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芯股份会是第二个安翰科技吗?
事实真如坊间所言,这又是一次针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精准专利打击!还有另有原因? 如果是为了阻止苏州敏芯上市,百度公司为何被列为共同被告? 是苏州敏芯的低价策略触动了歌尔股份的神经,还是歌尔股份前技术专家跳槽苏州敏芯担任技术副总,才引发IPO前夕的专利诉讼?两家公司争议的MEMS麦克风是一种什么技术,谁的专利才是行业翘楚? 歌尔股份已累积专利申请超过1.6万项,其中发明专利超过7000项,海外专利近2000项,其中MEMS麦克风专利上千项,坐拥如此体量的专利组合,为何只拿出看上去相对薄弱的三件“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不经过实质审查,故一般认为质量较“发明专利”要低)起诉,甚至都不搭配一件发明专利?歌尔股份是佯攻还是另有隐情? 苏州敏芯或许不是刚刚被歌尔盯上,2015年就有独立第三人对苏州敏芯一件重要专利提出过无效,在五件专利证据中,有四件来自歌尔股份,因此该独立第三人与歌尔股份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容易引人遐想。直到四年后歌尔股份正式发起专利战,不知在早有预警的情况下,苏州敏芯是否已为这不可避免的一战,枪已上膛?
本文系“企业专利观察”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微信公众号:EPO-China,管理员微信号:China-EPO
(以下内容11274字,阅读时间约25分钟)
01
科创板上市阻击?还是另有目的?
一年前,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建立科创板,进一步完善资本制度,鼓励技术与资本的融合。
一年来,累积已有179家企业申报,其中10家处于已受理,40家公司已问讯,提交注册20家,已注册生效71家,同时暂缓表决1家,中止8家,终止20家。
科创板的定位及注册制的特点,使得知识产权成为科创板上市受理与审议过程中特别关注的焦点,申报企业频频被要求进一步说明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有的拟上市企业国内专利数量为零;有的拟上市企业在申请受理后收到专利诉讼,不得不终止审核(安翰科技);有的拟上市企业则在专利诉讼后涉险过会(晶丰明源);还有的企业成功上市之后遭遇专利诉讼(光峰科技、传音控股)。可见,专利已成为拟上市公司必须要跨过的一道坎。
那么歌尔股份此次对苏州敏芯发起专利诉讼,是否也是有备而来,意图干扰苏州敏芯上市?从7月29日提起诉讼的时间看,距离苏州敏芯5月接受上市辅导的信息公开有三个月的时间,歌尔股份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诉讼材料。因此干扰上市可能会是目的之一。
但是如果只是阻击其上市的话,单挑苏州敏芯就可以了,为何将百度公司列为共同被告,有可能不仅仅是干扰上市这么简单。
从苏州敏芯上市的材料来看,至少在专利这一环节应该是其加分项,公司不仅拥有55项授权专利,其中12项海外专利,还有24项正在申请中的国内外专利,整体专利组合水平在所有科创板申报企业中居于平均线之上。
所以苏州敏芯并非没有核心技术。那最终走向会是类似安翰科技因专利诉讼而终止审核,还是类似晶丰明源公告专利诉讼不会涉及投资者利益后而最终过会,一切还需要看苏州敏芯的应对策略。
实际上,专利诉讼影响最大的是投资者对苏州敏芯技术合法性及未来成长性的信心,能否处理好这一点是上市审核的关键。但目前来看,苏州敏芯应对专利诉讼的反应,还没有让上市委和投资者看到明确提振信心和消除顾虑的方案。
这一事件还反映了两个深层次的问题:一是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持续改善,国家顶层持续支持营造知识产权强保护环境,让企业越来越原意拿起专利武器维护自己的市场利益;二是对未来预期市场的争夺可能是两家企业关注的焦点,从百度公司作为下游产业链代表被列为被告就是很好的证明。
随着近两年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速放缓,主营的MEMS麦克风产品的企业都急需找到下一个风口,而智能音箱市场近两年意外爆发,或是整个事件的关键。据长期关注MEMS行业的麦姆斯咨询的数据显示,2017年苏州敏芯的MEMS麦克风就占有国内智能音箱五成的市场份额。
02
醉翁之意不在酒:
智能音箱是导火索吗?
如果阻止或延缓上市不是最终目的,那么对未来市场的争夺,以及阻止竞争对手的发展势头,有可能才是歌尔股份所看重的。究竟MEMS麦克风的应用市场近年来出现了哪些变化,才使得原本两家下游产业链重合度并不高的企业走上了专利诉讼的道路?
消费电子是MEMS麦克风的主要应用领域,市场空间占比超过90%。2017年,MEMS麦克风的主要应用为手机、平板和电脑,分别占总需求的85%、5%和3.2%。在这样的需求结构下,MEMS麦克风市场是否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机市场能否实现持续增长。但近两年手机销量的增速有所放缓,根据IDC的统计,2018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4亿台,同比下滑4.1%。
歌尔股份的主营业务是声学业务,电声器件收入占到歌尔总营收的60%,作为苹果声学元器件的核心供应商,苹果公司的业绩增长放缓也波及到了歌尔股份。2018年财报显示,歌尔股份的营收同比下滑6.99%,出现了近1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这一情况直到今年上半年才有所好转。
歌尔股份也在积极布局智能音箱、蓝牙耳机、智能穿戴等智能硬件业务。2018年报中,歌尔股份首次增添了智能硬件业务作为新的业务分类,这部分业务对营收的贡献已经达到28.36%。
因此,智能手机之外的下一个增长点势必成为各家争夺的焦点。正在火爆的智能音箱市场、逐渐升温的TWS蓝牙耳机市场、甚至由5G技术带来的5G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市场都有可能成为这个风口。
相对于TWS蓝牙耳机、5G手机和智能家居的普及还需要一个过程,价格更为亲民的智能音箱近两年的持续火爆则更加引人关注。
“智能音箱是公司重要的战略产品方向”,歌尔股份董秘贾军安在2017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曾表示。
2016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为650 万台,同比大增160%,主要得益于亚马逊Echo 智能音箱热销520 万台。市场在2017和2018年迎来了快速增长,2018年全年出货量已达到8,200万台,较2017年同比增长151.53%。预计2019年全球智能音箱销量将达到1.49亿台,同比增长率超过80%。
国内易观智库也给出了类似数据的中美市场智能音箱的容量对比,美国近两年智能音箱销量在1.33亿台,中国则是8000万台,主要玩家集中在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小米和百度。随着市场持续火爆,出货量未来几年还会继续增长。按照一台智能音音箱需要3-8个MEMS麦克风形成阵列来看,这将会是一个仅次于智能手机的巨大市场。
今年8月15日,知名市场调查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了2019年Q2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音箱销量继续飙升,达到3030万台,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亚马逊(660万台)、谷歌(560万台)、百度(470万台)、阿里巴巴(430万台)、小米(340万台)、苹果(140万台)排名出货量前六。
百度中国第一,销量暴涨3775%。亚马逊以21.9%的市场份额在Q2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出货量同比增长47%,谷歌第二,市场分额18.5%,三到五名是三家来自中国的智能音箱品牌:百度,阿里巴巴和小米。其中,百度增长最为迅速。
▲ 苏州敏芯智能音箱客户 来源:苏州敏芯招股书
03
MEMS麦克风专利:谁执牛耳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飞船成功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出舱左脚落地后,说出了这句“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而这第一次来自月球的声音,就是由美国楼氏公司的声学器件实现的。
美国楼氏公司(Knowles)成立于1946年,其创始人Hugo Knowles为了能够帮助二战后听力受损的老兵,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与测试,最终发明了体积小,高灵敏度的动铁单元,用动铁单元做的助听器。此后,楼氏还率先成功的实现了MEMS麦克风的商业化。
MEMS麦克风技术的研究起始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欧美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上看,可以大致分成四种技术路线:电容式、压电式、压阻式和光学式。
其中,电容式MEMS麦克风一直是市场的主流技术,楼氏公司正式在2000年前后成功的将这一技术率先实现了商业化,一举成为MEMS麦克风领域的龙头,统治市场至今。
我国学术界对MEMS麦克风的研究与国际相比并不晚,清华大学在1996年就有针对电容式的MEMS的研究,但是苦于我国长期存在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难题,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导致目前包括瑞声科技、歌尔股份等几乎所有国内现存企业只能采用楼氏公司成熟的技术路线,为此需要付出的大量的专利费。
如果说在MEMS麦克风领域有一位王者的话,那就非楼氏公司莫属了。就像高通公司奠定了移动产业从3G-5G的基础,制定了通信领域的专利游戏规则,靠着专利费盆满钵满。
楼氏公司可以说就是MEMS麦克风行业中的“高通公司”。不仅也像高通公司一样,通过缜密的专利将所有的最优方式保护的滴水不漏,而且非常喜欢用用专利诉讼的方式来整顿市场,几乎将所有对其形成威胁的企业都推向了被告席。
经过楼氏公司对市场的持续“整顿”,后来者想要参与MEMS麦克风市场只有三条路可走:
一是直接从楼氏公司获得专利许可。如中国瑞声科技早年就是借助摩托罗拉产业链的关系从楼氏获得许可。
二是经过与楼氏公司的专利诉讼后达成厅外和解,被迫接受楼氏的专利许可条款。美国Akustica、英国欧胜、韩国宝星、中国歌尔都是这种情况。
三是想方设法规避楼氏公司的专利,另辟蹊径。但是日本和台湾的一些企业在试图走这条路时发现,成功率太低,不是因为产品成本过高或是良品率较低而放弃,就是迟迟拖延了十几年后等规避专利布局完善,才敢将产品推出市场。
楼氏公司奠定产业版图的手法与高通一致,都是将“专利布控——专利诉讼——专利收费”形成了完美的闭环,而其中的“专利布控”是关键。所不同的是,高通用几万件专利才构筑起严密的保护网,而楼氏公司只用了百件不到就实现了。
楼氏公司的专利布控总结起来有三大特点:
一是最核心的专利家产主要集中在少数专利组合上。只需要用心维护好这些核心专利组合就可以保证产业领导地位,且这些专利都具有侵权易判定的特点,因此在法庭举证时容易获得法官支持。
二是在每个专利组合中形成梯度保护。从“爷专利”到“父专利”一直到“子专利”和“孙专利”,形成持续而全面的保护网,如在WO0245463A2专利组合中,“爷专利”是2000年申请的,最近的“孙专利”则是2019年申请的,整个专利家族拥有59位成员,将MEMS麦克风顶部进声和底部进声两种最优实现方式进行了缜密的布局,外来者很难近身。
三是派年轻骁勇者出兵作战以维护核心专利的行业威慑地位。让“父专利”、“子专利”、甚至“孙专利”出马作为起诉专利,一来能够将垄断行业的“爷专利”保护起来,避免被竞争对手无效掉,从而维护整个行业的权威性,二来可以锻炼年轻队伍,让“子孙专利们”的质量接受市场的检验。这样做的好处还有,即使“爷专利”因到了20年专利保护期而失效,早已经过身经百战的“子孙专利们”可以继续顶上,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不变。
如此强势的知识产权,让每一位后来者都不得不感叹:“天下苦楼氏久矣!”
04
“大智若愚”?歌尔能否如愿以偿
歌尔成立于2001年6月,此时也正是楼氏公司开始部署基础专利的时间,那时的国内企业对专利基本还处于启蒙的状态,歌尔也不例外,先生存好、发展好才是第一要务。歌尔直到2005年才开始出现第一件MEMS麦克风专利。
歌尔到2008年5月成功登陆深交所,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就是MEMS麦克风的技改和生产,并于当年量产MEMS麦克风,上市后的歌尔股份正是抓住声学器件作为主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业务涉及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等多种电子产品。从2008年到2018年,歌尔股份的收入从10.12亿元飙升至237.51亿元,十年间增长22.47倍,市值最高时超过700亿元,逐步成为全球第二大声学器件的供应商。
歌尔与楼氏真正的交集出现在2013年,正值歌尔市场高歌猛进的时候,楼氏发动了专利战。
2013年6月,楼氏公司一纸诉状将歌尔股份告上了美国伊利诺伊州北部地区法院,以专利侵权为由起诉歌尔声学及其全资子公司歌尔电子(美国)有限公司,同时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该专利侵权纠纷申请337调查。(楼氏第一轮进攻) 随后,歌尔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专利无效请求,请求其宣告楼氏7,439,616号、8,121,331号美国专利的相关全部权利要求无效。(歌尔应对第一轮进攻) 作为回应,2013年7月8日,歌尔声学立刻在潍坊中院起诉楼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的MEMS麦克风产品侵犯了公司五项中国专利。(歌尔展开反攻) 楼氏随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就歌尔的五项专利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其中三项专利的请求继续维持专利有效,两项提出再次无效。(楼氏应对歌尔的反攻) 随后在2013年8月29日,楼氏又在其工厂所在地中国苏州起诉歌尔的MEMS麦克风产品侵犯了其一项中国专利。(楼氏第二轮进攻) 2014年3月5日,歌尔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委员会发出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第22201号),宣告其专利权全部无效。(歌尔化解楼氏第二轮进攻) 2014年5月7日,潍坊中院,楼氏侵犯歌尔声学两项专利的判决,判定被告楼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赔偿原告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3,720万元,停止制造、销售侵犯歌尔实用新型专利权的麦克风产品。(歌尔反攻成功) 同一时期,楼氏在美国ITC起诉歌尔声学的专利被初步裁定无效。(歌尔化解第一轮进攻) 2015年2月25日,歌尔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同楼氏就MEMS麦克风相关专利诉讼达成和解协议,为期20个月的专利交战自此结束。(双方和解)
从双方交战的情况看,歌尔显得非常积极主动,不仅在国内和美国双双无效楼氏专利,而且还迅速做出反诉的姿态,可以看出当时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已经比较扎实了。
但是如果回到2013年这是时间节点,留给歌尔来谋划如何更好地去应对这场危机的时间并不多,因为当时歌尔手中握有的有关MEMS麦克风授权专利不过100项左右,而且绝大部分是实用新型专利,更不用提美国专利了,这就是歌尔开展八年MEMS麦克风研究后所形成的所有作战武器。
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歌尔在反诉楼氏时,所使用的五件专利中,有四件是实用新型专利,这几乎已经是歌尔将自家家底翻遍之后的倾囊而出。
当时歌尔知识产权部门应该也是花费大量时间来评估应诉专利的问题。到底怎样的专利才是适合“作战”的专利,这也是当前中国高科技企业普遍会遇到的问题。尤其对手是行业巨人,基础专利都在对方手中,拿什么样的专利才能与对方进行PK是个棘手的难题。
对企业来说,面对这种情况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了解本行业的专利诉讼规则,找准自己专利切入点,所以对行业中已发生专利诉讼的评估和总结是需要的;第二,盘点自身的专利资产,也就是对自己专利组合中的专利进行分级,排除明显不合适的专利;第三,分析对手的产品特点,并与自己专利组合中的专利进行对映,必要时做出claim chart;第四,综合各方因素组建应诉的专利组合,设置专利雷区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多样性、侵权判定性、权利要求范围、权属稳定性等。甚至在第一套方案失效时,要有补救或Plan B。
所以回到应对楼氏的问题上,歌尔应该对楼氏的产品和专利特点有充足的了解。首先,从楼氏已经在行业中屡次使用并成功率较高的诉讼专利来看,楼氏用来“整顿”市场的专利主要集中在MEMS麦克风的“表面贴装”方面,将MEMS麦克风基本架构、贴装及拾音方式进行了全面覆盖,这些专利的显著特点就是都具有侵权易判定性,技术方案与产品结构一目了然,而且专利权利要求在撰写时采用了上位、层叠式的布局,看似是公知常识,但真正无效起来却又难寻证据。
其次,需要对自身专利资产进行盘点,从歌尔当时所掌握的百件授权专利和一些尚在申请中的专利来看,技术上主要涉及MEMS麦克风的“表面贴装”、“封装结构”和其它技术,三者占比大概6:3:1,其中结构类主要集中在单片集成和单模等方面,而封装类相对较广泛,涉及进声方式(上、下、侧)、抗冲击、防护、部件连接、阵列等。其中一些边缘技术和储备技术不适合于作为起诉武器,而与楼氏基础专利对应的“表面贴装”类技术,由于大部分是外围专利,是否能覆盖到楼氏的产品还需仔细评估。
之后还需要对拟采用专利的权利要求覆盖范围进行预估,也就是能否将楼氏公司的产品特点涵盖近来。
最后再将综合筛选出的专利组合起来,基于这些专利确定应诉方案。
从歌尔最终确定的五件“应战专利”来看,有几个特点:一是实用新型专利为主,发明专利兜底(这唯一一件发明还是目前苏州敏芯研发副总梅嘉欣在歌尔任技术经理时做出的);二是技术上避开楼氏专利擅长的,采取技术多样性组合,分别选取低应力结构、防护封装和麦克风电路结构等;三是挑选的专利独立权利要求范围相对较大的,可以尝试去覆盖楼氏的产品。
楼氏虽然对这五件专利提出无效,但结果并不理想。经审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维持了其中1件发明和2件实用新型的有效性。这一结果显然提振了歌尔的士气,为后续双方和解积攒了足够的筹码。
楼氏之所以对歌尔的专利无可奈何,这与歌尔的专利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关。
以歌尔的201020515145.2号实用新型为例,发明点在独立权利要求中限定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声孔的外部周围表面上设置有深颜色涂层”,就是针对这一特征,楼氏找了最好的律所、知名的律师、列出了大量的证据材料,都未能说服复审合议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即使找遍现有技术都很难找到有用颜色来作为MEMS麦克风创新点的,大家都是在改进麦克风的结构、工艺上面,这属于一般人都不会去关注的盲区,但是被歌尔抓住后形成专利反而成了最好使用的武器,有点“大智若愚”的味道。
同时其它几件专利有的也有类似的味道,所以导致楼氏在歌尔这些专利面前没有占到一点便宜,枉却楼氏在美国和中国都雇佣了全球最知名的律所,这一战可谓铩羽而归。
歌尔为这一战付出了1亿美金。表面上歌尔不落下风甚至占优,最终可能还是难逃从楼氏购买许可的结局。但和解至少为歌尔未来发展扫平了知识产权隐患。
自此之后,歌尔的专利布局步伐更加激进,从2014年的1093项,逐年增长,到2017年已达到4079项,PCT年度专利申请量一度占据山东省的18%。可以说,专利战让歌尔更加注重研发,也更加注重专利布局了。
所以此次针对苏州敏芯的诉讼,实际上是歌尔展示研发和专利实力,“秀肌肉”的时候。可是,起诉的专利依然是3项实用新型专利,甚至连1件发明专利都不搭配。要知道,重庆金山起诉安翰科技使用了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发明专利,虽然6项实用新型专利全部被安翰科技无效掉了,但还有2件发明专利维持有效,这才导致安翰科技认为在审核时限内无法完成专利纠纷处理,直接引发终止IPO的决定。因此,歌尔如此大胆的做法,外人难免有些看不懂,虽然其中一件实用新型正是当年参战楼氏的作战专利。
整体来看,这三件实用新型专利也有类似特点:权利要求范围较大、侵权判定较为明显、保护方式不走常规路线对无效造成一定障碍等,最关键的一点,可能是歌尔已经针对苏州敏芯的产品特点做了详细的比对,这或许才是最主要的。
就看苏州敏芯接下来如何去破局了。
05
“以退为进”?敏芯如何见招拆招
目前有关于该案的进展,可以查到信息只有“北京小芦科技有限公司”以第三方的名义,正在对歌尔的三件实用新型专利提出无效,小芦科技是苏州敏芯的五大客户之一,应该是百度小度音箱的代理加工方。歌尔作为上市公司,并未发布进一步的公告,猜测截至目前苏州敏芯还未采取反诉的手段。
但距离歌尔提起专利诉讼已经三个多月过去了,苏州敏芯的应对看上去相对平和,而采取无效对方专利的措施也仅仅是被动防御的一种手段。这种应对专利诉讼的处理方式与近来产业发生的几起专利攻防战形成较为明显的对比。
一是同为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光峰科技对战台达电子。光峰科技2019年7月29日收到三份专利侵权《民事起诉状》,当日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三份《无效宣告请求书》,且于同日还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针对台达电子的10起专利侵权诉讼。光峰科技2019年9月20日又收到台达电子的两份专利侵权《民事起诉状》,当日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无效宣告请求书》。从两家公司的反制措施和应诉来看,不仅都非常重视专利,而且应该是平时就做足了充分准备,尤其是光峰科技,到了战时才能立刻做出反击。
另一例就是半导体制造的两大巨头美国格芯对战台积电。晶圆代工厂商美国格芯于2019年8月26日突然宣布,在美国与德国法院对以台积电为首等20余家厂商提起16项专利侵权诉讼。作为回应,台积电则于9月30日对美国、德国和新加坡的格芯提起多项诉讼,指出后者持续侵犯其拥有的至少25件相关专利,涉及FinFET设计等技术的核心功能。台积电要求格芯停止制造和销售侵权的半导体产品,并索求巨额赔偿。最终两家企业在10月29日达成和解。
还有歌尔对战楼氏,也都是在一个月之内就做出的反诉的决定。可见,能否积极应诉甚至反诉,是给公众以重拾信心的最好方式。
苏州敏芯究竟在等什么,为何不从自己专利库中挑选作战武器向歌尔发起反诉呢?这可能涉及企业整体战略和考量,在此不做过多评论。以下从苏州敏芯的专利储备情况来看未来这场纠纷可能的走向。
半导体行业采用的经营模式主要可分为IDM和Fabless两种模式。苏州敏芯采用的是Fabless模式,即无晶圆厂模式,该模式下芯片设计企业主要从事芯片的设计与销售,将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生产环节交由第三方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企业完成。主要产品线包括MEMS麦克风、MEMS压力传感器和MEMS惯性传感器三大类。
生产模式和产品类型决定了苏州敏芯的专利布局方向主要集中在与三大类产品相关的芯片设计方面。但是仔细分析目前苏州敏芯的所有专利申请后,会发现一些特点,或许是导致未能及时应诉的原因之一。
一是专利战略问题,近年来公司专利布局侧重点有所转向,MEMS麦克风专利储备增速放缓,挑选"作战专利"的空间变得十分有限。
敏芯招股书中显示,2016-2019年三大类产品销售额,MEMS麦克风的占比一直保持在90%左右,是绝对的主力产品,MEMS压力传感器(6%左右)和MEMS加速度传感器(4%左右)只占很小比例。
但是从敏芯整体专利分布上看,MEMS压力传感器无论是在总申请量(40项)还是有效专利数量(31项)上,都较MEMS麦克风多(总申请量34项,有效专利21项),这两个产品的专利之和约占敏芯专利总量的80%。
尤其是2015年之后的国内申请中,敏芯为MEMS压力传感器申请了22项专利,而MEMS麦克风只申请8项,或许是看重压力传感器的未来市场,抑或许是将部分麦克风核心技术以技术秘密保护起来,但是对于已经明知MEMS麦克风产业是一个专利敏感度高和专利纠纷频发的产业来说,这样的专利布局力度和策略显然很难支撑起公司90%的销售额,对于维护MEMS麦克风产业安全的专利防范方面,敏芯似乎已经进入到了“吃老本”的状态,这种战略布局的转变直接导致了目前能够挑选可以反诉歌尔的MEMS麦克风专利十分有限。
不过敏芯倒是也可以尝试用自己擅长的压力传感器、集成制造工艺的专利构筑反诉的基础,“声东击西”也是专利战中常用的手段,前提是歌尔确实能有产品落入到这两块专利雷区。
二是专利质量问题,公司专利申请过于忠实对研发的直接反映,缺少转化成法律文件时的“二次开发”,竞争对手的防范重视度不够。
招股书中列出了敏芯九大核心技术,麦克风相关三项(微型麦克风芯片设计技术、对颗粒不敏感的芯片技术、麦克风批量测试技术),压力传感器相关三项(SENSA工艺、压力传感器封装技术、压力传感器批量测试技术),惯性传感器相关一项(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惯性传感器技术),三者都适用的一项(芯片设计中的DFM模型),麦克风和压力传感器均适用的一项(OCLGA封装技术)。
从敏芯申请的专利来看,除了少数外围技术的专利不在上述范围内,基本上大部分专利是能与其声称的核心技术对应起来的,包括“双面贴装”、“单片集成”等,但是这些仅仅保护自己的专利,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否拿来做应诉的武器?也就是说竞争对手的产品有没有能落入上述专利组合保护范围的?
通过对敏芯20余项有效和在审的MEMS麦克风专利的分析发现,大部分专利都聚焦技术本身,而且较多涉及工艺方法,步骤多、技术特征多,可能很难做出举证。也就是在技术转化为专利环节,缺少法律因素融入的“二次开发”环节或是相关工作力度不够,导致敏芯的武器库中可用的专利又少了一大部分。
可能敏芯也意识到到了这个问题,2017年之后更换了一家代理机构,之后出现的几个MEMS麦克风的专利还是具有一定进攻性的,但是目前都在审批中,一件也未获得授权。敏芯是否在等待或是加快这些专利的授权,之后才开始进行反诉,有这种可能。到时一场真正的大战可能才会正式开始。
如果上述分析较为接近实际情况的话,恐怕还需要等一段时间才可能会看到苏州敏芯的反应。在此期间,苏州敏芯还是有一些选择的:
首先,可以主动与歌尔进行谈判,当然最好的时机是能够在无效掉歌尔三件专利之后,否则很难有较好的筹码。
其次,可以主动从市场上寻找并购买一些MEMS麦克风的专利用来反诉,这一领域专利不少,尤其是一些不做产品但是手握专利的日本、台湾企业,甚至欧美企业,都是可以洽购的目标。
再次,还可以寻求一些专注于专利运营管理和提供专利保护的国内外公司,或者行业内的大公司,以结盟的形式化解风险。
最后,甚至可以拿起已经拥有的美国专利在美国法院进行反击,瞄准歌尔下游客户以美国企业为主的特点。
总之,应对方案还是有的,见招拆招。敏芯,需要加油了!
06
小产品,大产业:
中外企业专利攻防的练兵场
MEMS麦克风产品虽小,却是当今主流消费电子产品都离不开的重要部件,未来三年将有望达到年销售100亿颗,正是拥有这庞大市场做后盾,MEMS麦克风有关的专利诉讼热闹程度不亚于通信行业。
如歌尔在国内起诉楼氏侵权一案,潍坊法院判决中不仅判决楼氏电子(苏州)立即停止制造、销售侵权的产品,还判决销售商三联家电立即停止销售搭载了侵权产品的、型号为GT-I9500的三星手机,这样由一个只有不到1美金的零件而禁售价值超过几百美金的智能手机,对败诉企业及其商誉上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同样案件不只发生在国内,2012年智能手机如日中天的HTC与诺基亚的专利大战中,诺基亚就拿出一件双振膜的麦克风专利,声称该技术是诺基亚独自研发并交由ST来代工,起诉HTC One手机中的麦克风使用了该技术,请求荷兰阿姆斯特丹地方法院禁售HTC One。
国内外经验表明,MEMS麦克风这个产品确实是可以和专利进行深度绑定。一家企业如果专利布局好、专利质量高,不光有利于在MEMS麦克风产业的发展,而且对下游消费电子产业都具有辐射力,原因何在?
首先恐怕还是其产品特点主要以外部可见为主,这样有利于在诉讼阶段做出明显侵权或不侵权的结论,从而获得法庭的支持。
其次,以MEMS麦克风侵权为由可以对采用该产品的终端产品要求禁售,无形中拓展了专利布局的思维,这一点与高通主要专利技术在芯片,却要求按照整机价格进行专利收费的思路颇为相似。所以零部件厂商一样可以抓住终端厂商的脉门。
楼氏、歌尔、敏芯三家企业可以看作是老牌劲旅、后起之秀和初生牛犊的代表。老牌劲旅的楼氏凭借丰富的经验,在专利布局策略、意识和手段上都堪称一流,专利质量也非常高,统领行业发展,是后来者学习的典范。后起之秀的歌尔虽然在专利布局和专利质量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但是凭借一股子闯劲,硬是在老牌劲旅面前筑起了一道防火墙。初生牛犊的敏芯在专利布局和质量上比起前辈还显稚嫩,但是经过专利战的锤炼后,相信一定可以走的更好、更远。
可见,一家企业的知识产权实力能否被行业认可,能否做出高质量的专利布局和专利申请,从而在诉讼中赢得主动,为商业保驾护航,需要从技术研发到专利产出、运用的每个环节都要有高站位:
首先,知识产权工作要成为企业“一把手”工程。华为任正非、西电捷通曹军、光峰科技李屹等,无一不是对“知识产权”与“商业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才会领导出各自领域中优秀的企业。这方面,歌尔的姜滨显然要对知识产权更重视,公司成立不久就将知识产权部门独立出来。
其次,知识产权部门要有很高的专业度。作为链接研发、市场以及对外代理和律所的中枢,企业IPer不仅要有落实老板宏观战略的能力,还要有能将企业核心技术转化为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专业技能,不仅要紧盯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动向,还要及时应对和化解企业面临的各种突发的IP风险。这一点,歌尔知识产权部无论从人员和经验上,显然要更胜一筹。
第三,委外律所或代理机构要有高水准。专利申请阶段,能够在技术转化为法律文件时提供专业的建议,辅助“二次开发”;专利布局规划阶段,能够配合企业知识产权部门作出最优化建议;专利诉讼阶段,能够结合国际、国内市场与法院情况,作出最优判断,在专利无效时找到最佳证据。以曾经任职歌尔的现敏芯技术副总梅嘉欣为例,其在歌尔时开发出的专利能够用来反诉行业老大的楼氏,为何到了敏芯后却没能拿出抵御歌尔的专利武器呢?从梅嘉欣到了敏芯后依然有26项专利可以看出,研发还在继续,或许不是技术层面出了问题,法律上做的还有欠缺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未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将越来越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行业巨头直接碰撞不可避免,用西方舶来的知识产权制度,“充值”东方的创新智慧,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做到更加从容。在我国政府也明确指出要加大专利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力度后,国际和国内两大市场都具备了知识产权强保护的特点,尊重知识、保护知识的大环境已然形成,企业知识产权大发展的最好时机已经到来。
专利诉讼不会击垮一个企业,反而会成为企业知识产权综合水平螺旋上升的练兵场,让企业在创新经济中越变越强大。华为成功的走了过来,歌尔也是,下一个会不会是敏芯呢!
— 完 —
如您喜欢,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