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陳餘生畫在九十後

2017-07-25 Panda 香港商報財經副刊

「七十而隨心所欲」,年過九十的香港繪畫大師陳餘生正是如此,數十年來不斷實驗,運用各種媒介進行繪畫,想到什麼,便畫什麼,以獨特的色彩、幾何造型和怪誕符號在畫布上展開一場場富有詩意的敘述。 


陳餘生作品,《GC.11.11.2010》,數碼版畫,2010年。


漢雅軒舉辦「陳餘生﹕90後大師」展覽,展出香港繪畫大師陳餘生從八十年代末到近期共三十多幅作品。一直陳列在港鐵香港站至中環站,那塊大型剪紙形式的着色金屬切片壁畫作品——《快而安》,便是他的作品。


陳餘生作品,《橋》,數碼版畫,2011年。


自創用色配搭

陳氏以抽象畫聞名於藝壇,細觀其作品,不難發現他偏好用強烈的對比色調,每種顏色之間像是劃分出明確的邊界一樣,觀者可看到圖中每一個細節,整體合併起來,卻又毫不突兀。陳氏筆下每一個色塊都只有一種顏色,這令畫面顏色豐富,卻不複雜。


陳餘生作品,《疊影》,塑膠彩畫布,2009年。


活在當下找靈感

陳氏四十二歲正式習畫,從專研電波和頻率到繪畫各種形象造型和顏色肌理,只要萌生一個想法,他便將其畫出來。對他而言,繪畫早已是生命的一部分,「自小已甚喜歡畫畫,畫這樣、畫那樣,所以不需要任何原因。」他的靈感來源,除了生活,還有心態。


陳餘生作品,《廻》,塑膠彩畫布,1992年。


問及印象最深刻的一幅作品,陳餘生指,畫於1992年的《廻》與《黯》是他最記得的作品。憶述當時創作情景,前者代表了一種人生的懸浮狀態,於空間中未知是向前或向後移,後者則表現了現代人那種無奈、無話可說的心態。「當時前妻在香港病危,遠在他方無法支持,心中難過。」看來,陳餘生不單想像力豐富,同時亦是重情之人。雖然此兩幅作品今次展覽未會展出,但既是陳氏印象最深刻之作,想必亦早已收於起珍藏。

陳餘生作品,《黯》,塑膠彩畫布,1992年。


畫家也用「小畫家」

隨年歲漸長,陳氏難以長時間站立繪畫,2001年起,他開始改用電腦軟件「小畫家」創作。陳餘生表示,以電腦創作的好處是不會浪費材料,顏色真實,可以隨時把顏色大面積地改變,能即時看到顏色之協同效果,顏色選擇亦更多。


陳餘生作品,《金核》,塑膠彩畫布,2003年。


他又說,起初亦有遇上難題,製作數碼版畫難以一開始便看到最後的效果,放大時亦要用許多工夫去處理色塊之間的邊線問題,顏色的調校也要派專人實地跟進。大概是低象素的「起格仔」作品已不能滿足陳氏的要求,近年他以「小畫家」繪出草圖,再交由製作公司轉化成不同媒介的作品,如旗幟、木刻等,是次展覽亦有展出。


陳餘生作品,《半個黃月亮》,塑膠彩畫布,1989年。


自八十年代至今,陳餘生一直無間斷創作,不論是執筆還是握滑鼠,於他亦無甚差別。相信他餘生仍會在創作路上一直隨心所欲向前走。對他而言,70、80、90,都只不過是數字而已。


「陳餘生﹕90後大師」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9月2日

地點﹕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401室漢雅軒

時間﹕星期一至五早上10時至下午6時半

星期六早上10時至下午6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