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7a第6冊 第四十七卷.A面P.213

上日下常老和尚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第6册 第四十七卷.A面P.213

00'03"
【随下明随行。如前随过约心各分三品故云浓薄。业理即无作也。】

那么像前面,就像我们前面在辨那个「作」两种名字的时候也是这样,现在这里同样地「随」当中也是如此。这个说对境的时候那个心各各不同,各各不同,所以有的时候心比较浓,有的时候心比较薄,那么这个业理也是一样。所以它「受」有三品;「随」由于心对境的时候,有的比较强一点,有的比较弱一点,所以结果呢,这个业由于心的强弱,业本身也有强弱,那么这个业就是随无作,所以它也有多品。这个是《成论》上面所说的。

01'06"
【依下次引《多论》显异。】

但是下面根据《萨婆多论》实法宗所计的,跟上面《成实论》所计的不一样。下面看文:

01'24"P.214
【彼不立重受。】

因为《萨婆多论》当中它并没有,不准许重受,一次受了就受了一品,就是这样,但是下面为什么在这地方还要──

01'35"
【仍自难曰:若尔,何故戒有羸不羸耶?答:此对随行,不论受体是也。」】

因为戒当中的确有说羸不羸,换句话说羸就是弱,它又问说戒弱不弱,那明显地所受的戒应该有强弱啰!所以这个《萨婆多论》说,这个话佛讲的,它没办法说不是。所以说它这个里边说的羸不羸呀,是从随行来说,不是讲受体,这样。所以《萨婆多论》它说受体是不能重发,虽然戒经上面等等有说羸不羸,那是指随行。因此上面说这个受随同异呀,第五条说多品同;那个《萨婆多论》不,《萨婆多论》会说有差别,这个说受无作只有一品,随无作有多品,所以受、随当中不是多品同的,一异的、有差别的。那么这个就是这一段话,把两个论统统摆在这里比较一下。

02'56"
  那么这个清楚明白了!同时清楚了、明白了,有一点在这地方再说一遍。我要说的话以前曾经说过,以后有因缘还要跟大家说,实际上这个是我一直警惕我自己,我但愿在座的每一位同道好好地警惕!你看!这个祖师,现在我们引用的是南山祖师,南山祖师已经运用了圆教宗开权显实,换句话说,以究竟意趣来说,这个两宗都不圆满。尽管两宗都不圆满,可是这重要的地方,各宗有各宗不同的说法,他一一把它很清楚地明白交代出来。说多宗实法宗它这样算法的,中间那个根据成实假名宗这样说法的,现在这里圆教宗这样说法的。所以他绝对尊重各家各派,不会像我们一样,我们不要说听懂,乃至于听不懂,听见了一点自己很执着,「就这个,你这个不对!」这是我们一个最大的一个缺陷。这个缺陷对我们有绝端的障碍在:第一个,万一你弄不通以后,这样去说、这样去行的话,这个本身就是最严重地犯了一个谤法障、一个愚痴障,这个对我们再没有比这个更可怕的事情!就算你做对了,做对了以后你只是很偏的,你把真圆满的你也排斥在外头,这又是我们一个绝大的大障碍,这个务必要清楚!

04'41"
  所以在这地方同样论戒,各宗各派不一样的,他一样地尊重,放在这里交代得清清楚楚。我们不想学罢了,真正要想学那一定要如此。而这一句话要更深一层说──我们不想脱苦,罢了,反正你造了,还是你受,自己下地狱去;再不然的话,至少跳不出生死轮回,可是我们真想跳出生死轮回的话,这种业就得非常注意!这样。所以佛处处地方告诉我们,说我对不同的根性说不同的法;然后菩萨、祖师没有一个例外的,他非常小心谨慎,把各宗各派的重要的说法都列在这里。这个就告诉我们,我们要认真行持的时候,就要采取这个态度。因此凡是遇见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那至少有一个办法是我们绝对正确的──我们非常惭愧,说现在我不了解,根据我有限的了解,我暂时这里,然后做了,战战兢兢再深入,要想求正确的认识,去印证。这个是我们从这地方所得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启示,也是告诉我们的一点。那么现在我们继续下去:

06'10"P.216
【《资持》云:「四敌对同。由有本体方起防护,即名本体能防非也。】

下面再引的《资持记》上,上面这个《业疏》是引《济缘记》的,他现在又《资持记》,《资持记》那个是《行事钞》的。他说「敌对同」当中,由于本体才能够对境的时候起防护,这样,所以间接来说,还是说这本体能防非。刚才我们不是说这个戈矛虽然利,要用人来拿;可是真正破敌的时候虽然人来拿,却是凭借这个戈矛。是不是这样?所以你也可以说单独它不行,也可以说就靠了它才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这个内涵你了解了,那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懂得,这个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最后:

07'16"
【五中。受体有三品,随体亦三也。以业随心发,受随二戒各具三心,故使无作各有三品。」】

那么说「多品同」的,受体有三品,就是受的戒体──受无作有上中下三品;那么随体呢?这个随无作也有上中下三品。那么现在下面叫它是「业随心发」,这个你的心强弱不等、浓厚不等,所以分上中下,那么所发的业也是。受也好,随也好,这个两个戒当中都有这个软心、中等、强心,所以它产生的业,这个所谓的无作,也一样地有三品。那么正辨同异,当中的「同」了解了。下面「异」──但是另外一方面有它的差别。看文:

  • 二无作有四异

    • 一总别异

      • 受无作总发

      • 随无作别发

    • 二长短异

      • 受无作悬发拟于一形,形存戒在

      • 随无作与方便色心俱,事止则无

    • 三宽狭异

      • 受无作三性恒有

      • 随无作唯局善性,恶无记无

    • 四根条异

      • 受无作根本

      • 随无作枝条

08'33"
【《业疏》续云:「次明四异。 初总别异。受但虚愿,欲于万境不造恶也。法界为量,可一念缘,岂非总发。随约实行,非顿唯渐,故别如上。】

第一个解释一下,这个第一个呢「总别异」。什么叫总别?看文,这个受──受戒的时候所留下来这个无作戒体,那个愿体虽然是尽形下去,但是它是个虚愿,因为它是虚愿所以呀悬防、总发。悬防──事先,说它这个「欲」、愿乐,说「万境」,这个万不是一万的万,这个万是一个形容词,所有一切境界没有一点遗漏,所以是愿乐在一切境界上面不再造恶。它真实的内涵「法界为量」,是啊,这个可以「一念缘」;既然是法界一念缘,岂不是「总发」呢?「随」呢?「约实行」,随是由于有了这个愿,所以对境的时候,对一个境就能够去防止不再造恶,所以这个一定是渐,绝对不能顿,所以是「唯渐」,绝对不是顿。

10'19"P.218
【二长短异。受体形期,悬拟防故,说之为长。随无作者,从行善生,与方便俱,心止则住,故名短也。】

第二个,这个受随两个无作的长短不同,这个受体它是尽形、尽期的,这个悬防的,所以时间是尽形寿叫作「长」。随呢?不是,随是从实际的行持,灭恶生善而生起的。所以这个生起,跟它当时对境所用的种种的善巧方便那个同时,所以当这个境过去了,那么心也就谢了,这个时候就到此为止,所以是「短」。

11'26"
【三宽狭异。】

一个宽、一个狭。

11'29"
【受体相续,至命终来,四心间起,本戒不失,故名宽也。】

这个「受体」,这个受无作之体是继续相续,这个善种子永远相续,除非舍戒,除非善根断、二形生等等,否则只要受体在,那么它永远相续的,一直到命终。在这个中间,它四心,实际上这个哪四心呢?就是我们的相续。换句话说,不要说相续,就是我们,我们是身心和合体,或者是说色心的和合体。那么这个心总称为心,细别起来有四个内容,小乘里面叫识、受、想、思,大乘里面叫受、想、行、识,小乘把最后那个识摆在第一个,但我们大乘法相当中把它摆在最后一个,这个都有它的原因,后面会说。说只要受了这个戒以后,这个无作戒体是永远相续;但是受了戒以后,我们容或这个情况之下,它有恶心起、有各种心。乃至于还有一个,真正的作,那作用,都一定在行心所或者思心所当中,在没有行心所的时候,它不会有造作的功能。尽管其他的心会「间起」,但是它原来的这个受体,你没有亏损它,它永远在,所以它「宽」。随无作,看:

13'25"P.220
【随无作者,唯局善性,】

这个随戒当中的无作,那一定在善性,善的时候对治才是。

13'33"
【防非护本,彼恶无记不顺受故义非说有,故名狭也。】

这个「随无作」呢?所以这个随无作对境一定要起方便,防止过非,这样,所以这个是一定在善性当中,所以叫唯局无记。那么,防止过非、保护本受,这种情况在恶的时候、在无记的时候,它跟原来所受不相顺,所以不能说有。因此一个是四心间起──四心三性,三性就是善、恶、无记,四心就是受、想、行、识,这个受无作一切时处都有;随无作不是,只有在四心当中的受、想、思──思心所,而思心所当中的善、恶、无记当中的善这个才有,所以它「狭」;一个宽。

14'45"
【四根条异。如前二作可以除疑。」】

最后一个「根条异」,就像前面说的二作,受是根本,随是由根本生起来的。现在我们看那个《济缘》的解释,上面懂了,下面的《济缘》的解释念一遍那就好。

15'03"
【《济缘》释云:「二中。以随无作与作同时,故心止则住。 若尔,何以前云此善常在?答:此望不复对防,前据已作不失。既不能防,则非随戒,但名为善。不同受体终身能防,由本期故。】

那么这个就是有一个问答,所谓「前云此善常在」,既然前面说,停止了以后这个善心就没有了,那为什么前面又说此善常住呢?现在来了!说这个虽然你作了任何一个善,这个善留下来影响力量,我们或者叫它善性或者叫它业,这个永远常在的,但是这个常在,它这个力量不会产生对境防非止恶的功效,这个!所以前面所说的「此善常在」,是指著作了以后不会失去;现在这个地方说「心止则住」的话,因为这个作的心过去了以后,它本身防非的力量也到此为止,这是这样,这个意思。所以这「但名为善。不同受体」,就不像那个受无作当中的这个愿体,这个愿体是「终身能防」。为什么它能够终身能防,你现在不能呢?因为他受戒的时候,我要尽形寿的;现在对境的时候境界来了以后,我就对了这个境,对了境,境过去了嘛,当然了了!现在我受的是尽形寿,而且缘遍法界,所以任何一个境界现起来的时候,只要在你所要的时间之内,这个愿体如果不失,这个力量它是任运生起,这是两个的差别。

17'19"
  实际上这些内涵你深细地观察,就说明我们起心动念之间这个业相、这个业理。所以在前面,在《广论》上面我们对业的总相,以及这个总相的心理状态有一个认识,可是业的细致的整个的活动过程不太清楚,现在到这地方就很清楚了,这样。所以彼此间互相有个扶持的作用,不学论,现在跑得直接地学这个东西,往往觉得文字很头痛。我当初看这个东西看到这里的话,我也曾经有过这个经验──想想看:就算文字、就算这个意义看不懂,文字要把它弄懂;这个文字都弄不懂,根本不晓得它说什么。看了一遍还是不行,我把它记下来。前面对到前了,后面不晓得说到哪里;对到后了,前面不晓得说到哪里。不晓得你们有没有感觉?你们将来去看的一定有这个。那它一下都叫作俱无作,这个又是作俱无作,又是那个又作俱无作,你就是根本就辨不清楚。

18'35"P.222
  现在你对业弄清楚了以后,你不要去辨,你脑筋当中很清楚的──这个就是什么!这样。就像你认识了这个人以后,你很清楚了解了,他不管见不见,听见他声音也好,然后你看见你影子也好,这是什么?欸,你晓得他在干什么,就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这个是我们为什么真正要学的话,这个论、经、律一定要同时放在这里真正地学。而进一步,这个经、律、论虽然同时学,如果在名字上面转,尽管你到那时候可以写出一大篇文章来,对不起!这个骗人容易,哄不了自己,这个是越走越远。所以现在我们这里我处处地方提醒大家这一点,那也就是我自己以前走过来痛苦的经验,以及在走错的地方。现在我们继续下去:

19'36"
【三中。四心通三性,三心无记,行分善恶。文中受约四心,随简三性,上下互举耳。】

这个已经说明了。四心就是受、想、行、识,这个受想行识这个四心,都是通于善、恶、无记,这样。那么这个里边尤其是「三心无记,行分善恶」,这个受心所、想心所,跟最后那个心王这个识本身,那只有无记;这个善恶只有什么?在行心所。这个行,有的时候称为思,思心所当中才分出善、恶、无记,这个我们要分别得清楚。那么现在的文当中,受是指四心,随当中,特别说明它的善、恶、无记的三性。这个「上下互举」,就是前面学的四心、后面的三性,彼此有这样的相互交叉关系。再下面:

20'51"
【四中。指前受根随条不殊二作故。」】

这个已经说明了受是根本,随是枝条,那个差别就像前面的二作没有什么差别。现在所以说这个二无作跟前面的二作没有差别;殊就是异,没有什么不同。继续下去:

21'28"
【《资持》云:「初中。受但起心故可总发,随是造修止得别发。】

《资持》有个解释。这个受,是「总别异」嘛,受是起心,所以是总发;随是对境修造,所以只有对境个别而发。

21'56"P.224
  在这里大家停一下。对我们这个当宗来说,以及这个萨婆多实法宗来说,是!这个随呀,作与无作两个都是对境个别而发,实际上这个是小乘的,大乘在大菩提心策励所受的菩萨戒稍有差别,稍有差别。如果说诸位已经对《广论》稍有认识的话,那么在这里我提醒大家一下。这个佛陀出世既然根本意趣是在圆满无上佛果,而戒当中经过我们南山律祖开权显实也了解了,所以现在我们这个就是三聚净戒本身哪,也就是跟菩萨无二无别,这么一来这个内涵就不太一样了。这个菩萨戒有个特点,它的中心是什么?发菩提心!这个前面我们了解了,发菩提心以后,他随成一行有它的特别的殊胜,这个殊胜简单地说有六种殊胜。(编者按:请参阅《广论》第二百六十七页)

23'32"
  这哪六种殊胜呢?第一个所依殊胜,依菩提心,这样,依呀!然后呢,所缘境殊胜,他这个缘的境是遍法界缘,没有一点遗漏,这样。然后什么叫遍法界缘呢?所依的,譬如说,不是说……哦!所对的境噢,实际上戒也是如此的,譬如我现在是……。哦!不是所缘的境,所作的事,第二个所作的事。譬如我这个送人,帮一个人忙,帮他一块钱也好,然后呢帮一个人也好,然后我这个救一条虫也好。他在任何时候,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心情啊?他把它一块钱看成功什么?跟全部法界相应的,他就是送人,他所有的全部都是,这样。救的人,他心里面一直觉得我是要救法界相应的一切众生,所以这个人就代表了法界一切众生。他心里面真正地从心上面产生这样的功效,这个是发了菩提心以后特别的现象。

24'48"
  第三个所为,他的目标不一样。他那个所为干什么?平常我们去,譬如说持了戒了,喔!现在持了戒了,战战兢兢要把那戒持得很清净。他有没有这个?也有这个,可是他真正持戒的时候,这个发菩提心的菩萨行者,他要使法界一切有情成佛,像我一样持这个清净戒,这个同样地也是不同的,第三个不同。

25'19"
  第四个,他的善巧不一样。现在我们所有讲的都是方便善巧,而菩萨的善巧尤其善巧,他那个善巧以无分别智所摄持的。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做不到,那么怎么办呢?他从闻、思当中──无分别智要修相应,从闻、思当中晓得。这个无分别智,通常我们说《金刚经》的时候三轮体空就是这个,这个要见到「道」以后才可以。那现在我们怎么办?从闻、思。这个《广论》上面大家还记得不记得,我曾经特别解释过八因三缘当中的三缘:心清净、加行清净、田──田就不论了,记得不记得?就是这个。你有了这个清净的心去做的话,后面会自然得到这个三轮体空的果,彼此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呀!要不然我们总归说这个三轮空高不可攀,那是菩萨境界我慢慢地来──你永远所种的因跟它不相干,永远没有份!所以说这个是他的善巧殊胜,第四个。

26'36"P.226
  第五个,回向殊胜。做任何一件事情有了功德,他要回向无上菩提。最后一个清净殊胜。平常我们持的戒,清净的是烦恼障,把烦恼能够彻底净除;现在菩萨行者同净二障,烦恼、所知二障俱净。这是这样!

27'02"
  从这个着眼点去看的话,受的心是总发,随的心呢?嘿!也能够遍缘一切。这个是从什么?就是前面的这个三清净当中,他不从田讲的、不从事讲的,从他的心讲的。这个从我们现在一步一步地开始。好像现在不讲吧?欸,现在讲的!讲在哪里呢?这里不要细说它,再到下面这个「缘境宽狭」当中他会告诉我们。所以你不从深细的地方去看,文字里边绝对看不见,从深细的地方去看,你一看,出来了!

27'45"
  所以这当宗实在了不起啊!他说立一个二名叫非色非心,实际上这个前面已经隐约了、含了这个引导你到大乘的路上去,可是我们看不清楚,经过了祖师的显发我们就了解了。因此我们现在这行持的时候虽然是起步,可是后面这个因都在起步当中有,所以这是对我们绝端重要的。假定我们起步没有这个因种下去,你走了半天,走完了、证了果了,是!佛就告诉你:你将来要成佛的,到那时候你还要供养几百万亿恒河沙数诸佛以后,成!那这一条路对我们来说未免冤枉,你同样地做这个努力,同样下那个功夫,下面就情况完全不一样。这个就是我们南山祖师所以我觉得功在万世,所谓这个万世不是一万世噢!无与伦比的!如果不是这种菩萨祖师的这个开显的话,我们的的确确没有办法能够正确地了解佛的究竟的密意。

29'00"
  我们现在继续下去,「二中」,这个前面就是说长短,这个第二。

29'10"
【二中。言随无作事止则无者。非无无作。】

前面「长短」不是说受是长的,那么这个随无作,前面说过了「事止则住」,所对的境停止了,那么就到此为止。下面有一个叫「非无无作」,前面就是说这个没有无作,这里又一个非无无作,这两个无作跟前面那个我已经解释过了。他说并不是没有留下来,这个无作就是那个业,并不是没有,是有的。那么既然有的,是怎么说「心止则住」呢?

29'48"
【但由随戒,随作防非。作谢善在,无防非能,】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