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a第9冊 第七十卷.A面P.189

上日下常老和尚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第9册 第七十卷.A面P.189

第三门 造像塔寺

00'03"
  下面告诉我们造像塔寺,这个造像塔寺现在不细说。看一下二百一十五页,第二支「此方制度渐失」这一段,看那个文。

第二支 此方制度渐失

00'16"
【《事钞》云:「所以中国传像在岭东者。并皆风骨劲壮,仪肃隆重,每发神瑞,光世生善。 逮于汉世髣髴入真,流之晋宋颇皆近实。并由敬心殷重,意存景仰,准圣模样。故所造灵异。」】

啊,我看了这个话真是不胜悲感!那么说一说。说「所以」,那是祖师讲的,这个「中国」就是印度,那个印度把那个像──那个就是经像──传到「岭东」。这个岭东,这个「岭」字是葱岭,这个岭东才是指我们,现在我们所谓的中国是指岭东。那个传得来那些,凡是从印度传到这里来的,「并皆风骨劲壮」,风是风貌、外面,骨是内在,劲而壮。啊!这个内涵实在是!「仪肃隆重」,不管是内在的、不管是外表的,任何一个地方。说「每发神瑞」,每每会发现发生威神不可思议的这个祥瑞。「光世生善」,都使得世间光辉,光耀在这个世间,那个圣像就有这种感应,生起种种的善法来。

01'56"P.190
  譬如三国的时候,三国的时候吴那个时候,那个僧康会祖师来,然后就凭空地感得那个舍利,诸如此类的各式各样的这种很多不可思议的。乃至于一直到至于说「逮于汉世」,最早来的时候,那个时候已经来了,「逮于汉」,到汉朝的时候「髣髴入真」。那么说秦那个时候已经有,在汉朝那个时候还「髣髴入真」,还像真的。「流之晋宋」,下面照着这个次第来说,这个汉──两汉,三国就是魏,晋、南北朝,南北朝最第一个朝代就是宋,所谓宋、齐、梁、陈,「颇皆近实」,都还能跟实在相近。为什么它会这样地「每发神瑞」,有这样的威神、有这样的祥瑞呢?「并由敬心殷重」,能够恭敬心的这个殷切庄重啊!「意存景仰」,那心里面恭敬仰望。「准圣模样」所以「故所造灵异」,完全是照着这个佛的模样、格式,所以他造得灵异。

03'27"
  实际上那个佛造的这个像,就是个典型的公案。这个栴檀佛像,佛一夏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大家就系念他。所以目犍连尊者,那个优填王一心要系念他,然后这目犍连尊者就是把那个造佛像那个工人,他把他带到天上。去了三次,看了佛,下来造;不行,再看!不行,就这样,最后造得非常地像。那世尊下来的时候,那个像起来迎接他,他就摩那个佛像的顶:「好好地你住在世间,将来为世间人生福。」就这样。

04'08"
  所以这个印度当年造那个佛像的时候,非常严密。然后这个造像,我只晓得《大藏经》当中,有一个造像什么度量什么经,量度经(编者按:《造像量度经》)。然后我一次在达兰萨拉就看见,这么厚的一本书,然后上面画的这个表格。那个,我以前看见我们中国古代,现在我们造像,中国以前这个法华那个真容,不是,他画那种东西一个一个格子,然后,不晓得你们看见过没有,这样。欸!我那时候居然看见了,然后他不但画那个方格子,还看见斜的。虽然这个没有像当年这个西欧那个基弗一样,他也这样地第一个斜上来、第二个斜上来、第三个斜上来,然后这个地方一定说这个眼睛嘛一定在哪里,这个鼻子的交叉一定在哪里,这个什么地方在哪里,就这样。整个地画好了以后,然后把这张佛像,就照着这个样子尺寸去做,这样。

05'09"
  然后去做的人,在事前的话,那一定要自己至诚地、恭敬地清斋、沐浴,然后去祈祷、诵经。临造了,我们现在不是看见那个什么?那个黄的叫什么?那个SAFFRON,那叫什么?黄的那个,一盒一盒那个黄颜色的那个──红花、红花,藏红花!那个藏红花。他用那个藏红花泡,然后大家去祝愿,祝愿了以后跑得去,那么最好的还要──他们西藏人那没洗澡的啦,不然至少洗手、洗脸,洗得干干净净,就这样去摸。

05'58"P.192
  有一次我在洛杉矶也是参加,那一次就跑得去──喔唷!赶快!然后我摸过的地方他就把那个擦了个半天,我心里还想,好像不大对劲。后来晓得:啊,错了、错了!错了!他说:「来、来、来、来、来!」连忙叫我跑得去用那个洗过,而且这个水一定要这个水才可以哦!后来我才晓得,凡是他们前面那个预备法,你要做些什么?就是那个他们这个带了头啊,那个大法师带了头「嗡嗡嗡嗡」念咒,经上面都告诉我们,讲经说法的都要这个;念过了,然后就是还要喝一口、漱漱口、吐掉。他们做的时候,有的时候把那个鼻子都蒙起来,就这样──欸,你这个透的气弄脏啊!就这样,然后这个时候弄干净了这时才做。做了以后,中间如果要你出来上洗手间──现在我们有一些寺院还是这样啊!要换裳啊!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麻烦,看见了这个,啊!觉得我们差得天差地远,这样。所以的的确确就像我们,他把那外面的衣服脱掉,然后进去了,弄完了以后,出来先这么洗,里边已经洗了半天,最后还跑到这个里边那么重新弄过,再进来摸。这么慎重、这么恭敬哪!这个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

07'18"
  所以以前的人为什么值得得到这样的福?我以前不晓得在哪里我是讲过那个公案,这个《高僧传》上面这么有一个故事。有两个人最早碰在一起,然后大家说这一生一定要想办法证果,然后大家一起出去了。二十年以后见面,啊,好高兴!然后两个人哪,一个人就是……因为二十年以前大家志同道合,最后各走各的,所以见了面才非    。」整整谈了常欢喜。那么有一个人,那名字我都忘记掉了,说:「啊,那大家○○一夜。最后他是谈了一夜发现,都在他讲话,他见过什么大法师、大上师、什么什么都学通了。最后他自己完了以后,他自己觉得:欸?我怎么整整一夜不睡觉,都在我这儿讲话。他就问:「某人哪!怎么好像我昨天说了一夜,我都觉得很抱歉,都是我在讲,你学了一些什么?」对方怎么说?「哎呀,对不起!我越听越惭愧,你学了这么多,我也没学到什么。」「你没学到什么?你多多少少学了一点哪!」「我学了一卷《观音经》。」他很谦虚的。《观音经》是什么?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品〉。那个对方一听,大为惊讶!不但大为惊讶,这个大慢心就生起来,「什么!二十年!那个小孩子再差的话,怎么只是学一卷那个观世音的〈普门品〉?这个三岁的小孩子背背就背出来,你怎么弄了二十年弄这么一卷呢?算了、算了!你这种人!当初我们一起在那儿说这样的,你这人真是一点志气都没有!」

08'59"P.194
  他也在那儿让他,说完了以后,他说:「不管怎么样,我们二十年的交情,你也不妨看看我这个学的效果呢!」「那个还用来看!」就这样,他的意思就是这种味道。然后他自己就跑得去,要去念它一卷,就是他学的东西噢!然后这么这样去做。对方就在想:这个人哪,弄了这么一点,还要跑得来卖什么关子。根本就完全一副非常轻慢的态度让他去。这个学一卷《观音经》的,就跑得来,啊!一早起来,至诚恭敬地洗手、洗脚,安布那个坛场,慎重其事地,一花花了很长一段时候。他始终觉得,唉!心里面实在不耐烦,可是既然他要弄,就让他去吧!看他什么、弄出什么名堂来。最后,他慢慢地弄好了就登坛,一登坛哪,马上天龙、天乐缭绕,天龙八部都来护持。哎!他那时候就感觉就不一样啊!他一出声,那个境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然后他就前面那个态度完全收摄起来,至诚恭敬地在那地方。他念完了以后,他就忏悔:「啊!我自己现在才晓得,原来弄了个半天,得不到真正的好处的。」可是他没有这个……。

10'21"
  这个地方的名字我知道在亭林上寺,这个地方在南京,但是这个名字我忘记掉了──这两位,那个《高僧传》后面有这么一段公案,叫梵呗里边。所以这个地方的这个敬、怠之间,两个差这么多。这另外那个也是很了不起噢,可是比起看,比起看喏!所以我从自己重新回过头来去看这个的话,哎呀!我自己发现……。所以说我们好好地努力,要好好努力!至少有一点我可以确定告诉你们的:现在你们真正重要的──去忏悔,这个要努力用心提噢!不是现在我们拜它一下,不是,要心力!好好地认真去提。像我现在这样的,我还是觉得真正要忏悔的,一定要摆脱一切的事情。你们决定来得及,决定来得及!要须全部的心那时候提起来,养精蓄锐去做,一定见效!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到那时候你会晓得内涵。你没有比较,根本不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不是说:啊!我一天、我那么一天拜它几千拜,我已经拜了十万拜了、我念了多少了;这个都是远因,有它的效果。下面翻过来。

11'40"
【《事钞》续云:「今随世末,人务情巧。得在福敬,失在法式。】

说现在末世,这个都是完全是在用这个「情」来尺度这件事情,讲「巧」,就是这样。虽然这样去做的话,「得」,还有一点,还多多少少有一点「福敬」,但是「法式」,真正如法的这个轨度没有了,这个是我们比较糟糕的!我们对于佛法还是满恭敬,但是真正的这个尺度没有了。实际上到了我们中国来以后,的确,尤其现在的佛像,啊!我们都是很多人画了一个佛像,那以艺术的风格去画。在印度没有这样的事情,西藏也没有,他那个都是从小的,这样,喔!一弄个几十年,然后一心一意贯注在这个地方。

12'47"P.196
【但问尺寸短长,不论耳目全具。或争价利钝,计供厚薄。酒肉饷遗,贪淫俗务,身无洁净,心唯涉利。】

就是说到这个地方的话,真正造像的时候,那就是宗喀巴大师那个传记上面,他那个供的时候,他那个造的时候,大家在家人一面一面忙,一方面嘴巴里面念,都是念「嗡嘛呢呗咪吽、嗡嘛呢呗咪吽、嗡嘛呢呗咪吽……」就这样啊!心里面至诚恭敬地这样,一心、一心缘念,这个是我们真正重要的。

13'30"
【致使尊像虽树,无复威灵。】

虽然这个像还在,那──不灵验了,原因就是这个,原因就是这个!跟前面一比,那就晓得。

13'42"
【乃至钞写经卷,唯务贱得。弱笔粗纸,恶匠鄙养。】

那个是讲佛,下面呢,经卷。那个时候主要抄写,抄写的都是希望便宜,啊!越便宜越好。劣笔粗纸,真正古人抄写的时候,哇!那个笔、纸,都非常讲究。我们现在也是一样,当初我看见很多印经,啊!越便宜越好,乃至粗制滥造。啊!实在是啊,我看了心里面真是很痛心。所以现在真正的,我们要嘛不印,印的时候不计工本,这个最好。当然过分地华贵也不要,譬如一般流通的,我们总是想办法把它做得最好的,做得最好的,这个是我们很重要的!

14'29"
【致使前工无敬,自心有慢。】

来做的工人也不恭敬,那自己也没有恭敬心。

14'37"
【彼此通贱,法仪灭矣。」】

好!就是这个,就是这个。下面我们不细说。所以真正如果自己恭敬,举印度很多灵异的事情,你恭敬造了这个,再以后啊,欸!它就有不可思议的威力,就有不可思议的威力。乃至于下面说鸟迹,啊!牠这个不来染污。其实现在还是有这种很多典型的例子耶!很多的大祖师们造的这种很多不可思议的威仪。也换句话说,你有多少恭敬心,它就有感得多少回应,佛法本来就是缘起之法嘛!佛法本来就是个缘起之法,这样。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一些。

15'25"
  那么下面,时间也差不多,我也不一一细说,不一一细说,凡是一般我们大家去看一看。「无法致损」、「应法生善」……现在我们看。下面那个自己随便地随分随力地去看一下:「造塔」──示名、显报、敬护,再下面,造处、造毁二报。

15'56"P.198
第二章 造寺法

造寺法中分为二节

    • 一应法生善

    • 二无法致损

就这个。如果很认真依法去做,那么就有好处,否则的话就损害。

第二节 无法致损

16'12"
  最后二百二十二页上面有一段,我们可以念一下。

16'20"
【《事钞》续云:「又还自腾践,如己庄宅。众僧房堂,诸俗受用。毁坏损辱,情无所愧。屈道承俗,如奴事主。是名寺法灭也。」】

现在是说「腾践」,这个「如」,真正的佛门的弟子,那自己也不如法,这样,不管在家、出家,把寺院本来是供养三宝的地方,像自己的家一样。这两种都可以──出家人,没有把它看成住持道法的地方,而说这是我的;在家人,跑得来说:「啊!那个寺院嘛!是大家可以公众的地方。」或者是来游乐的,或者供了几个钱,总觉得我出了钱。这个根本是个错误!「众僧房堂,诸俗受用」,不要说这个僧堂,出家人不如法都不可以,何况是在家人。说「毁坏损辱,情无所愧」,不小心,还不了解惭愧。「屈道承俗」,我们枉法、顺世俗,这是我们最糟糕的事情,这样。「如奴事主」,反过来了,这完全颠倒了,完全颠倒了!「是名寺法灭」,那这个寺院、寺院之法,寺院是住持灵像的存在的,这个寺法一灭的话,三宝也就完了!那这一段话是很重要!最后有几句话,最后我们数过去,第六行:

18'14"
【斯由道众之非才,岂独俗儒之无识。】

这个原因为什么?出家众,出家众「非才」!出家没有真正的人才,然后影响;岂单单是,说世间的人固然是「无识」,出家众相应。如果你出家众做得好的话,他自然能够扭转过来,这有两方面的。

18'42"
【每恨法门之覆灭孰为扶持,】

这个是祖师的叹息!这是元照灵芝律师的:「啊,总觉得深深地感到遗憾的啊!法门这么地难得,现在呢,每况愈下,谁来扶持啊?」

19'01"P.200
【更嗟狱报之艰辛谁当救疗。】

我们这样去做的话,一定要下地狱,谁来救呀?

19'09"
【必怀深识,岂不再思。】

真正地能够认识的话,岂不应该一再努力的!

第四门 瞻视病人

19'59"
  今天请翻到《南山在家备览》两百二十三页,第四门「瞻视病人」。〈别行篇〉的这个第四门瞻视病人,那么这个分四部分:

瞻视病人中分为四章

  • 一制意

  • 二简人

  • 三安置处所

  • 四说法敛念

20'29"
  我们看一下那个「制意」,那么这个有什么特别的内涵呢?就看:

第一章 制意

20'37"
【《事钞》云:「制意者。夫有待之形,多诸婴累。四大互反,六府成病。】

说我们现在要想修行,还都要凭借这个人身,所以虽然这个是暇满难得的人身,可是对不起,这个人身那随时有病的,还有种种的累赘啊!那么下面这个「四大互反」、「六府成病」,那个都是病它的状态跟原因。在这种状态怎么办呢?

21'18"
【若不假相提接,薄命则无所托。】

在这种情况之下,必须互相来提佑帮助,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才可以;否则的话,福德厚的人固然可以,一般人的话,那这个命没办法保全,所以你没办法修行哪!

21'43"
【然则世情流变,始终难一。健壮则亲昵,病弱则捐舍。鄙俗恒情,未能忘此。】

不过世间一般这个情俗、这个情见随时在变化,很难有一个定则;所谓修行又始勤终怠。那么人情之间,好的时候大家很好,一旦等到自己有病的、老弱了以后,大家都好、好──「捐舍」,这样,他就把那离弃你了。这个是世俗上面非常俗鄙下的,确实一般经常的见到的状态,这样。大家都是这个样做啊!所以在这种状态,

22'45"P.202
【故如来深鉴人物,知善未崇,恶必相遵,故亲看病。」】

那么我们的世尊,深深地了解到那么人世间的这种状态。这个修行都是刚刚开始,这种人有好的,未必遵从努力去做,就是这样,那坏的事情,欸!那是很容易照这个老办法,所以他亲自来倡导。按《西域记》,祇桓东北有塔,即如来洗病比丘处。

23'18"
  下面有一个公案,如来看病的一个公案。那么下面说引《西域记》上面,这个祇桓的东北有一个塔,我们玄奘大师去看的还看见,这个就是如来亲自为一个病比丘洗刷的地方。下面说:

23'38"
【如来在日,有病比丘含苦独处。】

啊!这个苦得不得了,病在那里没人去管他。佛就问啊:

23'48"
【佛问:汝何所苦,汝何独居?】

你一个人在苦苦恼恼的,是苦些什么呀?为什么一个人哪?

23'58"
【答曰(他回答说):我性疏懒不耐看病,故今婴疾无人瞻视。】

他说:「我以前生性疏懒,我不欢喜看别人,不耐看这些,现在生了病了,也没人来招呼我。」那这个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实在是都是大菩萨。这因果就是这个样,你如果不好好地种善因,对不起!到必要的时候的话,出现的不可能有善果。

【佛愍而告曰:善男子,我今看汝。」】

24'33"
  所以如来愍念,说:「那我来看,我来看你。」这个是当初的一个因,说这些都是。

24'42"
【《事钞》续云:「故律中。佛言:汝曹不相看视,谁当应为?】

说现在你们修行的人不互相来照顾,谁来照顾呀?所以

24'58"
【乃至世尊为病人洗除大小便已,】

世尊亲自为他去做,乃至于大小便哦!

25'06"
【扫治卧处极令清净,敷衣卧之。】

那世尊亲自做这种事情。我们现在自己觉得作了一个大比丘了,好像说我不应该去做了,这个要去沙弥做、这个要在家人做。这个实在是一个基本错误的概念,非常错误!世尊都在这个地方做。只是说,平常状态我们有个次第,那个是真实的,可是在真正做事情的时候,世尊亲自跟我们说。所以他「立制」:

25'39"P.204
【便立制云:自今已去,应看病比丘,应作瞻病人。】

「瞻病人」就是看病人的人。

25'47"
【若有欲供养我者,应供养病人。】

世尊亲口说:「你供养我,供养病人更好!」

25'55"
【佛为极地之人,犹励诸比丘,亲自下接。况同法义重,如何相弃。」】

佛是证了极果的人,还是这个样,何况是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地一起修行的,怎么可以弃舍不顾?

26'15"
  说到这地方,我觉得这个《随念三宝经》真好!《随念三宝经》第一句话:「诸如来者,是福等流,善根无尽。」不晓得你们念不念?我们每天早晨总归要把它念上一遍。为什么如来是这样,为什么我们是那个样呢?他是福德大河的等流,他的善根是永远无尽,为什么用不尽呢?他集那个因,永远比用的要来得多,这个是他所以用不尽的。如果我们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话,我们现在开始用不尽了;你集下去的,永远比用掉来得多。那我们现在用掉的,永远比集下的来得多,这个是它真正的问题。所以他这个等流的因果,他的果也是如此,因也是如此。正因为他是成了佛,因地当中都是注意这个的,所以证了佛了,一直看见随时有这个给他善根的这一种种善根因缘,他随时就很欢喜地马上去做。

27'28"
  这我们现在怎么办呢?看见我自己的,很欢喜要去做的,这样。这是我深深自己就体会到,一直有这个毛病,尽管今天道理讲了很多,做的时候就是不容易做到,所以我才举这例子跟诸位大家共同互相策励。虽然我经常这么说,我自己也自己觉得我做起来还是很难,但是我努力去做。我怎么说呢?我们应该做该做的,不是做想做的!

28'00"
  我以前也常常这样想的话:这个它要我配我胃口的话,我什么事情都愿意去做,它不配我胃口,我就是不做!后来想想:我真糟糕!我就是为什么呢?就是为听「我」来招呼!这个我,就是害我的怨家。世尊真正好的,他就不听「我」招呼耶!所以我们现在常常就是说,自己觉得高兴的,做起来非常起劲,不高兴的话,啊!实在是……就是这样。这个是我们的情见,我们做我们的烦恼的奴隶,自己做得很高兴;但是我们要作理智、这个依听理智招呼,或者真正要做自己的主人哪,就是做不到!所以我才一直策励自己说:该做,做该做的,不要做想做的!这个想是一种。还一种呢?情,不知不觉当中就是这个,这是我们要修行真正应该努力的地方!翻过来,两百二十四页,那么有一个问答:

29'05"P.206
【《事钞》续云:「问:供养病者等佛何耶?】

说供养病人,像供养佛一样这么好,为什么原因?

29'16"
【答:谓悲心看病,拔苦与乐,慈行同佛故也。】

是第一个。喏!这个看病的时候,要以这个心情去看。第二呢,

29'27"
【又论云:随顺我语,名供养佛。」】

这是佛告诉我们的。你想,现在尤其是以一个学佛的人,瞻视病人同时可以得到两个好处哦!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