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这么黑中国,达康书记不能忍

2017-04-10 刀剑笑 补壹刀


混迹网络久了,你一定会猝不及防地遭遇各种“中国黑”,尽管许多内容不算新鲜,有些还很粗糙,但还是有不少人也信了。


只是,包括刀哥在内的大多数人却常常因此惶惑,难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假中国,为什么我们亲眼所见的,同他们描述的中国差距那么大?


刀哥决定对一些说法予以考证!



我们的物流成本全球最高吗


有关“中国物流成本全球最高”的说法,主要源自下面这个所谓“中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是发达国家2倍”的研究数据:



问题在于,刀哥快递东西花的总钱数多,就“等于”快递单位成本高吗?寄10个包裹花100元快递费,跟寄两个包裹花50元快递费,两者比较,显然前者“总费用”高,但前者单个包裹的“成本”比后者高么?


这个简单除法算数,恐怕就是体育老师来教,都弄不错!


既然如此,那个广为流传的“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是咋回事呢?其实它的发布者“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SCMP)”说的挺清楚了:这个比例升高,意味着物流行业的繁荣,降低则意味着物流行业的衰退。


如此说来,用这个指标高来指摘中国物流成本高的人,还真是用错了劲!


既然有些人非要跟美国比,那刀哥不妨也扒拉出一组中美物流成本对比的数据:



是滴,根据美国交通运输部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公开数据计算,美国的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和公路运输成本分别是中国的1.62倍、1.95倍和1.79倍。


好了,关于中国物流成本的事,事实就是酱式儿了。刀哥不想再多说了,多说一个字,都是多余。



我们的税负全球第二吗


这个说法传了不是一年两年了。刀哥查了一圈,发现它最早是出自美国福布斯杂志2009年时推出的“税负痛苦指数”榜单。在这份榜单中,中国内地的“税负痛苦指数”位居全球第二。



这个“税负痛苦指数”怎么算出来的呢?挺简单的:2009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为25%,则相应的痛苦指数为25。按此方法,再把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相加,就得出“中国世界第二”的结论了。


这个统计方法好简单粗暴!问题是,“复杂事简单化”并不总是真理,有时候反而显得特别傻。


刀哥专门就福布斯这种“神逻辑”请教了一些资深财经专家,得到最直截了当的回答是:这种方法好比把驴唇和马嘴硬生生对在一起,一团乱糟。


既然如此,那一个国家税收的高低,到底按啥指标衡量呢?刀哥也认真查了一下:


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宏观税负衡量方式,一是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界定。


按照OECD测算口径,2012-2015年中国宏观税负23.4%,而2014年OECD国家平均水平为35.5%;按照IMF统计口径,2012—2015年中国宏观税负接近30%,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42.8%,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3.4%。


跟发达国家比,我们的税高不高?这就是事实了。



我们是高价进口资源的“冤大头”吗


关于高价进口资源的指责,主要矛头是指向了所谓“中国从俄罗斯买高价油”的事。


2013年中俄签订《中俄石油贸易协议》后,“中国高价买油”和“中国亏大了”的声音就不绝于耳。2014年一则《俄对华原油出口每桶均价90美元高出国际油价50%》的报道,更将此事推上风口浪尖。


随后这几年,网络上总有人不时把高价从俄罗斯买石油这个消息翻出来炒一炒。这样的消息似乎坐实了某些人所说的“为了力挺受西方制裁的俄罗斯”,中国不惜当冤大头”!



实际咋回事呢?


加强进口俄罗斯石油,是中国在俄罗斯遭遇危机前就已做好的布局。2013年6月中俄签订长期供油协议,规定俄罗斯“逐年向华增供原油”。这份协议期限25年,当时估值为2700亿美元。


大家都是买卖人,谁都不傻。这么一个长达25年的大单,交易价格肯定不会一开始就固定下来不动,而是会随行就市,以某个即时的国际原油标杆价格作为依据。据说,这个标杆就是布伦特原油期货交易价格。


当时所谓“2700亿美元”的单子总额,是按2013年签约时103美元/桶的价格估算来的。但到2014年10月,布伦特原油交割价格到了60美元左右,因此进口价格也就到了90美元。



可90美元还是比60美元的市场价格高啊?那是因为还没加上税收和运费啊。虽然中俄原油长期协议的价格计算公式还未公布,但有专家在认真测算后认为,按照60美元左右的价格,加上税收运费,90美元/桶是很正常的价格。


我们的管理水平比西方落后一个世纪吗


要说施政效率和管理水平,中国政府在国际上还是有口碑的。但总有一些国外媒体、政客,甚至是国内一些屁股坐错位置的人,在这一点上非要巩固他们关于“中国很差”的意识形态判断。


比如英国《金融时报》就刊发过这样直白的文章:



在这个问题上,国外那些对中国有清醒认知的人,都是怎么说的呢?


2009年,即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不久,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就断言:中国将是最快实现经济重振的一个国家。


当时香港《文汇报》分析说,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多数国际专家对中国充满信心,背后当然有很多基本因素的数据和数字。但撇开所有复杂指数不说,仅看社会人心与政府施政效率,中国已远远超越其他国家。


对于中国政府的经济管理水平,耶鲁大学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2015年4月在一篇文章中也写道:中国领导人“可能比发达经济体领导人对宏观经济政策挑战有更加现实和建设性的评估。”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曾对中国给出更加干脆的评判:“他们的领导人比我们的领导人聪明得多。”



事实上,除了经济管理水平,中国在政治方面的体制优势,也获得越来越多国外观察家的注意。


加拿大政治学家贝淡宁就多次指出:中国“贤能政治”有其独特优势,中国领导人往往须积累数十年各种治理经验,才能抵达制高点。这无疑有助于提高政府官员的能力和德行。


当然,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我们的内需因为高房价而萎缩不足吗


关于高房价与内需的关系,网络上主要聚集着两种观点:


一种是说政府在靠涨房价拉动内需:



另一种则是认为高房价抑制了内需:



这就有点尴尬了:同是高房价,为什么有人说拉动内需,有人又说抑制内需呢?这里的核心问题在于,大家还没弄清楚到底啥是内需。从专业角度讲,内需既包括投资需求,也包括消费需求。


那么,房价高企固然可恶,它抑制了家庭消费支出能力,但这也只是涉及内需的一个方面。从更全面的层面讲,很难把高房价作为衡量我们内需强劲与否的直观标准。


英国《金融时报》2014年底发文,题为《从经济崩溃到内需疲软,中国一直被误解》。文中有一段更为宏观的衡量:


“中国的工业产品大部分在国内消耗,这凸显了另外一个错误观念:中国内需疲软。过去三年,中国的年均消费增长率为9.1%,而美国为1.5%。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中国的零售额在此期间增长了11.7%,美国则为3.3%。过去三年中,中国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年均增长8.3%,农村居民为10.5%,说明中国已经是全球最佳的消费题材,而美国居民实际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1.7%。”


随着中国“扩内需”稳定推进,其他一些国家这两年也明显感受到了好处。日本的媒体就这样说:



放眼未来,中国还有巨大的内需潜力等待释放。马云不就说嘛:中国经济巨大的潜力在于内需…….未来15年,中国将会有三个美国的内需。


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如果还有更多时间和气力探究下去,相信这份名单还会很长,比如我们的教育很烂吗,我们的制造业产品质量都那么差吗。。。。。。。如此等等,然而刀哥觉得已无力吐槽。


一位博主倒是替刀哥做了如下吐槽。



我就问一句,中国果真像他们眼里那么“烂”,她是怎么成为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是怎么让所有国家都不敢小觑,包括他们的美利坚爹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