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4a第五十四卷.A面P.189

上日下常老和尚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第五十四卷.A面P.189

00'08"
  有的时候单单那个《戒相表记》是绝对不够,所以这个是真正在这地方那个《三大部》就得翻开来细查。最主要的查的话,到下面哪,在那个〈持犯〉,不要说别相,那个总义门当中,他后面譬如说境想啊、阙缘哪,这个里边就辨别得非常细、非常细,你必须要了解这个行相,而最主要的──用心,因为这是成业之本。所以假定我们这一点不了解,心里面起了烦恼,我对、你是的话,不管你说什么,你就不晓得错到哪里去了!现在至少在这个地方,根本上面我们认识了。

00'51"
【故下引据,】

下面说「故论云」,喏!这是证据。

00'57"
【初即《成论》。】

就是《成实论》上面,他怎么说?

01'01"P.190
【推业之本。】

这个我们追溯业的根本,这样,所以他说三业皆由心造。

01'10"
【彼又续云:离心无思无身口业。】

一离开心,再没有思,也没有身口业。心是王,这个心王又有心所,有了这个心所,那么这个就有功效,有了这个功效,然后呢所使的身口就有业。其次,

01'30"
【次引本律。】

那就是我们的《四分律》。

01'34"
【意业是主,身口由成,故偏审之以明成否。】

这个很清楚。这个业的主要是意,那么然后呢由于这个身口跟着,所以「偏」──就是特别地侧重来审查,哦,你造作的时候,你用心在哪里?如果是你无心,不犯;有心,那么这个时候再看你的心的浓厚来判断,所以说以这个来抉择你成不成。

02'17"
【而言等者如律结犯并问何心,】

律当中都是这样──以什么心?所以平常我们一定说,哦,譬如杀嘛,杀一定是「人、人想、起杀心」,人想、起杀心这个都是讲心;然后「兴方便」,然后「命断」,命断是究竟,所以杀一定是要具五缘,这样。那这个每一个地方都在这里,所以一定问说:你具何心?如果说这个五缘都有,那么就是根本重罪。如果五缘当中随阙,那么看阙的地方,再来判罪的轻重。在这个里边,心始终是最主要的。说过,如果你没有起杀心,那根本不犯,所以这个地方就特别地说明,这个心是何等重要!反过来,起了杀心了,虽然你没有犯,对不起,你犯的还是一个中罪;好一点的,下罪。那个地方都……这个罪的上中下,下面再来说。这个对在家居士我们叫上中下,出家的同学你们看,翻开了律本,就晓得它的特别的名字,这个名字我想大家都会很清楚。那么以后呢,真正重要的地方,我已经说过了,那我在这地方请后面的退出去,再来告诉我们律本上面的这些。

03'55"
【诸不犯中例开忘误。】

不犯当中一定是误忘,「忘」是忘记掉了,「误」、误解,完全你内心当中,心并没有去要想犯这个。

04'07"P.192
【下指如后即第三章。】

上面不是说「如后更解」吗?就是这章「持犯体状」,下面就是「成就处所」等等,以及会更详细地说明。

04'24"
【问:】

说明了以后,他下面还有一个问答,那个问答就是借着这个问答来细辨,因为这个内涵不是那么容易了解,所以祖师藉这个问答深细地告诉我们。

04'39"
【论云三业皆但是心。此即心王,那得上定意思为体?】

哦,说上面不是说「用心为体」吗?就是这个「意思」。所以问说:三业皆但是心──那是心王,怎么「意思为体」呢?你应该说是心为体,可是你现在说心思,这不是矛盾吗?所以他来回答。

05'03"
【答:心王意思,体用分耳。论推三业之本故就体论,此定成业之能故从用说。】

回答当中:说心王跟意思两个是体用之分,体用之分,这样。所以这个用一定不离开体,整体地来说,一定通常讲体;特别地、个别就它的功效来说,一定讲用,这是我们了解,这样。那么所以下面特别说「论推三业之本」,那是就它的本体而论;那么成业的时候,那一定是就它那个功效来说。所以为什么一下从体论,一下从用说,这个是原则,这个是原则。

05'59"
【若尔,何不如论从本明者?答:】

他就说明,那这样为什么呢?这样回答说:

06'09"
【体通四阴,用局行心。舍通从局,论业弥显。又复心未必是思,思必是心。体不兼用,用必得体。今云意思,则体用齐收,义无乖异。」】

下面就告诉我们,说「体」一定包括四阴,那个四阴就是「受、想、行」这个是心所,以及「识」是心王。然后呢在这个心里面要产生功要、作用的时候,一定是个行心所;行心所有的时候我们不用行心所,叫思、思心所,或者是思惟、思虑、意思,都是这个。现在呢是「舍通从局」,因为既然是要谈用的话,那是心王的作用,那个作用只有行心所,所以一定是「舍通」,不论通,而特别是讲这个心的功用;这样是「论业弥显」,那个时候讲这个业那很明显、很清楚!

07'21"P.194
  在这地方不妨停一下。平常我们说要一个桌子,这一张桌子、桌子,那个桌子干什么?同样的这张桌子,有一个桌子叫写字台,有一张桌子供佛的佛台,有一张是吃饭的饭桌,是不是这样啊?对不起!那个时候要看看什么功效,要派什么用场。你把这个供佛的台子去把写字台,不对!写字台那个地方要几个抽屉、要放什么东西,供佛的台子什么扁扁的、长长的、也是高高的。那个高高的台子,扁扁长长叫你去写字的话,你站在那里还垫几个拜垫,你能写字吗?当然不行!拿这个写字台去供佛的话,你站在这里这么高,那个佛摆在这么矮可以吗?所以论它一定是从功用上面去显的,是不是?这个问答就是在这里。

08'16"
  所以说,了解了这个,我们继续下去。「又复」,再说,「心未必是思」,思一定是心,为什么?体不必兼用,用是一定得体。所以现在就「意思」的话,是「体用齐收」,这个「义无乖异」。这个意就是意识,换句话说这个就是心王,思就是意识的这个功效,平常我们真正的,平常都是、都在这个第六意识当中,所以这「意思」、意思,体用兼收。

08'53"
【《行宗》云:「《成论》由是当宗,故可为证。皆是心者此指意识犹通四阴,若据成业须至行心。行即意思。以思从心起,身口二业复由思成。今从业本故言心耳。」】

哦,这几句,上面了解了,这里就了解了。所以《成实论》是我们当宗,所以拿它来证。那么我们继续看:

09'27"
【《行宗》云:「问:受中作戒,色心为体。今此能持,即是随作,但云思心。受随应等,那不同者?】

它这个地方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都是细辨。这种细辨就告诉我们,它的的确确是非常地严密深细,这一点点都不能疏忽、有一点漏洞。如果说这个理论上面有漏洞,你照着这个去行持、去做的话,这个地方就有很多地方错误没挡住,该做的就没做好,结果出来,出毛病了!

10'15"
  所以现在我们看,这个问题是说:受的时候这个「作」是什么?色心为体,那么现在「持」,那个是随作,随作当中但说思,这个好像有一点不大对。一个呢,一个是色心,现在的随作当中「但云思心」,那为什么受跟随不相应呢?所以它受跟随应该相应啊!怎么不同呢?现在回答:

10'50"P.196
【答:受取缘成必须兼色,随取成业但约心论。学者深思,方见远致。」】

「受」是什么?要种种的条件,欠缺了都不行,所以他说明的时候一定说这个,所以「取缘成」,要所有的条件都不能欠缺,所以说「必须兼色」。现在呢「随」,取它真正的成业,这个业前面是染,现在是净,所以主要的论业,那么这个时候最主要的是心。这里我们要认真地、细细地去思惟观察,才能够达到产生「远致」。

11'43"
  究实地说来,受的时候实际上是什么?还是以心为主啊!这样。作的时候也离不开色,对不对?作的时候哪有说这个身口不动,然后呢单单心在那儿动呢?对这个境界,你看了,然后呢你眼睛去看,是不是要用的眼睛啊?是不是要用身啊?然后你的嘴巴开口是不是要用口啊?还是要用啊!可是这个就谈业的时候,它就告诉你业的主宰就在这里,这个是我们要清楚的。所以谈成业,并不是说我作随的时候,那那个身口不要管它了,这个是我们要弄清楚的。再下面,

12'33"
【《芝苑》云:「一切事法为所持犯体。此正义也。】

那么前面了解了能持是什么,下面呢所持犯之体,这个就是说所有一切的事情──事包括的狭,法包括的广,就是这样。所有的事相,法是包括了所有的一切,这个都是我们持犯的,说心缘的对象,换句话说,缘了这个事法以后起心动念等等,那么这个这是「正义」。这个正义也就是说把前面的古来所说的统统删去,直截了当地说持犯的体,能持是心,然后呢这个心还要身口来配合;所持的呢就是这个心所对,身口所作的一切的事法。解释:

13'40"
【言事法者,各具善恶二种。于善恶事法,心起顺违,故有二持两犯生焉。违顺之心即能持犯体,善恶事法即所持犯体。持犯既因事法而生,故今以一切事法为所持犯体。岂不然乎。」】

所言事法就是啊,都有两种──善的、恶的。这个善恶的事法,对这件事情上头为什么是善恶呢?主要的还是心,这个顺理那么就持,违理的呢就犯,所以有二持、有二犯,而违顺的心那才是真正能持犯的体。那么由于这个心违顺,所以所对的事法就有善恶之分,那么这个就是所持犯的体。所以这么一来,持犯是因事法而生,所以说一切事法是所持犯体。清楚了!这个是持犯体状,它的本体。

第三章 成就处所

15'04"P.198
  现在了解了这个,「成就处所」,喔!了解了,那么在什么情况之下,哪些地方成就那个持犯,第三章。这个第三章啊,现在它这里有一个表:

  • 成就处所中分为三节

    • 一约三心明止持

    • 二约行心明四行

    • 三约三业明四行

15'36"
  那么下面有一行小字,这个小字我们现在这里不细说它,诸位如果要细学的话,那么在这个南山三大部当中,它这里还有细分。我们先看:

15'51"
第一节 约三心明止持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文:

  • 初标举

  • 二正释

    • 初通示

    • 二别简四心分二所以

    • 三结显

16'01"
【《戒疏》云:「前将止持对心以明。 若无染污以明止持,行前三心得有持义。谓识想受,此之三心非业非记,流入行心方成别业。故分四阴以为二分。 岂非本有戒体,外无染污,光洁纯净,名之为持。三心非记,受体是记,故得持也。」】

这我们看一下那个《行宗》的解释,然后把这一段,一段、一段,就这个三心是什么。那么先简单地说一下,这个心本身分成功四相,哪四相?受、想、行、识。那么小乘《俱舍》上面,把那个最后一个识摆在第一个,识、受、想、行,这样,或者识、受、想、思。现在约三心的话,就是先把「识、受、想」,看看这个三心,来说明止持这个道理。那么下面要说明:

17'30"
【《行宗》释云:「上句标举。】

说,先把「止持」用心来说明它。

17'38"
【若下正释为三,】

这个下面解释,解释这个道理分三部分,哪三部分呢?

17'47"
【初通示。】

就是说整个地来说明。

17'50"P.200
【据此非持,取本受体说名为持,故云有义。古人目为端拱止持,以非造作,任运成故。】

先解释这几句话,回过头来看《戒疏》的说。说从以这个下面这几句话来说,这个本来不是止持,这个像上面所说的不是止持,那么为什么说它是止持呢?因为我们本来受了这个愿体以后,如果说你受了愿体以后,假定你没有染污它,没有染污它,没有染污它、并没有损害它,所以叫作好像也可以说为持。这古人,古来的人「目为端拱」,端拱就是端端正正你没有出毛病。是啊!那么现在呢,这个三心──「受、想」跟最后那个「识」,它本身没有造作的能力,既然没造作能力,既然对这个本受的体,它并没有染污,所以它任运自然就产生不染污的这功效。所以说这个地方也有:啊,也可以这么解释啦!就是这意思。

19'07"
  所以他这个说明前面《戒疏》里边,我们看那个文,「《戒疏》云:若无染污以明止持,行前三心得有持义。」就是这个!说现在你受了戒,然后呢这个愿体只要你没有染污它,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可以有持的这个意思,这样。所以现在受心所,以及想心所,虽然是个心所,它并不会产生染污,最后一个识──心王,它本来不能造作,所以它也并没有染污。所以它任运自然不染污,所以啊,在这里可以说有止持的这个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再下面:「谓下」,谓下就是「谓识想受」。

20'10"
【谓下别简四心分二所以。】

那么个别地来说,这个分两部分,一个是:

20'16"
【统论四行,止持有二,余之三种并局行心故也。】

现在我们先看,「谓识想受,此之三心非业非记」,说这个三心它本来是无记的,说不上来是善恶等等,本来就是不去辨别它,所以既然不去辨别也没有业。那要到什么情况之下呢?一直要到这个行心所当中,那个时候就有善恶,有善恶就成业。所以把那个四阴要分成功二分,有一分有造作作用的──成业之本,有一部分没有的。所以说:「统论四行,止持有二,余之三种,并局行心故也。」这个我们要了解,说善、恶、无记那只有在行心当中有,就这样,其他的三样当中没有。

21'16"
【岂下结显。三心下释疑。】

下面说:「岂非本有戒体,外无染污,光洁纯净,名之为持。」这样。所以说「三心」,那个三心啊,本来说不上来,这样,这个道理所以说明它。「受体是记」,而现在呢我所受的愿体是确定是善的,确定是善的;现在那个三心虽然是无记,但是它并没有染污它呀!所以说这个叫作也可以说有止持的功效,就这个意思,这样。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心」整个地我们辨别得很清楚,所以在这地方,后面整个的讨论的时候都能够局在这个行心所当中。再下面:

22'11"P.202
【问:三心何分?】

那么三心有什么差别?

22'16"
【答:了别所缘境名识,】

这个识的特征,它是所谓专门地能够分别,它自性,就分别一切所缘的对象。

22'26"
【取所领之相名想,领纳所缘名受,】

这个不必解释了。

22'34"
【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

哪!这个才是,这个心里面有一个造作的功效,造作完了以后呢,这个业会感果的,这个才是行。现在我们谈论持犯正指这个。

22'51"
【若大乘经则受想行识,列次不同。】

这个有一点不一样。

22'57"
【今依小论则识想受行,以取最初一念了别之心名识,次起想象名想,复次领纳名受,后起业思造作名行。】

那么小乘的论典当中为什么把那个次序颠倒呢?因为一开始的时候一定是「喔!是这样。」所以他以这个情况,把那个识摆在第一个。是各有各的原则,各有各的道理。再下面:

23'31"
【问:破毁之人有此持否?】

这个问答得很有意思,犯戒的人有这个持吗?

23'38"P.204
【答:据《事钞》中,犯一重戒,余戒常净俨然。是则持毁皆有持义,今文且从持说故云无耳。」】

那么据《事钞》说,就算你犯了重戒,其他的戒还是仍旧清净没有动,这样。因此这种情况之下的话,不管持犯这个里边都有。犯的部分,单独犯的那部分,除此以外其他的并没动。不过现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这个是什么?特别是从行心所这个观点去说,所以说它没有。它并没有造作的功能,那当然谈不到这持犯;可是反过来说,它并没有染污的这个作用,所以说它还是有止持的功效,这个意思。

24'35"
【《资持》云:「谓分四心以明二止,三心中止此科所明,行心中止则如后述。】

那么现在我们把那个心分成功两点去看,来说明这个止:这个三心当中──止,那就是识、受、想这个三心,那么这里说明它;行心当中说的止,那在后面,那个才是我们正式持犯,很详细要说。

25'23"
【三心非业,本不名持,但望受体说有持义。以持是记业,无记非持故。」】

刚才我们前面说的,现在这里特别告诉我们了。那么为什么他还要这样地反复地在这里解释呢?那一行小字:

25'44"
【此由古谓但不作恶,即名止持。今约四心分为二别,则无前滥。】

来了!说古时候有的人把这个看成止持,现在实际上呢,现在的人是「于今为劣」,更糟糕!以前的人只要你不要作恶嘛就算止持了,现在告诉我们不是,真正的止持不是这个样的,这千万不可以跟这个正规所说的道理混淆,这个对我们非常重要哦!实际上祖师是为了判说以前的错误,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在这里往往也同样犯──那我只要没有作什么坏事嘛就行了嘛!错了,这个错了!

第二节 约行心明四行

26'37"
  下面才正式的「约行心明四行」,这样,那在这里才是。我们看一下这个文:

  • 初明二持

    • 初明止持

      • 初拣三心

      • 二拣二性

      • 三举事显相

    • 二明作持

  • 二明两犯

26'47"P.206
【《戒疏》云:「二就治行明止持者,必入行心方得成就,前之三心不名为持。】

这里我要一个一个解释,也比较容易仔细一点。现在下面呢,就是对我们来说,这个对治的行为──这个「治行」就是对治。现在我们了解,我们真正的修行必须要对治,没有对治、没有修行!这样。所以从这个地方来告诉我们这个「止持」,这个才是我们修行的正见,才是真正的中心。不能说:「啊!我没有犯。」不可以!你有没有对治?经过了对治不犯,这个才是;不经过对治,错啦!这样。所以现在这里告诉我们,这样的这个持犯必须在什么?行心当中才真正可以有谈得到成否。否则的话,你是止犯,根本就错了!就这样,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