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讲-第15讲素问•藏象概述

王洪图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15  素问·藏象概述

同学们,上课。

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习藏象。藏象学说、藏象理论其实都是一回事,过去我们叫藏象学说,后人提出来应该叫藏象理论,其实学说本身就是理论问题。

藏象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关于核心的说法,在60年代初就有人提出来了,那阵儿说的还不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医理论体系核心。是湖北中医学院的西学中班的学员和老师们一块儿写的文章,我记得是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当初他们提出来说叫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当然他们所说的脏腑,实际上就是说的藏象。因为藏象不单是个脏腑的问题了,“以象而不以质”,讨论的是象为主,说“不以质”就是没有质、不是这意思,就是它强调的是象。所以藏象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或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提得比较早。

我在写《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的时候,那是1991年动笔写的,我那时候还没说藏象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就说它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么一个提法。但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就相对比较笼统一点吧,免得在学术上出现一些分歧,其实看来这个问题倒没什么分歧可说的。也就是说,把它看作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学术界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分歧。

关于藏象的概念,什么是藏象,历来好像都有一些不同的说法,比较占统治地位的,或者说在学术地位、代表学术界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以前关于藏象的概念,是说“脏藏于内,形见于外”,是这么个观点。因为内脏藏于体内,而形表现在外,所以叫藏象。还有一个是王冰的说法,就是“脏藏于内,形见于外,可阅者也”,是说五脏藏于体内,而它的功能表现、它的形象可以表现在外,而表现在外这一部分是可以看得到的。

就是这个“象”字,也有一些不同的认识,有的说是形象,有的说是现象,有的说是假象、表现等等。我们在考虑之后呢,就是说“脏藏于内,形见于外,可阅者也”的说法,好像不能够完整地反映藏象的概念,只能可以说所谓藏象有这么个特点,这个是个特点问题,好像不是概念问题。

所以经过讨论以后呢,给藏象确定了个概念,就是《讲义》上说的:藏象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它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这里所说的形态结构,是指的《内经》中的,因为我们研究的是《内经》嘛,不是讲的后世了,也不是讲的今天的那个中医学基础了,而是讲的《内经》时候的藏象,是指的《内经》中的解剖知识。我们在讲“概论”的时候提到过,《内经》有粗略的解剖知识,生理活动规律是藏象理论的重点,那当然就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等等的活动。这些生理活动规律是什么呢?它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联系诸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等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的生理活动,而不是专指这五个脏的生理活动,只是以五脏为中心而研究这五个系统,所说的系统那就包括六腑、经脉、形体、官窍,甚至于把自然界都联系起来,就是我们在讲《阴阳应象大论》、《脏气法时论》都有这样的问题。我们看《讲义》第46页这个表,和以前我们讲《阴阳应象大论》、也就是37页这个表,那都是反映五脏的五个系统活动的问题,所以说它是以五个系统的生理功能活动作为重点的。这部分系统不仅受到天地四时阴阳的影响,同时,相互之间也紧密联系,从而体现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生理活动规律,人体自己的局部与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乃至于社会的,也是一个整体,所以体现这样一种整体的生理活动规律。

当然以往啊,就是说这几十年来,关于藏象的概念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当然并没有经过深入地考虑,或者说也没有经过严格的、认真的、仔细的讨论,不同的专家在不同的著作当中,关于藏象的概念曾经有过一些不同的说法,有的说藏象是研究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规律的学说,换句话说,重点在于把藏象学说又包含了病理,我在确定这概念的时候就排除了这一点,因为病理问题,我们中医基础理论也好、《内经》理论也好,它还有病机病理那一部分,病机病理就是作为一个学说存在的,病理部分它就不能够既属于藏象、又属于病机,看来放到病机里头是合理的,因此藏象就不应该再包含病理内容。

还有的专家提出来,是包含着经络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看,咱们在《讲义》概论的部分,讲那《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的时候,经络也包含在藏象理论里面,经络本身就属于藏象的组成部分,它也是属于生理方面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为什么又没说除了经络呢?因为经络已经属于藏象了,只不过是经络本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它的一些特点,所以我们在学很多著作的时候,脏腑之后又列一章、又列一节,又列一个什么组成部分,专讲经络,实际上,经络应该是属于脏腑的、应该是属于藏象内容的。因为你们看到,所有的关于经络的记载,都没有离开过五脏六腑,特别是典型的、权威性的著作和文章,《灵枢经》的《经脉篇》,它讲十二经脉的时候,开头都是先说脏腑的名字。比如说第一条经脉,“肺,手太阴之脉”,它是这么叫的,先定的是肺,然后才是“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胃,足阳明之脉”,它都是把脏腑的名字摆在前头,然后才说经脉的名字。当然,《内经》里头还有其它方面的论述,都说明经络和脏腑是分不开的,是一体的东西,只是从层次角度说,脏腑在高一个层次,下边才谈到经脉这样一个层次。

下边我再进一步解释藏象理论的内容。你看是这样讲的啊,藏象理论的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脉、形体、官窍、精气神。这些都属于藏象,你看,藏象理论就是脏腑学说、脏腑理论了吧,因为脏腑属于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已,或者说是以五脏为中心而已。所以这样一个观点呢,我们在写“藏象”这两个字的时候,虽然从字音、字义上都是内脏的脏,但是在我们用“藏象”这个词的时候呢,仍然写的是这个“藏”。它成为一个词的时候,从我们《讲义》也好,从我主编那个《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也好,都是这样一种用法,其它的都是简体字啊。凡是在遇到藏象的时候,都是这个“藏”,因为在《内经》的时代没有简体字,也没有加肉月的这个“脏”。都是这个“藏”,有时候读cang、有时候读zang。使用这个“藏”的意思就在于这个藏象的藏,不同于一般所说的脏腑之脏。当然了,这里头还留有其它方面的考虑,就是现在还有少数的一些专家,认为这个“藏”字就应该读作cang,藏象就应该读作cang象,起码我知道有一个专家是这种观点。那样的话,我就写的这个字,尽管我们现在读成zang,读成cang,还留有余地,可以讨论,学术问题嘛,还是可以继续讨论的。出于这样一些考虑,所以我们“藏”这个字,就没有写成简化的那个“脏”。当然,意思都是读成脏。从古来就是写的这个“藏”,读成zanc。这也反映了脏腑本身的特点,它是主藏的嘛,它不是露在体外的,而是藏于体内的。所以脏和藏古来就是一个字,所以选这个“藏”字的时候,也有藏于内的意思。

再有呢,关于论述藏象的篇章,《内经》当中讨论藏象的篇章是很多的,《讲义》说有《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论》、《五脏生成论》、《五脏别论》、《经脉别论》、《太阴阳明论》、《灵枢经》等等,这只是重点、这一篇文章重点讨论了有关藏象的问题。其实这些文章往往也都涉及到其他的医学理论问题,但这是重点讨论藏象问题的文章。其实呢,还有很多文章虽然不以讨论藏象问题为主,但是也都涉及到了藏象的内容,我们都没有列入进来。因为《内经》这文章有特点,大家所知道的,它很难说我这一篇就讨论什么问题,而不讨论别的问题,它往往在一篇里头涉及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理病机、诊法、治则,甚至治疗方法,它往往在一篇文章里都涉及到了,当然它有重点。

所以我们在研究藏象的时候,除了本《讲义》,还想读《内经》的话,你可以以这些篇为主,但是要再想深入研究、更全面地研究,那162篇你都先看一看,那里头应该说很多地方都涉及到了藏象的问题。

这样也符合藏象理论的特点,作为核心指导理论,它应该是指导或者是涉及到所有的理念的内容,凡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部分,哪一部分都得有藏象的东西,没有藏象的东西那个理论就很难成立,这样的理论才能叫核心嘛。其实,想一想是这样,你比如诊法问题,你诊断来诊断去,不管寒热虚实,最后总要定个位,寒热虚实、哪儿寒啊,哪儿虚啊?是脏腑虚、是经脉虚,还是气血虚?总得定个位,甚至你说是阴阳虚,阴阳虚也要涉及到人体具体的什么阴、什么阳啊。诊断是这样,治疗更应该是这样,诊断都离不开,那你治疗就更离不开了,你治疗总得照着诊断去立法儿处方吧。同样来讲,养生也是啊,藏象讲的生理问题,那病理问题是哪儿来的呢,病理问题就是生理的失常,失常就是病理,从病理出来的、那你生理病理都有了,养生呢?那你就要保养好生理的部分,逐渐地或者说不要让它产生病理的影响,这样就是养生,所以养生同样是离不开藏象理论。因此说,藏象理论涉及到《内经》的很多其它篇,应该说这也是自然现象,因这藏象是一种核心的理论。

所以藏象的这一章的学习,应该说是我们全书的、全部《内经》课的重点内容。下面我们就一节一节地讲。

第一节是《灵兰秘典论》,全篇全选下来了,只不过有两个自然段,我就分两段来讲。灵兰就是黄帝藏书的地方,叫灵台兰室;秘典就是秘密的典籍、秘密的经典,不是随便可以泄露的。叫这个名字,无非是想说这一部分内容是非常宝贵的、非常重要的,要很好地藏下来。第一段是讲十二官相使、或者叫十二脏腑相使。有时候把这一段把十二脏腑叫成“十二官”,其实官本身就是功能的意思,只不过现在习惯了喊当官的,其实当官是要发挥他的职能的,不发挥职能那就不叫官。这一段是要背诵下来的,现在我把它读一遍。

[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cheng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这不是、以一个封建王朝的官职这样的设置,来形容人体中的十二脏腑的相互之间的关系,这里虽然说有主有从,但所强调的是一个协调统一的关系,虽然它说“十二脏”,腑也可以笼统地称为脏,细分的话,腑和脏是不同的,但笼统地说内脏、内脏,这就包括腑,所以它把十二脏腑都笼统地叫做十二脏。“相使”,相使就是相互使用、相互为用、相互联系。“贵贱何如”,有什么主、有什么从?主为贵、从为贱。它其实就是问的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当然讲主从也可以,因为下面讲君臣关系嘛。

岐伯回答说,“悉乎哉问也”,说您问的问题问得太全面了,“悉”不是完全嘛,问得太详细了,“请遂言之”,请让我把这个问题谈一谈吧。“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下面这些话,其实各位在学《中医基础》的时候大多都引证过了,对不对?在中医基础是叫藏象吧,在藏象里讲心脏的时候,肯定第一条“心为君主之官”,或叫“心主神明”、“心主血脉”等等。从哪里抽的?《内经》里讲了很多“心主神明”的问题,但是以《灵兰秘典论》最为突出。就是说把十二脏腑和朝廷中的君臣相联系的话,那么心、居君主之地位、居最高领导者的地位,为什么,就是因为心藏神。在《内经》理论里面,人体虽然是形神统一,形体和精神是统一的,但是神是又统领着形体,神要比形体重要得多,既说是统一的、不可分的,又说神统领着形体。因为心是藏神的、主神明的,所以就把它看作是在十二脏当中是最重要的一个脏腑,因此把它叫做“君主之官”。这个神明呢,就是泛指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笼统地说,在我们《内经》里面,甚至在我们中医里面,都把它叫做神,都可以用神加以概括。当然,在神的概括的基础上,还可以细分不同的层次,但笼统地说都可以叫做神,而这个神可以说是由心来统领的。所以你看《讲义》上的注释,在52页最下面一行,张介宾在《类经》里说:“心为一身之君主,禀灵虚而含造化,具一理以应万几,脏腑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也就是说心统领全身吧,就这个来讲,所以把心叫做“君主之官”,就好像朝廷中的皇帝一样。我虽然这么强调“心主神明”,而且引证张介宾的注,其实,在《内经》理论里面,关于精神的问题,还有其它的理论,只不过《灵兰秘典论》最为突出,而且这个理论中中医理论里占了很重要的地位,甚至占了主导的地位。还有不是心主神明的,说五脏都主神的,那是另外一种理论,现在我们讲的是《灵兰秘典论》。

心主神明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要是完全都从解剖上考虑就不大容易,因为大家都学过解剖,中医古时候的解剖不是太发达,100多年来西医东渐,我们人人都学了解剖,而且那个脑主持的精神活动的问题,已经好像众人皆知了。因此若是心来主这么多神明,似乎讲不通,确实也很难讲通。所以我说学藏象的问题呢,你要单纯地从解剖角度来考虑,是很难学得通的。可你说、不是你说“脑主神明”吗?这与有毛病,“脑主神明”,我们开中药、开处方就很难说清脑开窍,对不对?说养脑安神,好像从整个理论上都不是这样认为,而且从中国人的习惯上也不是这么说的,说这个用心学习,当然现在也说这人不动脑子,也有这样说的,说这人没心没肺、是脑子不开窍,当然也有说脑子不开窍的,但是说心不开窍的人相对地要多,说是学习不用心。所以“心藏神”传下来、几千年来,我们从生活上到医学上,医学上这样使用得最多。

再有说了,这个心和精神活动是不是就没关系了呢?也还有,其实五脏啊,哪一脏都对、就我们现在的医学的考虑,实验为主的医学考虑,全身各个脏腑都对人的精神活动有影响,不是绝对没影响。这样的情况,报纸、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材料,这当然是可以作参考的嘛,不是说非得作医学论文来看。不是有过一个报纸登过一个、是哪个国家的,一个妇女心脏病,后来移植了一个好的心脏,她活过来之后,她的生活习惯改变了不少,本来不喝啤酒,现在特别爱喝啤酒,本来就根本不喜欢激烈性的刺激,她喝了之后又骑摩托又干什么的,特别喜欢激烈性的运动,后来了解到给她提供心脏的那个人是个20几岁的小伙子,骑摩托车死于车祸,而且在了解之后,接受心脏这个妇女,很多的脾气的改变,就和献心脏的那个小伙子的脾气很相似,而且据知献心脏那个小伙子特别爱喝啤酒,接受心脏这个妇女原来就不喝啤酒,哎、接受心脏之后,这么个爱好也出来了。所以你说是心脏对神没影响,恐怕这些问题还确实值得研究。当然,这个只能说是心气通于脑,我们也并不是就此来说脑就是不如心主神,不能从解剖角度考虑吗。《内经》上所说“心主神明”,或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就是讲的精神活动,主持精神活动的这个系统是什么,是心系统,是这么讲下来的。不是完全、或者主要的不是从解剖上来考虑了这个问题。

我记得一些古医书上对心的解释有很多的,都是强调“心主神明”的问题。敦煌医学残卷,其中残卷以后有一篇完整的叫《明堂五藏论》,敦煌医学残卷啊,马继兴先生本人早把它整理出书了,其中有一篇文章还挺清楚的,这篇文章并不残。没准这篇文章看来是唐代的文章,或者是唐以前的文章,但不会晚于唐。它关于心的问题,它说“心者,纤也。所谓纤细微,无事不贯心”,不是完全的原话,我记得差不多,意思不会错的。就是心是很细微的,这才叫心;很多事情都要通过心,这才叫心。如果粗粗大大的,有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这就是没心了。所以要用心、要走心,是不是?这是心很细,心很粗就没这一说了。当然这不算细心就不好,所以无事不贯心,什么事都要通过心来想一想,记住了、思考了,这就叫通过心了,贯就是通过了嘛。当然,其它医学书上也有说“心者,新也,日有所新也”,就是每天都得学点新东西,这才叫有心,活了一辈子、稀里糊涂一辈子,什么都没学到,那就没有心嘛,日有所新,就是讲的天天都要学新东西,不断地学习。当然这学习不单指天天看书学习,什么都是学习,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一种学习,这都是讲的心。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心主神明”角度的命题,也就是说,关于精神、或者叫中医所说的神和所说的神志的命题,“心主神明”是重要的一个命题,还有其它的主神明的命题。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相傅,傅就是辅助的意思,相也是帮助的意思,就是比喻成朝廷、跟宰相相辅佐。傅也是有辅佐的意思,宰相是辅佐君主的。肺在心的旁边辅佐着心脏,它具体的是“治节出焉”,治节是治理、调节,治理调节脏腑气血、营卫,那都要靠肺的功能来进行调节。心固然是君主,但肺是起到治理调节的作用。《讲义》注释中讲得挺清楚的,肺主气而调百脉,有辅助心脏治理和调节五脏气血的功能。又引了张介宾《类经》上的注释:“肺主气(刘力红《思考中医》: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三候也就是十五天,这个十五天的周期就叫做“气”,一年有二十四个气。中医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天人怎么合一呢?说白了就是天地在变化,人也要跟着变化,这个变化的节律要能够同步。从上面这个气的概念中,我们知道了天地变化的基本节律就是气,也就是十五天一个变化。在这个节律上,人也要有一个类似的同步变化,这个变化跟上了,天人就合一了。那么,在人体内,具体是哪个部门负责这个基本节律层次上的天人同步变化呢?就是肺。所以,肺者,气之本,说的是这么一件事。这个气与呼吸之气,与一身之气又有什么关联呢?显然没有什么大的关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故曰治节也焉”。焉这字不单是虚词,在此也有当“这里”讲的意思,就是从这里出,治节从肺这里出。我们在《内经》里边来看,“肺者,心之盖也”,是心的华盖,盖子盖在心脏上头。可是《明堂五藏论》上说“肺者,旁也”,那看来是“旁也”这个说法更符合相傅之官、在旁边辅佐着君主嘛。主治节、朝百脉而治理全身,全身气血营卫的正常运行,脏腑百骸活动的正常,都要靠肺气来给予维持,都要靠肺“主治节”的功能进行调节(刘力红《思考中医》:一年有二十四节气,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节与气实际上是非常相近的概念。治节当然是治的这个“节”,怎么会扯到治理和调节的问题?即便它是调节,调节什么呢?有关上面的“肺主气”、“肺主治节”,我们还可以从其他一些方面来思考。肺处胸中,其外包以肋骨,大家数一数,肋骨有多少根呢?左十二,右十二,一共是二十四根,正好是二十四节气这个数,这是巧合还是必然呢?是一年先有二十四节气变化,还是先有二十四根肋骨呢?大家可以思考这个问题。另外,节与关节也有关联,我们先看一看人的四肢大关节一共有多少?一共有十二个,每一个关节由两个关节面组成,合起来还是二十四个面,这里一个面与节气相应,一个面与中气相应。四肢应四时,每一肢有六个关节面,正好应“六气为一时”。关节与节气相关,与天气变化有关,这是平常老百姓都知道的。我们可以问一问周围上年纪的人,特别是一些关节有毛病的人,她们对天气变化的敏感程度往往超过气象仪器。气象预报说有雨,她可以说没雨,结果真的就没雨。她为什么敢这样断言呢?因为她的关节有反应,这个反应与天气的变化是十分相符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关节看做是人体对天气变化的一个感应器。而这个感应器是由肺来掌管的。弄清了肺与节气的这层关系,肺的意义也起了根本的变化。天人相应,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就落实在这个“肺主气”、“肺主治节”上面)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具有保卫机体的作用,但是你看,谋虑又是神志了,谋虑是和肝有关系,或者肝的功能正常人才能够正常地谋虑、谋划、思维,深入地考虑问题。如果肝的功能失常了,就不能深入考虑问题。所以大家生活中经常这么说,一生气、一发怒,办事简直就不合乎情理了。为什么,他不能考虑了,就超越了常规了。肝藏血,肝在志为怒,肝有病之后,血就逆行、逆乱,怒气一发,精神活动就不再平静。而且《明堂五藏论》上说:“肝者,捍也”,这也是捍卫的意思,有捍卫机体的作用。肝藏血,它的功能正常,就可以抵抗很多的外来的邪气,对人体的健康起到了捍卫的作用,所以叫“将军之官”。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中正就是不偏不倚,胆的功能正常的话,人就可以下买断,所以它说“决断出焉”,对事情有谋、肝主谋,谋虑完了还得决断,决断的功能就划到胆上去了。所以这人要胆小啊,就思前想后,老是决定不下来,我们习惯说法叫胆小,一点小事下来,想来想去、睡不着觉,那叫胆虚。本来用不着失眠的事儿,他就失眠了,还怎么想怎么害怕。那我们不是有一个温胆汤嘛,在这儿是清胆热,我们用这治疗它。同样的呢,决断本身也是属于精神活动范畴里边来的,虽然说“心为君主之官”,但是还把这个决断的活动归结到胆上来了。虽然我说即使强调了某一脏的重要的功能,本篇更主要的它是讲十二脏腑相互协调、整体协调的问题。这在我们中医理论里边,凡是胆儿小善惊的那就要治胆了,这人特别容易害怕,听点儿声音就吓一跳,治疗的话就要从胆来论治。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就是指的心包,或者说是心包络,臣使之官,那就是在皇帝周围的近臣,是近臣,所以“喜乐出焉”。心主神明之喜乐,实际上是通过膻中表达出来的。后世又把膻中、心包络叫做“心主之宫城”,可以保护着心,叫做“代心用事”,特别是它具体所讲的“喜乐”,是由于膻中发挥作用、膻中表达出来的,所以叫“代心用事”,一个“代心用事”,所以可以“代心受邪”,心是君主,不能受邪,是“真心不受邪,受邪则死”。邪气侵犯心呢,首先侵犯到心包,后世温病学派不也是讲“瘟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嘛,一传就传到心包。

休息一下。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