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阳 重庆西南医院关节外科中心
每年的春节期间,全世界的球迷都将饱享体坛盛宴,前有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超级碗”,后有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全明星周末。我们在观看 NFL 或是 NBA 比赛时,经常会听到解说员淡定地说道:“某某球员在完成一次拼抢后在场边接受治疗,但看起来只是一次毒刺损伤,他会在一两回合较量后重新回到比赛中”。那么,这个听起来凶险无比,却神出鬼没的伤病,究竟是一种什么运动损伤呢?
“毒刺” 损伤(stinger injury)又称作灼热痛(burner),常见于身体对抗激烈的体育运动中,肩颈部神经突然牵拉/受压而导致的从颈部到肩部,甚至向下延伸至手臂的刺痛或灼痛感,常常伴随肩关节和手臂的麻木、无力,甚至表现出无法抬起及移动手臂这样的 “死臂” 现象。
“毒刺”损伤的病因与流行病学
上肢的感觉和运动主要靠臂丛神经支配,臂丛是由脊神经根(第 5-8 颈神经及第 1 胸神经)前支组成。在日常生活中,当发生车祸、高处坠落、重物砸伤、肩关节周围骨折或脱位等情况导致臂丛神经损伤时,会出现上肢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上肢肌肉麻痹、萎缩、无力,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
“毒刺” 损伤实为短暂性臂丛神经损伤,其受伤机制是肩部受到猛烈的撞击导致神经压迫,或是头颈部反向剧烈运动引起臂丛神经束牵拉。该损伤通常发生在接触性运动中,其中以橄榄球运动最为多见。在一项对 304 名专业队橄榄球运动员的调查研究中显示,高达 50.3% 的球员(153名)报告了在职业生涯中有 “毒刺” 损伤的经历(Harlan M Starr Jr,J Surg Orthop Adv,2014)。而另一项研究对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男子橄榄球运动中“毒刺”损伤进行了为期 6 年的追踪研究,报告了大多数“毒刺”损伤发生在季前赛(80.3%)和常规赛(55.5%),常见的致伤动作为铲断(36.7%)和阻挡(25.8%),其中近五分之一的患者(18.8%)有复发性损伤的病史(James Green,Res Sports Med,2017)。此外,篮球运动中的拼抢篮板、拳击运动中的摆拳以及足球运动中的头球争顶等都是容易致伤的危险动作。
如何识别是否遭受 “毒刺” 损伤
目前,国内部分从事一线运动医学的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尚存偏倚,将此类伤病归结于 “硬伤” 引起的急性肌肉刺激,表现为肩关节及手臂的僵硬和活动受限。如果将肌肉比喻成士兵的话,那么神经就像是带兵打仗的指挥官。其实该损伤的源头在于指挥官——臂丛神经,运动系统的症状仅仅只是表现形式。“毒刺” 损伤的案例在我们身边的赛场也时有发生,在前不久进行的一场 CBA 联赛中就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该伤病发生后,初期的临床症状表现为:
“毒刺” 损伤后的处理原则
在赛场上出现了 “毒刺” 损伤,首先应将运动员撤离比赛场地,必要时可予颈托临时固定。在了解受伤经过和运动员主观感受后评估损伤的严重程度。评估应该从臂丛神经上干支配的肌肉功能测试开始,包括肩部外旋肌、三角肌和肱二头肌等,还应评估神经的反射及功能。常规检查仅需行 X 线检查排除肩关节/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骨折或是严重的颈椎损伤。伤后可予冰敷、消炎镇痛类药物对症处理,此后可在肌效贴的保护下逐渐恢复肌肉力量和恢复肩关节全活动,再重新投入训练和比赛。如果症状持续加重超过 4 天,或是伴有严重的颈部疼痛,亦或单侧神经症状进展为双臂神经症状则需引起重视,这很可能伤及神经根或是脊髓。除了 X 线检查外,还应完善肌电图(EMG)等电生理检查评估神经肌肉的功能与传导速度,此外磁共振(MRI)或高频超声对于明确损伤部位也有辅助作用。较严重的神经损伤需应用神经营养及减轻神经水肿药物。
“毒刺” 损伤后何时能重返运动
“毒刺” 损伤是一种自限性运动损伤,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刺痛或灼痛伴随麻木的症状只会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因此,79.3% 的运动员能够在 24 小时内恢复比赛和训练(Kawasaki T,AJSM,2015)。所以,NFL球员在遭受“毒刺”后不久就可以重新投入比赛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由于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不同或是暴力强度不一,少数病例症状会持续数小时至6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就需要伤后按上述原则正确处置,否则“毒刺” 会使肌肉疲劳、肌肉力量下降、神经受损,而复发性的损伤可能会造成神经不可逆的损伤。