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研究》『论文精粹』王鸿儒等: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能否提高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
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能否提高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
王鸿儒 成 前 倪志良
内容提要
本文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实证分析了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了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水平,但对不同疾病,这一影响呈现一定程度的差异性。机制分析显示,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是通过个体健康素养这一渠道发挥作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不同流动时间、年龄结构和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的医疗服务利用产生了异质性的影响。本研究为探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提供了一定启示。
关键词:流动人口 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医疗服务利用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总规模达到2.44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左右,到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将增加到2.91亿人,年均增长600万人左右。流动人口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而出现的一支特殊群体。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大量农业从业人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产生了人口流动的迁移推力,同时,伴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力需求日益增长,形成了人口流动的迁移拉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大规模、长时间的流动。然而,40年来,受制于制度因素,尤其是户籍制度的制约,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无法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权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将十八大提出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新时代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从根本上讲,户籍制度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公共服务差异是制约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根本因素。因此,要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必须改革户籍制度,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政府便致力于推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7年出台了《“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本文运用线性概率、离散概率模型实证分析了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总体上,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了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水平,但对不同疾病,这一影响呈现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提高了流动人口发热、黄疸、结膜红肿和感冒医疗服务的利用情况。机制分析显示,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是通过个体健康素养这一渠道发挥作用的。异质性讨论发现,对比流动时间为一至五年、青年和教育程度低的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流动时间为五至十年、中年和教育程度高的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更显著。
近几十年来中国正在经历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态度、价值观和活动模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多样性扩大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难度,使得公共资源公平分配问题日益复杂。未来,应该充分吸收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经验,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使得流动人口进入城市、融入城市,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政策效果的群体差异,以加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作者简介:
王鸿儒,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成 前(通讯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倪志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文刊发《财政研究》2019年第4期
策划:邢 丽 何利辉
采编: 于婧华 刘柯彤(实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