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9a第7冊 第四十九卷.A面P.3

上日下常老和尚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第7册 第四十九卷.A面P.3

00'09"
【这个当宗怎么说呀?说】

00'12"
【四戒并发七支,】

不管是五戒、八戒在家戒也好,乃至于出家,统统都是七支。

00'26"
【即皆从一切得定也。今依彼引,宗计须知。】

现在所引的是「彼」,那个彼,就是以自己来望,从自己来看说是他。现在我所引的是他──这个实法一宗,就是说这两宗所计的有差别,这一点我们必须要知道。那么上面解释「分不定」。二因不定中二,

01'05"P.4
  第二解释「因不定」,因不定分二,两部分:

01'10"
【先明三善。一切者三心俱时也。若起三毒则有单具,若起三善必不相离故。】

他说这个因不定,因为我们受戒、得戒的时候有两种,一个起这个三善心来说戒生起的因,一个起这个三品;所以起三品的时候,这个三心可以不管,这样,这个意思。那么现在解释一下,这个三心要嘛不生,一生生一个──三个同时。而三毒那就不了,有「单具」,有贪的时候没有瞋,有瞋的时候没有贪,这个三个彼此或具一或者具二等等。这个下面,

01'59"
【次明三品。不从一切者三心不俱故。」】

另外说三品,三品的话,一定是不从一切,因为这个三品心一定只有一品心,所以这个三品心一定同时不会在的。那么这个就是解释上面这个戒,一切戒无不是遍该生境,这个在前面戒法当中已经说明了。现在我们了解了戒体,乃至于得了戒体,这个时候更应该非常清楚。有了这个正确的了解,将来对行持的时候才能够如法、如体起行,以这个随行来护戒体,满所发之愿,这个才能够得到最究竟圆满的果。继续下去:

  • 初总标

  • 二别释

    • 初释不定

    • 二释定

      • 初释无戒所以

      • 二转释不得之意

03'04"
【《事钞》续云:「若不从一切众生得,戒则无也。 何以故?由徧众生起善方得,异此不得。云何如此?恶意不死故。」】

哪!来了,就是这个。我们先看一下下面《资持》的解释,回过头来再解释这个文。

03'26"
【《资持》释云:「二释定中。】

那么现在其次解释「定」是怎么个说法?

03'35"
【比前分因不从一切皆发得戒,缘境反之,故云若不从等。】

说前面我们两项比较的时候,分跟因可以不定,但是这个所缘的这个境,那个是跟前面所说的完全不一样。所以这较比前面的分、因,不必从一切都可以得到戒,但是对所缘的境,就不一样了,反过来,必须要从一切,如果说不从一切的话,那不能得戒,这个解释。那么我们看上面那个《事钞》,「若不从一切众生得,戒则无也。」就是这个。由于这个前面一比较,所以晓得了:真正的戒,分可以不定、因可以不定。乃至于到后面的话,像五戒当中,我只受一个五戒,这个是《成实》所计,只受一个五戒当中的杀戒,只受所谓一分、两分,是啊,然后等等都可以,这个是分不定;然后因不定也了解了,所谓由下品,然后再增上,中品、上品,但是一定要徧缘法界,这个!就是这个。下面的解释:

05'22"P.6
【何下释无戒所以。】

那为什么说不徧得不到呢?他说明。为什么呢?由于这个「徧众生起善方得」,要徧该生境,这个是戒的特征,没有什么理由,戒就是这个样!再下面才解释,「云下」,最后一句话:

05'47"
【云下转释不得之意。死,息也。」】

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不能得。这个时候所以注意噢!「恶意不死故」,这个是戒的基本精神,戒的真正最重要的地方!戒是干什么?就戒绝你的内心这个恶意。所以在这个大乘的经论当中都告诉我们,说六波罗蜜不是从所对的对象去看的,而是从所能缘的自己的这个心相来说。假定说你觉得「欸,这个我要去戒,那个例外」的话,那个时候你内心上面本身并不圆满,有了漏洞,所以这个是叫作恶意不死。

06'39"
  那么下面这个恶意不死,有一个解释,看完了解释我们再回过来看看。这个是我们必须深加论究的一点,看这个文很容易了解,实际上意义非常深远,等一下再说。我们先看文:

06'58"
【《事钞》续云:「若人不作五种分别,得木叉戒。】

这个上面说,不这样去分别那么可以得到,反过来说,你做了这种分别就得不到。那这个怎么样的五种分别呢?

07'13"
【一于某众生我离杀等。】

说,对某些众生我不杀,还有一些众生,对不起,这个例外,那个不行。

07'23"
【二于某分我持。】

这个某分,就是定这个局于哪几个、哪几个,这个后面等一下来解释。

07'37"P.8
【三于某处能持。】

说那些地方可以,换一个地方又不行了。

07'43"
【四某时能持。】

说这个时间可以,换一个时间不行了。

07'48"
【五某缘不持,除斗战事。】

这个也除外。那这个如果这样的话不行。

07'57"
【如此受者,得善不得戒。」】

像前面这种情况,你得到的是善,不是戒。在戒跟善之间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是一个绝大的差别、绝大的差别!善是局部的,局限于眼前所对的,戒一定是遍缘法界没有一点遗漏的,这是两个最主要的。还有呢,戒还要一个其他的理由,就是说佛所遮止的、制定的,就这样。那么这些我们要了解它的特点,所谓佛所制定的,这是特别指别解脱或者摄律仪戒。

08'42"
【《资持》释云:「五种分别者谓初受时发心断恶,于此五事有能不能,故生取舍。】

这个五种分别就是,对于这个五样事情在刚刚受戒的时候,受戒的目的是断一切恶,可是那个时候你心里已经说:这个可以,这个不行。那既然这样的话,你这个恶心就不死,既然恶心不死的话,这个所得到的不是戒,是善。那么下面解释:

09'15"
【初简生类有能不能。】

这已经说过了,简别有的众生可以,有的众生不行。

09'23"
【二简戒支。彼宗五八局数定故,若受一二但得善行。《成论》不尔,分满皆得。】

那么上面这个五种那个是这个实法宗所计的,所以他上面说实法宗所计的,五戒、八戒都是全部,不能说分开来受,分开来受得到的善,不是戒;但是四分《成实论》并不是。

09'56"
【三谓国土郡县。】

说这里我可以,换一个地方不行。

10'02"P.10
【四即年月日时。五戒尽寿以论,八戒日夜中说,彼部时定。成宗二戒尽形半日,随机长短。】

这个也是两宗不同。

10'16"
【五中自释除斗战者谓遇此缘不能持故。】

这个第五个,说自己、说受戒的自己就说啰:遇见这个因缘,我就不能持戒了。再下面:

10'30"
【如下通结。准知戒善徧不徧异耳。」】

那下面就是这个整个地来结论,说从这个地方看,「戒善徧不徧异耳」,这里就晓得了,戒一定徧,善不徧。

10'50"
  那么在这里最主要的就是刚才说,为什么不得呢?「恶意不死」,这样。反过来,如果说你摄善法戒的话,你的善心就不圆,漏了一点点,这样。如果摄众生的话,这个度生就不尽,这个因就是这样。这里并不是教你现在受了戒以后,这个一下都断尽,佛不会这样。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的习气,这个机要受了戒,藉这个强缘先受;受了以后还要藉这个强缘,所以一定要这个在僧宝、僧团当中,及种种的师长等等,这个都是要很大的外缘助成,使得受的这个圆满之因,慢慢、慢慢地经过这个最佳的这个外缘的助成,才能够所谓满所受的愿。在没有满的之前这个愿叫虚愿,满了以后那个时候就是佛果,这是我们要了解的。假定你对这个不清楚或者只是一部分,那么得到的个果就是声闻、缘觉之果,这里边有这样的个差别。但是这个因本身,那绝对不能有一点漏洞,这个因有了漏,那将来果就是不圆,这个是特别说明。

12'18"
  那么下面最后三行在这地方再说了一下,再把这个道理整个地来讲一讲,说这个境徧一切的道理非常重要!继续看文:

12'33"
【《业疏》云:「夫论戒者,普徧生境俱无害心,方成大慈行,群行之首。岂随分学,望成大善。义不可也。」】

这个是《业疏》上面,下面有个解释:

12'52"
【《济缘》释云:「大慈即佛行。群行首者即发趣义。分学者谓持少分而不徧境。大善即上大慈行首。」】

那么这个解释有了以后,我们回过头来看《业疏》上面。说「论戒」,我们要真正地抉择、观察这个戒的内涵,它一定是「普徧生境」,普徧生境。那么对这个所有的没有一点的害心,这样来方才能够成就这个「大慈行」,这个就是佛的,就是真正我们要求的这个果位。这个是「群行之首」,一切从根本开始,因地当中就要这样,所以叫「发趣义」。刚才特别说,并不是教我们做到,但是我们必须一开头的时候这个因是丝毫无欠,这个戒上面有这样的。所以通常平常啊,尤其是我们在这里了解了这个大乘珍贵,平常的时候一定会产生这个:「嗯!对,我不做,谁做?」这样。「我一定要做圆满它!」这种概念是越来越清楚了。

14'17"P.12
  说假定说你开头的时候,心里面先这个「随分学」,这个心情放在这个因哪,心情打了折扣了。那么这个因既然这样的话,然后你有了这个因,所谓这个因就是体,依体起行。根据你这样的发心,你这个心永远是,这个因就是这样,要想……这个说麦的种子要想长出稻来绝不可能,对不对?清楚不清楚?弄得不好一点,这个杂草要想长出佳果怎么可能呢?所以换句话说,这里真正重要的话,说随分学而要「望成大善」,这个绝不可能,绝不可能!于是下面又解释:

15'02"
【《资持》云:「准知得戒之心,不容毫发之恶。高超万善,轨导五乘。众圣称扬,良由于此。」】

根据这个我们了解,这个得戒的这个心,的的确确里面不容许一丝一毫之恶。为什么?这个是万善的根本,没有一个比得上它的!同时「轨导五乘」,不管是人、天、声、缘、佛乘,那个都是轨则,这是道路,引导我们走上去必从这个上面。「众圣」──过去、未来、现在,三乘、大、小,所以它原因在这里。

15'46"
  那么这个说完了,我们就回过头去再想一下。这个我们的南山祖师,前面当讲戒体的时候,说我们现在经过了开权显实,现在我们这个所谓当下就是三聚净戒,也就是说圆修,发的是圆心、修的是圆修。那么这个三聚净戒的特征是什么?第一个摄律仪戒,摄律仪戒是最主要的要断一切恶,是与不是?现在你说这个可以、那个例外,这个恶心有没有?没有整个地止息,所以因不正;既然因不正的话,将来你这个果就不圆。

16'44"
  平常尽管讲说我们受戒的时候,你要徧缘法界,究实而论的话,绝不可能徧缘法界。实际上,假定说你了解这个理论以后的话,它也并不要教你真的去徧缘法界。戒要给我们受,是正因为我们是凡夫才去受这个戒,这个是很清楚。所以它一定是为凡外而立的,凡外能徧缘法界吗?绝无可能,不要说凡外不能徧缘,乃至于声闻、缘觉他所缘的是三千大千世界,法界也缘不到。这个真正缘法界是何等的气象!这样。我们也这个法相并不太清楚,至少我们了解的,你在八地菩萨之前,根本说起来,缘法界那实际上都不可能,那我们凡夫谈什么!真正究竟能够缘,那要佛地,所以徧缘法界不可能。可是妙咧!有一件事情很妙,说境是法界缘不到,可是能缘的心那都是当下一个,人人都是如此,你缘一个也是它,缘法界也是它。

18'09"P.14
  为什么缘不到?由于我们无始以来随顺着无明,为无明障蔽。所以现在了解了以后,原来我们这个心,的体与佛是无二无别,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在觉与迷之间,或者明与无明。现在了解了以后要转过来,所以皈依的话,反过来嘛!反过来,是境尽管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所染你见不到,可是这个心本身在乎你自己,所以一定从这个上面转回来。因此一开始受戒的时候立,要徧断一切恶,那个因就正了。因为这样,所以这个戒真正的宗要,是恶意要死尽,然后这个断德之因就在里头了。

19'04"
  佛是什么?徧断一切恶,没有一个恶不断;还有呢?徧修一切善,没有一个善不修;还有呢?徧度一切众,没有一个众生遗剩,这样。由于自己净化了这个,然后进一步来说才去修善,否则的话这个善是有杂染的。所以他立那个心当中,修善的时候也是徧缘法界,没有一点遗漏,因此将来成就的是──智德。他要徧观徧这个,它的功效,所以佛所谓智德从这个上面建立。然后要度一切众,度一切众的话这个就是恩德。岂不是佛的这个三身、三德都从这个地方开始。

19'58"
  如果我们照着次第,是一步一步地来,究实,那上一次已经说过了,大家还记得。所以你任何一件事情,你如理去观察的时候,那个时候三样东西一定同时包括在里头。从恶那一方面去看叫作断;然后实际上断恶的时候需要思惟、观察智慧,这个不是善?当下就是!而所有的善恶境界,一定是在人与人之间交往当中,所以这个业的本身离得开众生吗?既然你要徧断一切恶,徧修一切善是少不了;既然要徧修一切善,以及徧断一切恶,那个众生能够离得开吗?所以从浅的地方,我们就看起来那好像是这样,从这个里边的深究细看的话,法尔如此!

20'57"
  所以从这地方我们就处处地了解:噢!由于众生心量刚开始的时候狭,说了那个他害怕了,其实内涵明明就是如此啊!这样。所以下面的话,如果说大家比较深细一点地去观察,是必然在,否则如果畏怯的,我们可以暂时不谈,这样的话呢两者都兼顾。所以现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徧一切境的真正内涵就在这个地方。同时我刚才也特别说的,真正我们凡夫分上徧缘法界固然做不到,然后实际上徧断众恶也做不到,徧修众善更不谈。但是因有了以后,就从这个地方下脚一步一步上去,这是必须要的!

21'53"P.16
  所以因此尽管我们现在了解了,可是做的时候还是一样──啊!从那个小的地方基础上面一步一步开始。你必须在任何一个境界,对这个境的时候,你就观察自己的内心:「嗯!现在我受了戒了,跟以前一样、是不一样?」清楚不清楚?这个是它的个特例。这样一来的话,我们既不会自怯,使因心有损;也不会发狂,而这个发了这个心以后,没有实际上的内容去充实,而这些都是非常实在的,真正从行持上面去讲。所以你可以说这是个理论,但是真正修持的实际上的内涵,也绝对离不开这个,这个都是要从深学、广学当中,才慢慢地能够体会得到。

22'51"
  因此在这里说,平常我们说得到了戒体以后,对境的时候,如果说你这个很强盛的境界,那上面已经说过了,得到了戒体,如果说你单单得到了,得不到不算,就算你得到了,后面没有这个随行去保护的话,请问:这个前面的愿产生效果吗?不产生!这个戒体很难得到噢!不要以为说,哦,得不到了这个就是虚的,这佛经上面,戒律上面、戒经上说得很清楚,你初得戒,得到了这个戒的戒德跟佛是无二无别。所以这个戒的功德是无量,因为它的本质是跟佛的戒是的确一样哪!所以说,哪怕一个破戒比丘,他将来破了,前面这个余的,余下来这个威力不可思议,乃至于世间的三界之内任何一个跟他比,不能跟这个破戒比丘比的,就因为在这个地方,它是个法界之量,你怎么跟他相比!是,你说你三千大千世界主,三千大千世界在法界当中是什么?找都找不到,沧海一粟啊!要了解这个特征啊!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这样,尽管你不懂得,不懂得,可是它那个因就是如此,将来要嘛不发,一发出来就是这个量啊!所以它有很多特点,可是我们前面不去特别地强调它。

24'21"
  那么再说,说了像前面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个「缘境宽狭」、「受随同异」当中,一个一个都说明。在这个缘境宽狭当中,尤其是说:这个得了这个戒呀,现在无非可防,是昨天解释的,大家记得不记得?所以你证得戒体以后,尤其得了这个受体然后起随行,起随行的时候,现在一定是无非可防。所以现在的心一定是什么?喏!对境的时候它本来一定在三善心当中──无贪、无瞋、无痴。但是如果说你后面没有好好地认真去以这个随行来护持它,或者戒羸或者烦恼盛的时候,那时候要出毛病的。可是虽然出毛病,它会很明白地会对我们会警惕作用的,这清楚不清楚?所以说,你真正地得到了这个戒体以后,这个对境起来的话,这个贪瞋痴三个生不起来,生不起来,原因就是这样。可是真正说呢还需要所谓前面这个「受随同异」了解了,还有「缘境宽狭」,这个都是再再说明我们所受之体以及用功的状态。现在这个清楚不清楚?现在这个概念,我们这地方应该了解的这个特点。

25'56"P.18
  不过如果说,说有人说:「哎呀,那我受完了戒以后,回来的时候对了境,照样地贪瞋痴照起不误啊,那时心里面很失望。」不要失望!这个善根种子留下来,那绝对有无比的价值,绝对有无比的价值!就这样。就是因为我们以前的障碍未除、资粮未聚,所以产生这样的功效,乃至于根本就不懂得。现在懂得了,好好地努力去忏悔,将来再去重受、重求去增上;或者自己去忏悔,它一定有它的方法,最后的话,都会得到。如果说自己去忏悔的话这是一个方法;重受、重求是一个方法,无非都是要从自己的内心上面跟外缘。是内心上面自己去忏悔是积聚资粮;外缘,或者对着忏悔的境,你把他看成佛菩萨,或者对着再去求戒的时候那些大德僧众。不过对那个大德僧众,这里要说一下哦!我们先不要说,啊!现在那些人都是什么。这不管他,如果说你把他看成佛一样,实际上不必看成佛,就是看成他真实僧宝那样,你能够至心去求的话,你一样可以得到。这个我们要了解,就是这个里边有它的特别原因。

27'23"
  不过这个最后那一点,有各部律典当中有不同的说法。至少以我现在的了解,它这个传承也可以说有它的内涵、有它的行相,这两者当中只要具足任何一个,你以至心去求,你可以得到。或者它有它的内涵,这个内涵的话,并不是他是个在家人可以传你戒的,这个不行噢!也许他行相上面稍微差一点,再不然的话这个行相威仪很具足,这个内涵也许差一点,只要这两个传承未断。那么至少在这个地方的话,眼前看起来的话,在这个世界上面这两部的确都没有断,有的是完全具足,有的具足一部分,这个我们应该了解。所以从我们自己那一方面去看,我们不但要把他看成具足,更重要的──自己发心!自己发心,这个才真正重要的!就这样。

28'26"
  所以现在到这地方来,本来这一次讲那个《在家备览》,先是在讲堂,后来移到这里来,我心里面一直觉得为了这件事情欢喜、赞叹。啊!我无比地欢喜,无比地赞叹!戒这个无比的威力就是这样。所以经上面一再说,告诉我们说:毗尼住世,佛法就住世。但是这个毗尼我们往往有个误解,往往有个误解。实际上这个《行事钞》,南山的三大部上面一再提这个事情:这个三宝是救济世间唯一的,唯一的,所以称它为宝;但是三宝之所以住世的话要靠僧宝;僧宝要靠什么?对不起,要靠戒法,这样!所以他说:如果你顺,顺着这个戒,那么三宝住世,反过来呢,如果是逆,虽然这个戒法在这里,不好好地去做的话,三宝就毁灭。不是毁在人家身上,都是毁在这些持法者身上,你看我们这个责任何等地重大!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