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6a第10冊 第七十六卷.A面P.107

上日下常老和尚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第10册 第七十六卷.A面P.107

00'10"
  譬如说,说这个里边还有其他的原因,他有的是坐在那里听的话,他很想听,可是他兴趣又提不起来;或者是很想听,到那个时候有其他的因缘;或者是太沈、或者太散。那个在大论上面,我说这个现在的大论就是《瑜伽师地论》上面,都告诉我们的破戒的这个四个因缘当中,它也很明白地交代。那么如果将来真正谈到比丘戒什么等等,这种四缘我们都应该知道的,什么是太沈、什么是太浮,这样,乃至于境来的是什么原因,这种原因那么这里先不细谈,我们只说直截地当下说──住忘念、不正知,那么这个叫作现在说「放逸」。看文:「彼由如是不住念故,如无所知而犯众罪」,就像他犯的情况来说就像无所知一样,但是究实的原因,他并不是无所知,由于不安住在正念正知上头,那这种情况叫「放逸」。

01'14"
  再下面,「云何名为烦恼盛故犯所犯罪?谓如有一,于其所犯虽复解了,有其觉慧亦有所知,而彼本性贪瞋痴等极为猛利」,来了!他又了解、又有觉慧、又有所知,这时问题在哪里呀?他那个就是他贪瞋痴的这个猛利的现行,这个非常强盛的、猛利的现行。在这种状态当中,「虽知是事所不应为,烦恼缠逼不自在故,而犯众罪」,虽然知道不可以,可是被这个强烈的烦恼所缠、绑住了,那这个叫作「烦恼盛故」。

02'10"P.112
  那么这个烦恼盛,这里就不细说,我想大家很清楚。平常我们一般状态当中什么烦恼盛哪?大家不妨,这个内涵不细说,不妨自己检查一下看。平常我们最盛的烦恼──痴烦恼最盛,你们有没有注意?这以前论上面一直说的。这个尤其是出了家以后,那个贪、瞋两种烦恼,相对地会减低一点。尽管有的人说在这个上面、那个上面,或者人说对饮食、或者什么,那毕竟也是一天只有两次,早晨一次、中午一次。而且这种情况就算这样,他不会每餐吃的时候就像那个这么饿狗一样,不会!他也只是什么?偶然状态。所以我们真正重要的还是这个痴相最严重,假定你痴相不能克服的话,其他的根本无法谈,你的心根本凝聚不起来。你这个有了,然后你把凝聚起来的心,专门对治跟你相应的,那就可以。

03'13"
  虽然通常状态当中的话是这个由痴犯的最多,可是犯的罪过的话,并不是痴最重,犯的罪过的话,瞋最可怕,瞋最可怕!小小的一个瞋,啊!那个引发的这个后果之可怕,严重极了!所以这个经论上面一直教诫我们,「啊!这个瞋可怕。」这也千真万确。那么这个在家人,一般来说是广大的群众是容易犯。出家人虽然不容易犯,在这个圈子里头的话,犯的情况那更可怕。因为出家人所对的对象,至少大家是同修,再加了师长,对那个同梵行者跟师长起那个瞋心,不要说起瞋心,起一念恶念,那就非常可怕。所以这个经论上面,上次我们正在讨论那《三主要道》,如果是一一剎那,你对如果对那个尊长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要这么多劫──一剎那就一劫,说堕落地狱当中。这么可怕,这么个可怕呀!乃至于论上面说,如果你听了他乃至于一四偈等,你不好好地恭敬他的话,将来你堕落,五百世堕犬当中。这个这种情况都是暗暗跟瞋相应,不要轻视这个,那对我们是事实上就这么绝端重要!那么这个是瞋。

04'45"
  其次呢,就是贪,贪这个东西,啊!实在是又有它……它那个黏着心非常地强烈,非常强烈;痴的话呢,是难以察觉。它是每一个有它的每一个特点,不过好在什么,它都有它的特定的方法,我们只要努力去学的话,无有不能克服。那么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点哪,还有一点,这个就是大论,现在说大论就是《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上面,前面那个〈声闻地〉、〈菩萨地〉当中都谈到。这个烦恼盛,如果说你一直觉得:「唉呀!我这个烦恼这么盛,我一定要跟它斗!」烦恼起来了以后,你随时能够跟它咬紧牙关跟它斗,这个叫「不叫犯戒」,这样。那么这个在什么地方?就是忏悔当中。所以这个忏悔是绝端重要的,忏悔也同时是这个烦恼的正对治。那么这里就不去细说它,我们只要了解这个烦恼的行相,以及如何对治它的一个大概,这是我们必须应该了解的。

06'01"P.114
  最后,「云何名为由轻慢故犯所犯罪?谓如有一,于所犯罪虽复解了,有其觉慧亦有所知」,这个都具足,又了解、又有觉慧、又有所知。但是麻烦来了!「而彼信解极为下劣」,他的信解比较差,「无有强盛宿善因行」,他没有善根──很强盛的宿生的善根,这个原因!那么在这种情况,「由其信解极下劣故,于沙门性、于般涅盘,无所顾恋,于佛法僧无敬无惮,无有羞耻,不乐所学」,这个是原因。沙门性就是出家人,这个沙门的特征是干什么?沙门的特征就是要远离,要证得这个究竟的远离,那就是说什么?般涅盘。究竟的远离有两类,有一个呢只顾自己的,有一个呢要帮助一切众生达到这个目标,这都是沙门性应该做的。这个才是我们该做的,可是不幸的,受了戒却对这个没有好乐,我们应该顾恋的是这一个,结果他对这个不顾恋。那当然下面他顾恋的什么?还是世间这些忘不掉。

07'49"
  在这里,我们回想一下《南山在家备览》,刚开始学三归、五戒的时候就说,从三归、五戒开始,如果说你深的地方来说,那已经是究竟一佛乘的意趣。反过来说,不要说三归、五戒,乃至于你受了比丘具戒,对不起!这个还是世法,是轮回五趣之法。那么这个差别在哪里呢?还在这个上头。他如果说不为出离、不为涅盘性,那么不管你受了多大的具戒、持得多好──轮回!只是生天而已。反过来说,哪怕你只受一个三归,你一心一意要追求这个,进而求五戒什么等等,那就对!这个是它的一个重点。所以说,我们真正所顾恋的,一心一意所仰望、所祈求的就是这个。

09'02"
  因此,这个论上面很多地方特别,我尤其是常常乐意自己好好地念,回忆这一句话。《广论》上面说:「我等于法全不计较,于少许茶悉计高低。」讲的时候满有用,一对境的时候,那个现行就来了。所以平常我们如果能够多提的话,到那时候毕竟容易了解。然后对境的时候就锻炼,「欸,来了!」警觉到它,然后透过忏悔去对治,就是这样,这个就是增长我们的善根。现在这地方,这地方这句话上告诉我们,就是说,的的确确宿生没有善根,这一生来了以后比较难对治,难对治。这个东西无始以来的强盛的习气在那地方,不是那么容易挡。因此我们有幸而来了以后,真正要努力,尤其是愿意走大乘佛法的人,更是在这个地方要特别地重要!因为我们目标祈求这个,所以于佛法僧无比地恭敬。所以现在他既然目标不在这里,当然他对佛法僧就无敬无惮,这样。那没有恭敬心、没有好乐心;没有好乐心,这恭敬心就生不起来,他无所顾忌,这样,由无所顾忌。说「无有羞耻」,犯了以后也不觉得自己的羞耻。「不乐所学」,对他所学的不好。

10'31"P.116
  那你说,他既然不乐所学,那为什么要来呢?所以他刚才说的这个,这个刚才说的犯戒的四因当中第一个因,第一个因叫什么?这个名字我记不住了。他说「恶沙门性」,好像是这样。什么叫恶沙门性呢?就是他出家的真正的目标,佛制的引导我们的──所谓涅盘性,求出离,他是为什么?就是世间的生活难求,或者会王难所逼。这个倒是事实噢,现在没有了,以前我所晓得的话,这个明、清等等的话,出了家了以后,这个很多王家的事情就免掉了。印度也是如此啊!喔!为了逃避这种东西,逃到那个出家,出了家以后逃掉了,就这样,这样地麻烦法!所以这个东西就是恶沙门性,他的目的本来是这个。

11'22"
  再不然的话,我小的时候也听见过这种事情,唉呀!荒年了怎么办呢?家里子女多,那送到庙里去了,就这样,养不活了。这个从家长方面来看不好,不一定好,可是对小孩子倒是不一定哦!我就看见有几个,他小的时候也莫名其妙送到庙里。欸!这个就谈到个人的业了,有很多人送到庙里面去混了一辈子,最后下地狱;有很多人送到庙里以后成为一代龙象的,有这种人。不过这里我随便一提噢,这个不是最主要的。我们主要的要了解,说这样的情况,「不乐所学,由轻慢故,随其所欲广犯众罪,如是名为由轻慢故犯所犯罪」。这个轻慢。

12'15"
  那么在这个地方了解了以后,我们就看得出来,这个一、二、三、四那个次第的必然性。那至于说为什么《菩提道次第广论》跟《瑜伽师地论》上面,把三、四颠倒一下呢?这个很清楚明白,因为这个三、四一个,你的确可以这个任意地安排,有很多人他虽然想做,烦恼盛,有很多人不想做;可是这两样东西,它并不像前面第一、第二项那个次第的必然性,那就是看它不同的那个角度去看。那么下面我把这一段的文说了一说,再说这段的总意趣。

12'57"
  再下面,说这个九十九卷第六页上面,「当知此中,无知放逸所犯众罪,是不染污。」这样。那么这个一、二、三、四当中,第一条、最后一条,不是,第一条、第二条是无知、放逸,这个是不染污。什么叫不染污呢?就是他并不是起心动念这样去做,并没有这种染污的这样的这种心理去做。「由烦恼盛」、「轻慢」的话,是!「所犯众罪」是「染污」罪。那在这地方不染污比较轻,染污罪比较重,这我们也应该了解的。不过这地方,并不因为说不染污,那就是:「那就,哦!完全不染污罪。」这一点特别要注意!你可以不必来犯这个罪,对吧!你何必跑得来犯那个不染污罪呢?

14'07"P.118
  我们大家往往有一个最有趣的一个概念,实际上我当初也是这样,当初也是这样。啊!觉得这个知道了不好,「那我不知道,我不要去学!」就是故意犯那个不染污罪。你本来没有罪,是故意要去找一个轻罪去受受,那个人就是这样的这个奇怪。假定这个轻罪受受,跑得去的话,那只是说跌一个筋斗,爬起来拍拍灰尘就好了,那好。这个戒这种东西很可怕呀!你犯了这个罪以后的话,稍微一动就堕落地狱里面去,这是非常可怕的,再不然多少世畜生道,这个是在这地方我们应该认识,而应该特别警惕的那一点。那么所以在这地方说,我只是简单扼要地从业的立场,然后去看那个戒。

15'04"
  反过来,了解了,从戒的概念去看这个业的话,那这个把那个戒跟业,两样东西就完全融贯起来了。不会像前面说,啊!判那个的时候说制化二教两个弄得个天差地远。实际上那个化教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以后,然后根据这个制教让我们来步步行持。所以在这地方,就我们先把总结一下:说对于这个犯、不犯,用一个最简单的公式──业。那么这个是随个人的分,或者你是用《菩提道次第广论》,进一步,如果说能够用《瑜伽师地论》上面,这个哪个都是一样,当然不限于这个两个,你哪一个都可以。

16'03"
  再进一步呢,下面我们要更正确地深细一点认识的话,单单这个业,那个业就不够了。怎么办?那个我们就应该从十二因缘来去看,十二因缘,也就把这个业相更细密地来认识它。那么这一部分我想那我们休息几分钟,休息几分钟,下面等一下再把这个十二因缘,在这里仔细地重新认识一下,好。

16'39"
  那么刚才把这个戒这个犯、不犯,跟业的犯、不犯,用业的角度说了一说,说了一说。在这个情况之下,虽然是一个是用业,一个是用戒,可是它相互之间的关系很清楚、很明白,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也只是说开合不同。那么下面现在呢,我们要说的十二因缘,本来这个十二因缘在共中士当中,说钝根嘛说四谛,利根嘛是十二因缘;利根是自悟,或者是这样等等,那么钝根也就是声闻哪,需要听了佛这个言教、声教以后才能够契入,那么关于这些我们不必细说。那这是我们这里了解的,这个十二因缘,的的确确是说一件事情从它因到果之间最直接的原因,很正确地、丝毫无误地能够告诉我们这整个的过程。因此对我们犯不犯也好,说造的业也好,它整个的过程、内涵,有一个更精密、准确的认识。所以,也可以说深细地观察业之成业,以及这个业感果的一个精密的过程。

18'35"P.120
  这个我们大概大家一起看《广论》,《广论》的一百八十一页。不过在这里,就是在这个戒上面说。你们有一些没书的啊?没书那去拿一下那没关系,或者两个人合看一本,两个人合看一本。那么说一百八十一页,是《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卷七,这一部分是中士道,前面是讲四谛,那么现在这个地方就讲十二因缘。这个说支分差别、支分略摄、几世圆满,这我们都每一个地方,都给它一个仔细地说。所谓「支分」,那就是十二支,通常十二支我们叫十二缘起、十二有支。因为这个是轮回在三有当中,整个的一支、一支的差别,由于这个十二支组成轮回三有的整体。那么现在第一个,我们就看那个十二支当中,一支跟一支之间的不同;那么下面这个把它简单扼要地归纳起来,所谓「支分略摄」;最后,这个从因到果感果的时间说「几世圆满」;最后「此等摄义」,也就是说一个结论。

20'23"
  那么十二缘起,我想大家都很熟悉: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以及最后老死。看文,「十二缘起支当中,初无明」,那么就引「《俱舍》云:『无明如非亲实等。』」这个就是说明「无明」那一支的行相,是说「如」,像什么?「非」,这个非本身是一个遮止的意思,是个遮止的意思。所以用这个「遮」字,或者我们平常说遮诠、表诠,(这个是念千还是念什么?诠,诠是吧!就是言字旁一个完全的全。)遮诠或者表诠。诠是就说明,要想说明这件事情,正面地来说明叫表诠;然后反面的说明叫遮诠。通常我们容易了解是用表诠,但是佛法上面有很多地方都用遮而不用表,它有个原因:因为佛法真正要表明的是什么?涅盘境界,这个无从表示。他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这个本身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你不可能语言来表达,乃至于不可能用我们的心识去观察。

22'03"
  偏偏我们一个凡夫,能够有的就是这个──考虑。然后要考虑之前先要认识,那必须透过语言文字的解释。因此,从表诠来说的话,我们永远把握不准,表了半天的话越表越错。人家说是,说瞎子摸象,那个主要的就是让你去摸。你摸了半天你摸不到还好,至少还有一个象。那摸到了以后,你往往摸到了一个象鼻子,说象是什么圆的,这样;摸到了一个象的耳朵,就说像它蒲扇;摸到了什么,大家执得个要命。虽然这是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对于这个真正的佛要告诉我们内涵,这是的确有它的这个困难在,因此他都用这个遮。那么为什么呢?遮就是说要遮止我们的烦恼,把那个遮止拿掉了,欸!那剩下来就是它。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说,还是一样地不一定能够整个的能够让你掌握到,可是至少我们从这地方可以体会进去,那眼前这个相,那我们了解的,你想办法把它拿掉,欸!那个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容易认识的。所以在学习过程当中、听闻过程当中,真正得到这个比量智,把握得正确的比量智所用的正确的方法是遮诠,这个我们要了解。

23'43"P.122
  至于说在《广论》上面我们以前说过的,这个遮止的特点,那不妨这里也细说一下。譬如说现在我们要想解决一个问题,那么各有各的意见。所以通常来说,随便,这有五十个人,那么大家有甲乙两种方案,「赞成甲的请举手。」十个人;「赞成乙的请举手。」十五个人。那大家说少数服从多数,好啰!通过了以后,等一下后面又有问题来了。「欸!刚才已经通过了,你为什么还要嘀咕啊?」他就说:「总共五十个人,你现在通过的只有十五个人,就算你反对的加起来的话,我还占上一半咧!」到那时候你拿他莫可奈何了,世间常有这种状态。

24'38"
  那么他现在就是用这个遮、表的方法,这两者互相对立的,说:好了,有两个方案,那么前面这两个方案,举了两次手问题还不能解决。现在更简单,说:「甲乙两个方案,赞成甲的请举手,不举手的就是乙的。」好啰,结果表决了,你只要数一数那个,如果多,就是通过这个,如果少,就是另外那一个。等一下有人说有意见,「刚才你举、没有举?」举那是属于举的那一个,不举,这五十个人有没有遗漏啦?毫无遗漏。所以在因明上面,它辩那个正确的因的时候,特别地强调这一点,那这里我顺便一提。所以顺便一提有个原因,我总希望我们将来能够步步深入,在座的极大部分都已经有这个正确的认识,容或有一两个,所以我特别再说一下。所以将来我们真正去要想深细地学的话,了解那个遮诠的这个特征。所以正规的这个比量的说明,它主要的都是遮诠;那个表的话,它是依稀彷佛的,怕不完全,再来烘云托月地这么说一说。

25'57"
  所以现在这地方就告诉我们说,「如非亲实」,这个无明是什么呢?「此亦如说怨敌虚诳」,反过来说,「非亲」──那么就是怨敌啰,「非实」就是虚诳了。但是他说,不但是说什么?这是一个遮止,说这个遮止,因为在这个怨敌、虚诳当中有什么这种状态?说「遮止无亲友」,那么就是怨敌;这个「无谛实」,那么就是虚诳。而下面说「及异亲实」,除了这个亲,除了这个实以外,所有的统统一概遮掉。因此下面说,「是说亲友实语相违」的「所对治品」,跟它恰恰相反的,要嘛这个,要嘛这个。所以这个无明的内涵,这个内涵包含的就是把所有要能够让我们了解这个无明的行相统统包括,这个是第一个。那么所以它下面这个文字比较容易懂,「如是无明亦非仅遮能对之明及明所余,是明相违所对治品」,跟那明恰恰相反的,这样。说「明」所对治的,反正有明来了,那个无明统统被它对治掉,一定没有无明。那么反过来呢?如果说无明在的时候,这个明,明就是换句话说,另外一个叫智慧,那一定没有的,那么这个是它的一个特点。

27'45"P.124
  至于说什么是那个「明」呢?那我们了解一下。那么「此中能治」,说在这地方说的这个无明的正对治,这个就是明,这个就是智慧。那是什么呢?「谓正明了补特伽罗无我之义」,这个就是正确要了解的。明就是智慧,如理正确、丝毫无误地能够明了。这个明了也有它的次第,现在我们这样地论说,那么这个是闻、思相应,真正得到的是个比量的。透过这个比量要正确得到的是现量的──说修相应,那个修相应的现量得到了以后,那就是真正的智慧。这个现起的时候,我们说捉贼,然后把它绑起来──这个定,然后慧杀,那就把它杀了。所以现在闻、思相应的,我们就认得它,把它捉住它,那是就是戒的部分,这也就是我们正需要去论说,从师去学的;学了以后讨论而正确地认识它;然后根据这个认识再去如理地行持,把它整个地所谓杀,把它消灭掉。那么这个是明了的内涵。

29'15"
  「补特伽罗」呢?就是数取趣,这个是个专门名词的翻译,通常我们说一个补特伽罗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不同说法。世间我们最常用的是这个灵魂,实际上佛法当中没有灵魂这个东西。据佛法来说没有灵魂,不过我们总说人死了以后好像有个灵魂,说那出窍了,跑到那里去,这样。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