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甲子之约|BJUT人才引进】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

北工大人 2021-04-11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

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






学部概况


     为适应现代城市群建设以及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建设需求,更有效推动北京工业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2017年起学校基于自身区位优势和学科特色,整合原有建筑工程学院、城市交通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组建了城市建设学部(College  of  Architecture,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以下简称城建学部)。

     城建学部涵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城乡规划学等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水利工程、建筑学等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学科始建于1960年、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始建于1979年、城乡规划学科始建于2002年。2017年土木工程学科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部设有土木工程专业、智能建造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等9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获批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专业是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建筑学专业是教育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近十年培养硕士约2500余人,博士约500余人,本科生3500余人。



师资队伍

学部现有全职专任教师290人,教授87人。其中全职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及海外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高端人才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青年人才12人、科技部科技领军人才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北京学者2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等。另外,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支、教育部创新团队2支和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0支。



科研成果

 近十年,主持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课题4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10余项,年均到校经费超过1亿元。相关成果近十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第一完成单位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00余项。



社会服务

相关研究成果为国家及北京市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城乡综合规划、交通规划与控制等做出重要贡献。包括为北京新机场、北京新首钢大桥、北京-雄安高速高架桥、20余个城市地铁建设、中国尊、新京张铁路隧道工程、2022年延庆冬奥会等重要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直接参与雄安新区起步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山东半岛城市群以及石家庄、济南等国内20多个城市的综合防灾规划及专业防灾规划,独立完成多项北京乡镇域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美丽乡村规划等;直接参与新一轮北京综合交通规划,园博园、世园会以及冬奥会的交通组织方案仿真,北京副中心交通综合规划等。

奥运羽毛球馆静载与动载试验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钢结构缩尺寸模型试验

京雄高速装配式桥梁

强震区首座装配式地铁车站-北京金安桥站

抗震性能研究

长安街西延线永定河特大桥振动台试验研究

冬奥会北京冰上项目训练馆

全过程BIM咨询服务

新发地批发市场牛羊肉大厅

污染气体排放设计应急处理技术方案

2020北京冬奥会交通仿真平台

北京市副中心建设交通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通州新城0705街区

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西南宁市五象湖公园五象塔方案设计



挂靠协会

国际生命线与基础设施地震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工程防震防灾专业委员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减灾分会、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中国照明学会教育与培训工作委员会、北京交通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等学术、专业机构挂靠本学部或由本学部教师担任理事长、主任或秘书长。



教学科研基地

学部拥有国家级教学基地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行业重点实验室2个。




主要学科

01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学科始建于1960年,1981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获评为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拥有8个完整的二级学科体系,其中结构工程学科2007年获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在2013、2017年度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分别位列第8和前5%,2017年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l 学科特色方向:

1

重大工程结构抗震减震及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2

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新体系设计理论和方法

3

岩土工程前沿科学问题与新技术

4

工程结构运维与性能提升及全寿命设计

5

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与水环境恢复技术

6

绿色建筑环境与节能减排技术


l 科研平台

       本学科拥有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各1个、土木工程北京市创新实践基地1个,拥有省部级科研基地7个。


大型地下工程综合模拟实验平台



岩土力学基础试验平台



10000T多功能电液伺服加载试验系统



机械破岩实验平台



复杂地质结构灾变模拟3D打印

精细化成型系统



9+1子台地震振动台台阵系统



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网络平台



基于超滤水质净化装置与分析平台



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技术平台






02

交通运输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学科创立时间早,历史积淀深。1979年,我校于国内最早创办交通工程本科专业;1981年,获得我国首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得我国首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至2019年,为教育部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单位。2001年认定的北京市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为我国首个交通工程省部级实验室,2013年获批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1年获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博士学位点。

       学科依托“北京城市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交通运输部城市综合交通协同运行及超级计算协同创新平台”等全面采用政产学研用多主体共建模式创新,全方位调动各界优势力量开展广泛合作,为学科内涵与外延的深化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已拥有一支学缘丰富、学科交叉、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学术及教学队伍,与多个国内外高校及企事业单位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支撑学科融合创新发展。


l 学科方向

1

城市综合交通协同发展与规划理论与方法

2

交通信息与智能控制的理论方法及技术

3

绿色道路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

4

道路车辆安全与交通节能减排理论与方法


l 科研平台

       学科建成包括交通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行业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工程需求-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发-工程推广应用-产业化”的全链条综合发展模式,全方位支撑北京乃至全国交通行业的科技进步;建成了国内领先的交通行为实验平台、交通规划与仿真平台、智能交通信息实验平台、道路设计与路面材料性能实验平台,成为学科吸引高层次人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

城市交通系统本科生创新实践平台

交通大数据分析与研究平台

城市交通3D建模与可视化分析预测系统

多功能驾驶模拟实验测试平台

道路设计与路面材料性能实验平台

交通工程科研基地团队与专家委员




03

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学科成立于2002年,同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资格。2014年、2018年连续两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2019年获批城乡规划学博士学位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挂靠本学科。


l 学科方向

1

防灾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特色)

2

村镇规划理论与设计

3

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4

城乡历史遗产保护规划研究


l 科研平台

      与北京市科委共建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共建北京城乡规划动态监测与可视化平台,拥有北京工业大学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中心、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提升研究促进中心两个校级科研机构,以及北京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中心、城镇规划设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北京城乡规划动态监测与可视化平台




04

建筑学

建筑学成立于1980年,同年开始建筑学专业本科招生(5年制)。1996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被批准为硕士授权点。1998年建筑学专业首次通过全国建筑学高等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评估,并分别于2002年、2006年、2010年、2014年和2018年六次通过评估,2008年在教育部的全国专业评估中名列13。

我校建筑学2009年成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5月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10月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我校建筑学专业硕士点成为教育部首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并在2013 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检查验收。2019年,我院建筑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入选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是联合国古迹遗址防灾减灾(中国)委员会、中国照明学会教育与培训工作委员会的挂靠单位


l 研究方向

1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2

大都市公共建筑设计

3

绿色建筑设计及环境优化技术

4

住区与住宅设计


l 科研平台

       建筑学学科以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服务首都城市发展建设, 系统性开展相关关键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培育高层次复合性创新型人才为学科定位;以学科引领社会实践,反哺人才培养的路径形成服务北京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学科发展目标。拥有综合实验中心,包括模型制作实验室、建筑物理(声光热)实验室、人体工学体验室、建筑与城市数字技术实验中心(由虚拟现实与数字仿真实验室、历史建筑信息采集及数字化实验室构成)、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国家文物局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重点科研基地、建筑虚拟仿真工作室,及剧场设计与舞台技术研究所、绿色装配式农房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科研机构。



综合实验室

故宫奉先殿皇帝神龛散落构件虚拟归安成果图








05

水利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水利工程学科于2011年获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一级学科下设有水文学与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和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5个二级学科。学科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建设目标,已成为我国水利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学科短短几年的发展,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学科规模不断扩大,先后从日本、英国引进海归人才,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水科院等引进国内人才,学科学缘逐渐扩大。


l 学科特色方向

1

 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理论与技术

2

 水工结构抗震及大坝安全分析理论与技术

3

 流域和城市水文分析理论和技术

城区内涝预报

场地重金属风险评估

人工湿地示范工程现场

l 科研平台

       学科依托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独立建设了各种大型水质分析仪器组成的检测平台,水利模拟试验平台、水利信息系统和监测预警平台,并与国内外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诚聘英才

      学部全年接受应聘者简历,应聘者请将应聘材料发送至学部联系人邮箱,并抄送至学校高层次人才招聘邮箱(gdrc@bjut.edu.cn),邮件中请注明应聘人才类型,后续学院或学校将通过电话或邮件方式与应聘者联系,按照高层次人才引进既定程序及时进行。

 招聘人才类型

联系方式



学校联系方式

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

王老师、孙老师

+8610-67396305,gdrc@bjut.edu.cn

城市建设学部联系方式

许老师

xuchengshun@bjut.edu.cn

赵老师

zhaoyuan@bjut.edu.cn

           +8610-67391645             



图文|城市建设学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