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1年总目次
第1期目次
特约稿
从“清水江文书”到“锦屏文书”—— 历史过程和地域文化结构中的县域价值/刘志伟(1)
生态民族学研究(主持人:杨庭硕教授)
论文化适应的主体、客体及场域/杨庭硕,彭兵(8)
民族生态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尹仑(17)
知识与实践:西藏高原牧区牛粪文化研究/赵国栋(27)
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主持人:范可教授)
“流动”与“流变”——田野境遇、理论反思与知识生产/段颖(37)
与“痒”共存——滇边地区自愿戒毒者的身体、欲望与生活/姚雨萌,黄剑波(50)
通人研教——人类学伊斯兰的探究进路/马强(64)
西方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主题与启示/胡馨月(75)
巴西足球与国族构建/束长生(88)
民族民俗研究
转译、聚讼与融通 ——中外理论互动背景下的母题探赜/覃奕(98)
叙事传统的再生产研究——基于纳西族东巴《黑白战争》的讨论/杨之海(108)
伏羲文化的资源化与景观叙事/张迪(118)
沅陵山歌的腔调体系及音乐特征/蒋兴荣,宋彦斌(129)
20世纪以来我国苗族银饰研究学术史回顾/李若慧(141)
第2期目次
特约稿
从云南看“历史的自然实验”——环境人类学的视角/尹绍亭(1)
乡村振兴研究(主持人:赵旭东教授)
资源闲置与市场缺失:乡村贫困问题解析与治贫策略建议/麻勇恒,王向然(11)
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困局及其社会后果——基于黔东南T县产业扶贫项目的社会学考察/周冬梅(25)
体面劳动:新时代乡村振兴下大学生村官职业认知研究/保虎,马静娜(37)
自治下移与行政下沉:村庄治理自治性和行政化的调节与平衡/龙云(50)
文化遗产研究
运河体系中的水遗产/彭兆荣,李春霞(59)
活态视角下非遗的进化机制与路径/杨程(68)
内蒙古非遗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的设计路径、方法及应用研究/李志春,张路得,包长江(84)
基于图像叙事的十字挑花非遗保护研究——以上海罗泾十字挑花为例/方云(98)
民族民俗研究
纳西族的水文化与水智慧/和少英,王耀凤(109)
文化生态重建与价值更新——关于瑶族盘王节内涵及传承发展的再认识/冯智明(128)
宗族记忆重构下的祖先认同与关系实践——以河南N村Z氏为例/台文泽,赵玉蝶(136)
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盐业生产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以兰坪县为例/李何春,陶彦孜(144)
第3期目次
特约稿
基层社会空间的法:社会形态、兵法和地势/朱晓阳(1)
生态民族学研究(主持人:杨庭硕教授)
哈尼梯田垦殖生态极限的当代意义探讨/尹绍亭(18)
对中国传统农曆的文化生态再认识/罗康隆,彭兵(27)
生态、生计与生命: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食品安全/罗康智,谢景连(38)
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主持人:范可教授)
分类、制度与有秩序的宇宙——以《制度如何思考》为中心的讨论/黄剑波,熊畅(48)
新自由主义危机与共生、共享发展模式的探索:以法国社会团结经济为例/庄晨燕,邓椒(58)
人类学在中国的伦理转向:去向何方?/张志鹏(70)
法律人类学研究(主持人:谢晖教授)
传统精英与边疆法律秩序:以民国时期瞻化县抢劫案件的司法处理为中心/罗波(80)
重建社会:结构主义视角下的基层秩序再造——以京郊B镇的纠纷解决为例/韩玉祥(92)
不确定概念的确定化——民间习惯对权力的可能制约/陈文华(107)
文化遗产研究(主持人:闵庆文教授)
印度传统生态知识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李玮,吴合显,陈茜(120)
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对劳动力回流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案例分析/伽红凯,陈晖,卢勇(131)
乡村手工业技术的多元特征——贵州石桥村手工造纸技艺的人类学考察/张洁(143)
第4期目次
特约稿
清乾嘉时期的湖南保甲职役——以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常建华(1)
乡村振兴研究 (主持人:赵旭东教授)
煤路、村庄转型与乡村振兴——“路学”应用于一个北方村落的实地研究/罗士泂(16)
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价值、困境与优化路径/李岁科(26)
四省藏区乡村振兴与公共服务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研究/卢阳春,石砥(35)
清水江研究(主持人:张应强教授)
自治与合作:清至民国黔东南木业金融制度的内生与外塑/程泽时(48)
苗族的祖源传说与身份认同——以清水江上游清江村田氏为例/袁轶峰,石凯月(65)
清水江下游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与建构——以光绪《彦洞记述碑》为中心/杨森井(75)
民族民俗研究
全球视野与人文关怀:2020 年中国民俗学/林继富,谭萌(89)
来与往:共餐制与水族社会关系建构研究——基于贵州荔波水族村寨的人类学考察/余珍(109)
“为了这个家”:缅甸大其力华人之家的情感、道德与社会交往/杨漪(117)
凉山彝族民间“尼木措毕”送灵仪式及其社会功能/阿呷尔金(129)
传统表演艺术的当代价值及其转换路径——以土家族舞蹈为例/陈奥琳,王庆(136)
研究动态
近三十年来韩国明清时期民间文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李承洙(144)
第5期目次
特约稿
协和众志 同步中华:意大利所藏中国西南民族图志整理与研究/杨庭硕,张宝元,耿中耀(1)
生态民族学研究(主持人:杨庭硕教授)
20世纪中后期生态民族学中国化历程考/杨曾辉(19)
中日学人稻作文化起源观之研究/李国栋(38)
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主持人:范可教授)
再造植物身体:从吴其濬到胡先骕/胡凤松,潘天舒(50)
“嵌入”与“游离”:缅甸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的生存策略研究/徐敏,余富强(59)
视物有命:华北乡村营生方式变迁中的信仰民俗——以鲁西北L村的春节“拜车”现象为例/杨化强(70)
民族音乐研究
豫剧唱腔结构壇变的哲学基础:变易•简易•不易/陈文革(80)
论粤剧梆子腔的板式衍生/孔庆夫,张海庆(88)
共生与区隔:布依族八音坐唱中的性别分层研究/王芳(99)
“声音”与“乐谱”:土家族打溜子曲牌结构的互文性/向婷,肖笛(113)
民族民俗研究
《中国历险记》叙事法则及意义/刘振宁(123)
社会性别视阈下怒族女性的身份建构/刘薇,唐瑛(133)
贵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保护路径及策略/程纪香(141)
第6期目次
特约稿
民国时期日常生活的冰雪文化与社会转型/张小军,杨宇菲(1)
乡村振兴研究(主持人:赵旭东教授)
乡村振兴的人类学实践——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介入”与“参与”/马丹丹(15)
“物”的流动与乡村振兴——基于黔东南控拜的案例分析/蔡威(24)
三维联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营造与发展——桃米社区营造经验解读及思考/顾大治,杨震雯,洪百舸(33)
文化遗产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深化阶段——2011-2020年热点问题研究综述/马知遥,常国毅(44)
国外文化遗产领域的新媒体应用与研究——兼谈对中国的参考借鉴意义/桂榕(60)
黔东南苗族刻道的文化基因研究/王庆贺(73)
道路人类学研究
道路与空间:贵州月亮山地区的道路人类学研究/王健,伍应滔(86)
空间、记忆与生计:语言人类学视角下苗语“路”的语义内涵/唐巧娟,王金元(99)
默契互动:熟识群体行动逻辑的阐释——黔东南J村道路修建事件的扎根理论视角/李超,蒋彬,张智勇(111)
民族民俗研究
苗族东部方言民间信仰“巴狄扎”研究/麻勇斌(122)
“因水成和”:傣族水文化与生态实践研究/太琼娥(139)
寄放的亡灵:贵州地区岩洞葬考略/李梦蝶(146)
征稿启事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双月刊)由凯里学院主办,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民族文化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民族文化研究理论平台。本刊不收取版面费,优稿优酬,优稿快刊,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不吝赐稿。投稿网址:https://ystm.chinajournal.net.cn
[微信编辑:毛家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