

这个是说明,看一下下面的《济缘》的解释。

07'41"
【《济缘》释云:「释受名中三,初释受义。要期是心。缘集即境。纳法在心即心境相应。即下次示戒义。谓下结断分齐。」】

那么这个我们来看一看,这回答当中分成三部分,那么第一部分解释这个受戒是什么意义。这个受戒的意义,我们看噢!什么叫受戒呢?就是「创发」,你开创、启发了这个愿心,然后去受戒的时候说,哦!我要尽形寿,乃至于我要尽未来际;发菩提心是尽未来际的,然后呢这个比丘以下那个是尽形寿的,这个都是「要期」,八关斋戒一日一夜的,都是要期。发了这个心,然后决定要这样去做,还要一个条件,要「缘集成具」,种种因缘集合,然后成就我们所受的这个戒,这样。那么这个时候受的是什么呢?「纳法在心」,以前我们是了解这个是佛陀告诉我们的圣法,透过我自己的了解而发心、而要期去受,还要外面从和尚、阿阇黎种种其他的因缘集合成功以后,那么使得我们把圣人所说的法,领纳在我们的身心上面,变成我们的戒体,这个叫作「受」。这是第一个,第一部分解释这个受。

09'46"P.168
  下面呢,说「即此受体能防非义」,这个所受的这个愿体,它有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就是禁戒,说:「欸,不可以!现在你受了戒了,这个事情不可以做!」这个就是禁戒的意义。那么下面呢就是说,这个现在为止,到现在为止,所受的这个戒的内涵如何呢?「谓坛场起愿」,愿体已经有了,这个愿体的功效是什么?许愿要将来照着这个去做,但是真正的行还没有。所以他下面「结断分齐」,说:喏!你现在这个齐限到此为止,所以这个就是受戒的内涵。这下面的行,那在下头,在随当中。所以再下面,我们继续看下去,下面在六十九页,这个六十九页上面继续:

  • 初释受名

  • 二释随名

    • 初正明

      • 初叙戒义

      • 二示随义

      • 三合名

      • 四双判通局

    • 二问答

11'06"
【《业疏》续云:「既作愿已。尽形已来,随有戒境,皆即警察护持无妄毁失。与愿心齐。因此所行,故名随戒。受局净法,兼染不成。随通持犯,皆依受故。」】

看下面的《济缘》的解释。

11'42"
【《济缘》释云:「释随名中四,初叙戒义。警察即能防,护持即能持,无妄即能忆。 与下次示随义。因下合名。受下双判通局。」】

那么现在下面继续下去,继续下去就是说明这个「随」、「随戒」这个道理。说这个地方一共分四部分来说明它,分四部分来说明它。第一个说这个警戒的「戒」的意思,我们看文。「既作愿已」,就是前面「作」,这个就是受戒的时候这个作戒。那么经过了前面几个作,然后呢得到了这个无作的愿体,得到了这个无作的愿体以后,这个无作的愿体因为所要之期是尽形寿的。所以只要尽形,这个形未尽之前,在随所对的境界,这个境界以前没有受戒的时候,都是随无明而转,现在受了戒,哦,晓得了:「喔,这个现在不可以!」这个前面已经说过。由于所体会佛的教法,那么这个随境界,这个无作戒体就会有一种功效──「嗯!」马上会来警策你。这个,我说这个「嗯!」这是心里的表示一种警策的现象。

13'45"P.170
  以前这个境界现起一定是随妄而转,现在这个境界现起的话,随着这无作戒的这个戒体警戒起来,所以说都变成功一个警惕。这个警惕要靠什么?觉察!当我们「欸!」马上一警觉心起来了,察觉到,于是呢护持保护它,不会随着妄缘而损害我们的戒体,也可以说不再造恶;不再造恶,那就是修善。那么这第一个,这个就是讲那个戒的特征。至于说「能忆、能防、能持」,这个前面「显立正义」当中已经详细说明了。

14'35"
  这个上面来说的这个心情,与第二句「与愿心齐」,这个情况,喏!只要你有这个愿,它这种警策的心,永远跟着在,这样,所以说与愿心齐。但是呢却不是当初的愿心,所以才下面第三,「因此所行,故名随戒」,这个时候的行为,是跟着前面这个所受的愿体而来的,它也是戒,但是呢跟着愿心而来,所以叫随戒,这个是受随两个当中不同之处。

15'29"
  最后一个简别,「受局净法,兼染不成」,这个受戒的时候,这个愿体一定局限在这个净法当中,所以受戒的时候你胡思乱想,还缘这个恶法什么等等,那一定得不到,得不到这个戒。不要说恶念不可以,无记心在都不可以,何况是恶念呢!所以它一定局限在只有净法当中才能得到。但是呢随戒不一样,「随通持犯」,这个随戒,善心净法固然是,恶心也是,善心呢叫作持,恶心叫作犯,这个两个。

16'21"
  那么再下去,再下去啊,这个再下去书上有一点错噢!「《业疏》云」,这个应该是「《业疏》续云」,这个下面那个三角形一个是黑的,这个不应该是黑的,空的!凡是是继续地、连续地把这个三大部上的文抄下来的话,那么就是这一段这个《业疏》续云,跟前面那个中间不间断的;如果不间断的,通常上面用这个记号,这个三角形空的,然后用的文字叫《业疏》续云。否则的话,这个像现在印在书本上面那个黑的,表示不是连续的,可是意义相关的。实际上这一段话不但意义相关,跟着前面而来的,所以请你们改一下。那个就是六十九页第四行,那个第二段那个三角形,黑的三角形,应该是一个三角形白的、空的,然后「《业疏》云」加一个「《业疏》续云」。我们看文:

17'34"
【《业疏》续云:「问:愿行相依,犹如轮翅。持可顺受,犯岂名随? 答:随有两种,持犯乃异,俱从受后而生。行兼善恶,皆由受故,相从目之为随戒也。」《济缘》释云:「问中。难前随中通犯。车轮鸟翅两不可亏,可喻愿行必须相副。 答中。顺违虽异,通望本受,俱名随戒。」】

先看那个《济缘》的文字,这个「问」就是来问难,说:随当中通犯,受的时候只局于善法、净法,那么这个随怎么可以持犯皆通?那么他下面说几个名字,车轮跟鸟翅,车子的轮一个轮子不行,鸟的翅膀一个翅膀飞不起来,所以这个比喻说,这个所受的愿体跟后面来的随行,必须要相辅助的,这样。所以受既然是局在净法,那么这个随也应该局在净法,这个随怎么可以持犯两通呢?因此他有个答,说「违顺」是不一样,但是呢现在这个两通,并不是望违顺,而望「本受」。就是你本来受了,这样作叫作「持」,那样作叫作「犯」,如果你不受戒的话,既没有持、也没有犯,所以这个持犯,是从本受这个角度去看的,这个两者之间还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这个解释。

19'32"
  现在我们再来看《业疏》,问:这个愿跟行相依,就像这个车的轮、鸟的翅膀,那只可以顺受,那个犯怎么叫作随呢?所以他回答了,说:是没错,对这个你的戒来说要成你的愿,那的确是要顺的,可是现在受了这个戒以后,既然靠后面的行来辅助,所以这个「行」跟前面的「受」这样地互相辅助。你们就顺了你所受的本愿,这个叫作持,对了;反过来呢,你如果说不顺,做错了,犯,这样的意思。所以说不管持也好、犯也好,尽管从持犯两个角度去看是两个相反的,可是这个持也好、犯也好,从受这个角度去看是一样的,你受了以后,下面的行为怎么跟前面的受相应,这个意思。说这个行的时候,或者顺就是善,或者逆就是恶,都是从受来,所以由于这样的关系,彼此间「相从目之为随戒」。

20'54"
  那么再继续下去,继续下去,「《业疏》云」,那个就是不是「《业疏》续云」,那就中间断掉一部分。那么这个中间《业疏》上面,下面如果继续说的话还有几句话,继续的话我就在黑板上面抄的那个四个。这个就是南山祖师《随机羯磨疏》上面告诉我们,这个随后面,受了戒以后这个随戒、随行有四种,第一个叫专精不犯随,第二个叫犯已能悔随,第三无心护持随,第四个能犯无悔随。这个在《南山律在家备览》没列出来,那么我现在这地方呢,在这地方列一下。真正想学戒的,应该这里检查一下,我是走哪一个?如果你正规地来看的话,任何人都只有走前两者,决不应该走后。如果要走后的话,你根本就不要来受嘛!你来受它干什么呢?既然来受了,当然希望它专精不犯,可是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这个非常强盛,难免要犯,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这样。所以正规地来说,前者两个,后面这个了解了以后,那我们晓得该怎么办,那么这一部分也不细说了。我们现在看《业疏》,看这个《在家备览》文,继续下去。

  • 初问

  • 二答

    • 初通示戒义

    • 二正通来问

22'38"P.174
【《业疏》云:「问:无作名者,可是戒收。随作乃是后时缘护,但应名善,何得名戒?答:戒是警心,始终缘具。愿行成就,方名圆德。 要从始心及终行副皆符戒禁,顺成受故。不名独善,由境周统也。」 《济缘》释云:「问中。意以受作可名为戒,随作但名为善。此难受作不专戒名。 答中二,初通示戒义。始终之言通收二作及二无作,无非警心。该周法界,不容少阙,故号圆德。 要下正通来问。始心谓受作,及终行副即随作。顺受故名戒,境周故非善。」】

这个一个一个解释一下。为什么有这段的问答呢?这个他的问答是说,戒是前面的这个受戒才叫是戒,受戒也就是指作、无作,那么后面现在这些随戒,随戒也是叫作、无作;这个「作」后面这个随着来的这个,好像这个意思说,不必或者不应该摆在戒当中。所以他说随作是随着而后面的行为,那是后面的「缘护」,遇着因缘去保护,这是一种善。实际上这个戒本身是尽未来际,后面缘护的话,随境而发,这个境,恶境界来了,你防止它,恶境界过去了,这个也就消失掉了,这样。好像随什么缘而发,那么好像是一般普通的善,怎么称它为戒呢?这个问意在此。

25'08"
  现在回答:戒的特征是什么?戒有几个,「戒是警心」,单单从那个戒是警策那个心,可是现在所受的这个戒不仅仅是警策,有它一个整个的从始至终的圆满的意义。这个警戒心啊,必定要有它的来龙去脉,到究竟因圆果满,所以说「始终缘具,愿行成就」。为什么现在有这个警戒心的?因为你前面有这个愿,有了这个愿才有现在这个警戒心,否则的话,好端端的你为什么要去警戒?所以他说这个现在来看是一个警戒心,可是所以有这个警戒心的话,还要有这样的因缘,从前面的始,然后有现在的行,所以这个前面的愿为始,现在的行为这个愿的终。实际上终是局一件事情,尽未来际一直在这个里边,那这样的话呢「方名圆德」,这个功德才圆满,这个里边要经过种种的方便善巧。

26'30"
  「要从始心及终行副」,从我们一开始的时候,从一开头的时候──那一开始的时候,从有形相的地方来看,那个是我们受戒的时候;更进一步看,当我们一开始听见佛法的时候,乃至于只听见了佛法,譬如诸位在家居士在那儿认真地研习;如果更远推的话,说不定我们可以推到无量劫以前,跑到庙里边看见一个佛像,听见一声佛,就是那个时候已经把那个种子种下去了。然后呢以后慢慢、慢慢慢地,由于不同的种种假借因缘方便而再增长,这样,所以这个始心这样!

27'21"P.176
  这里我们还是从它的形相来看,一定是从受戒那时候开始。受了戒以后,这个是虚愿;那么现在呢对境那个时候,正是满愿的时候,这个满前面所受叫终行。这个所满愿的行,要跟前面所发的愿相符,所以「皆符戒禁」,能够「顺成受故」。这个是从前面一路跟着来的,所以还是前面这个禁戒的内涵,所以「不名独善」,这两个分不开。「由境周统」,哪!这个戒不是从那境界上面去讲吗?前面对境而发,现在对境而持,所以说由境周统。

28'19"
  那么这个就是解释这两个名字,这名字了解了以后,在这地方我们应该自己来由此认识一下。真正受戒,真正受戒,要想把那个戒的功德圆满,必须要凭借后面随行。然后呢这个随行,真正的究竟地要认识的话,就是后面的戒相,所以这个戒相是非常重要。但是呢后面所以有随行、所以有戒相,是由于前面的愿体。所以前面没有这个愿体的话,后面没有用!就算是有,那个是善不是戒,这个善跟戒之间内涵这个天地悬殊,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我们现在说:「哎呀!这个戒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我赶快去受。」受完了以后如果不随的话,不如不受。不受戒固然得不到功德,但不会受害;受了戒以后──持,有无比的功德,但是违了以后,有无比的损害,这样。那么从这个受随当中,两者当中,我们就可以深一层地认识它。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