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作 | 及道艺术馆
从几何空间与石板青砖构成的恢宏暗喻,到青竹浓郁光影斑斓的润物无声,每一天,被空间眷顾并滋养着,与枝叶一起生长,朝阳晨露,秋雨泥土。水痕是自然的皴法,盛夏的虫子归于月光…
项目视频
五年前
静谧於建造者,更能连接未知,不自觉地提起笔来,抓过一张白纸,图抹起稍纵即逝的样子,“来”,动词,由远到近,预示着从传统到当代,“来院”在思索的叙事中诞生了,很显然,我是幸运的。
之后的五年,只是日常地刻画叙事的受光面。从几何空间与石板青砖构成的恢宏暗喻,到青竹浓郁光影斑斓的润物无声,每一天,被空间眷顾并滋养着,与枝叶一起生长,朝阳晨露,秋雨泥土。水痕是自然的皴法,盛夏的虫子归于月光,而我们在“来院”的空间里,日复一日的厮磨着建造的点滴,与工匠,与友人、与伙伴。人归根结底是骄傲的,企图通过生命运动的轨迹,证明自己存在于时代的痕迹,于是,建造者将建筑放平,音乐家将音符挂起来…
造亭子
从边营37-1号的紫竹林进入,尽头墙面的砖刻“鸿禧”二字已被蕉叶遮蔽,往前一步,跨过右侧门廊,峰回路转见得开朗,原是个一眼看穿的长方院子,入口枇杷,墙角苦楝,屋檐下探,树冠层叠以蔽日,苍古又生机。
踱步其中,三年一瞬,於树下建造一个“亭子”的欲望日渐滋长,一个有机空间,将生活日常有效参与自然变化的载体,康说“建筑存在于建筑之前”,像大树生发出新枝,本应该存在的那个部分。建造的欲望源于限定,当建筑停止遮蔽,空间就会变得肆无忌惮,而亭子象征着自由者对自己的约束,一面显山露水,一面不越雷池。
以“亭”的概念为延伸,新筑伏于树冠之下,依东墙而建,四周剥离开原建筑墙体,平面让出树的生长空间,围出一方天井,雨水可自然落入,地面抬高并退让出与立面相应的尺度关系,与南面新增一进院,采用线性边界的连通方式,拒绝整面接触,最大限度地避免新筑对原建的破坏。
茶亭与树的关系
安于闹市
在西侧的五架梁下,中置建立一个盒体作为冥想空间,由西向东悬于地台之上,取临水小筑之意境,建立精神核心,空间随尺度的开合呼应,被无形的划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并由南向受光立面贯穿始终。
南立面针对需要解决的多个功能问题,分别规划出视觉层、冷暖层、柔光层三个界面,并有机的叠合起来,满足自然通风的推窗藏于视觉层之后,柔光层可根据需要引入自然光线的起落变化,同时回避外部干扰,保持视线界面的纯粹。
对与母题“江南”的探讨是长期而持续的,她可以延绵不断的提供画面与直觉,让我轻松的告知自己,希望存在于怎样的环境氛围中,随后去建立与场景相关的建造逻辑。
当在一个空间中,置入另一个空间,从而一站式解决原空间中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分割空间、建立节奏、增加使用机能、制定必然动线、创造新的机会以隐藏现代设备等。如此以中国道家“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解决建造的重复性,干净利落而直达目标,建筑态度亦是明确的,强调机能效率,骨骼意识高于表皮面貌,反对无限制的深入。
相关图纸
项目回顾
【来院】 2015年
【长物之宅】 2018年
即将发布
【红公馆造店记 之 文会霓虹】
团队介绍
名谷设计机构创立于2007年,十三年沉潜与磨砺,历经西方现代主义建造法则,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回望,追寻经典美学观念,解读空间哲思,重塑城市生活希望。
名谷人从传统筑造功法到艺术领域与建筑的内在联系出发,完整清晰的认知设计学脉络与设计践行的高度统一。团队严实的训练与15年精英客群执业经验;造就其事务所成为亚洲最具设计统合能力的设计团队。代表作品:【来院】、【小东园】、【长物之宅】等,作品中透出的人文气息,暗藏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被业界誉为“建筑室内设计之东方精神推动者”。
微信ID:minggu_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