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幻视野里的中国航天

2016-12-14 赵洋 不存在

 NON-EXIST DAILY

编者按:在许多有关太空的科幻电影里,我们都能在航天器舱体上看到一面中国国旗。从《2001:太空漫游》到《地心引力》,中国航天器并不只是一闪而过的群演,而是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主角的命运可能就指着它了呢。

太空探索作为重要的灵感来源,从上世纪初开始就不断出现在中国科幻作品中,赶在科技之前就指向了人类未来的命运。所以科幻作家们才不是宅,在你不知道的时候,他们说不定早就进行了无数次时空旅行。

* 本文首发于《科幻世界》2016年10月号,由作者授权转载。

 六十年前的十月,195610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创建。六十年来,中国航天从仿制导弹起步,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实现了冲出大气层、把中国人送入太空,把机器人送上月球等壮举。

作为与科幻密不可分的科技领域,太空探索一直是科幻作家的想象源泉。科学幻想与太空探索这两个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血肉联系。科幻是太空探索的精神源泉之一,并不断寻求人类进入太空的意义;太空则是科幻的最重要舞台之一,为科幻作家提供了大量素材和灵感。科幻与太空探索都指向人类未来的命运。

回顾科幻作品中对中国航天的描写,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太空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未来中国人要向何处去。


▲ “天宫三号”CGI效果图(来源
:bisbos.net


🚀

冲出大气层

混沌初开、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这些与天相关的神话抒发了先民对飞天的向往。随着1903年鲁迅将凡尔纳的小说《月界旅行》译介到中国,中国人开始接触到以近代科技为指导的太空探索。


中国设备支撑太空救援

2013年上映的科幻电影《地心引力》讲述了一位美国女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遭遇太空碎片袭击,挣扎求生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不远的将来,场景是近地轨道。女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乘联盟号逃往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又操纵与天宫对接的“神舟”飞船平安返回地球。

▲ 《地心引力》中的“天宫号”空间站

▲ 刚进入大气层的“神舟号”飞船(来源:《地心引力》)

在这部电影中里,美国宇航员只有乘坐中国的天宫空间站、神舟飞船才能返回地球。于是中国航天成了灾难的最后防线,是高科技的集中体现。而天宫空间站里惊鸿一现的葱绿水稻、乒乓球拍,以及大肚弥勒佛,无不让熟悉中国文化的观众会心一笑。

天宫一号空间站,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宇航员的生活必需品和工作所需的材料、设备均由载人飞船运送,载人飞船作为应急救生飞船停靠在空间站外。虽然影片中描绘的航天器构造与真实的神舟飞船并不完全相同,但中国空间站天宫一号、神舟载人飞船的“英雄表现”,给全球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间接反映了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 这是现实中的“天宫号”(来源:CMSE)

谁能想到,在21世纪初可以拯救美国宇航员于危难之中的中国航天器,在半个世纪前的想象里,曾经是那么的笨拙可爱——


城际通勤火箭

在叶永烈作于1961年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小记者“小灵通”从未来城回家,乘坐的是城际通勤火箭。这相当于亚轨道飞行,也需要穿增压航天服。美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就是亚轨道飞行。

在小说里,航天服是皮质的,穿上后“胖得像只皮球,笨手笨脚的”。头上还要套一个圆圆的玻璃罩,打开胸前的开关后,氧气就从背上的氧气囊里流进玻璃面罩。

▲ 《小灵通漫游未来》,辽宁美术出版社

在火箭的飞行舱里,飞行椅软绵绵的,富有弹性。椅子上横着一根根皮带。火箭无人驾驶,由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能够非常准确地在目的地着陆。


▲《小灵通漫游未来》,辽宁美术出版社

至于在天上吃什么,小说中也有描述。在飞行椅旁的抽屉里,有一根“牙膏”和一个橡皮袋。橡皮袋是用导电橡胶做的,通电以后,能一直使水热乎乎的。这“牙膏”里,装着蛋糕糊和果子酱。乘客吃饭时,就打开玻璃面罩上的小洞,把“牙膏”塞进来,用嘴慢慢吮吸即可。

▲ 《小灵通漫游未来》,辽宁美术出版社

可以看出,这些对21世纪航天飞行的畅想与20世纪60年代苏美载人航天的技术水平基本一致。

▲ 你以为宇航员吃的是这些?(来源:ideas.ted.com)

▲ 其实是这些。(来源:mashable.com)


🌕

征服月亮的人们

冲出大气层后,下一个探索目标自然是距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月球了。早在1904年,就有一篇名为《月球殖民地小说》的科幻小说设想了中国人向往月球的故事。在这篇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中,主人公乘坐着极其先进的气球在世界各地漫游,并渴望飞向月球。气球中,卧室、客厅、体操场、大餐间、兵器房等无所不有,仿佛豪华的空中行宫(古怪的新世界——晚清科幻小说中的奇异时空,贾立元)这样一个气球降落在月球上,自然就是一个功能齐备的基地。只是作者“荒江钓叟”好像忽略了气球如何飞过地月之间真空环境的问题。其实,目前就有一个可以载人的“气球”正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试验。充气太空舱是毕格罗宇航公司研发20余年的技术。充气太空舱使用类似防弹衣的织物制造,可以有效抵御太空碎片撞击。它们将被折叠起来发射,进入太空后再充气膨胀。充气式太空舱不但重量比目前所使用的金属外壳太空舱轻很多,而且展开前体积很小,便于运输,发射费用低廉。

毕格罗(Bigelow)宇航公司的充气太空舱(来源:Erik Verduzco/Las Vegas Review-Journal)

太空舱的内部结构(来源:Bigelow Aerospace)

这篇小说的又一个亮点是,当气球中人被问到住在什么国度时,他便指着月轮告诉道:“从这里到我的家乡,须走得百十个钟头才到呢。”(荒将钓叟:月球殖民地)后来的“阿波罗11号”飞船从发射到降落月球用时约103小时,与此说法不谋而合。

时间快进半个世纪,1955年收录于科幻小说集《太阳系历险记》中的《征服月亮的人们》设想了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的壮举。作者郑文光写到:“两天后,火箭船在雨海安全着陆了。报务员小刘给地球拍出了‘安全着陆’的无线电报。接着,谢教授他们穿戴好特殊的防御衣服和特种玻璃头盔,定出火箭船,踏上了月亮的土地。月亮表面是一层尘土,它像弄脏了的面粉那样,细细的,灰溜溜的,谢教授撮了一把尘土放在口袋里,作为给人类的第一件礼物。”

《征服月亮的人们》对登月过程、宇航员装备、乃至月球尘土的形态都做出了惊人准确的预计。这可是在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前两年出版的小说,不能不令我们对其科学性大为折服。

中国人对月球探索的信心也影响了西方科幻作品。在1968年(那时中国已成功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但尚未发射人造卫星)的科幻小说《2001:太空漫游》中,中国只在侧面出现了一下——在讨论月球上发现“隐秘存在”的时候,主人公提到这是不是中国人在搞鬼——

“他听说了T•M•A•-1;传闻正在泄露出去。但是,我们决不能发布任何声明,除非我们知道那鬼玩意儿是什么,以及我们的中国朋友是不是在幕后操纵。……难怪有人说它只是几年前制造的,并且试图把它同1998年第三个中国远征队联系起来。"

把月球上的超自然现象归因于中国人,可见科幻大师是多么重视中国航天的潜力。

▲ 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有中国军队标志的航天器

▲ 月球上的“隐秘存在”(来源:《2001:太空漫游》)


🔨

火星建设者

中国人对火星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932年,老舍就写出了以火星为背景的小说《猫城记》。小说讲的是一架飞往火星的飞机在碰撞到火星的一刹那机毁人亡,只剩下“我”幸存下来,却被一群长着猫脸的外星人带到了他们的猫城,开始了艰难的外星生活。

新中国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也是以火星为题。这就是郑文光于1954年撰写的《从地球到火星》。小说里写到的航天器是“火箭船”。这是一个头尖尖,船身圆圆像个炮弹的东西,“尾巴”一喷气,就能冲向前去。火星离地球最近时,科学家就连忙造了两架火箭船,想到火星上探险去。参加这项工作的有天文学家、植物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工程师,组织成了一个“宇宙旅行协会”。早在设计火箭船时就想到了微流星碰撞的可能。所以火箭船可以向四面八方喷气,可以机动飞行,躲避流星的撞击。

这部以浪漫笔调描述几个孩子飞向火星的历险故事虽然简单,但在当时却引起了轰动效应。人们竞相涌入位于北京建国门的古观象台去观测火星。但在小说里,火箭船并没有在火星着陆,这是为什么呢?郑文光自己是这样说的:“我虚构了几个孩子,他们偷了一只火箭船,飞到了火星附近,并且绕着这颗红彤彤的星球转了个圈子。我实在没敢让他们在火星上‘登陆’,因为在当时,我还不知道火星上是个什么样子呢!”看来,那时的科幻创作,是以“硬”为目标的,非有科学上的把握才能下笔不可。


▲ (来源:ithome.com)

到了1957年,郑文光终于知道火星上是个什么样子了。这一年,他发表了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故事设定在1988年,刚从地质学院毕业的薛印青,乘着“火星4号”宇宙飞船来到了火星上的太阳谷。作者设想那里的火星土壤含有丰富的磷质和钾质,由于日照强烈,只要有水源,就可以把太阳谷变成丰腴的农场和牧场。薛印青等人决心把火星建设成人类第二故乡。他们拟订了一个建设火星的方案,有51个国家加入了这个规模宏大的壮举。

4000多名火星建设者来到了太阳谷,一座城市初具规模。在经历了地基崩解、恒星爆发、原子核实验室爆炸等突发事件后,一种火星上特有的微生物感染人类,成为压垮这些火星建设者的最后一根稻草。经过这些波折,薛印青发现在开发火星中有一个根本性的错误。不能在太阳谷建设一个孤立的城镇,而应该分散开来,以减少损失。后来,他们在火星的北极建立了第二研究中心,并且在火星各地建立了八个城镇。不但包括农场、实验室、生活区域,还建立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工厂。在各个城镇之间,还有定期的民航班机往来。


▲ 未来火星上的研究基地(来源:manilalivewire.com)

火星,中国人眼中的“荧惑”、西方人眼中的“战神”,好像总在昭示着某种不确定性。目前人类向火星发射的专用探测器总数有四十多个。其中有超过60%以失败告终。也正因如此,火星被称为“航天器的墓地”。

在2015年的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中,火星再次表现出狂暴的一面。影片中,尘暴将美国设在火星上的载人基地摧毁。唯一幸存的植物学家马克只能靠种土豆生存。在美国宇航局发射救援物资失败之后,中国航天部门给予美国再次发送物资的帮助,捐出自己原计划研究太阳的专业航天器“太阳神”号。肩负救援使命的赫尔梅斯号载人飞船与装有补给的中国“太阳神”号对接后才得以前往火星营救马克。中国航天的尖端科技再次成为太空拯救行动的关键一环。


▲ 补给怎么还没来……(来源:《火星救援》)

关于中国与火星最新的消息是,2020年左右,中国将发射一台火星探测器。这次火星探测任务要一次实现火星轨道环绕、火星着陆、表面巡视等任务,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探测方式在国外从没有过。届时,中国航天的脚步将走在科幻的前面。


飞向群星

克拉克在《2001》的续集科幻小说《2010》中,安排中国的“钱学森”号成为第一艘登陆木卫二的人类飞船以示敬意。并借主人公弗洛伊德之口说出:“我们只能等着看中国人会做出什么。如果他们再一次智胜我们,我一点儿都不会吃惊。”

果然,在科幻的宇宙中,中国人又率先飞往太阳系边缘,并开始航向深空。

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年代,这一年叶永烈创作了《飞向冥王星的人》。小说讲述了一对藏族青年夫妇吉布和珠玛,因不堪忍受农奴主的折磨,求神相助送他们到遥远的星球去过自由生活。途中他们被抓回,吉布遭暴风雪冻死,深埋在积雪下。几十年后,经过手术,吉布得到重生,并且依旧年轻。而珠玛已经八十五岁高龄。通过这一启示,科学家发明了“冷冻凝固”生命的方法。用“储存”生命的办法,解决了人类飞往冥王星的难题,成功地发射了一艘飞向冥王星的载人飞船,而吉布被选定为第一个飞向冥王星的宇航员。

“宇宙航行”和“起死回生”是科幻的两大热门主题,这部小说巧妙地将二者巧妙结合在一起了。

朝气蓬勃的年代,中国人不再满足于仅在太阳系内探险。也是在1978年出版的《飞向人马座》被誉为中国内地发表的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小说中,三个误登上“东方”号飞船的年轻人被错误地发射上天,并以每秒4万公里的速度向人马座方向飞去。小说将宇宙飞船在宇宙中的探险描写得淋漓尽致。对火箭如何启动、以怎样的速度前进、以何种方式导航、又怎样拯救被宇宙线辐射伤害的宇航员这样的细节都进行了完整准确的描写。小说最后,飞船险些坠入可以吞噬一切的黑洞。几经周折,他们终于找到了战胜黑洞引力的方法,安然返回地球。2014年的科幻影片《星际穿越》征服了全球观众,片中飞船借助黑洞引力助推回到地球的方法可以追朔至郑文光的这篇小说。


▲ 电影《星际穿越》中的黑洞

时光流转,在中国科幻“新生代”作家的笔下,人类乃至地球文明的命运都与中国航天紧密相连。反映人类对抗宇宙灾变的《天年》和《逃出母宇宙》都有中国人在太空的故事。

在《三体》这部小说里,中国航天更是与全人类的航天融为一体。两位航天发动机专业的毕业生(程心、云天明)决定了两个星际文明的历史走向,几个中国人最后承载了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延续大业。


▲ 《三体》海报 

纵观科幻中的中国航天,百年间变化不可谓不大——从蹒跚学步,到自信地迈入深空;从简陋的技术发展为融合了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量子宇宙学等高新科技。但中国人探索宇宙的价值观却一直没有改变——太空异域险恶而重要,登天之路虽布满荆棘但值得冒险,太空和其他星球是智慧文明的永续发展之基。中国航天将继续在现实和科幻两个宇宙中不断进取,谱写壮丽诗篇。


📝 责编:高小山、Raeka

📝 作者:赵洋,太空问题观察员,或然历史研究者,站在过去看未来。代表作有《<三体>航天考》《太空将来时》《航天巴士》等。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有趣的内容 ▼





🌀

不存在日报是一个专业的科幻媒体

为你提供来自不同宇宙和时间线的新闻或故事

- 小心分辨,跟紧我们 -

因为,我们的指导单位是:未来事务管理局

联系我局:faa@faa2001.com      

欢迎投稿:tougao@faa2001.com

所有内容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与我们邮件联系

未经授权使用会导致没有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