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棉花,带血的纤维

狗旺财 地理狗看世界 2022-10-19



我在棉花田边长大





 


长毛的植物



棉花,是一种种子长毛的植物。


植株是灌木,一般1-2米高,在热带地区还会一下子长到6米。


棉花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喜欢阳光充沛,温暖干燥的环境,生长期的温度不能低于10摄氏度。


因为耐碱耐旱,今天在世界上很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长势喜人。



花朵一般是乳白色,凋谢后会留下绿色小果子,也叫棉铃。


棉铃里的种子叫棉籽,为了帮助种子传播,棉籽上茸毛会把棉铃撑爆裂开,就是我们看到的棉花。



这种蓬松白色纤维适合制作纱线,纺织的棉布不但防晒还能保暖,成为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纤维。


今天,全球有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种植棉花,相当于德国国土面积。






 


长绒棉



生物学家认为棉花在地球上存在了一两千万年,演化过程中出现了基因不同的四个品种。


包括中美洲的陆地棉、南美洲的海岛棉、非洲的草棉和亚洲的树棉。


这四大天王又演化出了成百上千个品种,今天世界上90%用于商业生产的棉花是来自墨西哥的陆地棉。



对于棉花来说,绒毛越长品质越上乘,世界各地种植的棉花大部分纤维长度都是25~35毫米。


一般把纤维长度超过31.8毫米的棉花叫做长绒棉,制成的棉布更柔软更保暖,在埃及,苏丹,中国新疆等地区种植。



其中,埃及所产棉花的 95%以上是长绒棉,在世界长绒棉总产量中独占 40%。


还有一半是纤维长度超过34.8毫米的超长绒棉,埃及棉成为高品质棉花的代名词,一上市就被各大奢侈品牌抢光。





 


古老文明


大约在5000年前的印度次大陆,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棉花可以纺布。


人类使用棉花的最早证据在今天巴基斯坦被发现。


此后,在世界上很多古老文明中,人们都把棉花做为主要织布纤维,广泛种植在印度,墨西哥,秘鲁和非洲很多地区。



西汉时期,棉花就从印度传入中国,直到元朝才算取代丝绸和苎麻,成为中国人服装的主要纤维。


关于棉花的记载,写在印度吠陀经文中,写在伊拉克的泥板文上。


中国有棉纺织女神黄道婆的传说,北美洲和西非地区都有会织布的蜘蛛女神传说。



在这些古老的棉花种植国,棉花很少单一种植,都是和粮食作物轮种。


棉纺织也是家庭作坊式,就是那种你耕田来我织布的生活图景。



棉织品还成为金融工具,在很多地区成为货币,在中国古代还可以用来交纳赋税。


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棉纺织品就已经卖到了埃及、土耳其,成为世界第一种全球性消费品。


今天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一度成为世界级的棉纺织中心。


梵语中的棉花,进入希伯来语、波斯语等世界各地语言。






 


树羊毛


欧洲凉爽湿润的气候不适合棉花生长,当亚非拉各国棉花种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欧洲人连见都没见过。


古代欧洲人脑洞很大,一直以为棉花是小绵羊长在树上,夜里还要弯腰喝水。


在德语中,棉花就是树羊毛的字面意思。


13世纪旅行博主马可波罗看到印度棉布都觉得这是仙女的杰作。



后来,棉花跟着阿拉伯人做生意的足迹来到欧洲,今天英语法语中的棉花都是来源于阿拉伯语。


西班牙南部很多阿拉伯人占领的土地上出现了早期棉纺织业,12 世纪的威尼斯成为欧洲第一个棉花集散中心。





 


棉花工业



1764年,一个英国纺织工人发明了一种可以把织布效率提高8倍的纺织机,以他的小女儿珍妮命名,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幕。


18世纪中后期,随着纺纱机不断改进,并在西欧的普及应用,一名欧洲女工纺出的纱线达到一名印度妇女的 300 倍。


1797年,英国就出现了900多间棉纺织厂,英国曼彻斯特被叫做棉都,利物浦港口成为全世界棉纺织业的枢纽。



英国棉纺织物越来越便宜,63%的产品开始向全世界输出。


不费吹灰之力消灭了亚非拉所有竞争对手,很多印度传统纺织工人为此死于饥荒。


同时,在英国暗无天日的纺织工厂里,棉花这种温暖的植物让无数女工和童工被资本家疯狂剥削。


甚至有学者认为,这个世界没有棉花就没有资本主义。






 


棉花带血



当世界各地的棉花无法满足英国的24小时运转工业机器的时候,资本家们在西印度群岛、巴西、美国南部开辟出了更多的棉花种植园。


美国南部的种植园撼动了整个棉花市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成为世界产量最高的棉田。


这些种植园都是单一种植棉花,通过对于采棉工人的劳动剥削降低成本。



无数非洲劳工被戴上镣铐、装进船舱在今天海地太子港被拍卖,送进各大棉花种植园终日劳作。


棉花种植和奴隶贸易紧紧捆绑在一起,很多成功的棉花商人都是恶毒的奴隶贩子。


美国因蓄奴存废引发的南北战争时期,很多英国棉花商人给南方蓄奴州提供军火。


棉花成为沾满鲜血的农产品,1815-1860年,美国出口的一半产品是棉花。


美国经济的上升,一半建立在棉花上,一半建立在黑奴的脊背上。






 


回归亚洲



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机械化收割重塑了棉花种植,已经在世界大部分国家推广使用。



今天,印度、 中国、 美国、 巴西和巴基斯坦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棉花生产国,五国年产量之和约占世界棉花产量的 77.4%。


其中,中国大部分棉花都作内销用,美国多年以来一直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国。



因为低廉的人工成本,世界棉纺织工业重新向亚洲转移。


上海工业最初从棉纺织业起家,棉花一度被上海市民选为市花。


今天,中国工厂拥有世界一半的纺纱机,从1999年开始,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棉纺织品出口国。



工人们辛苦劳作,这一双双棉袜子,一件件T-恤也拉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2019年,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甚至在月球上都种上了棉花。






 

公平正义



从曼彻斯特的血汗工厂、非洲的黑奴贸易、美洲的种植园经济、再到今天来自亚洲各国的服装制造。


棉花这株纤细柔软的植物塑造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这波澜壮阔的几百年,雄心勃勃的资本家,权倾朝野的政客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棉花帝国。


它让很多人一夜暴富,也让无数人受尽磨难。


今天,全球有1.1亿个家庭参与棉花种植,棉花产品凝结着无数人的辛苦劳作来到我们身边。


希望少一些欺骗虚伪冷酷无情,让棉花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温暖舒适,更是公平正义。


我们不生产知识,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美]斯文·贝克特 著,徐轶杰 译,棉花帝国,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

为奴十二年  2013  剧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