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19年7月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看了上海的垃圾分类后,居住在德国的小朋友这么说



作者:创柏  选自:创柏中德


上海正在经常一场大变革似的“垃圾分类”,由此还激发了很多新的消费,比如天猫上各类分类的垃圾桶;新的工作岗位,各单位和各社区新设垃圾分类员;新的商业商机,各类代扔APP。


如此这般热闹,上海似乎又一次要引领一场垃圾革命。


而一位在德国生活了两年的小朋友(在家里的主要家务工作是倒垃圾),看了上海垃圾分类后,简单地给了一句评价:“虎头蛇尾,一定的”。


一个在家里专门负责倒垃圾的小朋友何出此言呢?

我们来看看上海的垃圾是怎么分类的

对于一个熟悉德国垃圾分类的小朋友来说,他一眼就能看出上面这个垃圾分类的不合理性

01

你看不出这是为何而分类,分类的逻辑在哪里?

以可回收垃圾为例,很显然纸和塑料的回收处理路径是不一样的;纸和衣物,塑料和衣物的回收处理也是不一样的。这种简单的归为可回收垃圾,那么最后要么还是所有垃圾混在一起,要么还要再进行二次、三次甚至四次分类,不是劳民伤财吗?


干垃圾和湿垃圾之分也有点莫名,这样分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在德国,上海的干垃圾分类会有几种归类:

餐巾纸和卫生纸是归为纸类,纸类回收再利用

旧毛巾归为衣物类,回收捐赠

气泡膜归为塑料类,塑料回收再利用


如此分类的最后结果,最后的处理办法只能无法处理,然后不得不再混在一起。

那么德国的垃圾分类是怎么分的呢?


日常的垃圾分类分为纸、塑料、可分解垃圾(Biomüll)和剩余垃圾。


其中塑料在日常家庭的垃圾中只涉及到包装物,至于使用最多的瓶子之类,是再另一个押金回收系统(Pfandsystem)里解决。


从这种图中,你可以看出它的分类逻辑是便于回收利用和垃圾处理。 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可回收垃圾就是各类纸和塑料包装物,纸和塑料分别进入不同的回收途径。Biomüll是可分解的有机垃圾,比如菜叶、果皮、树枝等,这部分可以进行有机分解,有点类似上海的“湿垃圾”,除此以外的就是真正需要处理的垃圾。


明白分类的目的和逻辑,也就简单明了可操作了。而不至于陷入干垃圾、湿垃圾的困惑中。


一项政策是否简单明了直接影响其实施效果,这和管理企业是一样的道理。

设置在社区里的大罐子,分别回收没有押金的玻璃瓶子,不同颜色玻璃瓶放至不同颜色罐子里

02

其次,是这种分类不符合生活常识

日常生活,通过垃圾分类下来,你会发现最多的垃圾是纸和塑料,也就是各类包装,这些都可回收利用;中国的电商事业更在这个层面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分类垃圾中这两项应该是重点,而在上海的垃圾分类中,这两项却是混在一起的。


而对于所谓的有害垃圾,每家每户每天的量其实很少,一年之内会有一些,完全通过集中处理就可以,而不是专门一个日常的垃圾箱。


目前这种分类,我们即将看到的场景是,可回收垃圾堆满箱,有害垃圾却空空。

日常生活中,最多的垃圾是纸和塑料

03

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靠运动式的推动是无法长久维系的

虽说垃圾分类依靠好的习惯养成,需要公民的自觉意识,然后仅仅这些是不够的。


德国在垃圾分类处理上处于世界前列,德国人严谨守序也是其典型的民族符号。但推行垃圾分类,他们还是有一些招数。


以瓶子回收为例,在德国有个押金回收系统(Pfandsystem), 瓶子又分一次性使用塑料瓶和可多次使用瓶子,每个瓶子在购买的时候会付0.08-0.25欧元的押金,空瓶子在每个超市门口都有一个回收机器,瓶子回收后,即可拿回押金单,再超市里消费使用。所以德国人不管走多远,都会把瓶子带回家。


在德国各个超市门口停放的塑料瓶回收机,每一个塑料瓶可以获得0.25欧元的押金返还


在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还有义工收集空瓶子,汉堡机场三年多时间收集了30万欧元押金的瓶子,这笔钱将捐赠用于公益事业。


自从推动这个Pfandsystem以后德国的公共场所就很少有空的瓶子了。


衣物,也在超市门口设有回收箱,这些衣物收集后,可作为捐赠品。


垃圾处理更催生很多相关的产业,比如从手机里提炼黄金、用塑料瓶做道路的填充物等等,产生稳定的经济效益。


垃圾分类不仅保护了资源,更使得个人、公司和社会均得到实际的效益,这也是这个体系在德国得以稳固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旧衣物、鞋子回收箱,通常放在超市的附近,回收以后用于捐赠给有需要的人。

德国人说“一个好的习惯养成需要两代人”


即使在今天,德国已经全球垃圾分类的典范了,但每年还有40%-60%的垃圾分类错误,为此还发明了一个单词 Fehlwurf (扔错)。


很欣喜得看到,上海走在全国的前沿,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开了一个好头。但要理清脉络,搞清楚为什么而分,分了又要干什么,如何不是通过强制执行,而是建立一套制度,人们主动自愿执行。从20年、30年、50年的长远规划来推动这样一场垃圾变革,可能更为实际和有效。


▼推广(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10位日本顶尖教授写的中国史,颠覆你的三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