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探微|从最寻常的物件中,拾得传统之美...

周末文化探微 自在波罗蜜 2023-12-27

▼ 今日波罗蜜


前一阵子发了一个小小愿心,我想在未来的日子里带着学生们走出校园,去体验、探索和感受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世界,去走近和触摸曾经无比荣耀,如今却缄默失落的一个文化的历史。这便是周末文化探微系列活动的缘起:它将是一场场关于文化的体验式学习。


我们的第一站拜访的是曹氏风筝的传人孔令民父子俩。在曹雪芹著作《废艺斋集稿》里记载的八项传统手工艺。其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即是曹氏风筝得名的缘由。在这堂名为”以天为纸 将云拟水“的风筝手作课堂上,孔老师对风筝的讲述细致而有趣,“扎、糊、绘、放”的学问与门道讲起来,如数家珍。你会觉得,这个世界真的是诞生于民间的,它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超越个性的美。今天的这篇微信,便纪录了学生们的收获和体会。


我一直在想,关于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急于告诉孩子们传承的责任和意义,不过,假如让我们先放下焦虑,先别忙着说教,而是让孩子先去观察、体验和感受文化的趣味和魅力。你会看到,他们能够比成人发现得更多,思考得更多。


也许有的人会认为学习做风筝有什么用?对考试和成功有帮助吗?可是,我想说,这个世界真的有哪一种知识是完全“无用“的呢?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权衡“有用”与“无用”,如何在这些看似对孩子“无意义”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和她们的生活及生命之间“有意义”的联系。 打破“有用”与“无用”的知识界限,其意义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来得更为深刻重大。


我们想找回的,并不只是知识或技艺,还有那颗心,以及伴随着那颗心而来的,对天地、对自然、对历史和传统的温情与敬意...

当我们春节贴起春联剪纸时;当春日的风筝在天空放飞的时刻;当我们沉浸在戏曲的悲欢离合的情节中时;当我们手捧一幅幅精美的刺绣时;当我们在家燃香品茗的时刻……这些生活的日常时刻似乎已太过寻常,以至于我们有时会忘记了它背后所代表着的是一部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史,更是一部关于生活发展的变迁史。


 
今天,我们将目光投向这些传统工艺、这些工匠技人,这些鲜活历史的传承者,走向我们文化中最朴素、最挚诚、最有温度的历史之中,唤醒我们的“五感”,借此寻找中华文化在世界版图上的锚点与坐标。 9月10日,作为“周末文化探微”的首场活动,我们邀请了“曹氏风筝”的第三代传人孔炳彰老师为学生们讲述风筝的历史与制作技艺。  
|风筝的发展历史|

风筝,古时南方叫鹞,北方称鸢,有“南鹞北鸢”之说。此外,还有木鸢、纸鸢、风鸢、纸鹞、 鹞子等多种称谓。《说文解字》上对鹞的解释为:“鹞,鸷鸟也。”《辞源》上说:“鸢,鸷鸟名。

 
最早墨子“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另据《鸿书》记载,“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以记鲁班曾为军事目的而制作木鸢。 

风筝走向民间,由于纸业发展,风筝开始以纸张制作,同时也由军事目的转向娱乐为主。
 

因风假势童子牵

有鸟有鸟群纸鸢 

唐代诗人/元稹


风筝更为流行,还曾出现了专门放风筝的职业——赶趁人。宋徽宗本人就曾主持编撰了《宣和风筝谱》。
 

明清,风筝发展到了鼎盛。风筝大小样式、扎制工艺等都有了极大提升。许多文学家、画家还曾以风筝为题材,吟诗作画,留下不少佳作。亲手扎绘风筝也成为当时的风雅之事。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草长莺飞三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清/高鼎
村居诗

在此时期,清朝著名文学家、《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为代表。他撰写了《南鹞北鸢考工志》,据传书中整理了四十三种风筝的扎制技法;在他的著作《红楼梦》中,更是在多个章节中提及了风筝。



“以天为纸 将云拟水”曹氏风筝手作 |活动嘉宾|


曹氏风筝第三代传人:孔炳彰
出生于风筝世家,孔炳彰是曹氏风筝第三代传人、风筝艺术家、中国民协会员、北京民协会员、北京市西城民协理事、第四届德艺双馨获得者。

“曹氏风筝”是金福忠先生的《宫廷风筝图谱》与孔祥泽先生1943年抄录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两部著作结合后,形成的风筝流派之一。“曹氏风筝工艺”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制做工艺、对风筝制做高度概括的“四艺”、诗情画意的歌诀及浓郁的京城文化特色,并于2006年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末文化探微之 曹氏风筝手作|

孔炳彰作为曹氏风筝的第三代传人,他5岁就开始学习风筝扎绘技艺,如今已是新一代风筝制作高手。当天,孔老师从一个雪夜发生的故事开始,他向同学们讲述了“曹氏风筝”的缘起、历史。原来,一面小小的风筝,也大有玄机。

据孔老师介绍,曹雪芹编撰的《废艺斋集稿》中收集了四十三种风筝的扎糊方法。编撰该书的初衷,并非为了休闲取乐,而是为了帮助残疾人门能求得谋生的一技之长。也正是为了纪念曹雪芹的一片仁义慈善之心,孔炳彰的祖父孔祥泽以“曹氏风筝”为名,而将这项技艺流传下来。

曹氏风筝的代表作是扎燕,扎燕是把写实的小燕子通过硬翅与软翅结合的扎糊方法,将其图案化,它是南方与北方风筝相结合的一种技法。

孔老师通过幻灯片向现场同学们一张张展示传统风筝的寓意与内涵,比如通过不同的比例与造型赋予扎燕风筝以“人格”。例如:肥燕喻男、瘦燕喻女、比翼燕喻夫妻、雏燕喻娃娃,还有半瘦燕,小燕、新燕等,再把各种吉祥话融入其中,用不同的吉祥话来表示不同时节、年龄的燕子,以突出其民俗性。原来,这大大小小的风筝,不仅是愉悦身心的活动,更是凝结深厚的民间智慧与文化。



我非常喜欢用传统的方法画风筝的过程,而且风筝可以很轻易地飞起来。这次机会真的很难得,因为在鼎石,这样的活动仅此一次,不会再有了。
——鼎石6年级学生兰浩川

我们不仅仅只是参与风筝制作过程,我还学到了风筝背后的故事、风筝制作方法的历史以及风筝的种类。例如,不同的形状和风格代表了风筝不同的“性别”与“年龄”。小小的竹片支撑的风筝背后,竟然有这么多的文化和故事内涵。我已经等不及要参加下一场文化活动了。——鼎石8年级学生 兰介松


曹氏风筝分为“扎、糊、绘、放”四个步骤,当天,同学们分别体验了“绘、放”两个步骤。老师提供了风筝的底稿,学生们将体验上色、拴线、放飞三个环节。

|曹氏风筝手作 精彩时刻|

1  23颜料、毛笔准备就绪。今天,同学们要完成的是传统扎燕风筝“扎、糊、绘、放”的“绘”制过程。
 活动当天,由孔炳彰老师带来的风筝样品,
小至盈手可握,大至一人之高。
《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由孔祥泽老先生口述,由孔令民和孔炳彰父子俩共同合作书写完成。在德国莱比锡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书中收录了他们特意为该书制作的100余件风筝。

孔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曹氏风筝的起源、分类,
以及风筝制作的要点。

曹氏风筝采用上好的竹条作为风筝“软翅”,
无论徒手或是脚踏,风筝都完好无损。


  绘制风筝 

风筝虽有传统的样式和规范,但当天在座的老师和学生几乎都是首次绘制风筝,因此孔老师鼓励大家发挥想象力,大胆描绘自己心目中的风筝。在绘制风筝的一个小时里,每位同学都特别专注投入。


 给风筝扎线 
孔老师教大家给风筝绑线的技巧,绑线缓解决定了之后放飞的成功与否。


 各路风筝齐亮相 

见微知著 在细微之处发现文化之美

当我们谈论起文化传承时,我们谈论孔孟之道、我们讨论文学大家,我们谈论诗词歌赋,我们涉及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文化的方方面面。然而,在历史的发展历程中,还有一部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民间工艺发展史,还有一群源自生活、服务生活的无名工匠的发展史。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似乎长久以来,我们都遗忘了他们的存在。
参加完“曹氏风筝”手作活动之后,鼎石11年级学生黄依文对文化传承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在绘制好风筝后,我去户外尝试着放飞我的风筝。在我喘着粗气努力奔跑想要放飞它时,我突然感受到了传承工艺到底是一件怎样的事情——我曾经只觉得风筝是普通的物件儿,但实际上它也是能让人付诸一辈子匠心的事情。而匠人在对陌生的我们提及这份匠心时,却格外友善和风淡云轻,他们可能早已将自己这份匠心与日常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
前段时间看到过《考工记》中的一句话,觉得最能表达手工艺传承的过程:“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关于工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在日本各地长达数十年跟踪采访那些手艺濒临失传的工匠达人之后,盐野米松曾在《留住手艺》一书中曾写下这样的话:


“手艺人的工作就是他们的人生本身,那里边有很多自古以来的智慧和功夫,甚至还包含了这个文化的历史。这些手艺人很少有机会对别人讲述他们的工作内容,更不可能以文章的形式公示于众,而他们的语言却是那么活生生的,这些语言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其穿越时间的独特魅力,正如我们手中的这面风筝所带给当天所有人古老而全新的感受与认知。每一件老物件儿都蕴藏有其特殊的质地、温度、触感和气息,它曾经代表了那么多过往和期盼,见证了那么多漫长孤寂的时日,愿那些我们曾在艰难人世中自得其乐的天地情怀,莫失莫忘...




“周末文化探微”系列报道

下期预告





周末文化探微之
七碗受之味 一壶得真趣—诚斋品茗赏器








刘媛
来自西安,毕业工作于北京。英语和国际金融专业背景,却对教育情有独钟。十多年前勇敢的一“跳”,至今仍在国际教育领域耕耘播种自己的一片“教育试验田”。

在北京市鼎石学校担任市场与传播总监的她,一直以来视教育与传播事业,为自己的“第二生命”,热衷和喜爱一切与教育、心理、成长相关的书籍、对话及活动。希望和大家一起记录人生,思索教育,与“这个世界边走边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