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讲-第78讲第二节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

王洪图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78  第二节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

秋三用阳气内敛,所以自然界有一种肃杀之气,阴气偏盛嘛,因此天气疾劲、地气清肃,在这样一种自然阴阳的情况下,人们要早卧早起,早卧是避免秋季的阴寒之气,与鸡俱兴是说起床的具体时间。要注意“使志安宁”,注意调节情绪,使情绪安宁。“以缓秋刑”,因为秋季是肃杀之气,是一种刑罚之气,要注意缓解秋季的肃杀刑罚之气。“收敛神气”,神气也应该内敛,因为自然界的阳气已经开始收敛了,所以人体的阳气也应该收敛。“使秋气平”,使自己的气血平调。由于收敛神气了,所以也就“无外其志”,人的意志也不要像春夏那样过分地活跃,夏天不是说要“若所爱在外”嘛。“使肺气清”,因为肺与秋气相应。上面所说的那样一些调养身体的方法,都是为了保护人体的正气,特别是肺气,因为秋季养生不当,首先容易伤害的肺(肺为娇脏),要使肺气清而不上逆。肺主肃降嘛,肺气清肃是好事。“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天应该收嘛,所以说秋天的养生是“养收”之道。“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到冬季阴寒之气就更盛了,阳气不能潜藏、阴寒过盛,所以发生飧泄之病。“奉藏者少”,因为你秋收没养好收气,所以到冬藏、闭藏之气,也不能正常地闭藏。其实“冬为飧泄”也是一种不能闭藏的现象,肾阳大衰了,导致了虚寒泄泻。

冬三月,此为闭藏”,冬三月,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潜藏了,阳气闭藏于内啊,所以用“闭藏”一词来形容冬三月的气象。水结冰、地被冻裂,所以是“水冰地坼”,“坼”就是裂。滴水成冰啊,土地都冻裂了。阴寒之气这么盛,所以人们活动的时候不要扰乱阳气,尽量使阳气潜藏,叫“勿扰乎阳”,不要扰动潜藏的阳气。生活起居上要注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可是古时候的生活了,那确实要“日入而息,日出而作”,目的就是躲避这种阴寒,古时候的气候一个是比现在冷,这是气象学家研究的结果;再一个古时候人们的保温水平,肯定不如现在好。从养生角度讲,要避免寒冷还是很重要的。同时在情志上,要“使志若伏若匿”,使自己的情志藏匿起来,这跟自然界的气象是一样的,自然界的动植物到冬天都有这种现象,你看那北方的树木,除了针叶树之外,大都没叶子了,那是潜藏起来了,看他的生命就像停止了一样,当然实际上并没有真的停止。所以人的情志也要“若伏若匿”,“若有私意”,好像有什么私事不愿意泄露,还要觉得自己的情绪很好,不是说什么事都不想了,结果闹得心里很抑郁。要像有什么好事那样不愿意告诉你,“若已有得”,要保持好像有所得、有所成就那样一种心态。其实在阴寒季节,这种心态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要求注意这种心态的修养。冬季的阳光本来就少,天气又寒冷,人们多半都躲在房间里,这个时候如果再不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也很容易得病。现代研究证明,说光线差、光线暗,特别是到极地、黑天没有太阳的那几个月,人们的抑郁症发作得就比较多。所以越是在这种环境下,越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当然我们现在电源充足,光线可以开得足足的,但毕竟多数情况下,冬天的光线相对就弱了,阳气潜藏于内,就要特别注意调养自己的情绪。再有就是要注意“去寒就温”,不要冒触风寒,要注意保暖,“无泄皮肤”,不要无缘无故地泄露皮肤,以免暴露于外受到风寒侵袭,“使气亟夺”,使人体的阳气反复受到夺失,“亟”就是频、不停地。因为皮肤暴露了,阳气很容易丢失的。“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个养生的道理,是符合冬气的这种现象,冬气就是闭藏嘛,人的阳气也应该闭藏,这是冬天养藏的规律。“逆之则伤肾”,肾与冬气相应,所以伤肾。“春为痿厥”,也就是说到春天肾气没能养好(应该是冬天吧),春天,肝少阳之气不能生,肝脏得到滋养,所以发为痿厥之病,“痿”是痿软无力,肝失其养,筋则无力,所以出现痿证;“厥”在《内经》里是手足凉、或者手足热,“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属于下焦之病、肾病,肾阴虚则手足热,肾阳虚则手足凉。因此又说“奉生者少”,春天当生而不能生了,那是因为冬天因藏而不藏,所以春天当生而不能生。

那么四季呀,除了本季养生不当会有病之外,还影响到下一个季节,因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相互关联的。根据自然界阴阳升降和每一季节的气象特点,都有一个形容词,叫做“发陈、蕃秀、容平、闭藏”,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来调节自己养生的方法。

我们翻过页来,270页,看[理论阐释],强调了四时气象与养生的问题。本篇先论四时气象,而后阐述摄养之法。四时气象本于人,摄养之法用于人,体现了天人合一、人法自然的养生思想。所谓“象”,即万物形态容貌征象现于外,是有形的;而气则藏于内,是象能够表现的内在依据,是无形的。第一,四时气象的特点,即“发陈、蕃秀、容平、闭藏”,对于确立顺应四时的系统养生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二,以四时气象作类比来指导养生,提出了“四气调神”之法则。第三,本篇所述四时气象特点,除了指导顺时养生之外,对理解藏象概念中四时内涵也有提示作用。本篇提出,逆养则伤肝、伤心、伤肺、伤肾,王冰注曰:“五脏虽不可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

[临证指要]强调了两个问题,第一,顺应四时特点养生。尽管本篇论述调形的文字比较多,但从篇名“四气调神”上可以看出,《内经》对调神的重视程度在调形之上。第二,强调了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阳光”。冬季阳气沉潜,天气严寒,万物蛰伏,人之精气亦应内潜闭藏,减少冒寒的机会,这个要求,尤其是适应老年、幼弱、久病之人。这是很重要的事情,说我身体强壮,“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那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强健身体,逐渐地适应外在环境,但不能说我从来不练,偏三九那天赤膊上外头练去了,这恐怕还是不行。另外呢,就是寒凝气敛,污浊的空气难以消散,你太早练并不见得是好事,尤其是老年人,本来睡觉就少,夏季早练没什么不好,冬寒之气很严重了还去早练不见得是好事,应该适当地晚一点。在北方零下一二十度,说天没亮就出去练去了,有这样的人,但有练坏了的,如果他逐渐地长年如此、身体强壮,那可能适应性强,但有的人就适应不了,突然一受寒、血管一收缩,冠心病发了,这种现象确实是有的。昨天我出门诊,有一个40多岁冠心病的病人,他还说我天不亮就起来,说如何如何,他说送孩子上学,那没办法,那是生活需要,不是锻炼身体的需要。

下面看第二段,271页,是讲四时阴阳,“从之则生,逆之则死”。

[原文]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春为少阳生发之气,“春三月,此谓发陈”嘛,那都是少阳生发的意思,所以如果违逆了春季的少阳生发之气,不注意养生,人体内的少阳之气就不能正常地上升,首先伤害的是肝脏之气,“肝气内变”,因为肝应春、肝气通于春。“变”就是病变、变动。同样的道理,“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心为阳脏、阳中之太阳,我们在讲《六节藏象论》的时候不是讲了吗,违逆了夏之长气,则“心气内洞”,“洞”就是空虚,心气不能旺盛。“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焦满”是肺叶焦而胸胀满,肺气不能清肃、不能肃降。“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肾气不能藏,肾气通于冬,所以叫“肾气独沉”,“沉”就是沉于下而不闭藏(值得推敲)

这一段是说四时与四脏是相关的,四时养生不当,首先伤害的是内脏之气。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这又是讲的基本的道理,四时阴阳的升降是万物的根本,万物的生长变化,都和四时阴阳是相应的,人也是这样。“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为是万物之根本,人也在其中,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春夏要养生长之气,秋冬养收藏之气。当然,对这句话有还有别的解释,道理也说得通,但从本意而言是这样的。“以从其根”,春养生是了夏养长之根、夏养长是秋收之根、秋收是冬藏之根嘛,生长收藏,这是相互联系、相互为根的。“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人也和万物那样,沉浮于生长之门、升降之门。因为阴阳有出入、有升降,就如同出入门户一样(《素问阴阳离合论》曰:“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刘力红的理解是:太阳为阳出之门、阳明为阳降之门、少阳为枢;太阴为阴出之门、少阴为阴降之门、厥阴为枢。所以我认为:六经为病,皆户枢开合之障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如果违逆了生长收藏的规律,就会损害生命之本、阴阳之本,损坏人体的脏真之气。“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那阴阳四时、升降出入、生长收藏这样的变化,是万物的终始,万物都是这样终而复始地变化的,也是生命的产生和衰亡的根本。“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违逆了这样的规律,自然界就会产生灾害,人也会得病;如果顺从了这样的规律,人就不会发生疾病。“苛疾”我们在前面讲过,“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既可以理解为“严重”,也可以理解为“细小”。第一种解释是重病不会发生,另一种解释是连小病也不会得,因为你顺从了养生之道了嘛。“是谓得道”,这样就是得到了养生之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履行、实行、遵从,按这个规律去养生,愚笨的人则违背这个养生规律,“佩之”可理解为“悖之”(可否这样解释:“愚者”为不懂养生之道的人,“佩之”则是只觉得圣人那样养生很好,但并不去做。另:佩,通倍、背,违背也)。“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这跟上面一样的嘛,“从之则苛疾不起”嘛,“从之则治,逆之则乱”,“治”就是正常,顺从阴阳规律的话,一切都正常,身体就健康,违背了的话就产生疾病。“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把正常的给它变得不正常了,这就成为逆气,与四时阴阳之气相格拒,而不能协调了。本来我们就是讲的四气调神嘛,相格拒就不相协调了,那当然就会成为一种严重的疾病了,甚至有生命危险了。这个“反顺为逆”的人有的是啊,我们讲《上古天真论》不是讲了嘛,“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这不都是反顺为逆的嘛。

下边就进一步地强调养生的重要性了,“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古圣人啊,高明的医生不治已病,不是说等他有病了之后再治,而是在没有病之前就要进行治疗。中医养生就是这个问题啊,预防为主的思想也是这个问题。未病之先就进行治疗了,那就是预防了。“不治已乱治未乱”,这是从国家和社会来说,不是单纯地讲医生的问题了(狭义上也可以是讲医生、讲养生),等到乱了再去治理,受到的损失就大了,未乱之先就先把社会治理好、把国家治理好,“此之谓也”,这是把治病和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同样看待了。所以从《内经》“治未病”这个思想之后,把治国、治家与治病作为一起来看待,历史上有的医生也曾经有过自我安慰,说“不为良相,但为良医”。当然也对,我们现在是作为医生,我治人也是很重要的。但是话说回来,从《内经》上看,治人治国它都是一个道理。“夫病已成而后药之”,“成”就是病得比较严重了,到这时候再给药物治疗,“乱已成而后治之”,社会上已经很动乱了,然后再去治理它,这样就相当于“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口渴了想起来去挖井,打仗了才去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当然是太晚了,我们现在也还是治疗很多病已成的,医院病房里收的那些病人,多半是已成的才去治的。当然,不是说病已成了我们就不治了,这里所强调的是预防为主的问题、要注意养生的问题,要注意向民众宣传养生思想(养生很重要一个内容就是饮食,不得病就很难转变其饮食观念,没有切肤之痛、切身体会,你去劝?告诉他这不吃那不吃的,太难了)

翻过页来,我们看看[理论阐释],第一,关于“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阴阳者,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是本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内经》“天人相应”整体观的理论基础,又是中医养生学说得以建立的学术支柱。这确实值得深入研究,社会越进步,就越需要养生,应该研究发掘创造更好的养生的方法和技术(张悟本之食疗养生法应该是有所创新的新办法)

第二,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不同认识。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秋冬顺应收藏之气以养阴,马莳、高世栻赞同本篇的观点。除此之外,历代注家还有三种不同的见解,也都符合临床:一是以王冰为代表的阴阳互制论,认为春夏阳盛,宜食寒凉以抑制亢阳,“全阴则阳气不极”;而秋冬应当吃一些温暖的食品,以避免寒凉,对不对?对啊,这在实践中有啊,夏天天气很热,吃点冷饮这都可以,当然不可过头了;冬季寒冷,你想吃暖和一点的东西,可以啊。有啊,我记得我一个老师是四川人,你说他们那一块儿就有个习惯,我去那天正好是立冬,他们家正在吃附子炖羊肉,他说这儿就有这种习惯。立冬了、寒冷了,附子是热性的,羊肉也是热性的,他就那天吃,所以符合实际。北京那天下大雪了,我看那天火锅城的生意特火,吃热乎的呀。二是以张介宾为代表的阴阳互根论,认为春夏养阳以为秋冬之阴基,故春夏每因风凉生冷,伤阳而患痎疟;秋冬养阴以为春夏之阳基,故秋冬每因纵欲过热,伤阴而患火证。三是以张志聪为代表的内外阴阳虚盛论,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有“夏月伏阴”之病,因而宜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有“冬月伏阳”之病,因而宜养其内虚之阴。他这个养是补养的意思(难道前面几个不是补养的意思吗),体质阴寒的人要春夏去补养,不错。本来就寒盛,你在春天再不趋着外界旺盛的阳气把体内的阳养起来,冬天就更养不下来了。

所以我说尽管教材是一种说法,是马莳等人的观点,认为最符合本篇的意思,但是另外三说也各有道理,那是针对不同的情况所说的。①王冰等人的解释对于阴阳虚实偏颇的体质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扩大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则的就用范围。②张介宾等人将养生原则引申,在临床上有“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疗法。③张志聪把养生原则演变为治疗原则,扩大了应用范围,丰富了中医治疗学的内容。

第三,关于“治未病”的概念。本篇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来进行形象地比喻,将未病先防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成为养生学说建立的理论基础。但在《内经》中,“治未病”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既病防变”,有病之后,要防止其传变,也叫“治未病”。比如《素问刺热论》:“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防未病也”。还有说“肺热病者,右颊先赤”等等,就是哪个内脏有病,它首先在面部不同部位上有所表现,已经发现有颜色的改变了,但还没到严重的时候,要赶紧治,这也叫治未病。因此要求医生要掌握疾病传变的规律,密切注意病情,洞察其演变趋势,抓住时机,“早遏其路”,化解病邪。如《难经七十七变》曰:“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气”。《金匮要略》也有这样的话,《内经》则将此作为衡量医生医疗水平的尺度,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脏者,半生半死也”。并规定:“上工治未病”。

[临证指要],归纳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则的临床运用。第一,指导养生防病。一是要顺应四时阴阳特点进行保健,包括锻炼与食疗。二是结合体质特点施养防病。当体质之偏与阴阳之偏性质相同的时候,那就要防止体质上阴阳之偏的过盛,本来阳盛的体质,到夏天了,自然界阳气旺盛了,这时候养生就要注意不要使人体的阳气太过了,应该注意怎样平息它。如果是相反,就要利用利用四时阴阳升降之机,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比如在[理论阐释]中张志聪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则的理解,本身这人阳气就不足,一到冬天就犯病,那么这个时候你在夏天就给他补阳气,这个时候外界的阳气盛,你补阳就容易取得好的效果,这就相当于把冬天的病给治了。

现在就讲到这里。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