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讲-第64讲第一节素问·脉要精微论4

王洪图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64  第一节素问·脉要精微论4

继续讲课,请看教材222页的[理论阐释],强调了“脉应四时”的问题。脉应四时其实就是以“天人合一”的理论作为它的基础,因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嘛,所以人的气血变化当然与四时阴阳相一致的,在这个前提下才有“脉应四时”,气血与自然阴阳相应,脉象也就与自然阴阳相应。教材强调,脉应四时是《内经》一贯的学术思想,相关论述很多。一是从四时五脏而论,比如本段上所说“规矩权衡”,以及《宣明五气篇》所说“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脉”。弦与规是一回事,钩与矩也是一回事,石就是讲的权。二是从阴阳消长浮沉而论,所以本段有“春日鱼浮、夏日在肤、秋日下肤、冬日在骨”之论。三是有从三阴三阳六气来讨论脉象的相应变化,比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其脉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教材最后总结说,其论虽多,其理则一:因有阴阳的消长,而有四时的寒暑往来,天地之间才有生长收藏之气,而化育万物。人“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故脉亦应四时而动,“与天地如一”。

[临证指要]强调了两个问题。第一,释梦诊法的临证意义。这应该从唯物的角度来理解,过去也有人说圆梦,他有时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有的时候是从唯心的角度,那就不见得那么可靠。我们《内经》所讨论这个问题,在临床上相对来说、从它的基本精神上来说是很可靠的东西(应该说,《内经》成书时已经与巫彻底决裂)。关于梦镜的问题,《素问·方盛衰论》也谈过,由于五脏的气虚可以产生梦镜,《灵枢·淫邪发梦》篇有“十二盛”(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凡此十二盛者,至而泻之,立已。)、“十五不足”(厥气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客于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于膀胱,则梦游行;客于胃,则梦饮食;客于大肠,则梦田野;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客于阴器,则梦接内;客于项,则梦斩首;客于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客于股肱,则梦礼节拜起;客于胞,则梦溲便。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补之立已也)的梦镜,也就是盛衰虚实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梦,所以教材归纳了三类:气盛发梦、气虚发梦、邪客发梦。纵观释梦诊病的规律有二:一是以类比的方法论梦诊病,如阴盛则梦水、阳盛则梦火等。二是以脏腑的生理特点论梦诊病,如肝气盛则梦怒等。

教材还提到了现代关于梦的研究,经常做奇特而惊险的恶梦,常可提示人体内存在着某些隐匿性疾病。其道理是,疾病初起时,病理信号常很微弱,当人处在清醒状态时,由于自身的调节和抑制,以及外界各种强刺激的干扰,这处微弱的病理信号难以传到人的指挥系统。而人入睡后,外界影响和自身干扰均下降到最低限度,而病理信号照常输入,使大脑相应部位产生兴奋灶,出现各种与疾病部位相关的梦镜。因此,梦的内容可成为发病的前兆,特别是重复出现的梦镜,往往是疾病的预兆,对诊断疾病有一家的参考价值。

这些提示我们,对于梦的分析,是从人体的生理病理出发的,是有它的物质基础的,《内经》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认识的,不含有迷信之类的东西。

第二,“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的临床意义。这个问题,临床很重要,病理也比较好理解,不但是医技所需要,也反映了医德医风,故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心神安定,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者,当一心施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为含灵巨贼”。

所以不要小看《内经》的这样一些简单的语言,在我们临床实践当中是很重要的。我们是当医生的,也可能得过病,得病时你也可能遇到过别的医生,有那医生很不负责、吊儿郎当地给你看了,开点药吃就打发你走了,也可能就治错了。所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很好地贯彻这些要求的精神,这其实也是一个修养问题,不是简单地就能做得到的。

下面看224页,第三段,是论望色与切脉互参及尺肤诊。

[原文]

帝曰:有故病,五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

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第一小段是讲望色与切脉互参的问题。“有故病”,故病就是旧病、旧有疾病。又“五脏发动”,是指新邪触动旧邪导致五脏之病发。“因伤脉色”,这个时候脉也受伤、面色也会改变,出现脉象和面色的异常。“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色脉变化了,我们怎样才能区别什么样的是久病、什么样的是新病呢?

岐伯回答说:“悉乎哉问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就是象征、观察,也可以看作是征验、检验。也就是其脉小而其颜色未改变者,“夺”就是夺失、改变。内脏的病变反映在色泽上,疾病变化反映在经脉上,脉小、脉改变了而颜色没有变,说明经脉有变化了,但是内脏还没有发生病变(是否可理解为脉在先、色在后呢),所以说是新病。也就是内脏病在里,经脉的病偏表,经脉的病比较轻,内脏的病比较重。所以呢,经脉变化了而内脏没变化,那是属于新病,病不是很深、也不很久。“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脉象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面色已经有的明显的改变,说明是久病、旧病。同样的道理呀,脉主经脉、色主内脏啊,内脏都发生病变了,病位比较深,所以说是久病。“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检验到他的脉与面色都有明显地变化了,说明是久病。“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这似乎没有什么更多的讨论了。“肝与肾脉并至”,肝脉是说弦脉、肾脉是说沉脉,脉的弦与沉紧一直出现了,或者说是脉沉而弦紧,出现这样的脉,再有“其色苍赤”,面色又黑又红,这是瘀血的现象嘛。“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这是受到外伤了,有内出血或外出血。出现这样的面色,说明内有内伤,而且血有瘀滞,病既在内又有瘀滞,而且疼痛,脉弦、脉紧往往是痛证的表现。“湿若中水也”,不管是见血还是没见血,一般的话出现浮肿,这个浮肿就好像中水了那样。因为受了外伤了吗,那在受伤的部位就会有浮肿,肿得亮亮的,好像有水一样。

以上是用脉色合参来了解病情的新旧以及外伤,下面这个自然段是尺肤诊,“尺肤”就是小臂内侧、从腕横纹到肘横纹这一段皮肤,因为这一段是以尺记,所以这一段就叫“尺肤”。“尺内两旁,则季胁也”,那你就要看图了,“季胁”指软胁。其实呀,这一段所述的相应部位,同样是按照全息律来分布的,反正“上以应上、下以应下”是个基本道理(比如:手的第二掌骨全息疗法,也挺神奇的)。从这个道理来看,尺肤上各区域和它所对应的内脏、肢体,还有:“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前以候前,后以候后”是说尺肤正面候人体的胸腹部,尺肤背面候人体的背部。“竞”者,尽也、尽端。王冰注曰“上竞上,至鱼际也;下竞下,谓尽尺之脉动处也”。

后来我们在从《难经》上学脉诊时,说“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左右跟这里是相一致的,只不过那是候寸口脉、这个是候尺肤。

[理论阐释],关于尺肤诊的讨论。对本段注释、理解有三种观点。一是杨上善、王冰等认为是用来诊尺肤的脏腑身躯分候部位,详义见图。二是马莳、张介宾等认为是论述以寸关尺三部脉来诊察脏腑身躯。三是认为是指全身诊察法而言。

综上所述,《难经》以后提出来的、我们现在临床使用的,是寸关尺三部脉,即“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值得指出的是,《内经》说“寸口脉,独为五脏主”,但并没有“寸关尺”三部脉的说法。另外,本段所说的诊法,在《内经》其它篇章里还有,比如《灵枢·论疾诊尺》,其中的诊尺就是诊尺肤,它上头讲得很清楚。还有,在《内经》里头经常出现尺脉的尺,比如说“尺热脉沉”一类的语言,“尺热”显然是指尺肤,“脉沉”才是说的脉象,它经常把尺、脉对应起来论述。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即尺、脉并不是一回事。

尺诊的问题,现在中医临床上用得不是太多,但是我也见过一些老的医生诊脉的时候,他在切脉的同时,也捎带着再往里伸,摸一摸病人的皮肤是润泽的、是枯燥的,是凉的、是热的,是光滑的、还是涩滞的,他也把这些作为分析病情的一种参考。有的老大夫这么作,我亲自问过,老先生肯定是考虑这样几方面。我们现在固然用得不多,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有人在使用,在切寸口脉的同时,触按一下尺肤,了解一些有关的情况,作为一种参考。

[临证指要]226页,第一,色脉互参的临证意义。色脉互参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四诊合参嘛,色脉当然也应该参。脉是讲经脉气血的变化,色是脏腑气血的盛衰,必须合参。特别是对于难以把握的“真脏脉”,也是以色脉互参法来判断的。真脏脉我们前面讲过,就是毫无胃气、毫不隐含,而五脏之气暴露于外。比如弦脉就特别弦,没有一点柔和之气了,没有一点隐含的现象。一般说见到真脏脉的时候,说明病情很危险,可以在具体分析的时候,它还是把望色联系起来综合判断的。比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肝的真脏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本来肝脉如弦、像琴弦,是有弹性的、有润泽之气的,而真肝脉虽然也像琴弦,但摸上去很可怕,“如循刀刃责责然”,没有一点柔和之象了。在判断是不是真肝脉的时候,还要参考“色青白不泽”,面色又青又白,肝色青倒是对了,但还掺合着白色,说明是金克木了,再加上“毛折乃死”,皮毛都已经枯槁了,就叫毛折。这样互参才说明肝脏之真气已经大衰。

第二,尺肤诊的临证意义。…后世医家对尺肤诊在临床上应用较少,作为切诊方法之一,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脉要精微》这篇我们就讲完了,下面看第二节,《灵枢·平人气象论》节选,教材的227页,虽然是节选,但篇幅仍然比较长,本篇主要是论切诊。“平人”是说的健康无病的人、气血阴阳和平之人;“气象”是说的脉气与脉象,健康人的脉象是什么样。从篇名看,是论述健康人的脉象,其实还是谈诊病、谈诊法。切脉诊法当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要用健康、正常人的脉象作为标准,用此来衡量病人的脉气与脉象,就是从正常来推及反常,这叫“知常达变”。变就是变化、就是病理、就是病变。知道正常的是什么样子,那样你才能了解什么样是病态,只有对比才能知道啊。

先看第一段,是论调息诊脉法,即医生要调整自己的呼吸来诊脉。

[原文]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濇曰痹。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踈乍数曰死。

黄帝问“平人何如”,其实是问平人的脉象是怎样的。回答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气的时候两动、吸气的时候又两动,这不就四动了嘛,“呼吸定息,脉五动”,呼与吸之间还有个停顿、定息,脉又动了一下。这样的话,脉五动,同时要“闰以太息”,再加上深长气的,有时候呼吸一段时间有一个长气,叫“闰”。这样看来一般的时候,正常的脉应该是一呼一吸五至,有的时候迟一点、四至多一些,将近五至,有的再稍微快一点,那就五至稍微多一些。但是一般的说,是四到五至,这就是正常的脉象,从时间、脉率上就是这样,这样的人“命曰平人”,平人是什么?“平人者,不病也”,平人就是不病之人,就是阴阳平调之人。“常以不病调病人”,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分析病人是不是有病的脉象,那是“常以不病”作为标准的。“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医生是没病的,所以医生自己要调顺自己的呼吸,来了解病人的脉象如何。这就是诊脉的最基本的方法,不是看手表,一是古时候没手表,二是看手表跟手指的感觉也不能完全一致。我不是说看手表不对,你要真的数数,还是手表比较准,但是有时候看病的时候,医生要以情定下来以后再去切这个脉,来体验脉搏的至数是快还是慢,那个感觉是另外的一种感觉。所以古时候没有手表,就要靠正常人的呼吸来确定病人的脉象,是数、是迟,也就是快慢。

既然定下这个标准了,所以下面就具体地说了。“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假如说,医生一呼这病人脉跳一次、一吸脉也跳一次,那等于一息才两次,正常应该是四次,那这个脉就太迟了,就叫“曰少气”,气不足、气血虚,脉不充盈,不能鼓动于脉,所以“少气”。正气衰竭呀,所以脉迟。“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一息六动了,不但是数、数就是快,而且还躁、躁动、不平静,这说明有热来鼓动气血,所以脉数。如果是这样的脉,再加上“尺热曰病温”,还有尺肤热,这说明得了温病。而“尺不热脉滑曰病风”,如果尺肤不热而且脉还滑,这个是“风”,因为风是阳邪,也鼓动气血、容易使脉数并且不滑的现象。“脉濇曰痹”,虽然脉跳动得很快,但是还涩,涩是气血不通啊,所以是痹证,气血不通之病。如果是“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那一息就10次左右了,就太数了,说明邪气太盛、正气太虚了,所以“死”。再有“脉绝不至曰死”,跳着跳着脉停了、不跳了,这叫绝,当然是死,说明气血断绝、阴阳离决了,没有脉象了,所以也是死证。再有“乍踈乍数曰死”,就是一阵儿跳得快、一阵儿跳得慢,这种脉象反映了气血错乱、极度地紊乱了,当然也是一种危候。当然,这几个“曰死”不见得是真的死,但是毕竟是反映病情已经危重,当然那“脉绝不至”确实是死。

上面就是讲的调息诊脉的方法,以正常来了解不正常,所谓“知常达变”的方法。那么平息,医生既要调节自己的气息,还要调节自己的心神,你心神不调、不静下来,息也调整不了。其实“平息”的时候,也要平心静气,这在诊脉当中是很重要的。不是为了单纯地去数数,当然要数数,但并不是单纯地数,还有平息自己的心情的问题。

所以[临证指要]强调了“平息以调之为法”的临证意义。意义就在于既要数病人的脉至数,又要平息自己的心情,所谓“虚静为保”,这就是意义。

第一段就讲到这里,下边第二段,228页,是论“脉以胃气为本”以及五脏平、病、死之脉,我们下节课再讲。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