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表面肌电检测肌肉疲劳分析的新方法


肌肉疲劳一直都是运动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肌肉疲劳可导致诸如训练效果和比赛水平下降,肌肉损伤风险增大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快速、准确且方便的检测肌肉疲劳及其恢复对运动训练及康复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这却非易事。

常见的肌肉疲劳检测有主观和客观两类检测方法,主观法如疲劳问卷虽然实施简单,但结果对于可能更多适用于普通运动锻炼者,对于专业或职业运动员,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监控来说,其信效度和灵敏度均无法达到要求。而准确程度较高的客观法,要么是侵入性的不容易被测试者接受,并且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要么如最常见的非侵入性肌电图或肌肉检测,其测试流程及操作较为繁杂,在训练环境中使用较为不便。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由成都体育学院檀亚军主任医师领衔的多机构科研人员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创新性的尝试采用基于频率分析法(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FAM)的表面肌电干扰电流分析手段,对30名18-22岁男子短跑运动员的肌肉疲劳及恢复的检测进行了深入研究。

测试方案


运动员疲劳试验及恢复期不同频率干扰电流阈值及aEMG/MVC的变化


研究发现不论在疲劳的发生还是恢复阶段,干扰电流的变化都要早于肌电图和肌力变化。基于FAM的干扰电流分析是一种可用于运动训练实践可监控运动员肌肉疲劳及恢复的操作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关研究结果预发表在《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英文)》(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期刊2020年第1期上。

文献来源:

Tan Y, Liu Y, Ye R, et al. Change of bio-electric interferential currents of acute fatigue and recovery in male sprinters. 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 2020; In Press. DOI: 10.1016/j.smhs.2020.02.004

更多阅读:

Cell Rep:线粒体关键元件调控肌肉功能
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被DOAJ数据库收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