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8a第10冊 第七十八卷.A面P.175

上日下常老和尚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第10册 第七十八卷.A面P.175

00'06"
然后这种作用留下的影响,它感果还需要什么?爱、取滋润。

00'18"
  所以在这个里边,凡是生果,这个生死当中要感果的时候,它这个因有两种,有一种因就是在这个十二因缘当中,我们称它为引──引支。那么这里我们就不妨看看这个《广论》,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一百八十三页,叫「支分略摄」,这个是一百八十三页的倒数第七行。「云何支分略摄?」是「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所以前面这个识是能引支,那个「能引支」是什么?「无明、行、识」,名字叫作能引支。我们不妨容易解释、容易认识,说这个就是个因哪!有了这个因,感果还要一个条件,还要什么条件呢?还要这个「能生支」这个「爱、取、有」来滋润它。所以由于这个爱、取、有的滋润,它才会感发那个生死轮回之果。因此这个能引,这是一个因,然后能生是使得这个因感发的另外一种因──这个缘。或者我们这样说吧!由于这个缘就下面产生了「所生」的结果。在我们前面解释的这个从这一生到下一生,或者从前一生到这一生的过程当中,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02'08"P.176
  所以这个里边我们就可以了解,所谓两重因果的这样的一个关系。那这个两重因果当中呢,通常我们叫「三世、两重因果」,可是这个三世后面有个说明,不一定三世,两世也可以圆满,三世也可以圆满。怎么是两世圆满呢?譬如说这一世我先由于无明、行、识,这个识的种子就造成了。这里这个无明、行、识,是剎那、剎那,每起一念就是一个识种子;因为无明所以它一直在动,因为动就有个认识作用,因为有个认识作用留在这里,所以经论上面说「一念一轮回」。当然从剎那的心识来说,这个心识的运转生灭就是个轮回;可是从整体的我们人生来说,的的确确这个心起一念,这个识种子如果将来经过了爱、取的滋润它会感果的。所以这个起一念的这个识种是这样,所以一生当中,你还有多少?唉!一生当中都是,无量个,我们无法计算,而无始以来不晓得多多少少!

03'29"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它先有个无明、行的识种,可是这个识种它下一生是不是感果呢?那不一定!在什么状态当中这个感果?就是跟它相应的这种状态出现,它外境出现,然后里边跟它相应的爱、取去滋润。如果这一生就滋润的话,那么这一生种下去的这个识种,就会透过这个爱、取的滋润,会下一生结果,在这种状态当中,仍旧是两重因果,一个是能生支,不是!能引支的因,然后呢加上爱、取,是能生支的因,于是──这个能生支的因就是爱、取、有的滋润,下一生就感果了!所以这个两重因果当中是两世圆满。

04'32"
  还有一种呢?我们现在譬如起个念,我怎么晓得我这个念头是这一生积的,还是前一生积的?不知道!在我们看起来这一生现起,实际上我们有很多东西是宿生带来的,就是宿生带来了以后这一生又忙这个东西,实际上这个因是宿生已经放在这里,所以这一生我们还是用爱、取来滋润,还是爱、取滋润。可是这个公式本身完全一样,就是仍旧是以前留下了个识种子;然后遇了一个缘,我这个爱、取滋润它,于是爱、取、有;下一生感果,那么这样说起来就是三世圆满。

05'14"
  所以这个两世圆满哪,从「能引」开始,一直到下面的「所生」,中间没有间隔,完全没有间隔;而三世圆满,说是说三世,实际上中间可以隔无量世。为什么中间可以隔无量世呢?就是你这一世把那个无明、行、识的识种子留在这里了,它留在这里永远随这个心识转,然后中间自然而然有其他的爱、取、有滋润其他的──所谓其他的,就是对我们心识来说,心识当中的其他的种子,不断地滋润它,所以那些在感果。那个识种子它并没感果,一直等到遇见了这个识种子相应的种种的缘,然后它感果,所以这种叫作三世圆满。

06'08"P.178
  从这地方说明,说从能引到所引这一支呀,中间可能间隔无量世,但是从能生到所生这一支的话,中间没有间隔。现在这个概念清楚不清楚?那么从这里说起来的话,所以我们说这个三世两重因果就是这样!而这个三世两重因果,拿我们现在来看,或者是两世圆满、或者三世圆满,而所谓的三世圆满──无量世!那这么一来我们就晓得了,不管从无量劫以来到现在,现在到下面,都一定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原则。所以这个三世,十二因缘的真正的内涵,那么大概说明,清楚了吧!这是第一个。

06'58"
  其次呢,说这个里边有这么多的业种子,那么哪一个业种子来感果呢?就是这样。这是我们第二应该认识,这个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所在!这里说一说。《俱舍》上面有个偈子,所以引《俱舍》,换句话说,整个的它说的是完全正确的:「诸业于生死,随重近串习,随先作其中,即前前成熟。」诸业──所有的业,在生死当中,「诸业于生死」,它感果的次第是什么?依「重」,第一个是重业;第二个依「近」,靠近;第三个「串习」,所以依「重、近、串习」。再下面第三句呢,「随先作」,先,前面先作的,「其中」。「即前前成熟」,这个成熟的次第,前面的先成熟。

08'11"
  那么这个偈子记得不记得没关系,这个内涵在这里说一说。说有无量无边的业种子,这个前面的业识,那么它怎么感果的呢?重、近、习、先后,就是四个次第。如果说你有最重的重业,那下一生一定到那地方去;如果没有最重的重业,那么临终的时候,最靠近的这个力量现起的时候,所以叫近,靠近;再下面的习惯,如果说临终也没有引发你,就是平平淡淡,那你最平常习惯的这个现起;如果这个也没有的话,那么无始劫来造的次第,最先造的先来,后面的后来。

09'00"
  那这个我们平常也可以用一个现实的例子来说明它,这个例子一说大家就很容易懂了。说我们这个生死啊,说大家虽然经历过都忘记掉了,大家都忘记了,一点都没印象,未来的还没现起,过去的记不住。但是呢,这个小的过程当中,我们一段一段事情的变化,一直在变化,从这个上面说一个实际上的例子就了解了。今天大家坐在这地方,譬如说这个法会,或者我们讲那个课,现在我们大家讲课,这是一件事情。那么这件讲课那件事情结束了,下面要做什么。如果说拿这生死来说,就是讲课那件死啦!那下面到哪里去呀?那还是照这个次第来排。

09'52"P.180
  最重──就是假定说你或者上课之前,或者正上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有的时候那个重大的事情重到不能等到那个上课结束,大家要跑出去。譬如说我们正在上课,「叭!」大地震了!那课也一定不要听了,大家拼命逃出去,那是最严重的事情。再不然的话呢,这个地震震了个半天,虽然我们想了很多事情,但是虽然没有出去,看一下那个房子已经有点样子了,下了课一定马上看这件事情。再不然下课之前或者什么,临时有个非常重大的事情发生了,那我想我们人人会处理,一下课马上就处理这件事情。或者是外面、或者里边都没关系,我想这个可以大家随自己……。在家人,不妨这么说吧!你正要上课,或者是上课之前、上课以后,忽然间家里打了个电话来说,你家里面最重要的人──没成家的是父母,成了家的或者先生,或者太太,或者是子女,忽然之间生了一场大病、出了个车祸,你是不是会心里面心心念念惦挂在这个上头?这个就是重业!再不然,不是外在的,我忽然之间上课肚子痛得个要命,啊!那同样地一下课就非去不可──这个是重。

11'14"
  近呢,什么叫近?是没有这种事情。那么下了课了,一下课有一个人告诉你,或者快下课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发生,虽然不是很严重的,或者有人提醒你说:「下课了,啊!那怎么办?我们怎么去做。」你就跟着他去做了。那么习惯呢,如果这个也没有,那个下了课怎么办呢?平常的时候,喔!下了课了,那么先去喝一杯茶,我们准备──在这里嘛下一堂还有,在别地方,各人做各人的,所以是这个的习惯的力量,习惯力量。如果再没有,那照着所有的那个一步一步的次第来。这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几乎任何一件事情上面都是如此。就是这个业,你可以了解,这个行相就是这样,所以在这个里边,诸业感果的次第就是这个!

12'14"
  那么这个跟我们生死这个修习,为什么这么相关、这么重要呢?问题就在这里!问题就在这里!在前面,我们是两个概念现在要分开来去说,第一个:这个三世两重因果当中,说,造了这个无明、行、识这个识以后,所以要什么样的滋润才感果?要爱、取滋润!这个爱、取滋润一定对境,当对境的时候爱、取滋润的话,那么你什么样相应的爱、取滋润,它就会感什么的果报。是吧!那么这个爱、取的不会莫名其妙,一定有所对的境,从这个上面来对境的时候,内心当中就是什么?内心当中对这个境来说,先是感受作用;或者我们不妨说,对那个境来说也可以,或者十二因缘当中就受支来说。所以实际上那个受支是什么?前一重因果的果,然后爱支是下一重因果的因,这是不一样的哟!

13'21"P.182
  所以在这个经论上面,我们去看一下,一百八十四页,一百八十四页。这个一百八十三页就是刚才我们那个支分略摄,它就特别说明两重因果,三世两重因果的概念,那么这里不讲《广论》,我这个就不细讲了。尤其大部分你们都听过《广论》,所以看一看那一百八十四页上面,第三行最后一句:「是故能生之爱与发爱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缘起。」喔!关键在这里。「发爱之受乃是余重缘起的果位」,这发爱之受就是我们所对的境,以及对境的时候内心的这个心理状态,这个是前面一重因果的果。或者我们不妨这么说吧!眼前我们一生都在受支当中,不是吗?这个受支当中,对我们自己来说,是我们得到这个异熟的果报,然后还有得到一个等流的,这个等流因果、异熟因果,还要什么?增上因果。这个整个的都在受支当中,我们去看,受支是偏重于在这个整个过程当中的心理现象,实际上这个心理现象,是不是还一定所缘的、所缘的境,这样。那么心理现象所依的就是我们的根身,那个就是异熟啊;然后能依的这个心识就是等流啊;然后这个东西对外面的境界的时候,就是这个增上的因果啊!这个是前一重因果的。

14'57"
  这个话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太好了!整个的修行的关键就在这里。我们往往抱怨,抱怨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对不起!这个是前面一重因果的果,因已经造了,没什么好抱怨的。现在的抱怨的心情是什么?那是现在爱支,这个是真正的问题!如果说你了解了十二因缘的整个的必然性,遇见了这个果,有好的,你也不会执着──如果觉得好的话,那我前一生造的这个因啊!那要好的,更要策励自己努力增上,这样。如果不好的,也没什么抱怨的,前一生造的因啊!现在感的果你怎么办呢?努力去修改它呀!不管它是好的策励、坏的修改,它必须要一个什么样的条件哪?要有正确的认识!如果你没正确的认识行不行?不行!那么这个正确的认识,就唯佛所能!所以我们要修学佛法。

16'02"
  那么这个正确的认识呢,这个过程有几个次第,要先一定要依靠善知识听闻,所以「听闻正法,如理思惟」,这样。这个东西呀,目前我们最重要的,就是闻思阶段得到那个所谓正知见。有了这个正知见以后,对任何一个境,就这样!那个正知见,实际上发起来的时候是善法欲。这个见跟欲两样东西,我们不妨拿那个惑──前面的说,爱当中来说。爱,十二支当中爱是实际上说明什么?就是整个无明的粗相。这个无明的粗相通常我们拿天台所告诉我们的,从名相来说叫什么?见、思二惑,对吧!哦,思惑嘛,说贪、瞋、痴、慢、疑啦;见惑嘛,身、边、邪、禁、见啦!是一种是见解,一种是情绪,我们大概粗浅的、容易认识的这个来说明它,就是这种状态。

17'10"P.184
  那么这个以前都是由无明相应这个受,而引发的这个爱支;现在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那怎么办呢?欸!以正知见相应的,所以都是这样的,所谓正知见,所谓勤精进。因此在这个里边怎么办呢?不管前面什么境界,换句话说,到受支为止;下面这个爱支生起来的时候,这个不是世间无明相应的爱,我们给它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善法欲」,这个欲就包括在爱、取两支。所以我们现在的行为是善法欲跟勤精进,一直在这方面努力,这个是对我们最大的重要。假定说我们能够整个地这样去做的话,一生去努力,或者你产生一个最重的业,这个就最好!

18'07"
  那么还有呢,我们也不妨排着这个「诸业于生死,重、近、习」,这个「先作其中」不谈。我们无始以来,「先作其中」如果先来感果的话,那一定沦落生死;可是,太妙了!假定说你眼前努力地去做的话,那个感生死的果报当中,先作的是来轮到最后一个。假定我们能够努力的,不断是以正知见、勤精进养成功习惯的话,就算不强烈,这个串习是不是比──这个次第当中第三位,要先成熟。

18'49"
  然后呢,除了这个以外,譬如说为什么僧团共同的策励,乃至于人家临终往生的时候,现在我们偏重助念,他那个西方当师他的助念的方法,跟我们现在不太一样。同样的助念,现在我们通常助念哪,教他干什么?啊,念阿弥陀佛!是因为末法了,没有正确的方法,那你一心地念佛,实际上还不外乎这个。那么西方当师一定是这样,说:啊!把他……先生病啰!就抬到那个什么?抬到西方堂,说这个是你的归宿。那个西方堂那里边一定有佛像,然后这个佛像还有一个旗,这样拉在手上。欸!你不是忙了一辈子是干什么?你呀,要皈依三宝、要这个。然后告诉你:你一生做了很多好事……。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啊?喏,很简单!他一生的串习就在这里,怕不够,「近」啊!临死的时候,告诉他:你赶快!那「近」加上「串习」,那当然行!如果没有串习的话,这个没有用喔!那靠近也没有用喔!

19'56"
  我们不妨这么说一说吧!譬如说举一个比喻,这个还是个很简单的比喻噢!譬如说我们现在今天的法会完了,法会完了以后,就有人告诉你:「欸!某人,到哪里去。」你去不去这个因缘,去不去这个因缘,完完全全看什么?看你相应不相应,对吧?譬如说以我们这地方来说,啊!我们完了以后嘛,我们上面去拜佛,我们去再继续地这个论或者什么,这一套东西。那是因为我们平常一向做的,就是即使不太努力,一向做的就是这个。假定说有个朋友拉你去:「欸,某人去钓鱼!」我想我们在座的人没有一个人去。反过来欢喜钓鱼那些朋友,就是今天要把他硬拉坐在这地方,下了课你叫他继续讨论的话,他一定不干!对不对?所以这个「近」里边我们要注意噢,这个「近」里边,就是你前面这一生当中多多少少做过的,那么那时候靠近提醒你才可以。所以这个近跟串习有它的特别的相关,这样。

21'06"P.186
  那么假定还有一种「重」的业,譬如说造恶业,那么说五无间罪啦,这个最重,还有呢当然其他的很多重业。善业呢,譬如说得定,这个是一个不动业,这个绝对是。还有呢持戒,这个持戒是个重业哦!不过我们说重业的话是什么?我们说这个重业是恶业,持戒是叫律仪,这个是在善业当中非常重的。所以你如果能够真正认真持戒的话,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功德?我们也不妨这么说吧!这个我们以一个凡夫的心量,持的戒之后能得到法界相应的功德,那个多重啊!就这样。所以真正地能够严持戒律的话,如果说你没有出离心,拿世间来说一定生人天;如果你有出离心的话,好的话,那就是能够感得的声、缘果更上;念佛的话──往生,这个是它根本的意趣。那么到这地方我们了解了这一点,在这地方对我们修行,是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22'16"
  那么下面呢,我想这个现在继续下去,我们不妨看一看,不看文也可以。这个如果文呢,就是《广论》一百八十五页上面最后一行。那么这个内涵说什么呢?就是说我们从无量劫来造了不晓得多少业,那个业可怕极了,这个数量来说,这样。然后实际上内容来说的话,实际上我们也了解,生了天也是一无是处啊!要嘛不造,造了业以后它一定会感果的。除了两种状态,一个,这个业已经感了果,它不会感果。可是糟糕的是,感了果以后,它又积很多无量无边的新业。譬如说我们得到一生,这个一生就是有一个某一个业的感的一个果,虽然这个业因不再感果,可是造了这个一生以后,是不是一生又变得无量无边的业啊?所以虽然不感果,可是反而把那个感果的因又无量无边地增长、无量无边地增长,就这样!那么这是一种情况。

23'33"
  另外一种情况呢,叫对治。你如果能够在这个业没有感果之前,加以正对治的话,那么这个业就不会感果,修行整个的重点就在这里,修行整个的重点!现在我们了解了,就以佛法去对治它,如果我们能够对治的话,它就不会感果了。一方面不感果,一方面在我们修行过程当中能够把握住,能够把握住什么呢?就把握住我们需要的,使这个东西来感果。那么这个次第就是刚才说的,照着前面的这个道理,不要以无明相应的爱、取去滋润它;拿什么?拿正知见、善法欲、勤精进,这个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做的话,那就产生什么效果呢?第一方面,由于这样去努力的话,对于无量劫来所积的这些业,产生了一个对治作用,或者整个破坏掉了,它不能感果。就算是没有办法一下对治掉,这也是事实,可是如果说我们不断地努力的话,那么我们造了善法──善净相应的「重」业,然后造了善净相应的「近」,造了善净相应的「串习」,你是不是生生的在这个上面?至少下一生能够保证!

25'23"P.188
  如果下一生你能够真正地努力的话,那这个地方就我们牵涉到了──所以为什么这个僧团的可贵?为什么我们平常修行的时候分得出来?说这个在前没有几小时我们曾经讲过《毗尼决定经》(编者按:请参阅第七十四卷A面第三十八页起),这个对我们的关键非常重要啊!这地方再说一下,这个《毗尼决定经》讲的话,它就有好几个重点,那么这个里边有一个重点,在这里今天再提一下。这个修行佛法有两类人,这个人天乘的,正规说起来的话不在佛法,它是引诱的方便,完全是引诱方便。一方面是引诱我们上来,一方面我们修行必须要这个人身的这个暇满身,有这样的条件。所以真正修行的目标究竟是说一佛乘,可是的确有很多条件不够,所以它分开来什么?大小二乘!

26'21"
  那么这个戒本身都适应的。这个大小二乘两者当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小乘行者如果觉得我留到下一生成就,你根本就破了戒了;大乘行者,反过来,如果我要想这一生成就,你也破了戒了!这为什么这样呢?现在我们讲到这里回过头来再想一想,这个意趣就完全明白了。小乘行者他固然随佛的时候,僧团固然可以,他真正重要的──解决自己的问题,你只要找到一个方法你能肯定的,全部精神关在那个山林、树下,全部精神来,解决了问题了;就是你不解决,他下一生留下了非常强烈的这种心识。所以这个祖师们说开悟,你不管咬紧牙关像老鼠啃棺材板一样,这样,咬紧了紧紧不放,这个心的力量非常强盛!死了,不行,下次还来!所以他一念从来没有这样要想慢慢地再来的,没有这个心念。所以在这种状态当中,如果说正确的方法得到的话,他一定能够证果,再不然的话就是不证果,他下一生就是这个心识的力量。这是他为什么说,二乘行者你说慢慢来留到下一生,根本上面破了戒了,这个原因在这里。大乘行者不是!大乘行者──我要救法界一切众生!救法界众生你这一世怎么救得了?那好!

28'00"
  不过我们不要误解哦!所以这个两个发心不一样,两个走法就不一样,完全不一样。所以小乘行者,你这个僧团当中要忙这个、忙这个,这根本错了,你自己全部的精神只管你解决你的问题!而解决了,随分随力跟着佛,啊!那是因为所谓报师恩,也可以这么说,他就感激师长,跟着师长身边;再不然他也不要,反正你爱你走,你怎么走就得了。这个大乘完全不一样啊!不但佛的恩,这无边众生一切,他要帮忙人家,因此在这种状态当中,这个僧团对他的价值,更是无比的价值!

28'40"
  所以在以前我们总觉得:「啊!这个戒是只给小乘的人讲的。」《广论》上面不!《广论》上面有一个特别的说明,如果说立了那个戒真正是为这个小乘的话,《广论》上面怎么说?难嘛这么难,感的果嘛这么小,这个没有什么意思,因为你持八关斋戒你就能够证罗汉果啊,你何必一下几百条戒?拿我们《四分律》来说,男众要二百五十条,女众要三百四十八条,还有很多细微的轨则,结果感的果跟他的八条一样,那佛他这个一切智人会做这种事情吗?这样。所以他殷殷地说,真正的中心那的确是为了这个。所以像《华严》上面很多地方,《法华》、《华严》都说明这个意趣。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