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镶了钻石的屎也是屎
镶了钻石的屎也是屎。春晚这锅炖菜,前些年某些部分还能够下嘴,现在是完全一口都无法下咽。
看完央视春晚,让人对中国的现状产生深刻的忧虑。
年轻人的假唱我就不说了,观众强颜欢笑的尴尬鼓掌我也习惯了,可是被体制内誉为“相声泰斗”的姜昆,让我完全看不懂他说的那个相声是什么意思,而且最后还硬生生的加上一个“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尴尬结尾。
姜昆戴志成表演相声
央视春晚是垄断体制下的产品,不能视作正常的市场商品。客观的说,稍有市场意识的地方台制作的春晚节目要好得多,因为他们必须有敏锐的嗅觉才能保证收视率,他们无法做到强制垄断收视率,他们必须竞争。地方台从草根气十足的搞笑到拼颜值的电视剧,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什么样的节目能够摸到中老年人的笑点、挠到十几岁看脸的少年的痒点。在不那么辉煌的包装下,他们的节目是精心炮制过的推向特定市场的产品。
不要跟我说央视春晚有多少人收看,收视率不是刷金漆的理由,除夕夜每年一个晚上一台垄断的晚会外加可疑的统计,这样的数字令人生疑。
中国民众当然可以不看央视春晚,可以上网看电影、看相声,但大年除夕十几个人的大家庭上网看电影并不是个合适的选择。央视春晚在最重要的时刻掌握了垄断权,央视春晚不仅有纳税人的汗水,还拥有商业赞助上的绝对优势。央视春晚以其垄断地位获得了巨大商业利益,拥有了傲慢与偏见的天然权利,不管你说什么,他都可以给自己打一百分。
如果一年只浪费这一次、只傲慢这一次也可以忍受,但万事万物总是相连的,关键在于,只要拥有垄断地位就不可能只傲慢一次,一个自由的市场也不可能在中国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允许离奇的傲慢火辣辣地出现在公众眼皮底下。傲慢是个系统工程,从内到外慢慢“滋养”培育,终于成为一朵大奇葩。
完全没有笑点,却强颜欢笑的观众
中国经济的困境之一是产能过剩,用央视春晚的价值观输出来解释,就能看出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如此之多的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的成因大约有三种。
一是比如贫富差距过大,导致低收入阶层无力消费某些产品。美国大萧条之前镀金时代是“朱门酒肉臭,保障机制少”的时代,1893年美国全国9%的家庭占有全国71%的财富。罗伯特•亨特在《贫困》一书中推算:“很可能,在相当繁荣的年代,处于贫困之中的人不下1000万。”测算1904年全美国至少有400万人靠救济生活。幸运的是,美国依靠法律、媒体、自治团体、保障制度以及残酷的战争等度过了危机,而类似镀金时代的国家,如阿根廷从大农场到农场主的欧洲财富,一直在镀金时代的漩涡里震荡。
在一个法律不健全、博弈能力相差悬殊的社会里,无法发展起庞大的中产社会阶层,要跳出中等收入陷阱泥潭,除非有奇迹出现。在一个杨改兰频出的环境里,金碧辉煌的央视春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产能过剩的另一个原因是产品与市场之间不对接、信息不对称。比如甲村需要棉袄,你非要给人家送上绣花鞋。或者说甲村村民多数没有消化牛奶所需要的酶,某厂家就是要送奶下乡。这就是目前的春晚模式,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硬塞。比如春晚的语音类节目,完全没有什么亮点可言,可是春晚节目组硬是让这个节目过审了,在表演的过程中台上的演员看到观众不笑,就抬高声调,仿佛在告诉观众:你不笑,就是不懂艺术。
通常来说,市场能够解决产品与市场不对接的问题,比如绣花鞋卖不掉,厂家马上就能找到症结所在,回去生产些棉袄,成本还更低了。有时信息不对称需要的调查时间更久一些,送奶下乡后为什么村民拉肚子,进行大样本普检之后发现此地村民不适合喝奶,更适合喝豆奶,豆奶厂也就找到了消费者,所谓适销对路就是个匹配度的问题。在没有信息干扰的情况下,市场能够自我调节。可是春晚没有这种自我调节机制,春晚的垄断体制能让它能保持绝对的话语权,它放出来的节目完全是官方认定的结果,他们认为好的就是好的。这就好像在跟你说:你吃我们的奶拉了肚子,是你身子有问题。
产能过剩的第三种原因是信用不足与品牌辨识度不够。春节有超过600万中国人在境外欢度,据美国彭博社推测,中国人在海外餐饮、零售店的销售额将超过6780亿人民币,推测大约等值的人民币将被用来购物。中国是制包业大国、服装生产大国,中国人却路远迢迢地到国外购买,这是对国产货的质量、品牌的不信任。而中国人在境外大规模购买的化妆品、保健品、奶粉、尿布等,则是因为事关健康的一些产业信用遭遇到摧毁性的破坏,迄今未能恢复。
春晚歌手的耳环,在直播切换镜头后竟有变化,这就令人产生信任不足之感
市场确实有不能自我调节的时候。
美国镀金时代丑闻层出不穷,直到上世纪中叶警察腐败仍是特大新闻,波兰斯基的电影《唐人街》鲜活地描绘了二战前腐败是如何渗透到洛杉矶社会的各个角落的。中国之前发生的股灾,仅从股灾后公安部披露的有限案例,就可以看到股市背后的那只手如何攫取财富。
如今春晚场面都很宏大,资源调动都很巨大,但是人民对它的评价却都很一般。
权贵阶层的特权一旦无法得到有效扼制,拉美化就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国民中属于“血统之外”且无特殊才能的人会生活在贫困的陷阱里,而贫困陷阱则会让人口众多的这一群体陷入可怕的代际贫困传递中。
在中国,市场信息会扭曲,这根春晚的节目选拔机制很类似。如果生产牛奶、生产绣花鞋的企业具有垄断地位,能够得到最低息的贷款让现金流得到周转,工厂无破产之虞,甚至还可以得到政府补贴得到上市圈钱的机会,甲村喝牛奶拉肚子抱怨两声,牛奶厂不会进行吃力不讨好的调查,这些村民会得到一声断喝:这是给你们送来的幸福生活,中国农村正在迈向小康,你们还不知道感恩!
春晚节目组向来对于观众对春晚的反馈,有着很好心态:“观众对我们支持,才会来点赞或批评,我们尽力了就好。好的建议我们可以吸纳,不好的建议我们可以置之不理。”这跟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何其相似,笑对亿万人的需求,照样活得滋润,这胸襟是何等“豪迈”。而一些媒体还纷纷捧上去大肆赞扬这种现象。
一台春晚令人尴尬不要紧,可怕的是如果这样的现象在中国被默认、被准许的话,那放到中国的市场经济中,就会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使传导机制受到阻碍,就算消费者(纳税人)齐声声吐槽,上游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这样一来,产能过剩就是个无解之结。因为信用、品牌土壤,传导信息的渠道根本就不存在了。
2016年开始中国经济重点解决产能过剩症结,期间国务院印发《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从钢铁业突围解决产能过剩难题,从2016年开始,在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实现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
表面上看,春晚与钢铁、水泥等行业八竿子打不着,不过钢铁行业为什么产能过剩?哪家特大钢企老总觉得自己企业产品过剩,哪个地方政府不是对自己本本提升GDP的钢铁企业扶持了又扶持?哪家作报告时不时强调自己改革又取得了突出成果?哪家在初起之时不是得到了最大的垄断红利?这与央视春晚效应何其相似?
我就喜欢你讨厌我还不得不跟我一起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样子,这类针对春晚的段子不久肯定又会被玩坏。如果春晚的价值观放到市场经济上,肯定会导致企业的过剩、混乱,银行不断上升坏帐,同时也会体现在产品价格的节节下降中,这种价值观会导致灾难。
价值观的扭曲与傲慢,让春晚成为了大众吐槽的对象,如果国家放任这种价值观不管,这种价值观一旦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就不是禁言能就掰得回来的了。
观众在朋友圈对春晚做评价会被屏蔽
春晚节目组也许还认为这个国家的人民太容易被感动了;他们也许还认为许多人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民国以前;他们也许还认为长期的晚会价值观输出给人民树立了一种意识,那就是顺从;他们也许还认为给现实稍加一点粉饰,人民便以为自己生活在了历史上最好的时代。可是现状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