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洪水,全人类的心理阴影

狗旺财 地理狗看世界 2022-05-05




Although no one understood, We were holding back the flood





共地之水


洪水是江河湖海水位上涨,淹没干燥地带的自然现象。


传说中国古代大禹在今天河南辉县境内治水,“洪”一字即源自辉县旧称“共”,洪水也就是“共地之水”。



福祸相依



河流发生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河流泛滥的时候,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会形成冲积平原。(什么是冲积平原点这里


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地区。


在洪水的馈赠中,诞生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


甚至有学者认为,是洪水推动了古代中国从原始部落向统一君主国家迈进。



然而,洪水破坏力惊人。


当洪水漫过河岸,桥梁、房屋、树木和汽车统统会被冲走。


还会冲刷建筑物地基,造成房屋倒塌。



此外,洪水退却后,细菌病毒会在短时间内蔓延至整个洪泛区。


受灾的居民缺乏干净的饮用水,可能爆发肝炎、霍乱等水传染疾病。



因此,洪水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的灾害,也是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有大禹治水的故事,西方有诺亚方舟的传说,在世界各地的早期人类文明中都有关于洪水记载。


科学家推测,可能在上个冰期结束全球变暖的时候,地球上的确发生过全球性的大洪水。


几乎毁灭了刚刚萌芽的人类文明,给早期人类留下了长时间的心理阴影。



洪水成因



洪水的成因很多,其中的最常见的是暴雨洪水。


1975年8月,台风莲娜导致中国河南突发世界罕见的特大暴雨,降雨中心林庄6小时降水量830毫米,差不多相当于全年降水量。


暴雨直接导致一大批中小水库垮塌,引发洪水致使26000人遇难,京广铁路被拧成麻花,成为世界史上最惨痛的洪水灾害之一。



还有一种冰雪洪水。


如果前一年冬季降雪多,春季升温快,大面积积雪融化就会淹没河道形成洪水。


1997年春季,美国明尼苏达州红河沿岸爆发过冰雪洪水。



还有一种冰凌洪水。


在中高纬度地区冬季河流结冰,大量冰凌阻塞河道,导致上游水位猛涨形成洪水。


中国宁夏、内蒙古的黄河河段和松花江哈尔滨以下河段经常发生凌汛。


黄河大姐不省心,哪哪都有她~




山地洪水



大部分洪水都是逐渐形成的,可以预报预警,人们有时间准备,但有一种山地洪水非常暗黑凶险。


当一个山谷上游在短时间发生暴雨,流量几十倍增加咆哮而下,破坏力特别大。


2005年,中国黑龙江沙兰河上游40分钟强降雨,形成巨大山洪,袭击了地处低洼地带沙兰镇中心小学。


正在上课的老师同学根本没有时间应对,造成一百多名小朋友遇难的人间惨剧。







无人幸免


目前,全球172个国家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连沙特、也门这样的沙漠国家都没逃掉。


即便在预测和防护都非常先进的美国,每年还会因洪水造成60亿美元的损失。




洪水往往发生在人口稠密、农业发达,江河湖泊集中的地区。


受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影响,中国孟加拉国是世界遭遇洪水袭击最严重的国家。(什么是季风气候点这里



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三角洲之上,河道密集,每年都要遭遇洪水袭击,至今都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中国洪水大部分集中在5-9月,全国有40%的人口,35%的耕地一到夏天就受到洪水威胁。


目前,水灾的高风险区从以河南为中心的华北平原向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扩展。





洪峰流量


人们一般用洪峰流量来衡量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


洪峰流量也叫洪峰,是指一次洪水过程中通过某个测量断面的最大流量。


一般情况下,洪峰越大,洪水越严重。


有记录以来,中国黄河最大洪峰发生在1958年,22300立方米/秒。


长江流域最大洪峰发生在1954年,92600立方米/秒。


河道某个断面洪水起涨到落平的时间被称为洪水历时,洪水历时越长,灾害越严重。


1998年,长江流域宜昌站一共出现8次洪峰,汉口站洪水历时在50天以上。


导致长江中下游全流域洪水,中国29个省区受灾。





减轻洪灾


减轻洪水灾害,除了监测预警预报及时疏散民众,最立竿见影的有效措施是建设河道堤防,水库大坝等工程设施。


荷兰因为地势低平,曾经是一个经常被洪水按在地上摩擦的国家。


在1953年大洪水之后,荷兰政府在莱茵河等三河河口处建立大规模的海堤防洪系统,被称为“三角洲工程”,极大减轻洪水灾害,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中国给带来无数深重灾难的黄河,修建了1538公里长的防洪堤坝,已经度过了40多年洪水考验。


还有美国科罗拉多河胡佛大坝、中国长江三峡大坝、埃及阿斯旺大坝这些著名大坝都是人类为减轻洪水做出的工程努力。






还地于河


近些年来,人们面对越修越高的堤坝,意识到堤坝对于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还地的新理念。


放弃工程防堵措施,而通过扩宽河道,复原河流湿地,栽种水生植物来给洪水一个缓冲带。(什么是湿地点这里


湿地土壤就像大海绵一样,吸水能力特别强。


当洪水来临的时候,有湿地的河流可以把洪峰高度降低50%。




这些控制洪水新方法的探索,都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解的过程。


经历那么多伤痛和灾难,人类一次次意识到改变自然的能力实在有限,哪怕给河神娶一百个媳妇也不能阻止洪水发生。


只有谋求和自然共生,和洪水共存,才能享受世界草长莺飞的风景~


我们不生产知识,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陈颙等,自然灾害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