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3b第7冊 第五十三卷.B面P.169

上日下常老和尚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第7册 第五十三卷.B面P.169

止犯

  • 初牒名

  • 二释义

    • 初释止义

    • 二释犯

00'03"
【《事钞》续云:「言止犯者。 良以痴心怠慢,行违本受,于诸胜业厌不修学,故名为止。止而有违,反彼受愿,故名为犯。」】

这个说一说。什么是止犯?止,会犯!「良以」,特别是由于「痴心怠慢」。痴心怠慢,这个痴就是也可以说真正地说分两点,一个是无知,还有一个呢,由于这个习性痴痴呆呆的,这个而不能自己去警策,不能自己警惕,是懈怠还有轻慢。这个「怠」字说起来是很难对治,这个「慢」尤难对治!所以这个《法华》上面特别说:我生生世世以及诸佛出世,目标都是为了这个,可是由于大家的什么?慢──增上慢。好像我们都没增上慢,我们怎么会增上慢呢?如果说了解刚才我们这一句「未会先会」的话,我们都在增上慢当中。我们看了一点文字,或者听了一点人家,「啊!懂了、懂了!」真的懂了吗?没真懂,那岂不是增上慢!这个《法华》上的真正的意趣,到了这个时候你才懂得。结果呢,真正倒霉吃亏的还是我们。不要说我们现在谈不到,你证得罗汉以后,欸,还要!

01'41"P.170
  而且下面《法华》上面尤其告诉我们,这个佛陀对舍利弗说:「我两万劫以来我一直教你,你也一直跟着我,可是你现在都忘得干干净净了。」当时我第一次去看的时候,我念完了以后,最早看根本也没看见这些,后来了解了重去、重去再去读的时候,我那时候有一个怀疑:这个两万劫是何等长的年代,这个佛陀老人家他一直教他,教了他居然到现在又忘得干干净净?现在慢慢地才正确地了解,就会这个样!

02'20"
  这一点,你们自己每一位同道,试一下就晓得了。什么?习性!这个习性之难改呀!就是说假定说你自己想努力、想观察一下,或者要改一个,你看哪,说就是你不认识那反而不觉得;如果是已经认识了,那个时候你去观察,要想改一个非常轻微的习性,这个都非常难、非常难!就这样。那么通常情况之下绝对不是有意的,他自己总觉得有太多的理由,说:「哎呀!这个实在是不行啊!这样的困难、是那样的困难哪……。」我现在想起我当年跟我的师长说:「法师啊!你不知道我有多少的苦恼!」「是!我不知道,你自己知道。」就这样。后来我也是这样子说的:「法师你这个告诉我们实在是不错,可是这个圣人境界啊!」瞪大了眼睛看了我,他也不好讲,以后说:「是!是圣人境界,正因为我们现在还不是圣人,所以要从这地方警惕啊!」

03'26"
  我现在想想,喏,人就是这样,这个说来说去就是四个字──痴心怠慢!第一个就是个痴相,沉滞在这里;然后呢,自己就拿不出这种真正强悍的、勇悍的精进,然后呢不知不觉当中自己就这种慢当中。这个慢有各种不同的行相,它就会保护它自己,所以这个真正的可怜的地方就在这里,就在这地方!说起来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这个倒是实在的,这个习性本身就是个最大的苦衷,实在很难改。所以当初我去念的时候觉得很容易懂,后来越看,啊!一看到这四个字的话,怵目惊心之感。细的不必去说它,细的不必去说,如果我们后面仔细去看的话,都在这个里边。

04'23"
  所以昨天我们曾经翻开《广论》,上面告诉我们什么是愚痴之因,我们已经够痴了、够懈怠了、够慢了,还要保护它,还要找种种理由,所以唯一的要策持自己的精进。那么这里不细说,如果要了解、策励的话,那么回过头来自己翻经、翻论。所以我常常说,我跑到哪里这一本书非带不可!在任何情况之下几乎是跑到哪里,我这个包包里边总归有这一本书。一方面有的时候,尤其现在人家来问我问题,我根本没有本事回答,所有的问题都在这本无字天书里边;我自己要解决问题也都在这里边,碰见问题翻开来一看,这都告诉我们清清楚楚。譬如说刚才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那是昨天我们翻开来,愚痴之因、智慧之因、为什么要智慧的,都在这里!

05'27"P.172
  由于这样的痴、怠、慢,因此我们在这种痴当中,细的就是无明乃至于尘沙,粗浅的就是我们现在这种痴痴呆呆,也说不上什么,就是那种无记状态──有覆无记状态,那个都在痴心当中。由于这个一来,所有的烦恼都从这地方出来的,因此这样这个心里面所造成的身口行为等等,这个一定跟所受不相应,所受不相应。而特别呢,对于「诸胜业」,这个就是超胜、殊胜的净业,这个是我们要了解,「厌不修学」,心里面不知不觉有一个厌烦。现在我们要厌,厌恶那个世间,因为厌恶世间所以要勤策、勤策是这样嘛,要策励我们要去想办法去对治。现在我们厌错了,我们该对治的去厌了,然后呢因为厌了该对治的,所以不对治,所以在怠慢当中。这个是什么?止。

06'47"
  现在我们止错了,「止而有违」是「反彼受愿」,因为自己这样的一个心情,所以并没有如理去做,于是违背了所受的本愿──犯了,犯了!所以在这个里边,如果这一个解决了,它前面几条都解决,这个实在是个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下面《资持》的解释比较容易懂。

07'20"
【《资持》释云:「初句牒名。 良下释义,初释止义。止而下释犯。」《行宗》云:「作犯造恶则通三毒,止犯慢法偏对痴心。」】

这个「作犯」造的是三毒都有,「止犯」是偏于痴心,由于痴所以会慢。实际上这个「三」当中──贪瞋痴当中讲的,说偏于痴心,实际上呢这个痴的过程当中往往还有什么?还有疑怠的心情。我们做的时候心里面总是觉得:「嗯,会这样吗?应该不这样吗?」这个都是什么?都是疑虑之心。「好像大家都这样,难道我这样比别人还错吗?」这个是疑呀!然后心里面啊,这个慢刚才说过了,这样。所以这两样东西并没有好像很严重的患害,可是实际上根本的问题都在这个地方,这对我们是非常严重!

08'25"
  虽然是作犯通于三毒,可是如果你止犯能够挡住不犯的话,这个作犯就能够、就能够挡得住,就这样。所以你真正能够策励自己,如法地精进,了解了,那对不起,自然而然你这问题能解决。起心动念乃至于身口运作,你念念在智慧当中,念念策励自己,你会造罪吗?否则的话,你尽管想去努力,可是这个根本都在这个地方,还在痴心当中,尽管你很用功,实际上这个是文字戏论过程,文字戏论里边。

09'08"P.174
  所以我以前的经验是这样,我想诸位当中一定有很多跟我一样:我在那儿用功的是很好,或者是拜佛,或者念佛、读经,哎呀!读得真有味道,念佛念得真美!可是跑出来团体当中转一圈,烦恼就跟着来了,啊,实在就不晓得怎么办是好!什么原因?我想很多人都有这个,这样。偏偏环境又不允许故。什么叫不允许呢?最好我啊……宿生有福报的人,他就是能够关在一个关房里面,样样都现成;再不然他有这个意志:「我不怕!」那谁都不见面,那是可以减少一点。否则的话,对不起,一碰到这个事情,问题就来了。想来想去想不通──我总觉得很用功!现在才了解问题在哪里,就是止犯上头。所以在这地方就特别说一下,看看那四个名字很容易懂,实际上的内涵还是如此。

10'11"
  好!现在下面看一看,说依这个上面「《事钞》」,《行事钞》上面的,「二持二犯之文,分配对照,列表如下。」

  • 止持─方便正念─禁防身口─不造诸恶护本所受─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

  • 作持─修习戒行─策勤三业─有善起护─────作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

  • 作犯─三毒我倒─鼓动身口─造境违理─────作而有违─────污本所受

  • 止犯─痴心───怠慢───不修胜业行违本受─止而有违─────反彼受愿

「止持」需要「方便正念──禁防身口──不造诸恶护本所受──止而无违戒体光洁」等等。止持、作持,作犯、止犯,虽然在这个表当中「止犯」这个文字最少,可是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那么下面有一些小字,这个小字对我们相当重要,说一下。

10'52"
【已上分释持犯四种名义竟。 《戒疏》中别明单双持犯义。今撮略疏记诸文,附示其概。】

这个是《戒疏》当中特别的说明,那现在把那个内涵,这个弘一大师简单地告诉我们一下。

11'23"
【疏中所明单双持犯义,略分二意。】

分两方面来说,一个呢,

11'29"
【初约心用,后约教行。】

这个要说一下。那么什么叫「约心用」呢?约心用就是说……呃,我们先看了解释,然后再解释这个「心用」跟「教行」吧!

11'45"
【初约心用者。此乃持奉用心,非正简判。故一切诸戒皆有双持双犯。】

说,先这个分两方面来解说。第一个先解释,从我们的内心用心这个角度、这个立场去看。所以说这个是我们来奉持的时候用心,从我们用这个心这个角度看,实际上这个角度并不是在戒当中正式说明,正式说明。那么在这一个角度去看,一切戒都有双持、双犯。就是普通在家人──「俗众所受五戒八戒悉具此义」。他那个地方特别圈几个小圈,为什么?下面说明了,下面说明了:

12'45"P.176
【以凡持一戒必起护心,】

你要真正做任何一件事情,做好持戒的话,一定要保护。那个保护要怎么办哪?一定要经过「作」,如果说不作、不努力的话,对不起,不行!那么「作」些什么呢?「方便正念」,现在我们了解这个方便正念是干什么。假定说你痴心怠慢,对于该学的那个胜业厌不修学,那对不起,这就是「止犯」。所以这个时候你虽然有一番好心要学,可是既然你没有认真去学,你了解怎么作吗?不行!所以这个约自己用心那一边来说的话,它一定需要这个条件,所以这个来说的话,就是这个样。所以说这个「凡一戒必起护心」,这个保护的心,「望离恶边即成止持」。因为你这样努力,经过了这个努力,然后保护自己的内心,于是使得我们能够离开造恶,这个叫止。而从「起护」那边去看,那么这个地方去看的话,就是叫「作持」。那么反过来变成功「两犯」,说「违教作恶即作犯」;下面说「不思对治即止犯」,是啊!你不努力思惟、观察、抉择去对治的话,这个就是止犯哪!

14'27"
【此谓二持二犯各自相通,非谓持中有犯。以善恶行别,违顺心乖故也。】

换句话说,这个持当中有犯,犯当中有持,这样,然后呢……不是、不是!二持当中,止持当中有作持,止犯当中有作犯,刚才这第一个前面说错了。你怎么样才能够止呢?那一定要方便起护,方便起护那一方面来说叫「作持」;因为这个方便起护,所以对境的时候你能够止恶,这个叫作「止持」,这是必须要的。那么这个时候「约用心」,实际上这是我们人人必须要的,这个教理上面、经论上面告诉我们都是这个。

15'20"
  然后有了这个开始去行持的时候,这个时候就约戒,约戒的话,「后约教行」,教行这个就是制教,制教有的时候我们就称它为行教。这个戒里边,「简判诸戒,正用此义」,就下面正式的这个判法不一样。

15'47"
【是须有教令行者方具双持双犯,】

那这个标准来去看的话,一定这个佛所制定,制了这个戒,告诉我们要这样去,才是有双持双犯。

16'06"P.178
【自余杀盗等无教开作者并属单持单犯耳。】

那么其他的,这个像五戒当中什么杀、盗等等,它并没有特别制定的,这个是……下面看一下我们就了解:

16'25"
【故教行双持双犯,唯道众戒中有之。】

那么这个只有出家才有,下面举个例子。

16'35"
【例如某事教制须行者,依教而作为作持,】

这个平常我们出家众当中说是羯磨,它一定有它的原则,这里先不细说这个羯磨法,先不细说。

16'52"
【望无违犯是止持,】

从不违犯叫止持。

16'58"
【不依教而作为止犯,望有违犯是作犯。】

那么这么一来,有作持、有作犯,有止持、有止犯。

17'08"
【若俗众所受五戒八戒,唯是单持单犯,与此教行双持犯不相涉也。】

这个我们要了解,这样。所以这个出家众的话,一定要懂得这个羯磨法。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羯磨法,这个在这里没有细说,将来真正要学戒的是绝端重要,正因为如此所以它才能够住持万代,这样。为什么佛法二宝赖僧弘持?它有无比的威力都在这个里头。它一定有它的原则,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能说「我要怎么办就怎么办」,「说起来我并没有错」,「道理上说得通」。不行!它有它的绝对的原则,这是一个法,如果说你想怎么做、他想怎么做,就乱掉了。所以这个法立了以后,佛在世的时候他也是这样──我在僧数。说佛在世的时候制任何一个戒,或者什么等等,他老人家明明知道了,他为什么不马上制?这有很多理由,这样。

18'17"
  所以在这个《戒经》当中就告诉我们,特别地告诉我们,像《俱舍》什么都分别这件事情。喏!这个佛他自己老人家也特别地作说明,这个是大众和合:「啊!大家来了,好了,你们大家来判断这件事情。」这因此佛是以身作则。所以我们现在不懂,到后来的时候有权威。佛法里边权威是什么?法!在这个法的情况之下,佛也得跟着你做,就这样。否则的话,对不起,那么在任何情况之下你这个就用不上──非法的情况之下,这是我们现在应该了解的。所以,以后这个才是我们出家众真正该努力的;反过来说,为什么戒有无比的功德的原因,都在这个地方。

19'10"P.180
  翻过来,那么这个持犯的名字了解了,「喔,原来这个内涵还有这样啊!」所以下面就持犯的体状──那么它的一个本质、它的行状。看文:

第二章 持犯体状

19'29"
【《事钞》云:「二明体状。余义废之。 直论正解,出体有二。一就能持,二就所持。」  《资持》释云:「初删古。疏引云:有人立十善为止持体,十恶为作犯体,行檀,礼诵,头陀,四弘等为作持体,违此名止犯体。不明化行,于理颇疏。委如彼破。】

我们一段一段来。这个《行事钞》首两句话,先说这个「体状」;下面一句话,「余义废之」。什么叫余义废之呢?下面《资持》告诉我们了,说道宣律祖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戒法传进来已经有好几百年了,经过古代祖师们很多人的说法。所谓这个「删古」的话就是这样:说那么有的人呢,有的说这个十善是止持的体;十恶是作犯的体;乃至于说行檀(檀就是布施)、礼诵、头陀、四弘等叫作作持的体;违此叫止犯。那么实际上这种判断的方法是「不明化行」,是并不了解化教跟制教这两个的真正的特点。所以祖师说「于理颇疏」,他们对这个道理并不能够很严密地了解。

21'15"
  这个「于理颇疏」,那个弘一大师在那儿圈几个小圈,当初我看过了以后也不太注意,现在这里发现有好几个特点,好几个特点。第一个,从正面来告诉我们,说我们平常学的时候,往往对于这一件要学的内涵,不会很精密、很严密,这样,一定要把它那个内涵丝毫无差找到,那大概这个粗枝大叶的,这是一种,这样。这是所以我们没办法真实地把握得住。我们也不是有意这样去做,这无始以来的习性,这样,这个习性那个痴心。所以说这个都是习气,再加上还有很多外在的因素等等,那就害了!那么这是第一点。

22'12"
  其次呢,平常我们现在所谓说别人,说起来嘴巴很响,这样,用的词非常地尖锐,说得不好听,很刻薄。这个祖师不是,他说的时候那个很含混,说「啊!于理颇疏。」这个道理上面只是不太严密,只是有一点疏漏罢了,就是这个。所以他们就是对自己要求是非常认真,对别人的话,非常宽大!就是谈道理的时候,那也是轻描淡写几句,凡此都是我们真正后进修学的时候,必须要的这个条件。我们往往是知道了一点点,然后这个眼睛瞪大了,看看别人一点点的地方都要找出来,实际上我们看见的一点点还差得十万八千里,这是一个毛病。反过来这个地方也可以说,对自己来说,疏得不能再疏,根本没有把握得住,可是看别人的话就是要求这么严,错上加错!这个是言外之意。

23'24"P.182
  那么现在这里是说,因此是「委如彼破」,所以现在祖师说:啊,这其他的,现在根本不谈。这样,那么怎么办呢?「直论正解」,就直截了当地说现在的正确的了解来说明它。

23'45"
【直下标今。正解者能所二体并依本宗制教而立。】

实际上我们现在这个止持、作持,然后这个持当中,能持之体以及所持之法都是根据本宗,这个本宗就是四分一宗,而这个里边有很多也就是依这个道宣律祖,更深远地说。

24'15"
【文中能所例略犯字,义须具之。」】

「文中能所例略犯字」,说是这样,反过来说能持,还有呢,也能犯;反过来,所持还有所犯,内涵一定。换句话说,现在就是把前面古代的先不必细说,也不必去辩论它,直教把正确的内涵告诉我们。现在特别说明:这个体有两个,一个是能,一个是所。

24'55"
【《行宗》云:「非谓施慈等行都不修之,但非持犯体耳。」】

这个补充很重要!说,并不是要我们不布施啊、什么修慈悲等等,不是,要,要的,可是现在我们这里真正重要的讲戒──讲戒的特征,这个不是!所以在这里说这样地去辨别它,辨别清楚了,然后再修行,这样。现在我们看:

  • 初牒名

  • 二出体

    • 初正示

    • 二简非

  • 三引据

    • 初成论

    • 二引本律

25'26"
【《事钞》续云:「言能持者。用心为体。身口是具。】

出来了!前面一再说,现在呢正出体。

25'36"P.184
【故论云:是三种业皆但是心。又律云:备具三种业,当审观其意等。如后更解。」】

这个文先简单说一下。我们能持──心,这个身口是根据这个心的工具,这样。所以造的时候一定从看见身口,可是这个里边一定有心。那么论上面说,这个三种业,究实说来都是心。然后律当中说「备具三种业」,那我们要很仔细地审察、观察那里边的内涵,后面有详细的解释。这个后面是以后的,现在我们先解释一下这个前面的《事钞》「言能持者」。

26'26"
【《资持》释云:「初牒名。】

就是什么叫「能持」。

26'30"
【用下出体,】

就是指出这个能持之体。

26'34"
【上句正示。】

上面一句「用心为体」,就是正式地告诉我们。

26'39"
【疏云:若不思虑,不成持犯,故以意思为能持犯体。】

这个是解释。假定说不经过思心所的思惟观察,那么这个不成持犯,持也不是、犯也不是,所以这个「意思」是能持犯的体──本体。

27'07"
  那后面、前面都有这个举的很多例子,我在这地方也随引一个。大家还记得吧?说这个《五戒相经》上面──最起码的,有一个居士在上面造房子,那个木头一个不小心,「叭!」掉下来,把人打死了。「哎呀!」他就这下子糟糕:「我已经受了五戒,把人打死了!」佛就问他:「你为什么做这个事情?」「我、我也没想打死他!」「那干什么?」「我爬到屋顶上面,一个不小心抓不住了……。」「那无心,你没有犯戒!」处处地方在这上说明,意思就在这里。那么在论上面更告诉我们很清楚,下面将来也是这样,不过在戒上面的话,这个就比较严,比较更严密。所以这个业以及教两者当中的开遮,下面将来持犯继续下去,会非常地严密地说明这个。

28'10"
【下句简非。】

这个下一句就是「身口是具」,下面一句特别地辨别我们,我们往往偏重看那个身口,实际上不是。

28'22"P.186
【以身口色但是成业之缘,】

要晓得这个身口这种色,只是成就业的一个助缘。

28'34"
【非正业本。】

并不是业的根本。下面:

28'39"
【疏云:身口是具,不名为业。】

所以现在我们了解了,哦!原来这个真正的持犯的体是心,那么身口只是成就它的一个缘,而不是真正的根本,所以说「不名为业」。这一点我们现在了解了以后,以后真正去做的时候,就不会再犯以前的行相上面大家斤斤计较,然后还说你对我错,这个情况我们慢慢地会改过。也许我们行相上面把握不准,的确!实际上你们如何我不知道,问我的话,我老实告诉你们,就是把握不准。碰见任何事情,我就是有概念清楚的,我还一定拿出这个律。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