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讲-第6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

王洪图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

好、我们上课。今天讲《阴阳应象大论》的第二段,《讲义》第29页的下面。这一段主要是在描述了阴阳的概念后,主要是讲阴阳转化及应用,我先把它读一遍:注意第一个食读饲,第二个食读成饲、食都可以,第34个食同第二个。

[原文]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sì)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下面我就把这一段串讲一下。

“水为阴,火为阳”。这是描述了阴阳的概念,水和火相对而言,那就是水为阴,火为阳。或者说用什么来形容、比喻阴阳呢?用水火最合适,所以它先把水比喻阴、火就是阳。因为水往下流、火苗是往上升。所以用水火来比喻阴阳很恰当。

“阳为气,阴为味”。在上一句的基本认识之上,又讲到与医学密切相关的问题了,就是药物、饮食的气味问题。气有寒热温凉、味有酸苦甘辛咸,四气五味呀。升降浮沉也可以叫气,药物或饮食都有寒热湿凉平之五性,按四性说就是寒热湿凉。气属阳、味属阴,阳为气、阴为味,就这样规定下来了。气相对来说是活跃的,味是有形质的、所以味为阴。

“味归形,形归气”2个归字分别是两种含义,第一个是充养、意为供给;第二个是仰赖、意为接受。“味”是饮食药物的五味,“归形”就是充养着形体,就好比饮食可以充养身体,我们吃了食物之后使身体强壮。第二个归就作仰赖解释了,“形归气”是说形体仰赖着气对自己的支持,这个气是水谷精微之气,形体、身体仰赖水谷精微之气的补充、滋养。

“气归精,精归化”。第一个“归”字又是充养的意思,“气归精”是说水谷精微之气充养着人体的精气,人身的精需要水谷精微之气的充养。“精归化”,这个归又是仰赖,精气的产生是仰赖着气化才产生的,因为精相对而言属于阴,阴的产生需要阳气才能化生为阴精;化就是生化、蒸化、气化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精仰赖着气化。

“精食气,形食味”。反过来说,精又供给着气,食、饲,就是饲养、给别人,精饲养气、气需要阴精的化生。阴精不断地化生成阳气。“形食味”,形体消耗了五味。

“化生精,气生形”。“化生精”和前面的“精归化”相同了,精气需要仰赖着气化嘛,所以气化就能生成精气。“气生形”,水谷精微之气可以充实、生成人的形体,跟前面的“形归气”是同义,是进一步的说明。

“味伤形,气伤精”。“味”就是五味,味本来是可以养形体的,但如果五味不当、失调、太过,就反而伤害形体。后面我们还要学到的,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人体的形体五脏它的产生和生成、它的生命活动仰赖着饮食五味。但是“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五脏之气又可以受到饮食五味的伤害,为什么呢?失调了、太过了、偏嗜了,所以这里说“味伤形”。那也就是说了,正常的、调和的就养身体,失调和了就伤害形体。“气伤精”,这个“气”还是说的是水谷五味之气,本来气是归精的、是充养精气的,但同样的是,失调了、不当了,寒热温凉太过了,同样地伤害人体之精气。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精化为气”,阴精不断转化为阳气,阳气是可以散失的,散失了没有来源不行啊,来源是哪儿?来源是阴精的转化。精化为气,气又可以伤于味,由于五味太过而损伤人体之气。所以本段第一句“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这是确定下来的,后面这几句话都是讲的转化,但这几句话说得比较费事、解释起来比较费事,但有一点我们应该掌握,就是阴阳、形气、精气要互相转化的这个基本观点,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但是失调的时候又互相损伤。所以中间这一段也不需要背记,背起来很难,背着背着就岔了。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属阴、所以向下,大苦的、苦寒的大黄有泻下的作用。气属阳、所以向上,温热性质的药物有向上升散的作用,比如宣肺的药物。因为上一节也讲了上窍、下窍,“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嘛。

“味厚者为阴,…酸苦涌泄为阴。”这一段需要背记,因为它是最基本的理论了。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味本来就是阴,味要厚的呢,实际上就是阴中之阴,味薄的、味轻的是阴中之阳,这就是阴中又有阴阳了嘛。气本来就是阳,但如果气厚、气味重,那就是阳中之阳,气薄的、气味轻的,就是阳中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味厚的就有泻的功能,比如说大黄、味寒,就有下泻的作用。味薄的、气味轻的,比如猪苓、茯苓,就有通、像通便,这样通的作用,利小便嘛、它跟下泻的作用不一样。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寒热温凉,气薄、气味轻的,属阳中之阴,就有发泄的作用、向外发散,比如说麻黄。气厚就是阳中之阳了,所以可以使人发热,比如说附子、肉桂等气厚大热的药,如果这人是虚寒、阴寒,就用些大热之药使他发热,就能起到治疗的作用。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少火”,在这里看来同样是讲的饮食药物的气味,大热的、气厚的叫壮火,比如说乌头、附子这些大热药,可以消耗人的正气、使人“气衰”。“少火”指的是温性的药物,比如说人参、当归之类是温性的,可以助长、补养人的正气、气血。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第一个“食”是“蚀”、销蚀的意思,气厚的、大热的东西可以销蚀人的正气,跟“壮火之气衰”是一个意思。第二个“食”就是吃的意思了,就是人体的正气需要少火的、温补的,阳中之阴的东西来滋养,和前面的“少火之气壮”是一个意思。当然,第二个“食”也有读为饲的,但我是从张介宾的解释。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这一句话进一步地解释了前面两句话。壮火销蚀人的正气,少火可以生长人的正气。

这一段前面是讲的药食气味,接下来是谈气与味的厚薄、轻重,再进一步说气味跟人的阴阳的关系。但是后世医学家对壮火、少火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和引申,把它看成人体中的火。壮火是过亢的火,是邪火、病理之火,少火是正常的阳气、是生理之火,叫“少阳生生之气”,第二种解释作为引申、发挥也是对的,符合临床实际。这种解释也应该熟记,因为有的同学容易在这上面发生了含糊。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虽然说的是气味,但是重点是在说味。辛味、甘味的药具有发散的作用,所以属于阳。换句话说,五味对四气来说都属于阴呐,但五味当中还可以分出阴阳。所以五味当中,辛甘为阳、起发散的作用;酸苦为阴,起涌泄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辛味药有发散的作用、属阳,甘味药怎么也起发散的作用呢?其实甘味药是滋养的作用、属脾土,脾为中央、灌溉四旁,滋养五脏和全身,从中央布散到四方,也可以说是一种发散。而酸味的药具有涌、涌就是催吐的作用,涌吐的是痰涎、宿食;苦味的药具有泄、就是泻下,泻下的是二便。酸苦或者上涌、或者下泻,涌泄的都是有形之物,所以酸苦属于阴。

再细看看,本来是五味,怎么这一段变成四味了呢?《至真要大论》里有“咸味涌泄为阴”的话,里面还有淡味(帝曰:五味阴阳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这里就补充了五味,甚至还加了淡味就出了六味,比如茯苓就属于淡味的嘛(),咸味也有涌吐的、淡盐汤催吐嘛。

最后这段话是把阴味中的四味,又进一步地划分也了阴阳。下面我们看看[理论阐释]的问题。

《讲义》第一个是气味形精的阴阳属性及其生化关系。这一段主要是要掌握阴阳的转化,知道这个理就可以了,精化为气,气生于味的,等等。但31页第一个小自然段说,药性气味既能充养人体的形体精气,担过度摄入反而伤害形体精气,前面不是讲了“气伤于味,味伤形、气伤精”嘛,同时引出了《至真要大论》的“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是“先入”。最后是说“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是说用一种气味用多了,那相应的气可能就盛,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说你还要给它增、增得过久了,那就是灾殃的由来、原由,“夭”就是灾殃,也有人解释说是“早亡”。所以任何事物都要掌握一个适当的度数,饮食五味、用药也是同样的道理,过分地用、说这个东西好,天天吃、说那个营养品天天补,补得不当、出毛病的并不是少数。

第二个是“少火、壮火”的两种解释。刚才提过了,不妨把重点的话再串讲一下。《讲义》引用了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的解释,因为马莳就举了一些具体的药物的例子,便于我们理解。他说“气味太厚者,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如用乌附之类,而吾人之气不能胜之,故发热;气味之温者,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尔生旺,而益壮矣”。说用少火之品,人身之气可以逐渐地往上升,“而益壮矣”,是说“少火之气壮”嘛。“如用参归之类,而气血渐旺者是也”。他这种解释少火生气的方法,就是用药食气味来说的。另一种解释是张介宾的看法:认为是少火是正常生理之火,是指人体的阳气,后世都把阳气当中具有温煦作用的叫少火,壮火是指亢烈危害之火,也就是阳气过分地亢盛所产生的邪火,阳热之火能够温养阳气,亢旺之邪火则不仅消耗阴津,而且也损失了阳气。这种注释也挺有道理,他说“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壮火散气,故云食气,犹言火食此气也;少火生气,故云食火,犹言气食火也,此虽承气味而言。”这虽然是接着气味来说的,因为原文上是在讲气味之后才讲的“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承”是接着,说这一段话虽然是接着原文的气味来说的,但是“造化之道,少则壮,壮则衰,自是如此,不特专言气味者”。也就是说,少则壮,壮则衰,万事万物都有这个过程,不单是气味,所以他又把它引申到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之火上来了。实际上,后一种解释是从生理、病理的角度阐释气与火的关系,对中医学术理论作出了进一步的发挥,这样的观点,不但是张介宾这样解释,比如《讲义》引李东垣所说的,“相火元气之贼”,大家知道,李东垣是生在张介宾的前面,张介宾是明朝人,李东垣是金元时代的人。李东垣所说的“相火”那就是《讲义》上的壮火、或者后世引申上所说的。而朱丹溪所说的“气有余便是火”,这个火当然也是过亢的火。

[临证指要]重点谈到了药食气味性能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说气味厚薄,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厚则泄、味薄则通,味呢,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这个作为药物学的基本理论,在指导临床实践当中的意义是很大的。所以《讲义》指出了后世医学家在这方面做出的一些贡献:一个是金元医家张元素的《医学启源》,其中的“用药法象”一节,举了很多药物的例子。特别是提到了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制的经方,笼统地说,张仲景的用药和《内经》的理论,我看都出自《阴阳应象大论》全篇的思想,不单是“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也就是说,张仲景《伤寒》所用的113方,还有《金匮》的若干方,从用方的理论来说,可以说基本上是出自《阴阳应象大论》,而且张仲景的制方又为后世医学家们所师承。《讲义》上提到了桂枝汤是辛甘发散、承气汤是味厚则泄、乌头汤是气厚则发热、猪苓汤是味薄则通等等,都是秉承了《阴阳应象大论》的思想。比如大家熟悉的、涌吐上焦实邪用的瓜蒂散,瓜蒂散含有两个药,一个是甜瓜蒂、一个是赤小豆,甜瓜蒂味苦之极、赤小豆味酸,其实呢,在临床上用瓜蒂一味就能催吐了,张仲景为什么要再加上赤小豆呢?就是因为《阴阳应象大论》讲了“酸苦涌泄为阴”,说明张仲景就是按这个病理来的。当然,赤小豆本来有益脾的作用,对苦味瓜蒂的毒性可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第三段在《讲义》的第32页,这一段讲的是阴阳理论与疾病的联系,需要背记,我先读一遍。

[原文]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jiē,二日一发的疟疾)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这倒不一定是讲人体的生理病理问题,从自然上也可以理解,不要单纯地理解为人体有病了。凡是阴阳之间的关系,阳太过了都可以导致阴的不足,使阴受到损伤,“病”就是损伤、伤害嘛。正常状态应该是阴阳相互协调的、阴阳相互为用的,所以阳气过盛则阴气受到损伤;同样的,阴气过盛则阳气就要受到损伤。对人体当然也是这样,如果人体的阴气过盛,那么阳气就要受到伤害;同样的,如果阳气过亢,阴精也要受到损伤。我们常说的“阴盛阳衰”不就是这样嘛,从阴阳总的规律来讲是这样。再有呢,阳主热、阴主寒,所以“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自然界和人体都是这样,自然界阳胜就热、阴胜就寒,人体阳盛就会出现热症、阴盛就会出现寒证。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是重叠的意思,重热就是热而又热、重寒就是寒而又寒。因为物极必反,所以重热就反而出现寒、重寒就反而出现热。古时候只是说到极、说到重,我们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物极必反,当然了,“重”、“极”也可以理解为是有条件的。如果把前面的“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等话联系起来,也可以考虑“阴胜则阳病”,如果你吃酸苦味的药太过,那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了(应该是损阴而使得阳相对“胜”吧)。《内经》本身并没有分段嘛,分段是我们分的,所以联系到前面的话,也可以理解为用药。总之,看到了是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所以是“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又是因为“阳主热、阴主寒”,所以是“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同时又谈到阴阳可以转化,所以是“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因此这3句话谈了很多的阴阳理论问题。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下课。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