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今天《人民日报》头版聚焦合肥这件事!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6日 01版)


合肥:全力迈向创新高地

(庆祝改革开放40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也许你想不到,在全国省会城市里并不显山露水的安徽合肥,1982年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驻皖科研机构等一批科研院所,几十年来在这里深耕基础研究。

也许你更想不到,世界上第一台VCD机、第一台仿生搓洗式全自动洗衣机,我国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等,均诞生于此……



“可是,以往我们是一流的科研,二流的城市!”合肥市科技局调研员陈伟感叹,长期面临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尴尬处境,曾让合肥尝尽科研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辛酸:

上世纪90年代,合肥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VCD机,但这一开创性成果在当时只是昙花一现:没资金跟进、少项目支持、缺产业配套,投产的企业三年不到就倒闭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项成果却在其他地区催生着一批VCD生产企业蓬勃发展。

“原始成果没有产业化,就好比是捧着金饭碗讨饭。”陈伟边回忆过去,边带记者走访合肥的一些院所、企业,“吃一堑、长一智,做强基础研究的同时,激活原始创新资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已是合肥今天实践的经验,更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改革开放四十不惑,一场打造创新高地的加速跑,在合肥方兴未艾……



激发科学家的创新创业梦


任涛是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人员,参与国家大科学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相关的科研工作;还是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办企业助推相关成果产业化。兼有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双重身份,任涛称是沾了制度改革的光。




20多年前,任涛如果想创办企业,只能从院所辞职,自己出来单干,更大的难题是:科学家办企业,钱从哪里来?

而现在,任涛非但不必辞职,院所对他的科研考核也从论文、专利,转向产品研发、公司运营管理。公司注册、人才招聘、政策对接等,政府提供一站式服务。

任涛创办的公司瞄准抗肿瘤新药研发,从前期投入到上市销售,需10至15年时间,预计耗费数亿美元研发成本,还要面临层层试验,困难重重。



任涛有设想,政府给支持。2015年,安徽省和合肥市政府下设的天使投资基金各出资600万元,帮任涛解了前期资金难题。任涛和其他3名研究人员则以技术入股。


在陈伟看来,任涛身份转换的背后,是40年来合肥科研大环境的蝶变:

从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到1989年提出“教育为本、科技立市”方针,几十年一根接力棒传递至今,合肥一头扎进基础研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一批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等先后落地,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迸发;

2009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获得国家批复建设,2016年安徽获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合肥承担多项改革试验工作,2017年初合肥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相应地,鼓励科学家创业,引导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构建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发展全过程、全链条的创新服务体系,一系列激发科研创新的政策出台,使高大上的前沿科技裂变为接地气的高端产业。


去年底,任涛所在的强磁场中心科研团队,操纵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基础研究成绩斐然,成果转化齐头并进:今年6月,任涛公司研制的用于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第一代FLT3激酶”靶向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此外还有20多种新药正在研发管线上,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

任涛心里有这样一个愿景,“将来的某一天,通过越来越多抑制癌细胞增长的靶向药物研发,把癌症变成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病,让患者通过吃药就能控制病情。”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体系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以下简称合工大智能院)副院长张晓安道出合肥一度面临的发展之惑:起初,一纸专利转让合同,高校院所部分研发成果就能变现,企业“按图索骥”造产业,简单高效。可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技术研发的更新迭代越来越快,这样单一的契约式合作,哪儿还有市场?


企业也烦恼。合肥禄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君想要开发汽车故障的远程智能管理系统,其中涉及汽车的智能检测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方方面面,“企业团队缺乏研发实力,找高校对接,又很难找到恰好合适的‘综合性’成果。”


在合肥禄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测试新能源汽车故障远程智能管理系统。


科研、市场两头脱节,高校院所大量科研成果沉淀,企业缺乏产品研发支持。

2012年以来,安徽省和合肥市与相关国内高校院所、企业,几方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创新“科研+产业+资本”组织模式,搭建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之间的转化桥梁。目前,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合工大智能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一批新型协同平台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驶上快车道。

去年,王国君的企业进驻合工大智能院孵化,双方开展合作:按企业需求,合工大智能院提供技术人员,与企业共同组建研发团队,分领域协同攻关,并根据产品的迭代更新持续跟踪开发。企业出让10%的股份,未来的产出收益,分期分批奖励给参与研发的团队。



“这就从过去一纸合同的契约式合作,转变为利益捆绑的共生式合作。”在张晓安看来,这么做一举两得:企业得到有力及时的技术支持,解决了研发难题,而高校院所沉睡的技术成果被激活。

平台搭建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支持国内外高校院所、跨国公司来合肥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发展工程管理与智能制造等优势学科,打造智能、绿色产业高端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开展“百所千企”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合肥布下一盘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大棋。

合肥市委政研室副主任范观兵梳理背后的发展脉络:一方面集聚创新资源,对各类在肥高校院所给予大力支持,一方面激活创新资源,构建集高端人才培养、先进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移等于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

最近,王国君的公司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距公司成立才两年时间。如今,产学研深度结合,助推合肥市高质量发展:2017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9家,平均每5天就诞生4家;截至去年底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1600多家。


形成产业创新生态圈


在合肥安农大驾校,这儿的驾考训练机器做老师:“练习倒库”,话音落毕,车载机器屏幕随即演示操作流程;眼看要撞到障碍物,机器当即启动防撞击系统,自动紧急刹车……说起这款驾培机器人的技术开发,公司负责人李广垒笑言,“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机器听得懂普通话,也听得懂方言,这借助了语音开放技术。”李广垒坦言,公司是小微企业,无力自身研发语音合成、人机交互等技术。

2016年,李广垒的企业入驻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中国声谷”,这是工信部与安徽省共建的全国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这里搭建了讯飞开放平台、类脑智能开放平台、中文信息(深度)处理开放创新平台、智能写作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免费向基地中小企业开放,政府补贴平台建设成本投入的30%。



“处于初创期的小微企业研发力量弱,公共技术开放,能为他们提供很大便利。”中国声谷运营单位相关负责人毛媛媛介绍,政府平台投小钱,换来一批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发展,也搭建起产业创新的区域发展生态圈。

从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几十年来,一家家开发区、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拔节壮大。从企业单打独斗的研发摸索,到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再到共性技术的研发、突破、开放……如今,共享共赢已成为这里产业蓬勃发展的底色。



近年来,合肥又把方向瞄准创新资源整合,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一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离子医学、大基因等重大研发平台建设正加速推进,它们将会为合肥产业的共享共赢发展,提供更多技术内核。

“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以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创新,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范观兵说。

(来源:人民日报)


往期精选

辉煌!去年合肥民营经济增加值3848亿元,创近五年最大增量

喜讯!合肥获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优秀城市,多项指标全国“领跑”

新一轮行动!举报有奖!合肥重点整治这12类交通违法行为

新华社专电:从“江淮小邑”到“创新高地”,合肥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主办: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协办:安徽新媒体集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