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份手记写了啥?竟打开了张湾融媒人的话匣子!

张湾区融媒体中心 张湾发布 2020-11-21

(▲ 谢熠 摄)


    “我忘不了你在电脑桌上打盹,采访车上酣睡;我不知道你在梦里采访,却知道你熬夜到几点;我不知道你流过几次泪,却知道你安慰流泪的人;我不知道你有感人的故事,却知道感动背后有你……”


3月15日

挂职张湾区融媒体中心的

网格员李珊

已连续上班50天

有感而发

写下手记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胜利的曙光近了,上苍似乎遂了国人的祈愿,一切向好。这场预期惨烈的持久战疫在全民同心抗击中,逆转出令全世界震惊的“绝境逢生”。

  在这场艰辛战疫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令人钦佩、赞叹的无名英雄,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担当、坚守、决心,赢得尊重。我认为这份荣耀同属于环绕在英雄身边的新闻人,他们与战疫人同呼吸共命运,舍家忘我,辗转一线,履行职责。

  今次战疫,我要说说张湾融媒人。他徒步从六堰走到花果,完成了上午的值守任务,又一路小跑赶到红卫实地采访。当同事问他是否疲累,他笑道:“还好,走起来也没那么远!”

  她虽外表纤弱,但无论白天或是黑夜,只要中心有任务,她立刻一副打了鸡血的模样。戴上口罩、跨上相机,飞奔目的地。采访时,95后的活泼热情总能讨喜,她所到之处,总能给沉闷疲乏的防控工作带来一丝喜悦。

  有人说你不在一线?试问,一个不曾真正踏进战场,切身感受烽火硝烟的新闻如何能将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带给受众?

        蓝山郡、阳光栖谷、东风社区等重点疫区系列深入报道,凯旋大道东方汉宫酒店、希尔顿花园酒店重点人员留观点数度探访,守好十堰城区“西大门”、方滩雪夜的卡点值守……   50多个日夜的苦心经营,穷思谋划,缓解了政府的管控压力,凝聚了志愿队伍的决心,舒缓了宅家群众的焦虑情绪!你们用最简单的一层口罩作为防护,用一支笔,一个本子书写出专属于你的恢宏战绩!



       可话又说回来了,我虽敬佩你的敬业傲骨,却不得不“质疑”你的执业资格?没有记者证的你们,拿起话筒、扛起摄像机,穿梭在张湾的街头巷陌、疫区卡口、战疫英雄们的身边,你以职业新闻人的标准,寻找、挖掘、感触、钻研,然后用心去糅合与传递。



       采访没日没夜,谋划无穷无尽,撰稿无休无止,可你们的身心却无时无刻不在忍受煎熬与折磨,我看到你因为发布内容不够生动遭到批评后背身的沮丧泪流,我看到你因为连日大脑飞速运转导致情绪崩溃,我看到你自疫情发生再未舒展的眉头,我看到你穿梭在疫区从未停下的脚步,我看到你为了不负前线艰辛奋战日夜奋笔疾书,我看到你为了保障中心运转主动请缨长期坚守包点村组,我还看到你为了维护政府权威,提升群众安全感的字斟句酌,热情回复……我想说,你做的真好!


人民日报微信头条刊发阳光栖谷志愿者的坚守


       平日里你总自嘲"是半路出家的草台班子",可这回你整出了大动静,人民日报点名赞许你的一线报道,在全国上下齐心战疫的关键期,这样的另眼相待该是怎样的青睐有加?那些凭借着洪荒之力镇压在心底的“太累了,我真的不想干了,我到底图什么呀?”诸如此类的疑问,在那一刻有了完美的解释!一篇报道,温暖了所有疫中人心,这大概就是你们这群无证上岗“假记者”的真正价值了!



       文字如水,虽无形状却可包容万物世情。英雄的功勋来自他们的热忱,可英雄的光环却是由你亲手点亮!你为寂寥封闭的城市奏响让市民心怀希望入眠的安神曲。天,就快要亮了,等万家雀跃时,你便可卸下繁重心忧安心入梦。

  仅以此文,致敬战疫幕后英雄张湾区融媒体中心,致敬全国坚守一线宣传的战疫新闻人。

张湾融媒体大家庭




一份手记

让张湾融媒人

情不自禁

  心弦波动  

感慨万千

也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这群融媒人的真实心声

▼▼▼
□张湾区融媒体中心 张畅


    没有任何准备,这个春节变成了一场全民战“疫”,悄然开始的一切,打乱了我原本的节奏:无法和远方许久未见的父母来个大大的拥抱;计划好参加弟弟的婚礼未能成行;允诺给挚友家刚出生的宝宝带上平安锁……全都无法做到了。    接到返岗通知的那天,小区楼栋因疑似病例而封锁,看着我挎起相机、联系外出,准备前往国药东风总医院进行抗疫报道,家人埋怨我,“天天在家加班到深夜忙不停,这么危险就不能不出门吗?”我知道,家里人是在担心我。但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  抗“疫”路上,作为“张湾发布”微信编辑,自大年初一起,140余条微信文章从未停更。从资料搜集、整理、排版、校对,无数次编辑、无数次修改送审,直至最后发布。也许读者十几秒即可浏览的一篇文章,我必须字斟句酌。因为,我知道,这是特殊时期政府和市民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50天的时间里,每天一睁眼就是今天微信做什么、发什么,睡觉前还在担心哪个部分还要修改点什么,紧绷着一根弦,半夜听到微信震动,第一反应是又有紧急任务发布。以前也许从未料到,有天深夜我竟会在堆叠的文山辞海面前崩溃痛哭。  但每每看到文章发出,后台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心情:“加油张湾人!”“你们辛苦了!”我知道自己又完成了一次满满正能量的传播。


□张湾区融媒体中心 赵尹
    “出去采访带好口罩,自己注意安全……”大年初三返岗至今,每天早晨妈妈总会站在门口“唠叨”几句。  其实,也有点儿怕。但是言怕,其实直面病魔、战斗一线的医护人员比我们危险千万倍。  我想,尽我全力,将每一个战“疫”最前沿的磅礴力量倾注在笔尖的“张湾故事”里。  于是,我戴上口罩、拿起纸笔、扛起摄像机,从疫情封闭小区到忙碌却有序的社区,从张湾各个道路卡口“守门人”身边到“后勤保障战场”志愿者们身后,从保生产的田间地头到保供应加足马力的工厂里……去记录各条战线英勇战“疫”的群策群力,去定格社区工作者坚守防疫的动人瞬间,去见证夜幕下的守梦人点亮防疫平安灯,去写下党员、退役军人、七旬老人等等抗疫“平民英雄”的拳拳赤子心…… 在这一场全民战“疫”里,我看到,有人在静静守候,有人在默默祈祷,也有人火速集结到一线支援,更有人义无反顾八方来援。 春暖花开,世间始终温暖如初。坚持!必胜!

□张湾区融媒体中心 叶航
  3月17日,是我参加疫情防控宣传报道的第55天,这55天,我去过医院、疫情风险预警小区、偏远乡村、工厂车间等地,接触过医护人员、一线机关干部、卡口交警、志愿者、工人……  初次深入一线采访那天,我内心确实是忐忑的,然而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和延展,我逐渐从放心、安心变为坚定信心。这是因为我看到,全区从上到下有一整套科学而强大的疫情防控机制,时刻在为这座城悉心护航。  从城市到乡村,从街道到小区,全区党员干部、志愿者驻守一线,全民同舟共济,坚定信心、顾全大局、自觉行动、顽强斗争。百姓粮油蔬菜怎么买、防疫物资够不够用、心理是否焦虑、复工企业员工吃住安不安全……方方面面都有人在关注关心,摸底调研,精准解困,保障每一道环节都安全平稳运行,我们也在参与并见证。疫情期间,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党媒的公信力与影响力,看到一条条经过我们策划采写编辑的新闻朋友圈转发,看到消息被准确的传达,谣言被及时的被遏制,声音传递到张湾的各个角落,让我感受到身为新闻工作者这份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带着这种力量,我的脚步不会停下,深入一线同大家继续战斗,讲好张湾故事,传播张湾好声音。

□张湾区融媒体中心 夏秀娟

  作为区融媒体中心驻岔河村工作队员,疫情发生接到返岗通知,我第一时间来到岔河村协助村上开展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大家都忙的团团转,却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职责上。和村干部一起参与到疫情摸排、体温监测、特困帮扶、防疫宣讲等工作中。同时,“如何让村民安安心心宅家防疫,还要保障好生活物资供应?”我也被编入了负责岔河村313户村(居)民的物资代购配送队之中。村上的党群服务中心变身成粮油米面“杂货铺”,每天需要收集居民物资采购需求,去超市、药店跑腿代购,帮着分发、称重、打包再送上门。截止目前,已代购配送粮食7500斤、蔬菜5150斤、鸡蛋450斤、水果960斤。  身为区融媒体中心一员,看着同事纷纷奔赴疫情防控最前线进行采访报道,我更要集中力量确保中心的后勤保障。在这段特殊时期,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我们全员上阵,将继续在防控一线、在社区、在各个战场继续努力。


 □张湾区融媒体中心 胡罗宁
  这支7人的业务团队是抗击疫情“逆行”大军中一支特殊队伍。  “张湾发布”公号全天候值守,持续55天发布防疫主题信息,我们尽全力及时、谨慎、高度负责。特殊时期,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相信权威平台,我们很欣慰。落实指挥部安排、读懂主流媒体、制定发布计划、选择故事案例、编辑制作修改到最后审定,您阅读的每条信息都是提前至少3天的定题和慎之又慎的打磨,您看到的每个标题都是我们绞尽脑汁想了又想的。  白天制作既定选题,夜晚思考下一步计划,我想,每一个真心想把新媒体做好的编辑,都是这样轮轴转的吧。  从疫情防控工作阶段性重点、百姓的关注需求出发,适时发布内容,强化舆论引导。初期,我们以H5、视频形式宣传防疫基础知识,在全市带头发布“返乡人员社区报到电话”等,提高群众自我防护能力。进入防控关键期,我们瞄准党员突击队、网格员、社会志愿者、退役军人等身处疫情一线的不同群体策划一批原创微信,助力群防群控。策划心理疏导专题,发布商超保供现场画面,让广大群众心不慌。  微信后台留言点赞无数。但更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网友就出行困难和长期不复工发表“负能量”言论,在我们一字一句敲打出的政策解释和情感安慰之后,对方回复的那句“谢谢理解”。我们彼此相隔着一个互联网,因为“张湾发布”这个好平台拉近了距离,群众愿意信任“张湾声音”。  看到我们精心制作的文章被市级主流媒体主动转载报道20余次,甚至一些以往没有联系过的媒体也主动对接“转发权限”,到收获“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头条的关注,看到后台不断增长的粉丝量,我知道,我们记录着的故事接地气儿。

□张湾区融媒体中心 徐春晓
  疫情突袭,最严管制,楼栋封控,人民防控战役打响。作为一名融媒体党员,在这样的非常时期,理应将群众关心关注的信息报道出去。只有深入一线,才有切身感受。只有离现场越近,才能离事实越近。  “战时”管制首日,和同事们兵分几路,到小区探访;疫情防控楼栋封控,两次到阳光栖谷小区跟踪采访;夜晚卡点值守,带上设备夜访;车城西路停水、柏林村蔬菜幼苗销售、企业爱心捐赠,第一时间赶到……打一场有备之战,不让流言混淆视听。聚焦最新政策、防控措施、创新之举、凡人善举,每天提前谋划宣传主题,把抗疫作为干部业务练兵的主战场。《张湾千余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当“三员”》、《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等系列报道、《民警杜敬军:送别母亲 再上一线》等等,一篇篇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稿件见诸报端、电视、网络,每一次报道都考验着团队精神,每一次报道都是融媒体集体智慧的结晶,多角度、立体式宣传,唱响了全民战疫主旋律。  自1月24日(年三十)至今,始终坚守新闻宣传一线岗位。也怕被感染,也担心自己会传染给家人。也惦念双亲,担心身体有恙。也想歇歇脚,哪怕只有一天。但是,难以忘记:“你们在一线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爱心商户王晓娟捐款时临别的话语;“企业应该有企业的担当。”爱心企业、人士无惧风雨,献上的人间厚爱;“配送重点楼栋居民生活物资,我上!”区总工会挂职干部王晋怡这个疫情一线的“女汉子”……  比起一线医务人员,比起逆行而上的志愿者,有太多的感动,我唯有握紧手中的笔,拼尽全力,让张湾的“好声音”传的更远。


□张湾区融媒体中心 刘涛
     疫情面前,未曾细想要扮演什么角色、完成什么壮举、留下什么伟绩,只想要尽到社会人的良知,负起融媒体的责任,无愧公务员的使命。  抗疫至今,如何做好战疫宣传的思考时刻盘桓在我的心绪之间。作为中心负责同志、新闻老人,同事的主心骨,关键时刻要做好表率、以身示范。大战之初,我悄悄走进高危社区探访找到了宣传方向、打消了内心恐惧、坚定了融媒体人的使命担当。切身的感触让我完成了首次探访随笔,它像无声的召集感染了中心的同志,大家主动请缨,深入一线,去最高危、最艰辛、最偏远、最具代表性的防控点位,听最真实的声音,看最严密的防控,感受最团结的民众,宣传最有爱的战疫强军。从选题,到能量分析;从侧重,到榜样引领;从编辑,到动态发布;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帧、每一图,都经过无数次的斟酌、打磨与锤炼。  我很抱歉,在这煎熬的50多天里,我不仅绷直自己的神经,还无数次的崩溃了同志们的情绪。但我又很庆幸,在这场魔鬼式的战疫特训中,中心的每一位成员的综合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升。新媒体的N连发,新闻选题的策划,抗疫故事的报道,记者来访的协调,内宣外联的组织……。而“张湾发布”也自认过渡成为政府与居民沟通的桥梁,“张湾故事”成为凝聚干群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信念。  50余天来,无论是在社区值守卡口还是空巢老人家中,无论是十堰的西大门还是夜幕下盆火前,无论集中留观点还是高危楼栋……区融媒人从未懈怠,重要时刻从未缺席,我们不是在采访的路上就是在电脑上编辑,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就是指令,忘记日期不分昼夜,为的只是不负防控一线的坚守,安宅群众的殷殷期盼。  战役仍在继续,我们还将努力!  借此,献给第一代张湾融媒体人!





往期精选(戳下方标题)


太燃了!这8张照片您见过吗?张湾首次以这种方式晒出……


请你查收!张湾指挥部发布一份复工复产通知!


您想在家门口就业吗?张湾区发布600个岗位招聘信息!




制作:张湾区融媒体中心

电子邮箱:546071636@qq.com

点这里,看有多少个好友“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