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拍好《敦刻尔克》,诺兰用了这些“看家绝学”

2017-09-05 时差 梨视频


“敦刻尔克大撤退”最终取得成功!好啦,你们要看的电影《敦刻尔克》结局剧透完毕。


那么,仍然排长队等着去看IMAX版的影迷们只是为了去看故事和结局么?


答案肯定是:NO!


到目前,这部电影的口碑可以说是很分裂了。


《敦刻尔克》不秀智商,不炫特效,甚至连传统战争片的各种元素都没有,因此去把它当战争故事片去看的人根本不买账~


而去看诺兰作品的人恨不得在午夜的零点场集体落泪 ,起立鼓掌。因为拍摄《敦刻尔克》,可以说是诺兰十年磨成的一剑。


二刷《敦刻尔克》,梨哥依然觉得这是诺兰的十年最佳。看爽它,需要门槛;看懂它,你得准备好这些专业“姿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46ukj86a&width=500&height=375&auto=0

时差
看懂世界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订阅


一、诺兰的电影手法一直很简单,在不经意间 ,给你百分之百的沉浸感。


比如《敦刻尔克》一开始,就是漫天飞舞的传单。这个不易察觉的小心机可以瞬间将你带入被包围的情境。



之后一连串不知道从哪里打来的子弹,搭配手持的跟拍镜头,迅速拉近了我们和主角的距离。



二、接下去要做的是留住这股参与感。为了留住参与感,下面这些经典的“诺兰”手法你得记住。


第一个出马的:就是诺兰最擅长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它可以很有效地保留故事上的紧张感。



纵观诺兰的电影,对时间的着迷是一个典型的“标签”。


在《敦刻尔克》中,诺兰将时间线打乱,海陆空三线并行。用三条时间线叙事:防波堤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感觉会像《盗梦空间》一样复杂。


“这样拍摄是为了呈现出战争的多个角度”。——from诺兰



而在他2000年上映的影片《记忆碎片》中,诺兰也是将故事分成了两条线。


男主的主观世界是黑白的采用正叙结构,现实生活则是彩色的采用倒述结构。



代表现实生活的彩色线通过照片和关键字,一点点逆推出影片开端那宗凶杀案的起因,而代表主观世界的黑白线则用喋喋不休的旁白,一点点展示男主找寻记忆的方式。两条线索,有条不紊地交叉出现。


第二个手法:硬切。一般情况下时空跳跃是连续的,使用硬切可以缩短不必要的时长,以便实现多维度时空的任意穿梭。



例如在《盗梦空间》的开头段落中,小李子的抬眼一望,不止是好几十年的光阴,还是梦境和现实的穿越。



再如,《星际穿越》中的“四维空间”。



一旦观众接受了这种大跨度穿梭的预设,诺兰就能在各个维度上自由切换,随着电影后期剪辑节奏越来越快,观众会不自觉得愈发专注。



这时,沉浸感又悄无声息地加深了。


第三个秘诀:手持摄影。诺兰不止一次地说过:用物理距离的方式,贴近你的人物……


所以,在《敦刻尔克》中, 即便是最混乱的场景,他也会让摄影师站在演员中间,坚持用手动贴近的方式拍摄特写。



而不是采用更便捷的、远离场景的变焦镜头。



最后,他还爱用一个机位来拍摄一整部电影。他认为这样摄影机才能代替观众的眼睛,更真实地贴近电影里的人物。


虽然成名后吸引来的大制作,加入了动作、特技场景,让诺兰不得不使用一部分多机位,但他对沉浸感、真实感的追求,从未断过。



即使是到了随身携带保温杯的年纪,诺兰用他一贯的“性冷淡风”也照样撩得观众全程高潮。



虽然略带点英式主旋律,但是梨哥觉得记住这点更重要:和平年代,我们看战争电影,一定是为了永远与战争绝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