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合肥这份答卷,漂亮!



在万众瞩目中,高考拉开帷幕。

今天,6万余名考生怀抱对未来的憧憬,肩负着各方的期待,走进考场,追寻梦想。

遥忆半个世纪前,中科大南迁于此,不少人感慨:合肥为科研工作者留有“一张安静的书桌”。

比照合肥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新政,受惠于这一张“安静的书桌”又何止科研工作者——

出台“十不得”,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发布房地产“新政八条”。实行市区学区内成套住房入学年限政策;

逐渐取消完全中学招收本校初中部的直升生,拉直教育起跑线;

集团化办学,“双校名”招生,均洒优质资源雨露;

探索一、六、八中均衡派位改革,让每一个考生都能最大程度如愿!

从现在起不再新增民办义务教育机构,强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相对就近考试,考生无需“穿城跑”;

创办父母课堂,奠定家庭教育基石......

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合肥铸公平,惠民生,科教之城实至名归!



红头车司机的“快乐烦恼”


送考前必洗车,这是红头车队发起人何学勇的习惯。每一次出发前,他会将红彤彤的标识粘贴在车辆最醒目的位置。

从2013年至今,送考已经成为红头车队的固定活动。今年,来自全市的百余名爱心车友将加入送考大军,为数十名考生提供一对一的接送服务。

遇见何学勇那天,他正在清洗车辆。这辆跟随了他多年的私家车曾多次将高考生、中考生送达梦想的彼岸。“最远一次是从瑶海送到经开区,考生家长说了一路的感谢。”

今年征集爱心车报名时,名额一小时不到便抢光,然而送考需求量却相差甚远。“往年参与车辆与送考需求量比例在2:1,今年可能只有5:1。”

对于这个结果,何学勇有失落,更有兴奋。

在他看来,这是惠民政策的强力佐证,是就近高考政策的最大目标实现。“我对所有报名送考而没有结对成功的车友说,我们不为没有送考感到难过,而为无需送考发自内心的高兴!”

为出行困难的高考家庭和特殊考生解决高考期间长距离出行问题,这是红头车送考的初衷。今年,合肥设立分考区实现高考考点的“相对就近”安排,从根本上了却了家长的烦心、忧心、担心,践行了便民、利民、为民的初心。

高考考点相对就近安排,此举润物细无声。

它让城市生活更接地气、更有质感、更添暖心!

这座城市,以“赶考之心”铺就学子赴考之路。

从此,赶考不“赶”,家长和考生无需“穿城跑”;赶考不“慌”,考生家庭无需抢订“高考房”;赶考不“难”,城市大考更从容。




陪读爸爸的收获


6月4日,黄茹在高中最后一课聆听班主任临考前的嘱咐,而她的父亲黄家海却忙着收拾出租房内的家什。“明天要把钥匙交给房东,下一个租客已经迫不及待了。”黄家海说,多亏了就近考试政策的出台,他能空出时间来履行交付的承诺。

黄家海是一名陪读爸爸。这是一个典型的四口之家,妈妈因工作留在滨湖照顾二宝,从事工地项目的黄家海带着锅碗瓢盆来到政务陪读。日子是枯燥的,尤其在高三,父女俩面对面吃饭时常常陷入了尴尬的沉寂。“说不紧张都是假的,比自己考试还紧张。”黄家海在乎的不是一场考试的分数,而是孩子无数个不眠夜付出是否拥有收获。

释放情绪容易,隐藏情绪很难。“一定要找到出口”,抱着这种心态,黄家海参加了一次有关家庭教育的主题分享,授课人是来自北师大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的边玉芳教授。“很多观点都讲到我心里,很实用。”之后,黄家海便开始关注这类“家长课堂”,常常挤时间去参加,返家后还会和妻子交流。

“昨天晚上,我还和闺女说,高考就是让你在指定座位、有限时间完成一张试卷。闺女说,她也是这么想的。”整理完行李,黄家海接到妻子的电话,让他返家前绕弯买一份孩子最爱吃的酸菜鱼。“今年在家门口考试,我也不送考了。在家烧好饭,做好服务。”

家,人生第一个教室;父母,人生第一位老师。
为每一位孩子奠定好第一块基石,合肥千方百计打造家教工作的“智囊库”“服务队”“枢纽站”。

陪读爸爸黄家海所参加的主题分享便是《庐州家长课堂》的线下活动,这个诞生于合肥的家庭教育服务品牌开创了线上线下立体传播、全方位服务的家庭教育工作新模式。

邀名师,为千万家庭送去家庭教育大家之言;

阅名著,一字一句之间感受“妈妈的力量”;

读名诗,让宝贝在古诗古韵中寻味中国……

这个城市正以“丹心一片”的不悔,将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送到家长身边。



一座城的护航


84条供电线路、53座变电站,这是今年合肥市中高考61处考点的电力“生命线”。

沿着这些生命线,合肥供电公司庐阳中心的徐常青和同事们已进行了三轮次"地毯式"特巡,消除隐潜在患缺50余处。

“全负荷运行、双电源切换等试验,已经进行了近百次。”徐常青说,因为每个考点的空调、照明与听力设备都必须平稳运行,而每个学校情况不一样,那就必须一校一策。

在中高考的保障之路上,徐常青和同事们犹如接力赛的选手。而放眼合肥,这样的接力赛,在各行各业、各领域间都在进行。

6月3日,合肥七部门联合发出《关于高考、中考期间禁止噪声污染的通告》,为全市按下静音键。

今年高考期间,全市126个停车场及17条路边停车泊位,面向送考车辆免费开放。

免费停车、免费坐公交、免费乘地铁,一个个精心提供的免费服务,惟愿考生考得顺利考得舒心。

特殊考生被统一贴心安排,以方便就考;考场空调已做好待命;陪考家长纳凉点已“安排上”、爱心助力单车也已准备好……

高考,对于每个学子来说,犹如一个人的战场。

而在他们看见或看不见的周围,却有着一群人、一座城的接力护航。

一个个免费服务,一项项防疫举措,一桩桩清凉之举,一颗颗爱心奉献,一场场接力保障,从这个每年六月的“最大民生”里,合肥下精耕细作功夫,作始终如一之事。




一张安静的书桌


6月2日,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赴合肥二中、六中南区考点督查中高考服务保障工作时,现场透露的信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从现在起要最大限度减少课堂教学过度使用PPT,避免学生做不了课堂笔记”“不再新增民办义务教育机构,强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教育发展的这道道考题,是合肥“不容答错”的民生考卷。

且看合肥是如何一一答题的———



让考生如愿!


自2006年开始,合肥一中、六中、八中实行联合招生均衡派位。如何派位更有助于促进高中更加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今年,合肥启动调整探索!目标就是:让每一个考生都能最大程度如愿!



让教育公平!


另一场变革也在进行。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开始,取消完全中学招收本校初中部的直升生。这一变革的原因也很简单,两个字:公平!



让教育回归“公益”的本质!


4月,合肥发布房地产“新政八条”。实行市区学区内成套住房入学年限政策。并对“爆炒”的学区房区域实施限购。重拳出击热炒学区房、诱发社会焦虑的行为。


10月,《合肥市中小学办学行为“十不得”》公布。旨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从现在起,合肥不再新增民办义务教育机构,强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坚决改到位、改彻底。


解决幼儿园入园之急、纾解学业负担之愁、满足上好学之盼……把百姓关于教育的一个个诉求,列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项目清单,只为让群众的笑容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

.......

静观合肥这座城市,其体量、其面貌、其人口、其形象都在飞速成长。犹如按下了快进键,这座城市在发展的道路上,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而细数合肥这一系列围绕教育出台的举措,真心能感觉到,无论这座城市变得如何繁华,在这座城市之中央,永远能安放着一张安静的书桌。

教育事业关乎“国之大者”,莘莘学子寄托“国之希望”。

合肥,以实干的姿态,将每一步踩在教育改革的节点要点,每一招用在群众关切的痛点难点,每一子落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城市中央的这张安静课桌,总能沐浴到阳光的照耀,一束束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而这张被合肥如珍宝般守护的书桌,也将链接未来,描绘希望,承载梦想!

(来源: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 刘畅/文 卓旻 高勇/摄(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合肥报业深一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合拍工作室)

往期精选

让发展与安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虞爱华主持会议部署这项重要工作

罗云峰:持续增强依法行政本领,让人民群众更有法治质感!

合肥市多部门联合通告!为中高考按下静音键

定了!安徽高考成绩6月23日公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