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等市领导带头支持和配合这项工作
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正式启动。当天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凌云在合肥参加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卫东,市领导罗云峰、华克思、钱岩松、韦弋、马军、王文松参加登记。
登记期间,凌云等按照人口普查工作要求,认真接受普查员的询问并逐项作出回答。普查员通过电子设备采集信息,填写上报了相关信息。登记结束后,凌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普查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希望他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确保采集的每笔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11月1日上午,在蜀山区琥珀街道北苑村社区,人口普查员正在开展登记工作。陈三虎 苏玲 摄
凌云指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开展人口普查,切实摸清我市人口这一重要基本市情,对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月1日,在庐阳区大杨镇大杨村,普查员上门入户开展人口普查登记。 葛传红 郭如琦 摄
凌云强调
合肥是省会城市,人口流动量大,情况复杂,工作任务艰巨。全市都要积极参加和支持人口普查。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切实抓好普查各项工作。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要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严格保护普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坚决抵制各种干预普查的违法行为。广大普查对象要依法履行普查义务,自觉配合人口普查登记,如实申报相关信息,确保高质量完成人口普查工作,为合肥主动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做出新的贡献。
延伸阅读
人口普查“成长史”,你了解吗
国务院决定,我国在2020年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国人关注,世界瞩目。但你知道我国的人口普查历史及合肥市历次人口普查的情况吗?
中国的人口普查有悠久历史
人口统计是人类社会出现最早的统计,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公元前4500年,古巴比伦就曾开展过调查人口的活动。作为文明古国,中国也有着悠久的人口统计历史,在公元前2100年的夏禹时代,就有了关于人口数据和土地数据的统计。
公元前789年,周宣王为补充兵力,进行“料民(即计点人口、清查民户)”,这是中国最早的人口调查。到了明朝,其户帖制度内容全面,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早试行全面的人口普查的历史证据”。四千年悠久历史的人口统计,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人口史料。
新中国成立后,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国家需要准确的人口资料,为此先后于1953年和1964年开展了两次全国人口普查。改革开放后,为了服务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较为完备的人口统计调查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刚刚实施,在1982年开展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基础上,为准确及时掌握全国人口的增减变化状况,更好地为检查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规划执行情况提供依据,从1983年开始,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制度。
1986年8月6日,国务院下发《对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安排意见的批复》,由此形成了以人口普查为基础、非普查年份的抽样调查为主体的人口统计调查制度。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人口普查,保障人口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2010年5月12日,《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由国务院第111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人口普查逐步与国际接轨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的发展出现了新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人口持续高增长。1949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1949年,合肥市全市户籍人口为182.28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在1953年、1964年、1982年和1990年进行了四次人口普查。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是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协同有关部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结合全国普选,开展了全国人口调查。普查的标准时间是7月1日零时,普查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普查内容包括姓名、与户主关系、性别、年龄、民族及本户住址6项。普查结果显示:1953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6.02亿人。其中: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为5.7亿人;以其他形式调查的人口为2773万人。通过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查清了全国人口底数。
1964年人口普查是我国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时间是7月1日零时,普查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普查项目除保留“一普”的6项指标外,还增加了本人身份、文化程度和职业,共9项。同时,要求对1964年上半年出生、死亡、迁出、迁入的人口进行核对和登记。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为:1964年7月1日零时的全国人口总数是7.23亿人。其中,安徽省普查常住人口数3124.66万人。合肥市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合肥市总人口为205.11万人。1964年,合肥市上半年未有变更区划,人口变化情况均是正常迁入和迁出。
1982年人口普查是我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时间是7月1日零时,普查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境内居住的人。普查项目共19项,按人填报的项目有13项,按户填写的有6项。此次普查首次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成为现代化人口普查的标志。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为:1982年7月1日零时的全国人口总数是10.32亿人。其中,安徽省普查常住人口数4966.57万人。
合肥市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合肥市普查总人口为332.76万人,与二普相比,增加了127.6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75.96万人,占52.88%;女性人口为156.80万人,占47.1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2.22。三普时,合肥市共有四个区、一个县,到1983年6月,肥东、肥西两县划入合肥市,为了保持资料的完整,这两个县的机器汇总资料同时编入普查汇编。
1990年人口普查是我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时间是7月1日零时,普查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境内常住的人。普查项目増加了五年前常住地状况和迁来本地原因两项,旨在查清人口迁移的流向和原因,登记项目共21项。这是同国际标准接轨的一次人口普查。与前三次人口普查采取的设立普查登记站的办法相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改为主要采取普查员入户点查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为:1990年7月1日零时的全国人口总数是11.6亿人。其中,安徽省普查常住人口数5618.08万人。
合肥市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合肥市总人口为386.42万人,与三普相比,增加了53.6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202.82万人,占52.49%;女性人口为183.61万人,占47.51%。全市包括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和郊区4个市辖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3个市辖县。
新世纪头十年,合肥市新增人口123.51万
2000年人口普查是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目的是查清世纪之交的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普查标准时间为11月1日零时,普查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境内常住的人。普查项目共计49项,首次加入了住房普查,并采用了长表和短表,长表由抽中的10%户填报,短表由其余的90%户填报,短表按人填报的普查项目有9项,按户填报的10项;长表按人填报的26项,按户填报的23项。此次普查首次增加了附表——“暂住人口调查表”,设法弥补外来人口漏登问题的出现。此外,第五次人口普查还首次采用光电录入技术,建立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为: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全国人口总数是12.95亿人。其中安徽省普查常住人口为5986万人。
合肥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合肥市普查常住人口为446.74万人,与四普相比,增加了60.32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234.55万人,占52.5%;女性人口为212.19万人,占47.5%。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96.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3.9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50.3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6.04%。
2010年人口普查是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的标准时间。并且首次明确将我国境内的境外人员也作为普查对象。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为: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4亿人。其中,安徽省普查常住人口为5950.1万人。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合肥市常住人口为570.25万人,与五普相比增加了123.51万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98.25万人,占52.30%;女性人口为272万人,占47.7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五普的110.54下降为109.65。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88.73万人,占68.1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81.52人,占31.83%。同五普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92.39万人,乡村人口减少68.73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24.21个百分点。
2002年,原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郊区分别更名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并对部分街道、乡镇进行更名。2011年8月,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原居巢区改设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庐江县划入合肥市。合肥市现辖四县(肥东、肥西、长丰、庐江)、一市(县级巢湖市)、四区(瑶海、庐阳、蜀山、包河),并拥有四大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
合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进入关键阶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的重要历史节点,人口发展进入重要转折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开展人口普查,对于进一步查清人口总量、结构和分布,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制定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人口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采用电子采集设备(PAD或智能手机)开展普查登记,与前几次普查相比,在传统入户登记的基础上,普查对象还可以选择自主填报的方式上报本户人口信息,为广大普查对象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式。
合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现已进入关键阶段,前期已按计划开展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选聘培训、户口整顿、普查区域划分与绘图、入户摸底、编制户主姓名底册等基础性工作,为普查登记打下坚实基础。下一步,合肥市人口普查工作继续坚守依法普查底线,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全面采用电子化采集,对普查对象提供的资料依法予以保密,全力保障人口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往期精选
▶虞爱华见证新项目签约!合肥已成为康宁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