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学者:收到邀请的印尼,为何没来参加金砖峰会?

2017-09-10 海外消息


2017年9月6日《人民日报》截图

来源:凤凰网

9月7日,金砖峰会会程已经全部结束,但是其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力,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参会国家比如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媒体频频发布重要的倡议与合作成果。而未能参会的潜在成员,就多少有些落寞。

比如印度尼西亚主流英文报纸《雅加达邮报》专栏文章,就流露出印尼未能参加金砖峰会的惋惜之情。

印尼《雅加达邮报》网站截图

在这篇“佐科威金砖两难”的文章中,作者指出今年峰会“金砖+”的模式是这一集团扩大的象征,而中国也多次提到印尼将被邀请参加厦门峰会,比如“新华社在8月就3次暗示印尼应该参加金砖峰会”,那么为什么印尼没有来呢?

作者写道,“被需要是一件好事,但是总统佐科威需要停下来思考”。确实,印尼需要基建来刺激经济,被称为“基建总统”的佐科威需要中国的支持。从2015年起,中国公司也投入了建设,但“随着雅万铁路延期、中国人被发现在印尼工地上非法工作、中国企业未能履行外商直接投资的承诺,印尼民众对中国的态度变得复杂,这一情绪体现为将部分南中国海命名为北纳土纳海上。”

“诚然,接受金砖集团的邀请会是佐科威表达愿意继续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契机。但另外一方面,佐科威也要应付2019年的大选。目前接受金砖集团的邀请,所带来的好处仅仅是让更多人对金砖国家有所了解,事实上,印尼政府在金砖议题上并没有明确公开的立场。或许成为金砖集团一员需要时间去慢慢沉淀,或许是在2019年之后。如果操之过急,很可能会触发民众对中国的不满。”

所以邀请印尼加入金砖集团的邀请,可能让佐科威陷入了两难(between a brick and a hard place——注:英文原文为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以“厦门金砖峰会有什么成果”为题,援引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学院主任苏利文(Jonathan Sullivan)的观点进行了分析。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截图

苏利文表示:中国崛起,有与美国鼎足而立之势,而金砖国家等多边组织有助模糊化这个趋势。“虽然中国对美国衰退的论述感到兴奋,北京没有人会希望与美国发生如冷战般的冲突。所以中国继续坚持多边主义,是有用的。”此外,中印关系的缓和也被认为是一大成果。

纽约时报则捕捉到“多边主义”这一特征,撰文“中国如何努力限制西方的全球影响力”。

《纽约时报》截图

文章在描述金砖集团时提到“中国也有效地把自己潜在的地缘政治对手拉入了自己的经济怀抱。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在很多领域是中国的竞争者。但是,北京把这两个国家以及另外两个主要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巴西和南非也变成了自己的经济盟友。”

而在《纽约时报》中文版,这篇文章的标题被贴切地翻译为“‘中国特色’的多边主义”。

这篇颇为宏观的文章中还提到:“中国正在塑造一个新的多边体系,这个体系的基调和游戏规则由它确定。这种策略对其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推动将比纯粹建立在经济实力上的单边方式要有效得多——到目前为止,后者给中国带来了好坏不一的结果。”

没错,结合去年的G20杭州峰会、今年5月的一带一路峰会,中国的多边外交频频发力,成果颇丰。

无怪于美国网络媒体Quartz会感慨:“金砖集团不够大,以至于它无法展现中国的全球雄心。”


美国网络媒体Quartz截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