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智库为何看重和希望研究中国专利数据

吴征高低 企业专利观察 2022-11-20

作者:吴征



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是美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总部在华盛顿特区,该研究中心是一个非党派、非政府的民间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和免税组织,政治立场为保守派。

8月26日,CSIS组织召开了一个名为《美国技术领导力和专利: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U.S. Technological Leadership and Patents:What Can the Data Tell Us)的线上研讨会。

这个研讨会题目虽然说的是美国领导力和专利,但是通篇都在研讨中国和中国专利的事情。实际上,了解这个研讨会各位与会者的观点,基本上就可以了解能够代表美国一多半的人士对于中美竞争,尤其是专利背后所反映出的创新竞争,经济竞争和国家安全之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切点到底有哪些异同。

并能更进一步的了解,美国为何会以如此高级别的智库机构为名,来研讨中国专利数量这个问题。

因为一谈到现在的中国专利数量,往往是和非市场行为、非正常申请、政府资助、编造专利、低质量申请、专利泡沫等概念联系起来,对于这些问题,不光中国在治理,美国也在关注。

但是从此次研讨各与会者传递的信号来看。美国对中国专利关注的重点远比中国自己理解的专利数量问题的影响更透彻、更一针见血。

这应该是中国政策制定者应该重新考虑现有专利政策是否合理的地方。

研讨会人员

参加此次研讨的人员包括前任美国专利商标局局长Andrei Iancu(左上),高通公司首席经济学家Kirti Gupta(右上), 伯克利的Mark Cohen(下中),IPlytics公司CEO的Tim Pohlmann(下左),以及Competition Dynamics的CEO Jonathan Putnam(下右)。

其中Andrei Iancu和Gupta作为CSIS专家参加研讨,Andrei Iancu作为“复兴美国创新项目”(Renewing American Innovation Project)的创始人身份参会,Kirti Gupta作为该项目的咨询顾问参加。

“复兴美国创新项目”是CSIS在今年设立的一个项目,旨在解决美国如何支持和优先考虑创新,使其能够在国家控制的资本主义体系迅速崛起的世界中有效竞争。

与CSIS偏向保守派的立场相同,此次与会者Andrei Iancu、Mark Cohen和Kirti Gupta都是比较典型的保守派,偏向要加强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亦颇有研究。

而此次所讨论专利数据问题,我除了对最后一位Jonathan Putnam不太了解外,其它几人可以说非常有资格来谈论这一问题。

Andrei Iancu在特朗普政府任期结束前,指导USPTO发布了一份对中国非市场行为申请专利和商标,导致数量激增的调查报告,可以说成为引发中国近两年持续加大对非正常治理的催化剂。

Kirti Gupta作为高通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近来也频频露面。从经济学角度来度量经济发展,和创新的贡献,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专利数据,因此专利数据对她而言可以说“并不陌生”。

Tim Pohlmann领导的IPlytics是靠5G SEP排名成长起来的,因此对于专利数据如何才能反映竞争力有更贴切的体会。

Mark Cohen作为知识产权方面的中国通,熟悉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各种数据情况,是美国知识产权方面智囊的重要组成成员。

1. 专利数据为何重要:美苏争霸 vs 中美竞争

这次研讨的主题是美国如何确保科技的领导力,并试图从数据中来解析,这个数据主要是指专利数据。

在开篇,Andrei Iancu就已上世纪50-60年代的美苏科技争夺标志性事件:苏联率先发射人造卫星为例,提到了美国历来对科技霸权不能旁落他人的担忧。

当年苏联的卫星事件,促成了美国对基础科研、创新和科技领先的再认识,最终以登月确立了科技领先者的地位。

而当下中美之间的竞争,被美国视为是苏联卫星事件之后,美国遭遇的最大挑战,美国能否在科技上依然领先,这是美国上下所担忧的。

Andrei提到,与美苏之间的竞赛可以通过有形的事件看到竞争的结局(注:如谁先登月等)不同,中美现在的竞争很多都是隐性的,也就是如何评价美国的科技领导力是否依然领先,中国是否已经在某些领域超过美国,很难去衡量。

而专利数据,无疑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可比指标。

2. 专利数据重要性的底层逻辑

美国各界为何非常看重专利数据在科技竞争中的作用,这与他们对专利与创新、经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美国力推知识产权作为当今世界贸易规则的三个基本原则之一,是与美国对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深刻体会密切关联的。

在美国看来,专利制度就是保护创新,一旦保护力度变弱,意味着专利制度变弱,美国创新将难以获得很好的保护,相对而言就会让其它国家占便宜,这样就会导致美国经济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美国国家安全。

也就是说美国在科技上的领导力被削弱了,这是做惯了全球霸主的美国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在美国,专利制度的好坏,直接等同于国家安全问题。但是这一点在中国,可能未来几十年都未必能实现。

而分析专利数据恰恰能够了解到专利制度的好坏,等同于了解到国家是否处于安全之中。

这也就为何能够理解,在创新法案中唯一涉及专利的提案,就是两党难得一致同意对发明人多样性信息的收集,因为这被视为是进一步重现美国创造力的基础工作之一。

3. 中国专利数据的问题,及对美国智库决策的影响

中国专利数据自2008年之后的非市场因素问题非常明显,政府资助导致市场畸形发展,低质量和泡沫化严重。

对于这一点,美国各界心知肚明,所以Andrei所在的USPTO在特朗普政府任期结束前一周,发布了一份对中国专利数据激增与政府补贴和直接干预的报告。

实际上,如果我们只正面看存在的问题,确实是出现了大量不应该出现的专利,对中国专利制度肯定有伤害。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种非正常专利的出现,也同时迷惑了美国对中国创新的判断,因为美国赖以评价对手创新能力的指标变得噪音太多,而失去了研究价值。

所以如果更全面的来看待这一问题,就会发现,美国对中国政府干预专利数量的指责,一来可以形成对中国的压力,二来如果中国加大治理(实际上这两年中国也确实这么干了),让中国的专利数据更加真实,更能反应中国创新的话,对美国智库而言再分析和研究中国的真实创新情况也是有利的。

而美国通过中国专利研究中国真实创新的目的何在?

很有可能是加大对中国相关领域的制裁,以延缓中国的发展,或是在相关领域加速自身发展,甩开中国。

就像本次研讨会最后,Kirti Gupta向各位与会者提出怎么看中美在5G、AI和量子计算方面的竞争,以及谁会是领导者的问题。

从现实来看,中国在这几个领域的专利数量一定是全面超越美国的,但是相关领域的科技领先地位就一定是中国的么?目前来看,并不完全如此。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非正常专利或是专利过度集中的存在有时可能并非是一无是处。

至少它还能将中国真正的创新实力“隐藏”在一堆杂乱的数据之中,这对于美国从竞争角度去分析中国的创新来说,是会造成不小困难的。

这也相当于起到了“韬光养晦”的作用。

但这种所谓的“隐藏”策略,一定是中国自己清楚自己的创新情况到底怎样,并有意为之的非正常专利申请,才可以。

不过现实情况是,基于现在的中国专利数据,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中国创新的真正实力和分布情况,就更别提美国对中国的分析了。

因此打击非正常,不妨可以学着有头脑的打击,甚至变换方式,学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

如果从此次美国研讨会的角度来看,非正常对于竞争而言未必全都是坏的,外溢风险也未必都是坏的,有时甚至可以变成一种“武器”,就看操盘者会不会用了。

当然,此次会议上,Andrei也强烈的表示了,建议通过美国政府、联合欧洲的盟友,一同对中国的政府干预行为施压,因为这种情况还造成了另一种现象,就是出现了大量的“现有技术”,这对于美国、欧洲等其它国家的专利审查来说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为此,很有可能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在专利方面还会继续承压来自美国及其盟国的政治施压。

4. 5G专利数据是中美科技领导力竞争的一个缩影

此次研讨会上,有关5G的领导力与专利数据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典型的话题。

因为5G领域的企业之间,甚至国家竞争力分布,严重依赖专利数据来做判断。

这方面,借着给5G进行标准必要专利SEP排名的IPlytics公司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典型。这家公司依靠不断做5G专利的排名,发布《谁领导5G竞赛》这样一些内容,在行业中形成了巩固了专利数据支撑产业竞争力排名的思维方式。

这种方式既好也不好,对于近二十年来依靠专利快速崛起的中国企业来说,未必是坏事,但是也容易引起很多纷争。

就像Tim Pohlmann在研讨中所提到的,即使是同样的数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或许正是因为后期争议越来越大,Tim Pohlmann提出的一个想法,倒是值得关注,就是未来很有可能不采取排名的方式,而是淡化,通过描述未来趋势的情况来确定竞争力的分布。

这对于中国企业未来是好是坏,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但是从5G专利能否反应中美在这一领域的科技竞争差距来看,美国确实在深度思考这一问题。

就像今年2月,美国专利商标局发布的5G专利活动报告,压制中国,体现美国优先的意图明显。

这就是在专利数据层面上,中美之间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实际上早已打响,只是中国一直对此还没有深刻的体会。

虽然国内一些机构也在“亡羊补牢”式的发布一些5G排行榜,但是无论从方法还是可信度方面,与国际标准相比,都还欠缺很多,实际上也只能自娱自乐。

这场数据和话语权之战,中国是远远落后了。

5. 结语:中国专利数据的自主权务必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专利数据在国内一直不受重视,是事实。

其实从美国智库讨论中国专利数据,就可以看出,他们比我们自己更看重专利数据的价值,因为在他们看来,专利数据代表对一个国家的创新情况的反映,与经济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

不知道,在美国的压力下,中国相关机构能否真正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一方面是国外机构在大肆收购中国专利数据服务提供商,不只是一家,是很多家国产专利数据提供商都无一例外的被外国竞争者或是投资机构盯上,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或许做好中国专利数据,辅助外国决策,也是其中一个目的吧。

中国自己如果再不重视这一块的建设,将来恐怕就是外国拿着比中国自己更准确的信息来制裁和应对中国。

而这,仅仅才是中美竞争的开始。


扫码加入知识产权精英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