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习近平|追寻初心

2018-01-28 宰相传媒

在陕北,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在正定,他实现了改善农民生活的承诺;在80年代末的宁德,他说“当官不要想发财”。跟随央视原创微视频,一起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85j0d198&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央视原创微视频《初心》之正定篇


时任正定县委办公室干部张银耀说,习近平来了以后,首先把调查研究作为他的第一要务。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各个公社,各个生产大队,还有农户里去调查研究。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赵德润回忆,他在正定采访习近平同志,到现在已经33年了。在1984年,他们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见到习近平同志是4月17日。

上世纪70年代,正定县当时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学大寨先进县,是北方地区粮食生产最早“上纲要”(亩产400斤)、“过黄河”(亩产500斤)、“跨长江”(亩产800斤)的县,曾以我国北方粮食高产县而名扬一时。头戴高产的帽子,其实很多人家连温饱都没有解决。


赵德润说,“高产县”被认为是个桂冠,是个政绩,老百姓的日子还是很穷的,有时候口粮不够需要到其他县买高价粮。当时征购任务是7600万斤,他这个县的人口40万,平均每个人给国家贡献190斤,后来有一个县委副书记吕玉兰,两人对农业都非常熟悉。他们就商量向国家提出来,能够减赋,给农民减负。


时任正定县县长程宝怀回忆,近平同志跟他说,实事求是,这是党的光荣传统。习近平和吕玉兰就给中央写了封信,反映了高征购问题。


赵德润说, 最后国家给减掉了2800万斤。这对正定来说是一个减负。


如何让正定人民尽快富起来,是习近平一直思考的事情。1981年底正定县人均收入每天只有4角钱,农民辛苦干一年,连买油盐酱醋的钱都不够。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赵德润说,习近平谈到要有规划,要摸清正定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什么,改变过去盲人骑瞎马,朝令夕改的状况。

因为赵德润采访接触很多县委书记,他说:“这个31岁的县委书记不一般。习近平对正定的治理,不是光从正定的角度考虑,还从全国的眼光来看正定。比如,习近平讲要背靠大树好乘凉。大树是什么?大树就是专家学者。”


1983年初,在习近平的主持下,县委县政府出台《招贤纳士九条规定》,刊登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上,吸引众多有志之士自愿来到正定。习近平还亲笔书信给全国各行各业的一百位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写去一封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信。愿意来到正定,为正定发展贡献智慧的专家很多,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经济学家于光远,河北化工学院名誉院长、老教育家潘承孝等专家学者。当时世界著名的眼科专家张晓楼,不顾年事已高,身有疾病,多次带着专家学者来正定培训业务人员。

习近平同志根据正定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方调查研究,为正定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个发展战略,那就是走“半城郊型”的经济发展之路。

赵德润说,习近平提出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城吃城,那么就提出二十字方针,叫“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今天看来二十字方针也相当棒。你城市我就是为你服务的,你缺什么我给你补,包括这个种植、养殖,后来发展起来以后,对石家庄是一个很大的补充。

事实证明,“半城郊型”经济发展之路对于正定来说是正确的道路,是一个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赵德润说,这实现了他(习近平)自己的承诺,他说就是要改善农民的生活。



习近平

我觉得我还是一个比较努力的人,还是一个能够自己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为了一个目标去实施的人,而且现在还在继续坚持着。我也希望我一辈子能够坚持下去,做成我既定的人生的事情。而这个事情我觉得不多,最多就是这么一件事,我想就是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

——2016年10月21日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陕北,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在正定,他实现了改善农民生活的承诺;在80年代末的宁德,他说“当官不要想发财”。跟随央视原创微视频,一起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38551h33r&width=500&height=375&auto=0

  △微视频《初心》之梁家河篇




习近平

在陕北插队的七年,给我留下的东西几乎带有一种很神秘也很神圣的感觉,我们在后来每有一种挑战,一种考验,或者要去做一个新的工作的时候,我们脑海里翻腾的都是陕北高原上耕牛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下雨刮风我是在窑洞里跟他们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然后跟他们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因为我那时候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我不换肩的。



  出身于革命家庭的习近平15岁的时候去陕北农村插队,在7年的摸爬滚打中,实现了他从格格不入到和老百姓融为一体的转变。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很彻底的过程。


  △习近平曾经插队的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




习近平

我很自豪,自己能够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里,家庭有很严格的革命传统教育,总是讲孩子们不要放在温室里,要经受大风大浪。



  63岁的梁家河村村民石春阳,讲述了习近平在梁家河村插队时的几件小事:“冬天打坝的时候,习近平也就二话不说,挽着裤腿,光着脚就下去铲冰,也不考虑落什么后遗症不后遗症。”


  △梁家河村村民 石春阳


  石春阳说,习近平在报纸上看到四川农村办沼气,就自费到绵阳学习,回来以后在梁家河办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



习近平

第一口池子是颇费功夫的,一直看到这个沼气池两边的水位在涨,但是就是不见气出,最后一捅开,溅得我满脸是粪,但是气就呼呼往外冒。我们马上接起管子后,我们的沼气灶上冒出一尺高的火焰,我看再憋一阵子,池子要炸了。就在那个时候,我们这个沼气池捅开,另外的沼气池相隔一两天就建成了,但是我们还是第一。



  石春阳回忆说,当时大家推荐习近平参加延安地区上山下乡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会上给他奖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如果他要自己用这个摩托车的话,也是挺方便的,但是他没这样做。他觉得这个摩托车对村上不实用,就到农机公司去,换成了手扶拖拉机,带了一个磨面机,还带了一个粉碎机,一次他就换了这三样。”


  后来,习近平当了村支书,而留在村里的知青也只剩他一个人。今年已经69岁的梁家河村村民张卫庞还记得,由于生活不便,习近平便到他家和他们一起吃饭,而这一来就是将近一年的时光。“1975年习近平考了清华大学以后,第一件东西,他就把这个针线包拿出来,拿出来给了我。他说,咱们在一起七八年了,也没什么好东西送给你,把这个针线包送给你,送给你作一个纪念。这个针线包是习近平在我们梁家河插队的时候,他妈妈亲手做的这个针线包,给了他,上面绣了三个字,‘娘的心’三个字,三个红字。”

  习近平离开梁家河村那天,乡亲们早早就来到了他住的院子里,张卫庞回忆起那天的情景时说:“院子里都站满了人,他把门一开,看见大家都站那儿送他呢!走的时候那个情景是,梁家河的老老少少都流泪了,包括习近平也流泪了。”

  △梁家河村村民 张卫庞


  张卫庞还记得,去延川县城送习近平的一共有十三个人,“一个人凑两毛,一个人凑五毛,凑的钱照的相。”



习近平

我的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七年的农民。

我觉得在我一生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两种人,一种就是革命老前辈,一种就是我那陕北老乡。



  2003年11月10日播出的《东方时空》,有一段对习近平的采访,当时记者问道:这种历练对您今天有什么影响?




习近平

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15日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



欢迎阅读,谢谢打赏(苹果用户)!

宰相传媒

  声明:本公众号所发文章原创与网络分享并行,版权属于原作者。欢迎广大微友积极投稿,宣传记录好人好事、美图美景、时事点评、精彩美文、文学作品。

    投稿邮箱:1278975364@qq.com;微信:wangzaixiang8888888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