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江淮小邑到大湖名城——合肥城市规划的前世今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合肥城建史上著名的规划专家夏有才先生力作《合肥城市规划七十年》终于正式出版了,早在2017年我就看见过厚厚的打印初稿,最初的名字好像叫《合肥城市规划见闻录》(1949—2015)。由此我想起了与夏有才先生的几次漫谈,也使我对合肥历史上的城市规划发展有所了解。

夏有才先生。

夏有才是江苏南京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曾任合肥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他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合肥的城市规划事业,是合肥城市规划发展的见证人。

“客观地讲,抗战胜利以后,国民政府合肥县和安徽省政府都曾经想过规划和建设省会合肥,并于1948年出了一个《合肥市政工程规划》,那应该是合肥历史上第一个城市规划。”

夏有才介绍说,1945年秋,安徽省会从立煌县(今金寨县)迁来合肥,第二年即成立了合肥市政工程局。当时的民政厅长名叫韦永成,他认为,合肥既为省会,就要有个省会的样子,他亲自兼任合肥市政工程局局长。当时出来的规划为旧城区面积560公顷,新城区面积计划1000公顷,共计1560公顷。其中,省行政区位于旧城区的城南区,与中心商业地带相距约500米。另于本区南部辟省级公务员住宅区;县行政区位于旧城区西部,以原有县政府旧址为基地。另于本区北部辟县公务员住宅区。省、县行政区面积占旧市区4%。除此以外,还有文化区、商业区、绿化区、住宅区之分。

合肥当时虽已为省会,但并无高等教育机构。为求政治、经济与文化配合共济,计划将城区东南部设为文化区。文化区东南靠环城东路与环城南路,北沿中山东路与住宅区相邻,西与省行政区相隔,以映典路(今宿州路一段)为界,四周清静,可安心求学。文化区面积占旧市区5%。将城区东西向的东大街、中正中路、中山中路、中山西路(均为今长江路的一部分)和南北向的德胜街、旸谷街、孝肃南北路、映典北路、鸿仙路等地带划为商业区。商业区面积占旧市区9%。在城区疏浚九狮河,由东而西,两岸筑沿堤马路。将东门内之逍遥津辟设为中山公园;于北门公共体育场侧辟中正公园;拟将西门高家花园修筑扩大,沿城脚设环城散步道;在东大街之鸿仙路、中正路交叉点设市中心区大广场,在城西区设广场。绿化区面积占旧市区12%。

1949年合肥市现状图。

那么,1949年初的合肥是个怎样的建制呢?1949年2月5日的《新合肥报》对此有报道:城内内河以北至大东门及北门外、大小岗为第一区;施马桥经和平巷、孝义巷、马塘、小南门至包公祠,东至城墙及内河以南为第二区;内河以南及施马桥至小南门以西、西至西关为第三区;大东门外至火车站为第一直辖镇;小东门外沿城河之街为第二直辖镇。

  1949年4月,合肥的行政区划又有了新的变化,两个直辖镇合并成立第四区。到了同年9月,撤销4个区,分设大东门、车站、西门、北门、南门5个派出所辖区。1951年11月,撤5个派出所,成立车站、东市、西市3个区。

  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合肥的行政区划调整非常频繁,到60年代初,车站区改称东市区,原东市区改称南市区,又改称中市区。

1949年1月31日,中共合肥市委成立;2月1日,合肥市人民政府成立。图为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最初所在地段家祠堂(现庐阳区六安路与淮河路交口西北角)。(来源:合肥年鉴)
说到合肥的城市规划,夏有才先生特别提到了上世纪50年代的两次规划及其背景:“自从1958年毛主席说了一句‘合肥不错,居皖之中’,合肥这个江淮之间的小邑一下子成了安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既为省会,就要有与其地位相匹配的城市规模。”

  一次是1956年,那时,全市总人口28.3万,其中城市人口19.7万。到了1967年,全市总人口就达65万了,其中城市人口55万。而市区面积也由1956年的14平方公里增至50.7平方公里,人均用地90平方米。根据规划,南淝河以东、以北地区为工业、仓库区,以南淝河及其两岸树林为防护带。货运码头及停泊港应从目前东门至孝肃桥一带迁移至水厂下游及北门桥上游;南淝河以西、以南地区,包括老城区,为居民生活区。其中,省市行政机关及全市主要文化、商业等公共建筑分布于长江路、徽州路一带;大专院校、大型医院、疗养院等分布于城南、城西;其余都是住宅区。在市区,文化休息公园、体育公园、小游园和林荫道等公共绿地,应大致均匀地分布于生活区内,使居民能以较短的距离到达。

  第二次规划是在1959年,当时目标总人口是100万,城市建设用地144平方公里。生活居住区主要分布于城区及其周围,再按其面积、服务对象和自然界线分成6个区,各区都有一个区中心;高等院校设在各生活区内专门拨出的地段;采用以大块园林、田圃楔入市区的办法,使其与城市中心地区的公共绿地相连,将自然景物引入城市。在西郊的大蜀山和南郊的巢湖之滨开辟大面积的森林公园和疗养院;围绕城市四周(距市中心10公里左右)逐步建立若干个卫星城镇,给城市发展留有余地。

  尽管第二次城市规划与第一次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合肥周边地段的规划,但总体来看,合肥仍是一个环绕老城的紧凑市区。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时的合肥长江路。(来源:合肥年鉴)

合肥的城市规划中,还有“风扇形”合肥的模式,夏有才先生曾经向我介绍1982年的那次规划,《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又于1984年3月制订了《关于开创城市规划建设新局面的近期目标和措施的初步意见》,确定近期建设“收缩布局范围,合理填补充实,分段改造旧区,控制征用土地”,设想在三五年内“抓好几条线,建成几大片,绿化几个面”。经过几年的市政建设,合肥城市布局呈现出以老城区为中心,向东、北、西南三翼伸展的特点,田园楔入市区,绿化带环绕市中心,城市道路分别呈井字形、环形和放射形。专家们形象地称其为“风扇形”,当时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把这种城市结构方式誉为“合肥模式”。

  当然,以今天的眼光看,“风扇形”的城市布局其实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像难以合理地组织城市交通,容易造成居民出行不便,市中心区向心力过大,三翼间的空隙难以长期保留等,但当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城市扩张会达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1984年的长江路三孝口附近。(来源:合肥发布)
还有一次,夏有才先生和我谈到了上世纪50年代规划修建三大工业区的事。当时的合肥积极实行国家的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不等不靠,除发挥本身力量新办工业外,很需要争取上海内迁一批企业来合肥。利用上海的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经验,是一条事半功倍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记得他对我说,时任建设局副局长的陈衡同志因地制宜,通过规划修建形成三大工业区,分别是东郊工业区、西南工业区和北郊工业区。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坚持利用老城区的大片空地加以改造形成市中心,然后逐年向外扩展,反对废弃旧城另建新城,符合投资少,建设快。其中,东郊工业区在1952年规划中修建了和平路等四条城市道路,初步形成了和平路工业区的道路网,沟通了与老城区和蚌埠路(今长江东路)的联系,开始建设18公里铁路专用线。

  从1954年起,首批上海迁来合肥的企业,沿大通路北,自西向东依次安排了搪瓷厂、面粉厂及针织厂,并将内迁的模型厂(后改为无线电二厂),也放在繁昌路,和地方兴办的农机厂(即安徽拖拉机厂)、砂轮厂、软木厂组成一个工业街坊。1955年,为抓好迁厂工作,成立了合肥城市建设委员会,与市政建设局合署办公,担负起城市规划建设工作。1956年,安徽方面又与上海谈妥了一批工厂内迁合肥,再次形成了迁厂高潮。  

1957年,全省第一家中型纺织企业——安纺一厂投产。(来源:合肥年鉴)

再有一件事,也是印象深刻,当时许多人都说,合肥是座2000多年的古城,而我依据唐朝杜佑编撰的《通典》“庐州,今理合肥县,古庐子国也”,主张合肥的历史至少3000多年。没想到与夏有才先生的考证不谋而合:“合肥是从庐子国开始发展为城邑的,最初时间应是公元前1046年。”屈指一算,距今应该为3067年了。

今天的合肥。(来源:央广网)
行文至此,我再次打开《合肥城市规划七十年》,看到了著名文史学者翁飞博士为该书写的序中的一段话,可以作为对该书的评价:“近年来,伴随着合肥城市与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展,城市的区域影响力迅速提升。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合肥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未来。但与此同时,受制于历史文献的缺失和相关记述的稀少,作为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涉及合肥城市发展历史的、有质量的、适合普通人阅读,且有一定学术参考价值的专著,仍然相对稀缺。近年来,伴随着合肥市民文化的成熟度和社会生活的综合化,认识合肥文化、理解合肥文化、讲述合肥文化,正越来越成为合肥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有出版价值。我认为:该书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合肥七十年城市的发展与规划历程为内容,展现了以陈衡、周维章、张秉令、程华昭、方运德、高大龙、劳诚、夏有才等为代表的合肥城市规划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勇于创新、建设新合肥的奋斗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书中所叙述的史实,有很多不为人知,可以填补合肥建设史上的空白,具有珍贵的存史价值。”

认真拜读《合肥城市规划七十年》,受益匪浅,感慨万千。掩卷沉思,心绪难平。

这无疑是合肥城市规划变迁的一座丰碑,是城市建设历程的生动教材。

夏老师饱含深情,饱蘸笔墨,倾尽心血,真实记录了合肥建设的铿锵足迹,全景再现了合肥发展的峥嵘岁月,从筚路蓝缕到沧桑巨变,从最大县城到创新之都,一代代人接续奋斗,挥洒青春与汗水 ,将一张张蓝图书写在庐州大地上,绣出锦绣家园。

在历史的长河里,七十年只是短暂瞬间,但对于一代人来说,却是漫长岁月。站在这个历史节点上,夏老师回望千年,溯源而上,寻找合肥的前世之旅,重拾历史自信;观照当下,聆听合肥的时代强音,展示逆袭之路;畅想未来,擘画合肥的美好愿景,抒写励志传奇。

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夏老师将毕生心血化作一枚枚文字,一篇篇文章,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让历史长河里的每一朵浪花,都镌刻在山河岁月里。

张靖华博士在序言里,有这么一段记录,成书时正遭新冠疫情,小区封闭管理,每天戴着口罩,与夏老师在门卫处交接文稿,…读到此处,泪水夺眶而下,不能自己!

从百亿规划,到千亿蓝图,再到成功实现万亿梦想,跻身城市二十强,凝聚了多少代合肥儿女的坚毅执着与不懈追求啊!

夏老师在书中写到,因水路通畅,秦汉时期,合肥就是全国十八大区域性都会,这不正是我们新的追求与愿景吗?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真的,未来正向我们走来!

向夏老师致敬!向老一代规划人致敬!

(综合合肥晚报等)

往期精选

安徽省新建最大“工匠摇篮”交付使用

市长凌云赴庐阳区、新站高新区调研疫情防控和社会事业工作

喜讯!合肥2地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万亿合肥开拓发展新境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