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讲-第51讲第二节素问·评热病论3

王洪图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51  第二节素问·评热病论3

打开教材180页,继续讲肾风的病机问题。上节课是讲了肾风的症状,下边就开始分析肾风病的病机。“帝曰:愿闻其说”,岐伯回答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个前提、或者说是个基本的原理。邪气侵犯的部位,首先是有人体正气之虚作为它的前提。就如同我们在讲《百病始生》的时候所谈到的,“两虚相得,乃客其形,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这句话,就是更原则地说得病的前提。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阴虚者阳必凑之”,“阴虚”是说的肾阴不足、肾阴虚,“阳”是说的风邪。由于人体肾阴虚作为一个前提条件,在虚的情况下,所以风邪才能侵入。“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由于肾阴虚,所以出现少气,阴精不能化气、不能生气;时热、阴虚就有内热,这是由于阴不制阳,所以出现发热。有了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所以就容易汗出。本篇里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针对“阴虚者,阳必凑之”而言的,其实这个我刚才说了,是一个原则性的话,是一个很概括的话,所以目前也好,或者从《内经》之后,我们中医界到如今,都是应用这个理论,也就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即使是有同一个外邪,假如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不同的人可以得不同的病,就是说六淫变化,那么侵犯到不同的人身上,可以得不同的病,甚至在不同的部位上得病,这是为什么呢?那就是这个人的不同部位上有虚,有的得了关节病,有的得了呼吸系统的病,有人得了胃肠的病,这是很常见的事。其道理就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这句话的含义是非常广阔的。那么,这里具体说“阴虚者,阳必凑之”,这就讲的相当具体的情况。也就是说,肾风病是由于肾阴虚,风邪侵入到了肾,而没有侵入到别的地方,一般风邪可以侵入到肺的、侵入皮毛的、侵入到骨节的、风邪影响到肠胃的,这不都是常见的病嘛,风可以引起“精乃亡,邪伤肝也”;又有“因于风,乃生寒热”,这是表证;所以风邪引起的病多了,这里为什么偏出现肾风呢?就是因为这个人本身是肾阴虚,所以他就得肾风病。

还有“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这就是解释病机了,少腹中有热,热灼津液,所以小便就黄。如果少腹有寒,则小便清长嘛。哎、关于小便黄是热的说法,《内经》的这句话就是非常典型的。我们现在临床看病、问二便,其中就有小便颜色的问诊内容。“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仰卧的话,胃气上冲、上逆。“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这是水气上迫于肺,所以仰卧就咳嗽。所以很多咳喘的病人都不能平卧,平卧时咳就加剧,同样是由于气上迫肺,当然这个还有水上迫肺的问题,就是气和水都上迫于肺,因而使咳嗽加剧。“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就是很多有水的病人,微肿先见于目下,因为下眼睑是属于脾太阴的,很多的水、包括这里所说的肾风,以及前边误刺之后的风水病,还有其它的有水之病,它们常见的症状是目下微肿。“帝曰:何以言?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目下这个部位就应于脾,水湿在胃就影响脾,就可以使目下肿,这是最基本的解释。当然,原文也说了“诸有水气者”,不单是腹部有水,各种水气病都可以使目下肿,有些病人感冒了、肺气不宣使得水液不能宣泄,目下也微肿,甚至面部也微肿,而这个浮肿你按腿时可能并不肿,面部虽然看着是肿,按时也没有坑,但是明显的是目下微肿,所以肺气不宣也可以出现目下肿。当然,这里是按脾解释的。风水病怎么解释脾了呢?这是由于水居于腹中,腹中就是脾所主的部位,所以它从脾这个角度来讨论。同时要指出,肾风之病到这里已经不单是肾风了,从前面所解释的病机来看,肾风又影响到胃、影响到肺、还影响到脾,所以虽然是肾风病,它是以病在于肾为主的、其实是影响到几个脏腑。尽管脾肺肾三脏与水的关系最密切,同时又有胃的问题,胃和肾是相关的,“肾者,胃之关”嘛。

下边又说,“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这是解释前边的话,前面不是说肾风病在口苦舌干吗。之所以口苦舌干,是由于真气上逆,真气是指心之真气上逆(五行里的水不制火),又涉及到心脏了。心之真气上逆,是由于肾病之水邪影响到心的真气上逆,所以出现口苦,口苦是火热的现象。舌干是水不能化生津液,尽管有水停留,甚至脸也肿了,腹部也有水了,假设说下肢也肿了,这种情况也有,全身浮肿了,口还是照样渴。这是由于气化不利了,所以水不化津。“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甚至于咳出清水。

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惊是怎么来的呢),“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前面的症状上也有腹中鸣,“腹中鸣,身重难以行”嘛,说腹中鸣是因为病在脾,是由于土弱而寒水之气侮(反克)之,所以出现腹中鸣、肠鸣,胃里头也可以有水音、出现肠鸣。“薄脾则烦不能食”,邪气侵犯于脾,前面说影响胃,这都是土弱水寒侮之(我理解不是土弱,而是水寒甚),影响到脾,所以出现烦闷,这个烦应该是烦闷,脘腹胀闷、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饮食下咽不畅,那是由于胃脘阻隔,胃气受到了水邪的影响、胃气不降、隔塞不通。“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水邪影响到胃了,而胃的经脉在足,所以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胞是指子宫,胞脉闭塞也是由于水邪影响到了脾胃,气血化源不足,气血化源不足胞脉就闭塞、月经不来。“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上迫于肺就影响心脉也,使心气不得下通。除了我刚才所说的脾胃有化源之外,又谈到心气不得下通的问题,因为胞脉属于心而络于胞中,心气不得下通,所以月事不来。肾风病后来误刺之后成了风水病,出现浮肿,你看这个病可以五脏都涉及到了(没涉及到肝),因而出现五脏的症状。所以我们在治疗肾风这类病的时候,那就既要考虑到肾的问题、风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到全身的问题(刘渡舟《伤寒十四讲》的经验是辨证要抓主症,抓住了主症,其它症就可以迎刃而解),到底影响到哪一脏,或者哪一脏影响得最多的问题。

下面看[理论阐释],强调了“邪气所凑,其气必虚”这一重要理论观点。肾风病这一段讲了很多的问题(我认为不应该在这里讲,使得肾风病的论述看起来有些乱),甚至于对《内经》而言,是讲得相当细致了。但是,话说回来,作为理论的重要性,在这一段里头,我们应该注重的,还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教材说,本篇的经文意在阐发风水病的肾阴不足、水不制火,而发“时热”的机理,所以就本篇而言呢,意在说明正不胜邪、阴阳交争不解的“阴阳交”,或者是少阴之气虚于内、风热之邪胜之的风厥病,或者是劳伤肺肾所引起的劳风,或者是不当刺而刺出现的肾风,都是由于正不胜邪所致。就本篇而言,它也就不单是总结肾风的问题,也可以总结前面的三个病。同时我说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以作为中医认识疾病的、分析起病发病一个重要的理论,阐明了一个重要的发病学观点。教材说,它可以说明疾病发生的共同性,也就是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在邪正斗争胜负当中,正气旺盛与否,是决定发病与不发病的关键问题。这样的观点,在《内经》其它篇中还有,比如大家熟悉的《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百病始生篇》我们讲过的,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等等。同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个观点对养生学也有一定的贡献,因为要想不发病,那就要注意养生,把正气调养好了,那就可以“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下面看[临证指要],谈到了肾风、风水病的治疗。本篇对此二证虽然论述比较多,但未及具体的治法,本来《内经》的方子就比较少、就13方嘛。其中有一个还是《素问遗篇》上的,有人认为这是后世的方子。当然针刺水病《内经》有治法,针刺发热、水肿,谈到了57个穴位。但是哪个方子、哪个穴位是具体治肾风、风水病的呢?教材说因二者均有水肿的症状,当按水肿病进行治疗。关于水肿病的治疗,《素问·水热穴论》、《素问·骨空论》提出了针刺水俞有57个穴位。《素问·汤液醪醴论》又提出来“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cùo)”等从脏腑气血调整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这几个名词将来我们在讲治法的时候还要谈到,“开鬼门”是指开汗孔、发汗;“洁净府”是指净膀胱、利小便;“去宛陈莝”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还有句逗的不同,可以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去除瘀积之水,另一个是去瘀血。其实呢,这个病是肾风,我们倒不妨还可以考虑,在病的初起阶段,倒不妨适当地用一些散风的药,当然,你说“开鬼门”是不是就可以包含散风了、也可以。历代医学家本着《内经》理论,在治法上不断地发展,张仲景因势利导、就近祛邪,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指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利小便常用肾气丸防己茯苓汤之类,发汗常用越脾汤,大、小青龙汤之类,利小便兼发汗则可以用五苓散之类,从临床方面看,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这个肾风、风水确实有很多的情况,从西医诊断的角度考虑,急性肾小球肾炎确实就像肾风或者风水,亚急性和慢性的、很多的肾小球肾炎,倒也还像肾风,所以在治疗方法上,中医治疗这类的病,还是有相当的优势可言。就以肾小球肾炎来说,西医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法,是采取消炎的方法,比如使用青霉素;慢性的呢,用激素之类的药好像不是太好,有疗效,但是副作用相当大。再后呢,一些肾病出现严重了,所谓尿毒症,就采取透析、洗肾的方法,临时的效果是很好的,但是久而久之,人体的气血也就大虚了、贫血了等等的,身体机能状态低下,也还是不行。再有就是换肾,但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目前对于各类肾病,笼统来说,目前看来,中医药的治疗还是比较好的,在急性、亚急性这个阶段,用西药疗法比较好,但用中药疗法彻底治愈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对于慢性的、甚至是尿毒症的这种状态,用中药的疗法,效果也是相当地好,可以缓解症状,可以使肾功能适当地恢复。

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的一位教授,他所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是中医优势病种的问题,所谓优势、劣势,是中西医相对照而言,我们中医对哪些病相对地有优势,换句话说,比西医要好,这个所谓好,第一是疗效好,第二是病人容易接受、经济实惠,当然是把疗效放在第一位。他统计、研究的结果,第一个病种就是肾病。当然,这只是一位教授的研究结果,我在这里介绍一下。

当然对于肾风、风水病的治疗,教材是作为一个概括的提出、基本思路,当然我又补充一个散风的方法,也还值得考虑、结合进去使用。

本节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一篇的重点就是对于病机的认识,虽然是讲了几种病症,症状我觉得不算难记,但是关键是对病机的分析,这对指导我们临床辨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讲第三节,《素问·咳论》,在182页,这一篇我们是全选了,是专论咳嗽的,讨论了咳的病因、病机、症状、分类及治法,全面地论证咳嗽,所以叫做咳论。读一遍:

[原文]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

串讲一下:黄帝问的是“肺之令人咳,何也”,确实是呀,一般的咳嗽都是涉及到肺,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能宣降,因而出现气逆咳嗽,甚至于喘息。说这是为什么呀?但是岐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回答的,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不单是肺令人咳,五脏六腑之病都会让人咳,所以岐伯没有正面回答肺令人咳的问题。为什么五脏六腑都会令人咳嗽呢?道理很简单,一是由于肺主治节,治节全身气血营卫,二是由于肺朝百脉。固然咳嗽离不开肺,但是百脉之病、五脏六腑之病,都可以通过经脉而影响到肺,导致咳嗽。当然,肺由于其主治节的功能失常,也可以通过经脉影响到五脏六腑。所以,在《内经》理论看来,咳嗽不单是肺、气管、喉咙的问题,咳嗽首先是肺的问题,同时又涉及到五脏六腑的问题,即使是五脏六腑为主、某一脏腑为主要的疾病,它引起的咳嗽,因此这个咳嗽的病因,不一定是在肺,虽然是涉及到肺,但病之本很可能是在其它的脏腑,所以岐伯回答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你说五脏六腑都令人咳,我就想听一听这是怎么回事儿呀,每种咳、哪一脏腑之咳都是有哪些症状啊。岐伯回答说“皮毛者肺之合也”,肺合皮毛嘛,“皮毛先受邪气”,外邪侵入人体的话,是皮毛先受之。“邪气以从其合也”,那从皮毛从其合就到肺了,所以外邪首先容易影响到肺(肺为娇脏),那是由于肺主皮毛。这是受外邪,再有,“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我们前面讲过内外合邪的问题了,寒饮食入胃之后,这个寒气就随着肺脉上入到肺中,因为肺脉起于中焦,上入到肺中,所以“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这是说肺外受寒邪,是从皮毛而来的;又内受寒饮食之寒气,是通过经脉从胃里上来的,所以叫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内外之寒邪都停留在肺,这种情况引起的咳嗽就是肺咳。

至于说五脏六腑都可以引起咳嗽,下边解释说:“五脏各以其时受病”,五脏受外邪侵袭,有个时间问题,因为五脏与四时或者五时是有一种相应的关系,所以“五脏各以其时受病”。比如说肝病在春、心病在夏、脾病在长夏等等,五脏是在其所主的时令时感受病邪,容易发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而不在肺所主的时令,都可以传给肺。虽然不是在肺所主的时令、虽然不是在秋季,但是都可以咳嗽,那是从别的脏腑传给它的。“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人与天地相参是个最基本的道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五脏各有其治时、各有其所主之时、所旺之时,就是《六节藏象论》所说的,“五脏各以其时之气相通”。在它所主之时,感受寒邪就出现病。“微则为咳”,五脏得病在轻微的时候都可引起咳嗽,“甚者为泄、为痛”,如果病严重了,还可以引起腹泻、引起疼痛。这是病已入里,特别是脾爱寒邪,容易出现腹泻、腹痛。这里脾受寒邪呀,好像没有太多的意思,因为外爱寒邪之后,首先微咳影响到肺,肺特别容易影响到脾,脾亦太阴也,肺、手太阴,脾、足太阴,是两个太阴经的关系的问题。而且刚才又谈到,就从肺脉下来说,它也起于中焦,所以微则为咳,首先影响到肺,再严重了,就从肺一下就影响到脾。因此出现邪气入里而腹泻、腹痛的症状。

乘秋则肺先受邪”,这是五脏各以其治时受病,“乘”教材解为“趁”。邪气凭借着秋季的特点,侵犯人体时首先影响到肺,肺应于秋嘛。“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这几句话都是先受之,不是说别的脏不受,不受也就没有“各传以与之”的问题了,先受,然后可以传。“至阴”是长夏。

黄帝问“何以异之”,说各脏腑之病都可以引起咳嗽,那每一脏腑之咳有什么不同啊?有什么区别吗?心咳什么样、肺咳什么样?所以叫“何以异之”啊。下面就介绍五脏之咳的主要症状。

岐伯回答说,“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咳嗽还有气喘,喘息还有声音、呼吸声粗糙。那是肺宣降失常了、肺气不能清肃,有邪气阻滞于肺。唾血实际上是咳血,咳得厉害的时候,肺的络脉受伤,所以有咳血的症状。“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因为病在心,心病可以引起肺气的不宣、不降,在咳嗽的同时还有心痛,咳嗽兼有心痛。“介介”是梗塞不通的意思,教材注释说“介”通“芥”、草芥。为什么病在心而出现“介介如梗状”呢?这是由于心脉上挟于咽,心脉还可以从心而系肺,上通于喉。因为有邪气阻滞了,经脉不通了,所以出现“介介如梗状”的现象。喉痹就是肿痛、闭阻不通,咳得连声音都发不出来了。“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两胁下为肝经所过,肝受病、肝气阻滞不通了,导致经气不畅而痛,痛得严重的时候就不能转侧、扭转。“胠”是胁下的部位,也就是现在口语的软肋,因为有邪气嘛,经脉不通了,所以就胀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这个症状好象不是太好解释,因为右肋下以及肩背部都是肺所主,肝藏于左、肺降于右嘛(左肝右肺之说:肝升于左、肺降于右)。“阴”就是隐,右胁和肩背隐隐作痛应该是肺的症状。明明是脾病,却出现了肺的症状,前人注释说多半是从母病及子的角度来考虑,是土与金的关系,所以脾病而出现了肺的症状。脾病影响到肺,病势严重的时候,身体活动时咳嗽得就更厉害,这是因为人体动则耗气,耗气则加剧,也就是越动气就越虚,越虚则越逆。逆不单是有实逆,也有虚逆。所以越运动就越咳嗽得厉害,当然这个“动”不光是运动,劳动、动作都是动。“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腰为肾之府,不但是腰背痛,还咳出粘涎。这个粘涎有的解释说,涎本来是脾之液,五液嘛,泪为肝之液、汗为心之液、涎为脾之液、涕为肺之液、唾为肾之液,这是一个五液的理论。但是还有一个理论:原则地说,五液都属于肾,或者叫肾主五液。因为肾是水脏嘛,主一身之阴、主一身之水嘛。所以,虽然涎是归属于脾,但这里肾有病与可以咳出涎来。当然,这个口涎应该是有咸味的,因为五味当中咸属于肾。

休息一下。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