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山夜雨,离人的眼泪|跟着诗词去旅行NO.84《夜雨寄北》

2017-06-12 童书共读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84期节目 ▾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河南沁阳人。他少年得志,关心社会政治,有“欲回天地”的雄心。早年因文才深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赏识,聘为幕僚。令狐楚去世之后,李商隐又投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王茂元十分看重李商隐的才学,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但是令狐楚与王茂元分属牛、李两个政治派别,于是牛党的人骂他“背叛”、“忘恩”,李党的人,则挖他的老底,排斥他。所以,他只能如石缝间的小草,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一生为寄人篱下的文墨小吏,四十多岁即郁郁而死。

这首《夜雨寄北》是李商隐的名作,此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内人”,指自己的妻子。当时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他的妻小却远在长安(今陕西西安),长安在巴蜀东北,故称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泛指东川一带的山。唐代时曾两度分剑南道为剑南西道和剑南东道,由剑南西川节度使和剑南东川节度使管辖。剑南东川治所就在现在四川三台县。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西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被用作思念的典故。共剪西窗烛,唐代时的蜡烛需要不时地剪灯芯,才能继续燃烧。

这是一首朴素的小诗。整首诗明白如话,明朗清新,没有起兴,没有典故,也不用象征。短短四句,只是娓娓道来:你问我何时归来,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归期。眼下这夜色中的巴山,秋雨绵绵,池塘里秋水已满。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的巴山夜雨呢?


一般说来,近体诗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的。可是在这首诗中,作者却好像刻意地重复着“巴山夜雨”这个短语,而巴山夜雨,也确实成为全诗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意象。这一意象在诗里出现两次,但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在“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是诗人现实中的背景,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巴山,在李商隐时代,还是未被开发的“凄凉地”。秋雨绵绵,秋夜漫漫,独处凄凉之地,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一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沥沥,在心头漫溢。估计李商隐自己也没有想到,从此巴山夜雨竟成为表现愁思的典型意象,后人将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统称为“巴山夜雨”。

行笔至此,那凄苦的秋风秋雨,似乎已浸透纸背,寒入骨髓。然而,诗人此时笔锋一转:“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温馨浪漫的画面,立刻取代了刚才的凄风苦雨。而此处的“巴山夜雨”,是在想象中,一个淡淡的记忆——那迷蒙阴冷的秋夜,仿佛只为烘托西窗下这摇曳的红烛;那巴山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只为此时耳畔的喁喁私语伴奏。同样的巴山夜雨,瞬间变得如此温情脉脉,令人怀念。

遗憾的是,如此温馨的场景只能是李商隐的梦境了。因为早在诗人写这首诗之前,他的妻子就已因病亡故,此生再也无人能和他剪灯夜语闲话巴山。何当,何当,他似乎早就有了不祥的预感,对期望中的事他早就有了几分怀疑。原来,不能共剪西窗烛的遗憾,不是一时的有感而生,而是在以后日月生活中时刻折磨他的魔咒,无论他如何的腾挪跳动都躲闪不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的岂能是别人,分明就是自己心境的真实写照。


最后,让我们再来诵读一遍这首诗吧。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84期

-诗词译文-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

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

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

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

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

那时我再对你说说,

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

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重点字词解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1.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2.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3. (4)巴山:泛指巴蜀一带。

  4. (5)秋池:秋天的池塘。

  5. (6)何当:什么时候。

  6.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7.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8. (9)却话:回头说,追述。


我们想通过匠心筛选,让孩子家长每天读点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亲子营


为了方便大家听取往期《《带上孩子,跟着诗词去旅行》》节目,我们专门制作了节目合集。如想获取合集,请在本公众号回复“合集”

《带上孩子,跟着诗词去旅行》

每天五分钟,周一到周五,

讲一首诗歌,赏一个景点,还有相关的历史故事,

有趣、有料、有成长,

让孩子足不出户,即可游遍三山五岳,

不必死记硬背,就能轻松学会唐诗三百首~

请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入群

收听《带上孩子,跟着诗词去旅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