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街谈巷议 | 张思德:平凡中“看见”的伟大

石子 石头诚语 2021-02-21

记得点击上方字关注我



01

瞻仰

白云相做伴,青山不孤单。英雄志不朽,皓气贯长天。

2018年11月,寒风习习。陕西延安,枣园的一座小山坡下,在张思德同志纪念广场参加瞻仰活动。纪念牌上方的山腰上,“为人们服务”五个红色大字异常醒目;纪念碑一侧,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为人民服务》文字浮雕静静地诉说着张思德同志的感人事迹。重温《为人们服务》,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毛主席的精彩演讲片段时时在我耳边回响。

是啊,在70多年后的今天,“为人民服务”成了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张思德同志已经牺牲70多年了,尽管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




02

观影

“放松一下您紧张的步伐,去看看电影《张思德》吧!”。在朋友老刘的建议下,怀着崇敬的心情看完了这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故事虽然发生在抗战时期,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没有热闹的场面,没有曲折的情节,更没有催人泪下的豪言壮语,黑白胶片穿越60载挟着一种久违的纯粹再现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战士――张思德所做的琐事。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1944年,张思德带领一班人到安塞县烧木炭。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带领战士们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为了悼念张思德,中央机关和中央警卫团在延安凤凰山下枣园沟口的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参加了追悼会,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

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

张思德的形象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里程碑。




03

感悟

电影《张思德》通过特殊的文化语境,弥补了我们现实生活中正在缺失的一种东西,让人重新思考“为人民服务”在现阶段新的内涵。张思德之所以被人们铭记,在于他道德品质的平凡,平凡到每个平凡人都能在自己的灵魂中看到他的影子。在张思德身上所表达出来的,更多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朴实、谦和、善良,是一种人内心中本能地涌动着的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不论在什么时代,作为一种精神的、价值的存在都是值得弘扬的。

当然,《张思德》带来的不只是人们的深深景仰和感动,也给观众留下了深深的思考:革命的成功,需要有人在敌人的残暴统治下英勇抗争,需要有人在枪林弹雨中冒死冲锋。同时,也需要有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张思德就是这样一个平凡无私的奉献者,他朴实善良、助人为乐、不计得失、任劳任怨、信念坚定。也正是这种“平凡”,让观众感觉到了英雄的鲜活、真实,赢得了感动的泪花。



看完电影《张思德》,我觉得张思德同志是我们千万名共产党员中的普通一员,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代表他本人,而是代表着所有共产党员的行动和思想,他们都是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工作,听从党的指挥,不追求个人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心中始终装着党、国家和人民,他们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特别出色的成绩,但他们都是通过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表现出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真正品质。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而应贯穿在党员的学习和工作的实际生活中。学习张思德同志,就要学习他以身作则从身边的点滴小事作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身体力行,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

平凡中“看见”伟大。这,就是我观看电影《张思德》之后的最大感悟。



说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往期更多精选图文,请点击链接:

这些人,这些事,感动你我!感动中国!

第二现场 | 你的钱我不能要!这是我该做的!

山水视界 | 红色摇篮 绿色井冈

画里有话 | 井冈文化 永放光芒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街谈巷议 | 他,为什么从贫困村最富的人变成了富裕村里最穷的人?




石头视角

平民视野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共分享 共成长

石头诚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