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神寄托唯独不能是人

胖胖说他不胖 胖胖说他不胖
2024-08-15
精神寄托,虽然可以寄托于各种事物,但唯独不可完全寄托于人。你是否有过自己的精神寄托呢?是否曾将自己的某部分情感或期望,映射到某个特定的人或事物之上?


——例如,当你陷入热恋时,对恋人的深深爱意与对恋爱关系的极高期待,其实正是将精神寄托于人的体现。又或者,你狂热地追随着某位明星,关注其作品,追随其动态,这种近乎痴迷的崇拜,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甚至,那些因原生家庭创伤而敏感脆弱,渴望得到爱与关怀的人,他们心中那份对未来的期盼与对救赎的渴望,同样也是将精神寄托于人的表现。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将精神寄托于人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认知上的误区。人,作为生物,天生具有善变的特性。这种善变,并非我们能够完全掌控,而是深深刻在每个人的DNA之中。

因此,将精神完全寄托于人,其实是一种风险极高的行为。这相当于我们将自我中的一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寄托在他人身上,并赌他们不会变。然而,这种赌博往往是没有胜算的,因为人的变化是无法预测的。





我可以确信地说,将自我部分寄托于人,期待其永恒不变,注定会令人失望。

人性之复杂多变,幽暗难测,远超我们想象。

我们自身都无法确保永恒如一,又怎能期待他人始终如一?

一旦寄托的对象发生变化,精神世界的崩塌将带来难以言喻的痛楚。

深爱的恋人离去,曾经的偶像塌房,渴望的救赎消失,这些都会让我们体验到深深的痛苦与失望,甚至对世界感到绝望,自我怀疑,甚至陷入抑郁。

精神寄托的坍塌,如同摩天大楼轰然倒塌,碎片四溅,难以重建。

因此,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需要一个坚实可靠的支撑点,以确保自我能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稳定存在。

然而,人性的多变与支撑点的牢固可靠,本就是一对矛盾。






我们并非要否定人的可信性,而是认识到人性中固有的不稳定性和变数。

更重要的是,没有人愿意成为另一个人的精神寄托,这种责任与压力往往令人望而却步。

请深思熟虑这件事,事实上,成为他人的精神寄托绝非易事,反而伴随着沉重的负担。

一个简单的例证足以说明问题:

若父母将精神寄托全部置于孩子身上——想必许多人都有过相似的成长体验——那么这种沉重的情感负担便显而易见。

一旦被赋予了这样的角色,便意味着你需承载他人的期待,意味着你将受到某人的无形掌控。

并且,你必须保持一成不变。

不得变坏,不得变糟,甚至原地踏步都会被视作错误,唯有不断进取才是正道。如同身为子女的我们,当父母将所有的期望与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时,一旦我们的行为稍有不妥,便会遭受责骂与指责。

他们常常以“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为你创造了如此优越的条件,你却如何如何”为借口,随后又在懊悔中紧紧拥抱我们。

这样的沟通环境无疑令人倍感压抑与窒息。

因此,我必须郑重地告诫各位:

若你遇到某个人,他向你倾诉:“你是我的精神寄托,你是我的全部,你是我生活的唯一意义。”

请不要被感动,更不要被蒙蔽了双眼。

相反,你应该果断地选择逃离。

不要将这样的话语视作对你重要性的肯定,这更像是他用手紧紧扼住了你的咽喉。

你将失去自我,你将不得不竭尽全力配合他人的情感需求,甚至可能需要用你的一生去填补他人的期待。

然而,别忘了,你也只活这一次。珍惜自己的存在,坚守自己的立场,不要被他人的情感所束缚。





精神寄托的归宿,绝非人类所能独揽。

将心灵之锚系于人身,无疑是一场潜藏的风险,对于双方而言,皆是潜在的危机。

这是一场无法双赢的较量,终究会导向双输的境地。

因此,精神寄托应寻求那些恒定且坚实的依托,它们或许是健身的汗水,或许是音乐的旋律,或许是书籍的智慧,或许是山川的壮丽,或许是大海的浩渺。

甚至,它可以是宠物的陪伴,是居所的温馨,是财富的积累,是职业的成就。

然而,唯独不应是人。

若非要寻觅人的身影,那也只能是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依靠。





从精神寄托出发,我们应对世界与人的认知保持清醒。

一个基本的认识逻辑应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变幻莫测的,莫过于人心。

这并不是令人沮丧的事实,因为变化并非等同于恶劣,而是生活的常态。

我们可以深爱某人,信任某人,依赖某人,但绝不可将全部的希望与寄托都押注在他人身上。

学会将精神寄托分散于更稳固的基石之上,这既是对他人的解脱,也是对自己的稳定之道。

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完美的支撑,而人也不应被视作工具。

每个人都应成为独特的自己,闪耀着独一无二的光芒。

你也应如此,坚守自我,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



点个「在看」,余生,愿朋友们都能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亲爱的读者,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为了不和胖胖走散,赶紧“星标”胖胖,我们每天不见不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胖胖说他不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