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包容审慎:数字经济时代的监管原则

2017-10-31 永州电子商务研究院

尼采说:有力量的地方,就有数字—她更有力量。《易传》则有“极数知来之谓占”的表述。这些关于数据的先知,是否早已洞察了数据时代的到来。


数据,作为意志的选择和力量的留痕,越来越被在线化的应用场景适时记录并结构化,被算法以及不断优化的机器学习作为驱动能源,被与大数据匹配的云计算进行加工,被不断降低成本的数据智能商业化。数据已经成为与劳动力、资本平行的生产力要素,成为与石油、电力平行的能源,成为与物质、能量平行的世界构成。


目前,世界市值排位前五的公司,均为互联网科技公司,而数据均为其核心竞争力。未来已来,人类已经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在数据能源的驱动下,技术日新月异、商业模式频频更迭。数字经济不但改变着商业生态、经济组织形式,而且改变着社会治理方式甚至是法律理论原则。在经济生态日益丰富多元的场景中,出现了数据智能、平台治理等不同于以往体制机制的治理模式。


新经济和新治理的出现,形成了新的具有公共性的组织,这些组织的运作是市场内生的需求,不能扼杀,亟待呵护。与此同时,基于数据智能的新治理方式与行政机关许可、审批、处罚的传统监管方式,必然产生衔接的参差与磨合。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包容审慎的思维就愈加关键和重要。


党的18大以来,政府一直在放松管制、精准监管、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并以此为基础,开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五年来,包容审慎的监管,使得中国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领域变道超车,超越欧盟和日韩,成为与美国比肩的互联网科技大国和应用大国。


今年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快递条例(草案)》,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对于快递新业态的发展和规范,要采取鼓励创新、审慎包容的思路,条例草案需要进一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修改后出台。9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决定,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再延长一年至2018年底。


上述对快递和跨境电商监管立规的决定,再次表明了国务院对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的决心。


对于再次延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的原因,商务部给出了三点理由:一是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增加了国内市场有效供给,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国内消费升级;二是缩小了进口消费品境内外价差,吸引了境外消费回流,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三是目前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模较小,保持政策环境的连续稳定有利于更好地总结行业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完善相关的制度。


我们研究认为,延长政策还有更加深刻的战略意义:一是出于支持跨境电商新兴行业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为了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2015年国务院决定设立杭州综试区,2016年又批准在12个城市设立综试区,并实施监管过渡期政策。跨境电商规模在过去的3年内增长30多倍,领衔世界、全球瞩目。为了保持这一优势,跨境电商监管政策不可轻改旧制、仓促立规。


二是跨境进口政策目前在各监管部门中仍存差异。出于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矛盾、监管渠道的诉求以及对我出台跨境新政可能导致的全球蝴蝶效应的担忧,延迟一年,是国家对现有条件和情况的综合考量,是从全球跨境电商格局和国内实际条件出发,为保护跨境电商平稳性和行业长久性做出的慎重抉择。


包容审慎监管理念,为中国经济赢得的,不止是一城一池的斩获,也不止于产业的“风口”,而是抢占和引领未来趋势的格局和担当。


经过过去五年的涵养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上的国家”:中国的网民人数超过了欧洲总人口,活跃的网购年轻人口超过美国总人口。中国已成为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智能物流和互联网就业全球第一大国,2016年中国的物流包裹是美国的2倍多,移动支付是美国的70倍。杭州,这个地球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城市,现在却成为地球上第一个“无现金城市”。


有人说,放松管制(deregulation)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的理念,是对计划经济的矫正,是大众试错探路、少数成功导航所必须的制度环境。而其实,包容审慎的治理,一直是中国治道传统的精髓。中国汉唐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包容审慎监管的价值基础,儒家所谓 “道洽政治、润泽生民”的圭臬,正是对此智慧的概括。


包容,体现的是对多元化的接纳,对可能性的涵养,对创新意志和思想活力的尊重,对众生平等以及天赋人权的亲切。审慎,是行政者的自我克制,是主权者“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敬畏,是面对规律所体现出的卑以自牧的虔诚。


包容审慎的直接原因,用克强总理的另外一句话说,就是“大道至简,有权不能任性”;而其哲学的根基,可以用王弼注老子里的一句话来阐释 “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包容审慎要求权力的行使,必须“因、通”,不可“造、执”。


包容审慎立足中国传统治道,面朝数字经济大潮,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准阐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生动实践,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放射出的光芒,是中国梦能够得以恳切实现的时代福音。

(扫码关注)


(扫码下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