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蚂蚁的专利阳谋

黄小莺 企业专利观察 2022-10-08

作者:黄莺


大国之争,冷战、热战之前,往往是科技战、金融战。

如果把中芯国际的火速回归上市,看作是中美“科技战”中的重要一子。

蚂蚁上市,应该就是人们印象中“金融战”的典型代表了。

但是,蚂蚁却并不这么认为。

招股书显示,蚂蚁实际上将自己定位为一家“科技”公司。

这一点,从公司名称由“蚂蚁金服”变更为“蚂蚁科技集团”也可以看出。

那蚂蚁的科技家底到底有什么?

总结下来:

26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产品。

18项世界级和国家级的核心技术奖项。

26,279 项专利,8,569 项商标,677 项著作权,3,927 项域名,369项非外观设计及商业秘密。

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蚂蚁的专利拥有量。

在此之前,蚂蚁到底有多少专利是个“黑箱”,没有人能分清阿里巴巴名下的专利中到底哪些是蚂蚁的。


01  阿里爸爸拿出六成专利给蚂蚁做嫁妆,聘礼回报或超5000亿!

那阿里到底有多少专利?

阿里作为纽交所上市公司,每年年中披露的财报都会将截至当年3月31日的专利数量。下表是近三年阿里在中国和国外专利授权和在审专利的情况。

如果刨除掉蚂蚁近年来开始用自己名义“杭州支付宝”、“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等名义去申请的两三千件专利(Incopat系统检索去重清理后的数量)。

阿里巴巴向蚂蚁转让的专利大概在24000件左右,这一比例占到阿里巴巴专利储量的六成。可以说,阿里巴巴为了蚂蚁“出嫁”,将过半的专利资产都拿给蚂蚁当了“嫁妆”,而这些专利也有力的支撑了蚂蚁的“科技”标签。

当然,这个"给"并不是免费,而是在2019年9月将其作价为约122亿元的转让费,阿里巴巴因此取得蚂蚁33%的股份。在2020年8月在上市前,蚂蚁又花费5300万美元受让了一批。

正是因为数量过于庞大,截至蚂蚁IPO被受理日,一些知识产权还没有办理完过户手续。

如果根据传闻,蚂蚁两地上市后的目标估值为2250亿美元,那么阿里巴巴凭借转让给蚂蚁专利所获得的股权价值或将超过5000亿人民币。

实际上,知识产权一直都在充当阿里巴巴与蚂蚁之间的利益分配的“桥”。

阿里巴巴与蚂蚁在2011、2014和2019年签署了多个版本的知识产权许可协议,2019年之前,阿里巴巴都是通过知识产权许可及软件技术服务费的名义分享蚂蚁的收益。例如,2017 年、2018 年以及2019 年,蚂蚁向阿里巴巴集团支付的许可使用费及软件技术服务费金额分别为48.12 亿元、2.51 亿元和34.81 亿元。

阿里巴巴将最开始的与蚂蚁之间的分配协议是税前利润的49.9%,2014年版本降到37.5%,到2019年,为了蚂蚁上市,直接折算成33%的股份。即《2019 年知识产权许可协议》签署后,蚂蚁集团不再向阿里巴巴集团支付许可使用费及软件技术服务费。


02  想财务自由?专利不达标可不行

曾有传言,当蚂蚁上市的消息传来,整栋楼都传来了呼声——那是财富自由的声音。

虽然事后被证实为假新闻,但却披露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蚂蚁上市,将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造富运动!

但是在财务自由前,还有很多限制,专利甚至成为其中一个关键指标。

从招股书披露的A+H股股权激励方案中,都提到了,在“授予、归属和取消安排”部分,将专利授权数量的同比增长作为一项指标,只有满足了这些指标,方可办理归属事宜。
其它两个业绩考核条件中,支付宝等业务已经发展到了存量竞争的阶段,增月活用户的增长速度会越来越缓慢

而在收入指标同比增长方面,有些业务如数字支付的增长也显著放缓,但好在还有其它一些业务还能保持较高增速。

相比之下,专利授权总量保持同比增长,应该是最有把握的,只要保持一定的申请量,是不难实现的。从2017-2019年度,阿里巴巴每面专利增量在8千-9千的水平来看,蚂蚁未来延续这一趋势似乎并不困难。

能像蚂蚁专利部门这样,掌握着能够决定着全公司员工股权激励能否兑现的生杀大权的公司,全国还有几家?

所以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蚂蚁对技术、对专利的重视程度远超一般公司。


03  上市前疯狂制造专利,蚂蚁的阳谋是什么?

蚂蚁的招股书亮点在科技、在专利、在知识产权,但是疑点也在专利上。

首先,蚂蚁并未像其它科创板上市企业那样,将自己所有有效的专利列表公示,而是采取了选择性的摘录。

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是怕专利太多了么?

这个理由显然站不住脚。

要知道6月份IPO的中芯国际携带8122项有效专利过会,光专利清单就占到了招股书的一半,有530页之多。

而蚂蚁虽然总量有2万6千多项,但符合IPO审核标准的授权有效专利只有6,382项专利,比中芯国际还少了1千多项。

所以蚂蚁目前的做法是否会被上市委进一步要求披露完整,还有待后续观察。

其次,蚂蚁在选择性摘录重要专利时,也存在几个疑问:

一是为何将已通过专利审查、但尚未获得专利证书的专利也列表展示出来?为什么这么着急展示这些还没取得证书的专利,难道蚂蚁没有足够多的专利么?显然不是。难道是因为还没有从阿里巴巴办完转移手续么?也有点说不通,蚂蚁后来也有上千件自己名义的专利申请。

二是为何展示的82项件国内外重要专利列表中,有过一半(42项利是2020年之后才申请的新专利。难道意味着最新申请的专利才是蚂蚁的核心技术?过往几千项专利中挑不出重要专利来么?

三是披露的重要专利几乎都是区块链相关的专利,而且蚂蚁表示对区块链已经申请了5,317项,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IPRdaily联合Incopat发布的2019年区块链榜单中,阿里巴巴以年申请1505项专利,累积2344项专利位列全球第一位。也就是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阿里巴巴至少又申请了2千-3千件区块链专利,这使得其稳稳占据了全球区块链专利的榜首位置,其总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区块链专利企业中排名前22位总和的2倍还多。蚂蚁这么疯狂的目的又是什么?

四是蚂蚁2020年后申请的专利经过几个月就授权了,为什么这么着急授权?按照一般专利18个月公开,一般两年左右获得授权的惯例,如果不是特别需要授权专利,一般大型企业往往会采取正常授权、甚至延长授权时间,那么蚂蚁此次大批量的采取快速审查以获得授权的目的是什么?目前的做法更像是一些本来就没有专利的小公司,临时去凑一些授权专利来应付考核,如果换做蚂蚁这个体量企业的话,其背后动机还是值得探讨的。

以上的疑点是否与中美之间升级的对抗有关,还不得而知。但是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的特点,也决定了此次蚂蚁从阿里独立出来上市,比起符合A+H股的监管要求,更要格外注意符合美国的监管。

中兴、华为、字节跳动、微信相继被美国制裁后,下一个很有可能就是阿里或蚂蚁。人们纷纷猜测,美国会以怎样的理由对其发起攻击?

蚂蚁在招股书中,对此也表示出担忧:包括越来越多的监管挑战,尤其是在数据安全和隐私、新兴技术(编者注:例如区块链、云计算)以及技术进出口等。

特别是对获取和使用对技术基础设施、服务范围和业务运营至关重要的技术、系统、设备或组件,访问基于美国的云计算系统或其它基础设施,及于美国的业务运营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所以,蚂蚁上市,比起关注财富自由,更应该想想下一步如何应对美国的饱和式打击,这是一道中国自主发展的大公司无法逾越的“槛”!


—  —


如您喜欢,请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