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唱响春天里的“合肥故事”
人间四月,巢湖之畔,世界目光瞩目合肥。
4月24日,安徽创新馆开馆暨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举行,掀起一场“科技盛宴”。作为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它也成为“中国创新版图上的坐标式展馆”,成为向世界展示安徽、合肥创新成果的窗口。
从上世纪70年代享誉全国的科教基地,到如今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品牌于一身的城市,一路走来,合肥以生动的创新实践引领着高质量发展。
这个春天,科技创新“合肥故事”开启新篇章。
鸟瞰安徽创新馆
合肥的科技创新基因根植于上世纪70年代。
“安徽人民即使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国的科学苗子保住!”
1970年,合肥人张开怀抱接纳南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困难时期的“患难与共”,开启了一段深厚无比的城校因缘。合肥,也因此获得了难得的冲击前沿科学技术的科教资源。
1978年3月,伴随着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随着国家支援内地建设、科研机构布局调整等政策的实施,合肥抓住机遇,又争取中科院合肥分院以及一大批科研院所搬迁至合肥。水泥院、化三院、通用机械院等一大批中央部属研究机构在合肥生根发展。
中科大校园夜景鸟瞰
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四十载锐意创新,合肥不断探索和实践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
科学,重新定义了这座城市的气质。创新,也逐渐融入合肥城市的血脉。
2004年,合肥成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2008年,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正式启动建设;
2010年,合肥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2015年,被列入国家首批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2016年,合肥获批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7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
2018年,合肥滨湖科学城正式挂牌成立,国家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启动建设,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揭牌成立,成为G60科创走廊节点城市……
合肥滨湖科学城规划展示馆
如今,成千上万“智慧的河流”聚集在这里,以高新技术塑造着全新的城市。
前不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再一次刷新世界纪录。
量子通信领域研究领军人,潘建伟院士团队制备出12个超导比特的量子多体纠缠态,为下一步实现大规模随机线路采样和可扩展单向量子计算奠定基础。同时,他们还实现了综合性能最优的量子点确定性纠缠光源。
量子纠缠分发示意图
热核聚变、量子等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在肥诞生……
伴随科技创新步伐的加快,一大批原始创新成果在合肥竞相涌现,从中国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世界第一台VCD、到合肥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墨子”“悟空”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科技创新成为合肥的闪亮名片。
重大的科学突破离不开科研仪器的进步。合肥拥有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3个大科学装置,是全国除北京之外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地区。
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
不仅如此,如今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逐步显现。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落户合肥并已开工建设;合肥先进光源预研稳步推进;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强光磁综合集成装置预研正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围绕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圈”,我省不仅大力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还在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等方面加紧布局。量子创新研究院、离子医学中心、天地一体化网络合肥中心、类脑实验室等重大基础工程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院、中科院创新院等新型协同创新平台步入良性运转。就在去年底,合肥培育创新平台成典型,国务院通报表彰。众多创新平台正在为安徽、合肥发展集聚新动能。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创新的能量一旦聚合,产业的发展必然呈“核聚变”的增长态势。
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合肥工业也从制造走向智造,绽放出“领跑者”的姿态。
京东方的引入堪称合肥的“成功之作”,先后建设国内首条液晶面板6代线、8.5代线和全球首条10.5代线,汇聚了彩虹、乐凯、康宁、三利谱等上下游企业,形成了涵盖上游装备、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以及下游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从沙子到整机”的整体布局,建成世界最大的新型显示面板生产基地。
鸟瞰京东方
集成电路产业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复合增长率全国第一;首创光伏“制造+应用”模式,打造全国光伏第一城,形成电池、组件、逆变器、储能产品和电站建设的光伏产业链;叠加“首台首套”政策与充电设施建设配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探索品牌集聚效应,汇聚知名家电品牌,家电产量规模居全国首位……
如今,合肥“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已形成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创意文化六大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合肥天麦生物科技产品
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如何缝合科技、产业“两张皮”,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促使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合肥,一直在探索!这一次,安徽创新馆开馆暨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的举行,就是最生动的注脚。
作为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身负重任,成为安徽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基地和支点、创新主平台的重大成就集中展示平台、国际化高端创新智慧空间,向世界展示安徽,诉说合肥。
开馆当天,参观者在安徽创新馆参观
未来,这里还将充分发挥“汇聚展示、捕捉寻找、研发转化、孵化加速、创新服务”的环形链功能,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真正实现以高能级的平台引领高水平的创新,以高水平的创新驱动高质量的发展。
大江潮涌,风劲帆满。
回望这一路,合肥抢抓机遇,在探索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中,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协同推动科技、产业、资金、人才政策,在全国率先改革科技投入体制,逐年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构建形成具有合肥特色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努力打破创新资源条块壁垒,初步构建形成“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创新链条。
正因为如此,合肥的城市定位也在逐年拔高——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被《自然》与《科学杂志》称为“未来硅谷”。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空间结构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在这战略机遇与转型升级挑战并存的时期,合肥将如何迈步?答曰:积极融入全球开放体系。
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依托中科大先研院、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平台,加强与世界科技城市联盟(WTA)等国际组织创新合作,共建中德、中韩等国际合作园区;加强与中关村、长三角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等科技合作,加入G60科创走廊……
G60科创走廊交通区位图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合肥一直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主动对标高质量,以追赶者、领跑者、奋斗者的姿态主动作为,不断拓展开放发展的宽度。
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合肥将依托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继续演绎令世人惊叹的奇迹,不仅在科技创新上继续突破,还将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建设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文化创新等相协调的升级版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来源:合肥日报)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