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建军大业》,“小鲜肉”的表演超乎我想象
如果不是因为巨大的争议,我想我大概是不会花钱去电影院看《建军大业》这部标准的主旋律电影的。
作为80后,我对主旋律影片并没有父辈那样的特殊情感,而对千篇一律的小鲜肉们,一个脸盲症患者也常常感觉到对那些精致脸庞的无能为力。
每一代人都有专属自己的记忆与情感寄托,这大概是《建军大业》引发争议的原因——一个拍出《古惑仔》《无间道》等深受70后、80后欢迎电影的导演,请了一众90后甚至00后的偶像明星,去演绎一段50后、60后的人们怀有深厚情感的红色历史。
更何况,导演刘伟强还是以拍黑帮电影一举成名的。
(注:以下文字含有大量剧透,介意慎点!)
壹
如何把一段教科书里的历史讲清楚,而且讲得动人,做到这一点颇为不易。
历史里的许多重要事件,我们早已熟知。但它们究竟如何串联起来,很多时候却是模糊不清的。
电影并没有围绕南昌起义是如何“打响革命胜利的第一枪”去讲述一个高大全的故事,而是着力去试图还原为什么要发动南昌起义,以及为什么要会师井冈山。
这才有了电影里几次重要的戏剧性冲突: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渲染出极为悲壮的时代特征,并由此构架出南昌起义的胜利;为了回答农村与城市谁才是革命主力军的不同路线,影片展现了南昌起义之后的不成功,并着力渲染了三河坝战役的又一轮悲壮;最终,井冈山会师带来胜利的曙光。
从叙事节奏上说,节奏张弛有度,波峰波谷非常明显。叙事主线上,刘伟强打破了传统主旋律片子对历史事件的拼接手法,围绕时间轴选取了具有冲击力的历史情节,再加上战争的宏大场面,有冲击力的镜头,以及恢弘悲壮的背景音乐。
相比起前两部《建国大业》和《建党大业》而言,《建军大业》更像一部合格的电影。
贰
不管是《古惑仔》,还是《无间道》《风云》,抑或《头文字D》,刘伟强不仅擅长镜头语言,更擅长讲年轻人的故事,讲属于他们的血性、困惑和选择。其实在《建军大业》里,也有类似的情感。
这其实是一部讲故事给年轻人听的一部主旋律电影。
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叶挺、粟裕、林彪……《建军大业》中出场的个个都是历史上的大人物,但当时间指针回拨到1927年的战火纷飞里,他们都还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骨子里凝聚的是信念、闯荡和反叛。
而这恰好是导演刘伟强最擅长表现的——热血、青春、执着。
霍建华饰演的蒋介石在片中有这样的描述:
“一个书生(周恩来)、一个农民(毛泽东)、一个兵痞(叶挺)、一个土匪(贺龙),怎么跟我斗?”
在眼花缭乱的出场人物中,个个都是重量级选手。刘伟强通过选取他们的不同侧面,塑造出一群性格、出身、受教育程度都完全不一样的年轻人,如何为“统一中国”而走到一起,就连对对手的人物塑造,也是饱满有张力的。
有两场对手戏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是南昌起义中,守城的陈峰觉察出朱德设局,回到驻地却发现周围士兵都不成正形,内心的悲凉与愤懑。周一围把一个尽忠职守的小小驻守军官演绎得百转千回,在南昌之战结束后,贺龙向陈峰的尸体庄重敬礼,这是对对手的尊敬。
另外一处是在惨烈的三河坝战役结束之后,为了保护朱德率大部队离开,200死士与敌军同归于尽。3000人抵挡30000人的结果不言而喻,这也许是在隐喻城市路线实力悬殊之后的必然失败。24岁的蔡晴川用最后一丝力气壮烈引爆炸弹,引来观众席上的啜泣声。
而银幕上,国民党将领钱大钧久久凝视着蔡晴川的尸体,简短一句“黄埔军校的全部厚葬”,尽显内战的惨烈,和同室操戈的无尽悲凉。
《建军大业》,至少对得起一张电影票。
叁
当然,如果从政治正确的角度看,这部电影不仅不完美,甚至纰漏多多。
首先是大量启用“小鲜肉”的争议。
叶挺将军之孙、导演叶大鹰连续发声炮轰在影片中饰演叶挺的欧豪“女里女气”,邀请香港娱乐圈导演拍这样严肃的历史正剧对革命先烈不够尊敬。
坦率说,这种担心不无道理。这部主题严肃的电影中,出现了几处原本不该有的笑声。
比如一开场,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周恩来孤身与斯烈对峙,如此严肃的场景中,陈赫的出现让观众集体跳戏,引来哄笑。陈赫的逗逼人设塑造得太成功,引来笑声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还比如鹿晗饰演的船工联络员,本来只是打酱油的角色,但大家的反应却是一阵哄笑:“我去,这是鹿晗!哈哈哈,真的是鹿晗!”
除了明星效应带来的跳戏和嘈杂,另外编剧对选材的取舍也受到诟病。
比如重要的三湾改编,在影片里变成了毛泽东简单的一句“党指挥枪”,而古田会议则更像是电影院亮灯之前在结尾仓促附送的“彩蛋”。
如果围绕“建军”这个主题来看,这部电影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如何一步步确立的,确实有些“跑题”。
肆
历史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应当是全方位、立体化的。
比如学校里的历史课,博物馆的历史展览,图书馆里的史籍,大众媒体上的影音制品,等等,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社会历史教育的全貌。
如何确保历史教育不走偏,最重要的检验方式恐怕是它产生的效果如何。
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育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前几年历史虚无主义在互联网上引发的喧嚣,等等。但总的来说,我们面临最紧迫和最重要的问题不是不够“高大全”,而是不够接地气,不够动人心,尤其是对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吸引力不足。
或许我们不必苛求一部商业电影能够把一个恢弘的历史叙事讲得全面、正确、滴水不漏,也不必苛求演员必须从长相到行为动作都最大程度地“像”革命先辈。毕竟从功能上讲,电影既不能否定学校里的正统历史教育,但也不可能替代后者。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电影作品如果能唤起年轻一代的拳拳爱国心,唤起他们对革命先辈的敬重和缅怀,更唤起他们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的兴趣,那大概就可以说,这是一部挺成功的主旋律片。
对革命先烈来说,在文艺作品中增加一些更加人性化的因素,不仅无损他们的伟大和对历史做出的贡献,反而让他们更容易被今天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所记住。
而大量起用年轻演员,让年轻一代喜欢的面孔去讲述他们不熟悉的故事,没毛病。其实在影片结束时,当解放军进行曲响起,观众席上的年轻人们报以的掌声,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这样的主旋律片,我们现在还太少了。
往期精彩回顾:
苹果用户打赏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