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学与思
6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专家学者代表,我十分荣幸受邀参加了这次座谈会,近距离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倍感亲切、备受启发。
”
一
座谈上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阐述了三大问题: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要性、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如天下为公、讲信修睦,为政以德、天下大同,六和同风、九州共贯,自强不息、革故鼎新,富民厚民、天人合一,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等等。这些重要元素,共同塑出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两个结合”的伟大意义。第一个结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来的,成为中国革命、中国建设胜利的伟大法宝。第二个结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毋庸置疑,它将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代中华文明的伟大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代中华文明的伟大使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其中,关于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特别是“连续性”特性的论述,令我印象深刻并深受启发。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性,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历史悠久,二是从未中断。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长期的关注和不断的论述。
2011年9月1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以《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为题,作了重要讲话,指出:“古老的中华文明早已闻名于世,它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但埃及、两河、印度三个地方的古代文明后来都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再次就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做出阐释:“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文明“连续性”特性的论述,是建立在坚实的考古发现和丰富的文献记载的基础上的,完全符合中华文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客观事实。
几代考古学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揭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形成的清晰过程:
8000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农业有了初步发展,社会出现分化的端倪,开始了中华文明的起源进程;6000年前,中华文明加速发展,社会明显分化,开始出现大型中心性聚落和规模较大的墓葬;5000多年前,出现大型都邑性城址和权贵阶层的大墓,社会分化加剧,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中华文明从此进入古国文明阶段。
4000年前,夏王朝在中原地区建立,距今3800年到3500年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极有可能是夏王朝的后期都城遗址,以其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显示出向周边地区的强大辐射力,中原地区开始进入夏王朝时期,中华文明也从此进入文明一体化的王朝文明阶段。
考古学家关于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提供了现代科学的依据。同样,考古学家们的这些发现,也可以从古代文献中得到支持。
文献记载中的“三皇”“五帝”时期,正是考古学者所揭示的中华文明从起源到古国文明阶段。其中的“炎黄时代”,则是文明加速发展、社会急剧分化、部落融合并形成古国文明的时代。而尧舜禹“禅让”时期,则是所谓的“公天下”向“家天下”转型、由古国文明向王朝文明的演进时期。
景德镇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
经过内部各种势力的斗争,以及对外的持续征服,夏王朝确立了王位世袭的中国王朝的传承方式,同时开启了中华文明的王朝文明阶段。商王朝在不断向周边征服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王朝内部的各种政治和礼仪制度,这些制度从出土的青铜器具和甲骨文字,以及后世的文献记载中得到体现。
西周在取代商朝的过程中,特别是取代商朝之后,通过封邦建国的方式,将血缘纽带与地缘政治相结合,确立周天子对各诸侯国的宗主国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对京畿地区之外广大区域的控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这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理念开始确立,奠定了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这个文化认同,成为中国历史、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强大精神力量。
从西周分封,到秦兼并六国,不但形成了一个比西周名义上的“溥天之下”辽阔得多的庞大国家,而且建立起一整套维护这个庞大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标志着中国大一统历史的开始,并由继往开来的两汉所继承和丰富,中国历史从此开启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中华文明,也从过去的古国文明阶段、王朝文明阶段,进入到此后两千多年的帝国文明阶段。“大一统”从西周时期的理想追求,发展到秦汉时期的现实存在,成为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坚不可摧的物质载体。
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五大特性的提炼和概括,是长期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特性的全面总结,这一次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进行整体阐述,在中华文明发展史、在中华文明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三
从现场学习到电视收看、手机阅读,我一直在想,作为史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才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才能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就个人来说,近期主要要做好手上的两项工作。
第一个工作是由中国历史研究院组织和领导的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重大学术文化工程《(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作的《明代卷》。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一方面致力于充分掌握基本史料,一方面对国内外特别是近40年国内外中国明代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以“中国明代史研究的主要趋势(1978-2022)”进行分类整理,做到既有史料依据,又充分体现前沿研究信息。
在听取并学习总书记的讲话后,我们更要加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旗帜和指导思想,发掘明代中华文化的特质、揭示明代在“大航海时代”的表现,体现“中国话语”。
第二个工作是我和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合作的《国史通鉴》,总共预计六部169集,讲述从传说中的炎黄到清帝退位的几千年中国历史。
这个工作历经10年,接近尾声,已经由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和国际频道播出了五部127集,“喜马拉雅”的音频和“B站”的视频在同时播放,文字稿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正在录制的是最后一部,“路在何方·明清时代”共42集。
2013年启动这个节目的时候,我定下了12字方针:定主线、选人物、讲故事、论得失。主线定的就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高度契合。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坚定了把这个工作做好的决心与信心,将有意识地注入总书记讲话的精神,突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用中国特色的中国故事,让史学走进大众、影响大众。
来源:当代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