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调查:打击“非正常”是否会误伤中小企业、独立发明人,及对其创新积极性的影响

吴征高低 企业专利观察 2022-11-20
作者:吴征



9月8日,习总书记致信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时表示,“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坚定企业发展信心,着力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加强产权保护,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从总书记的期望中,可以看到国家对于中小企业在国家创新经济发展中地位的重视。
实际上,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用实际经验验证过的道路。

像拜登上台后,加大了反垄断执法的力度,核心目的就是防止大型企业依靠垄断地位扼杀中小企业发展,从而扼杀了美国创新的最重要来源。

因此,拜登政府一手高举“反垄断”限制大企业阻碍竞争,一手高举“专利”这个能够鼓励创新的牛鼻子,不断在修改专利制度,包括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发明人的支持。

正是这两手,一边“消尖”,一边“平权”,使得美国的创新活力能够在不被卡特尔垄断影响的情况下,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和创新者蓬勃发展,制造更多的“车库创业”神话。

这与国家领导人对于中国创新经济发展的总体谋划,包括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持和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是完全一样的。

也就是中美两个超级大国,都认识到了激励和发挥中小企业、发明人在创新经济中的重要性地位,对两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在相关政策的执行层面上,中美两国的专利局则呈现出了不同的方式。

1. 美国:提倡发明人多样性,加强对中小实体的政策扶持

对于美国发明人的多样性,不仅仅是拜登政府专利工作重中之重,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上任四个月的新局长Kaith Vidal在其就职演说中,将促进美国发明人多样性视为其任内首要任务。

USPTO局长之所以对发明人多样性的重视,源于这是美国两党的共识,认为只有在创新方面与中国竞争,才能继续保持美国科技领导的地位,而发明人则是创新的重要推手,只有挖掘更多的发明人,才有可能保持美国的竞争力和领导力。

为此,Vidal在上任四个月时间就相关问题调研行业内外数十次,多次出席鼓励美国发明人的活动。

9月1日,USPTO发布一则消息,Vidal宣布卡伦·乌尔里希·斯泰西(Caren Ulrich Stacy)为该局的DEIA首席顾问。DEIA代表多样性、公平性、包容性和无障碍性。

对Ulrich Stacy女士的介绍中,她是一位拥有30年经验的人才专家,最近的成就包括创建了多样性实验室,这是一个创新的、科学驱动的解决方案的孵化器,可提高法律和其他领域的包容性和平等机会。

可以看到,此次新的任命,可以认为是USPTO在多样性工作上的又一步努力,Vidal优先考虑了所有美国专利局工作人员和那些寻求在美国创新机构工作的人的包容性和平等机会。

为什么USPTO这个专利和商标审批机构会聘用这样一个专家?实际上在公告中的一句话或许可以体现:她在利用数据、行为科学和设计思维方面的获奖作品被《快速公司》、《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彭博社》、《财富》、《美国律师》和福克斯新闻报道。

也就是这位专家在利用数据、行为科学方面有独到的专长,而这正是美国“创新法案”中试图要求USPTO增加对发明人多样性信息收集的最终目的。

美国就是要通过USPTO这样的专利机构,广泛收集美国、甚至全球的发明人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来为下一步提高美国的创新能力,出台更进一步的政策措施来服务,而此次任命的专家恰好是这类数据分析行业的业内翘楚。

可以看到,UPSTO当前工作的重心几乎完全铺在了通过专利制度为美国创新“寻医问药”上面。

不仅如此,USPTO还鼓励了很多公益项目来支持资源不足的发明家和中小企业,协助其保护创新。

如在今年5月9日,USPTO宣布了2021年专利公益项目情况(Patent Pro Bono Achievement Certificate),表彰和感谢那些自愿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帮助财政资源不足的发明家和小企业保护他们的想法的个人和律师事务所,使他们能够更充分地实现他们的想法和梦想。

Vidal表示:"聘请法律代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的费用不应成为获取知识产权的障碍。我非常感激所有受助人的承诺和出色的工作。通过像他们这样的努力,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系统,激励所有美国人创新,希望和梦想他们能够使这些创新产生影响,改善他们的生活和所有美国人的生活。"

去年,专利公益计划超过了此前的志愿者参与记录,超过125名专利从业者向地区专利公益计划报告了50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专利公益服务。此外, 23家公司和律师事务所为一个或多个参与的区域项目贡献了大量的时间。这些志愿者在2021年协助向USPTO提交了250多份无偿专利申请。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400多名发明者通过专利公益计划与专利从业者配对。自2015年以来,这些法律专业人士已经代表他们的无偿客户提交了近1800份专利申请。

重要的是,该计划不仅对扩大创新至关重要,而且在包容性地扩大创新方面也有被证明的记录。

去年,在对使用该公益计划的人进行调查的申请人中, 30%被认定为非裔美国人或黑人;14%被认定为西班牙裔;5.6%被认定为亚洲或太平洋岛民;1.5%被认定为美洲原住民。此外, 41%的专利公益计划申请人对调查作出答复,认为是妇女。

Vidal认为,”这是释放美国竞争力、创造就业和经济繁荣、促进国家安全的关键。如果有更多的人和公司参与进来,我相信我们可以改善所有美国人的生活,减少对其他法律援助的需求。”

一个月后,6月9日,Vidal在参加美国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TAB的炉边谈话中表示,对USPTO在专利、PTAB和TTAB(商标审判和上诉委员会)实施的公益项目感到无比兴奋。

在专利公益方面,进一步补充了5月份讲话时的数据,“2021年,我们的地区专利公益项目帮助了2467名申请人申请服务;527名申请者与从业者匹配;志愿者贡献了13700个小时,向USPTO提交了252份专利申请。其中,64项是临时性的;166项是非临时性的;22项是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在最近启动的PTAB公益项目方面,“我们对与PTAB律师协会的合作感到兴奋。我们的目标是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使缺乏财政资源不会成为参与PTAB诉讼的人的障碍。该计划将从单方面的上诉,然后扩大到AIA审判。它最初将服务于个人发明者,后来扩展到发明者团体和小企业PTAB律师协会将管理该项目,并作为律师和申请人的国家信息中心。USPTO将提供支持,如培训和推广。志愿执业者必须来自律师事务所,并且是PTAB律师协会的成员。该计划随后将扩展到非会员、个体开业者和公司法律顾问。

在商标TTAB公益方面,TTAB的公益商标信息交换机构计划认可在委员会诉讼中为公众成员协调免费法律服务的组织。这包括财务资源不足的个人、中小型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运营预算较少的非营利或慈善组织

可以看到,美国USPTO在支持发明人多样性,中小企业方面还是花费了不少工作,去做一些具体和务实的工作。

最终目的,还是希望通过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专利制度中来,运用这个制度,将美国的创新继续搞上去。

或许从统计学和概率角度,越多人参与到创新活动和专利制度中来,其中能脱颖而出,获得成功,成为美国创造下一个”车库神话“的概率就越大。

这或许就是美国为何不遗余力的要加强发明人多样性、鼓励中小企业的根本原因。

2. 中国:打击“非正常”是否会误伤中小企业、发明人?

在中国,对于专精特新类型的中小企业,实际上在政策的各个层面都在支持,包括知识产权方面。

但是中国目前在针对个人发明人和中小企业的专利问题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打击“非正常”行动是否会误伤到这一群体。

这个想法已经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在思考了,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提出这一质疑,包括一些数据分析专家从数据中已经发现,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大力推进打击“非正常”的这两年时间,独立发明人的主动撤回比例已经高达52.8%,远高于14.6%的平均值,而且发现独立发明人的专利公开量也已经呈现明显下降,已经从2021年1月的1.5万件以上,骤然降低到2022年6月左右的6000件左右。

是不是因为打击“非正常”所致?

目前还不敢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与打击“非正常”有关。

但是,在这些主动撤回或是不再去申请的主体中,真的都一个不落的全都是所谓的“非正常”申请么?

恐怕真的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现在打击“非正常”行动不仅没有因为已经形成震慑之后逐步退出的态势,反而是愈演愈烈,导致全行业都处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中。

因为谁也不知道“非正常”到底有没有标准,造成的结果就是政府说你非正常,你就是非正常。

如果说去年宣传的95%的非正常撤回率,不接受反驳,是正常的话;那今年降到87%的非正常撤回率,是因为打击非正常的手软了,还是因为发现了8%的误伤,救回了一部分“非正常”转“正常”?

总之,一些有关非正常的详细信息全部被政府封锁。外界从来不知道历次被打击非正常的目录清单,也就无从知晓被打击的对象里,到底哪些真的是非正常,应该打击,但是哪些可能是被误伤,反而是需要被扶持的。

在政府打非工作组不公开信息的情况下,所有的结论只能基于猜测。

这一点与美国USPTO治理中国非正常商标问题时,公开多达几万件商标详细申请信息相比,做法完全不同。

不公开详细的“非正常”信息,意味着公众不清楚所谓的打击是否真的是在做正确的事,也给了打击非正常的执法者以超过法律规定的权力。

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对中国发明人和中小创新型企业的伤害,甚至这个被误伤的群体,未来都不会再信任中国专利制度了。

这才是中国专利制度发展到今天最悲哀、最值得探讨的事情。

当行政的权力不受法律约束,伤及的或正是整个中国未来的创新希望。

3. 结语:中、美两国专利局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如果对比中、美两国专利局,就会发现,USPTO虽然隶属美国商务部,但是从其肩负的使命来看,在美国政府机构中的地位远比正部级的商务部更受关注,因为USPTO的政策将直接决定美国的创新发展,进而影响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

所以,USPTO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与主政方向和重点,就是要用专利制度搞活美国的创新,促进知识产权保护。

反观中国专利局,因为隶属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所以合并后行政执法显著加强,打击“非正常”成为一项职能列入其中,就意味着这个政府机构的职责的定位已经彻底改变,像美国USPTO那样发力要促进国家的创新的职能已经被弱化,大部分工作都在围绕行政执法来进行。

如果在对待创造上,没有深刻的意识和具体的举措,中、美两国的专利制度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中、美两国专利制度对创新、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贡献度,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

如果专利制度出现了差距,那两国创新差距,只会拉大,不会缩小。


扫码加入知识产权精英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