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应用戏剧剧场:「为何」及「如何」运用戏剧于社会工作及学校教育

李俊亮 应用戏剧引力波
2024-08-24

拉到文末,找波波投稿啦!


本文转载于TEFO2013年4月刊


近十多年,戏剧除了在学校作为艺术教育的项目及教学的方法,坊间如社福界、社区组织及志愿团体等,亦广泛采用,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处境,应用于受众身上。


有见及此,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联同表演艺术教育中心,于二零一三年一月十三日,举办《应用戏剧/剧场:「为何」及「如何」运用戏剧于社会工作及学校教育》的公开讲座,透过专题及个案分享,让同工及用家对此范畴在发展及实践上,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历时四小时的讲座分为两部份,第一部份由黄婉萍主持 (香港演艺学院戏剧高级讲师及硕士课程统筹),专题是从本地戏剧艺术工作者以历史和文化背景角度出发,介绍有关《应用戏剧 /剧场》在香港的状况。讲者李俊亮 (香港演艺学院表术教育中心统筹) 及 郑传军 (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讲师) 引述不同学院及学者对《应用剧场》的定义,以突显其「包罗万有」及「跨界」的特质,作为讲座的引子。


讲者李俊亮 (左) (香港演艺学院表术教育中心统筹)及 郑传军 (右) (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讲师) 引述不同学院及学者对《应用剧场》的定义。


在《应用剧场》中,引导者运用技艺及互动的剧场媒介,在正规剧场以外的场地或边缘的社群当中,以实践的方式让参与者及受众能有介入、沟通、发展、充权及表达的机会,从而产生转化。《应用剧场》的形式包括教习剧场、被压迫者剧场、发展剧场、社区剧场及过程剧等。


个案分享一﹕

「深水埗区社区口述历史剧戏计划」《留住埗城香》


中英剧团近年与地区组织及区议会合作,运用口述历史剧场,让区内参与的「老友记」,从私人物件、工作、历史事件或日常生活,透过口述、访谈、录音,经过选取、编写及排练,「历史」以剧场形式呈现出来。「老友记」粉墨登场,现身说法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重塑当中的情境。演出除了富真实感,亦让个人独特的历史及经历,以活泼及立体的形式继续流传。


负责计划的驻团戏剧导师,现为本院戏剧教育系二年级硕士生黄振辉分享,口述历史剧场不只是为了艺术表演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老友记」再次肯定他们共同拥有的回忆,亦能藉此表达及抒发感受,产生共鸣,从而生命影响生命。不过,当个别情况如要处理哀伤情绪时,社工亦会「跨界」从旁协助。


除公开演出外,「老友记」亦会到访学校及社区场合,当中亦加插互动环节,如示范用旧式「孭带」。曾经有「老友记」挑战学生,看谁识用。席间,有同学接受挑战。原来,该同学需要照顾弟妹,在他小时候,婆婆亦是用这个「老友记」的方法「凑大」他的。这些「传统」透过剧场,就更能联系几代人了。


个案分享二﹕

社群剧场与《受压迫者剧场》


舒志义博士(香港公开大学教育及语文院助理授香港教育剧场论坛主席,现为本院导演系二年级硕士生)分享他在香港公开大学主理的课程,教授波瓦 (Boal) 的《受压迫者剧场》(Theatre of the Oppressed)的经验。他认为「社群剧场」(Community Theatre) 的组成,不应限于地区性,而应视乎组成的人当中的背景及身份。而他的「社群」是在公开大学就读,年龄由十九至二十二岁,主修英文或艺术传意的年青学生。


课程透过《受压迫者剧场》,希望同学对社群产生归属感及身份的认同,从而更能了解自己,同时思考压迫的来源。对于年青人,这些都是他们切身关注的议题。过程采用《论坛剧场》(Forum Theatre) 的形式进行﹔同学对有关两代及两性关系、与别不同及制度压迫的议题较感兴趣。在过程中,同学创作的内容较典型化,如电视剧桥段的人物及处境,故事缺乏深刻的个人感受,难以引起社群的认同及共鸣。故此,观演者的反应未算投入﹔互动较弱。


虽则如此,透过《受压迫者剧场》能帮助同学了解「压迫」是人类的普遍观念,有关对事件的偏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个人的喜好、性格、沟通技巧、信念、价值观及思想中的警察 (Cops in the mind) 等。同时,以剧场作为改变信念及行为的手段,发掘同学对社群的观念,进一步了解自己及别人,产生同理心。


个案分享三﹕

在博物馆的教育剧场


近年,本地亦兴起「环境剧场」 (Site-specific Performance),如在博物馆及历史古迹的实地演出。观众置身其中,因应场地的历史及文化背景,议题性的演出就应运而成。《日占香江‧再看1941 ─ 纪念香港沦陷七十周年之国民教育计划》是周昭伦 (香港话剧团外展及教育经理) 在本院就读戏剧教育系硕士课程时,跟同学们 (唐佩华和张鼎丞)共同创作的毕业作品,而演出在海防博物馆进行。


在抗日时期,那地点正是本港重要的海防战线,至今仍保留不少当年战争的遗迹。顺理成章,有关抗日时期,保家卫港的教习剧场 (Theatre-in-education) 就此出来。计划以一贯的教习剧场形式进行,演教员先到校进行演前工作坊,介绍日本侵华的背景,引伸「降与不降﹖」及「汉奸有罪﹖」两个议题,运用「定格呈现」、「老师入戏」、「思路追踪」、「坐针毡」及「角色扮演」等习式,让同学代入及感受当时英军、后援军、商人及平民等的抗日处境。


工作坊后,同学实地参与「环境剧场」的演出,透过游击队员、日本军官及逃兵等现身说法的片段,在真实的历史遗迹中感受战时的气氛;与角色们近距离接触,明白他们的立场,体会他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两难困境。整个计划的重点项目,就是在堡垒大厅演出的「保家卫港」古迹互动剧场。


同学置身故事中,近距离感受角色之间的冲突及困境,代入人物,演绎个人的想法,加深对事件的了解和认识,开启同学对这件历史事件的看法及在两难之中作出抉择,反思历史与自己的关系。


周昭伦希望学生能走出校园,以戏剧的方法,从不同的视点,促使对历史的思考;对身分的认同;从而探讨由国民教育至公民教育的可能性。



第二部份,由戏剧学院院长薜卓朗教授主持,来自伦敦金斯顿大学的 Dr. James Reynolds主讲,探讨应用戏剧/剧场如何作为酗酒、吸毒、上网及赌博等成瘾的沉溺行为的治疗媒介及重要策略。


伦敦金斯顿大学的 Dr. James Reynolds主讲,探讨应用戏剧/剧场如何作为成瘾的沉溺行为的治疗媒介及重要策略。


1沉溺行为带来负面的影响


Dr. Reynolds认为,沉溺行为不只是对个人脑部的影响,令沉溺者失去短期的记忆、情绪反覆、缺乏耐性。其实是对个人的身体、心灵、精神、人际关系,甚至社会带来不同层面的影响。从他的研究及资料搜集,以吸食可卡因为例,吸食后影响脑部,实时及短期性舒缓压力及带来快感。


这「蜜月期」的状态只能维持短时间,很快就失效,且对身体产生压力。随之,只有不断吸食,才能维持及回覆到吸食初时的状态,情绪就像「玩摇摇」般,不断反覆上落。若长此下去,吸食不只为了快感,亦令脑部识别身体对此药物的需求就如食物一样,所以只会越食越多,并且越频密,成为日常习惯。


这种循环不息,同时又依赖性的习惯,就构成沉溺的行为。沉溺者的脑部平衡一旦受损,就需长时间才能康复,且过程亦充满困难。


若这种沉溺行为及状态,只是纯粹的生理影响,那《应用剧场》又如何介入治疗及康复过程呢﹖Dr. Reynolds认为,沉溺行为亦包括社会性及文化性的元素。当进行艺术或创作过程,常会带来一些压力,如与别人商议、讨论、融合不同的意见,接受别人提出不同层面的挑战及意见,这样能帮助参与者重新发展面对压力及情绪的能力、自控能力﹔从而减低焦虑。


这些刺激所产生的「效能」,就如一种舒缓压力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可重建脑神经系统,脑神经会自行重组,形成新的神经细胞,以弥补损伤,适应新的情况或环境变化。排练、准备、创作及演出,这连串的延展性活动,令参与者「日思夜想」,让艺术转化为生活的方式。


换句话说,医学的治疗并不只是唯一的方法﹔透过「文化的药物」 - 剧场及创作,参与者能在过程中可以重新学习、重建生活及社交能力。


研究的数据显示,在英国,每年花费医疗沉溺行为数以几亿英磅计,费用庞大。近年,沉溺者的年龄层降低,人数日渐增多。沉溺行为更包括上网、电子游戏、购物、暴食、性、自残、极端的宗教狂热等。


这因现代高速及只求效率的生活节奏所致,故此,每个人也潜伏沉溺及过份依赖的危险。这反映出沉溺行为的影响不单只是个人,而是世界性的。这已是危害社会的计时炸弹了。 

2《应用剧场》在沉溺行为的介入


Dr. Reynolds介绍过去的成功个案作首尾呼应,不同的沉溺者如何从「零希望」的状况下,透过医护、心理、及《应用剧场》专家的协作,参与剧场创作及演出,得以转变及康复,重获新生。运用《应用剧场》的手法,最重要的是相信每位沉溺者也有复原的资本。


例如在英国成立了十多年的《the Outside Edge Theatre Company》,参与者以过来人身份,透过剧场训练、工作坊及表演,以叙事的方式、音乐及诗,直接或间接分享个人的经验及故事。


个案中,亦有透过《论坛剧场》,让观众及社群互动参与及表达。在过程中,参与者分享故事,得到回应,一方面重建社会性的联系,另一方面能建立及拥有属于自己的创作﹔重寻自我肯定的能力。同时,过来人的伤痛及经验,正是沉溺者的勉励及忠告。


总括整个讲座,讲者都深信透过《应用剧场》中的「剧场」不只是娱乐,更重要是带来生命的改变的媒介﹔相对地,所费无几。




作者:李俊亮

编辑:小虫子

责编:大头



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相关活动资讯

如果你想进入大咖云集的交流群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在公号投稿

欢迎加 引力波波 为好友

留言给 波波


——这是应用戏剧引力波第80次推送——


本文已获香港教育剧场论坛TEFO授权,如需转载,欢迎留言联系我们。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应用戏剧引力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